(共30张PPT)
古诗苑漫步
综合性学习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一、诵读古诗
活动步骤
1.听范读。
2.小组代表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古诗,声情并茂地朗读。
3.评委从语调、语速、停顿、重音、情感与意境等方面对诵读者做出评价。
朗读要求:
1.字正腔圆,读准字音
2.抑扬顿挫,读出节奏
3.声情并茂,读出感情
感情基调:慷慨激昂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古诗诵读评价表
评价 角度 ★★★ ★★ ★ 评分
语音 吐字 吐字清晰,发音准确,声音响亮。 读音基本准确,声音不够响亮。 读音错误,声音较轻。
节奏 韵律 节奏把握得当,正确运用重音、停连等技巧,抑扬顿挫。 能有意识地运用朗读技巧,但是处理不够得当。 未使用朗读技巧,重音、停连出现明显错误。
情感 表现 声情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很好地表现诗歌的主题和 内涵。 准确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但是朗诵缺少一定的感染力。 对诗歌主题的把握不够准确,朗诵时情感较为平淡。
整体 效果 精神饱满,仪态大方,表情自然,有契合古诗主题的配乐,整体氛围好,引发观众共鸣。 精神饱满,表情自然,但缺少恰当的动作和配乐,氛围感较为欠缺。 精神状态一般,表情不自然,全程没有动作,无配乐,朗诵缺乏感染力。
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每一首诗,都是可以合乐歌唱的,“风”“雅”“颂”便是根据音乐特点所做的分类。从《诗经》到《楚辞》,以至律、绝、词、散曲,都清晰地展现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对音乐美的追求与进步的足迹。历代文论对此问题也不乏探索与灼见。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袁枚《随园诗话》说“其言动心,其色夺目,其味适口,其音悦耳,便是佳诗”。
蒹葭(吟唱)
二、品析古诗
1.以歌唱诗韵
学生活动:小组成员可以结合本组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形式,挑选一首适合吟唱的诗词进行改编。
2.以书写诗意
学生活动:小组成员根据小组所选古诗的意境和情感,选择一首诗词用恰当的字体进行书写。
了解常见的书法字体特点
隶书:化圆为方,化弧为直,扁而较宽。
楷书:用笔刚劲,笔画整齐,结体爽健。
草书:笔画连贯,简约自由,字形奔放。
行书: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3.以画绘诗境
学生活动:小组选择一首诗词,用绘画的形式再现其中的意境,关注画面的布局和色彩。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是,
牧童遥指杏花村。
《古诗苑漫步》PPT课件-教育学生,从爱出发,爱是一种特持久而深刻的感情。
《古诗苑漫步》PPT课件-教育学生,从爱出发,爱是一种特持久而深刻的感情。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4.以舞传诗情
学生活动:小组选择一首诗词,用舞蹈的形式再现其中的意境,关注诗歌的情感。
5.以戏咏诗章
学生活动:小组选择一首诗词,将它改编成戏剧,关注人物、情节。例如,将《木兰诗》改编成一个课本剧。
南北朝《木兰诗》
唐·白居易《琵琶行》
三、编辑古诗
请同学们选定一个专题,把相关古诗辑录到一起,编成一本专题诗集。
(1)确定专题,选择古诗。如古诗中的春夏秋冬,古请中的风花雪月,古诗中的湖光山色,古诗中的名胜古迹,古诗中的离情别结等。将相关古诗辑录起来,并按一定的膜序排列。
(2)注释评点。分工合作,给每首古诗作注释,并写简要的赏析、评点文字。
(3)编辑成集。为诗集起一个新颖别致的名字:设计版式、插图、封面;还可以写一篇“前言”或“编后记”,简单记录这本诗集的编辑过程。
(4)交流分享。编好之后,小组之间互相传阅、评价,共享“编书”的快乐。
活动步骤
诗中的春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贺知章《咏柳》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诗中的夏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诗中的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蝉》
诗中的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柳宗元《江雪》
古诗中的春夏秋冬
诗中的风
诗中的花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王安石《元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朱熹《春日》
诗中的雪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中的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岳飞《满江红》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杜甫《春望》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杜甫《春望》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古诗中的风花雪月
有关离情别绪:
(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
(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5)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有关爱国忧民:
(1)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3)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4)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有关羁旅思乡:
(1)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2)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唐·王维《杂诗三首》
(3)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4)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以“古诗中的______”为题,围绕选定的专题,将所记得的和能查阅到的相关古诗辑录到一起,编成一本专题诗集。主题) +正文+呼吁式结尾。
古诗中的离情别绪;
古诗中的春夏秋冬;
古诗中的风花雪月;
古诗中的山水风光;
古诗中的名胜古迹;
古诗中的豪情壮志;
古诗中的怀旧;
古诗中的故事;
古诗中的哲理;
古诗中的典故;
古诗中的梦;
……
古诗集
目录
编辑成集
给诗集取一个新颖别致的名字,如:诗海扬帆、家国情思、羁旅乡愁、怡情抒怀……然后设计版式、插图、封面等,形成一本完整的诗集样式。
精雕细琢,诗集成型
注释赏析
大家分工合作,给收集来的古诗做注释,针对重点与难点字词仔细查阅资料。再撰写简要的赏析、评点文字,这样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诗。
封面设计
接下来,为我们的诗集设计一个漂亮的封面吧!起一个新颖别致的名字,再设计好版式、插图。还可以写一篇前言或编后记,记录下编辑过程。让我们的诗集独一无二!
具体要求:
①以6人小组为单位,定一个小专题,编辑专题诗集,15首左右。
②每位同学分工合作,为所选诗歌做注释,写简要的赏析、评点文字。
③为诗集起名,设计版式、插图、封面,写前言或后记,记录诗集的编辑过程。优秀的诗歌配图可以在活动中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
古诗词是我们五千年灿烂的文化结晶,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希望同学们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让古典诗词丰富我们的人文素养,让民族文化在我们血脉中流淌,让民族风骨支撑我们脊梁。
课堂小结
班级将开展“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下列四句开场白中,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A.清明时,我们吟:“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B.中秋时,我们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C.思念时,我们吟:“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D.送别时,我们吟:“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解析】 A项,“清明时”有误。“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的意思是: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躺卧着遥望牵牛织女星。“夜色凉如水”暗示夜已深沉,凉意袭人,由“牵牛织女星”可知正值七夕佳节,故应为:七夕时。故选A。
课堂练习
(2)请选择你最喜欢的古代诗人,仿照示例,用第二人称与他展开一段跨越时空的对话。
示例:刘禹锡 你一生坎坷,风雨中,你依然高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你的豁达与乐观,净化了我的心灵,给予我许多温暖,谢谢你!
示例一:文天祥 你一生致力于抗击元军,战败被俘,从容殉国,你依然高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显示出崇高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给予我力量,是我学习的榜样。
示例二:李白 你一生颠沛流离,遭遇挫折时,你仍然激昂地吟唱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你的豪迈与坚持,渗入我的血脉,激发我前行的勇气。
(3)活动中,一位同学搜集了几首作品,请根据这几首作品的情感,
给这本专题作品集拟一个名字。
《春望》——杜甫
《次北固山下》——王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作品集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乡集(或:思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