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诗经》二首 课件(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诗经》二首 课件(共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23 09:1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昔我往矣
桃之夭夭
燕燕于飞
窈窕淑女
卉木萋萋
杨柳依依
将翱将翔
执子之手
既见君子
氓之蚩蚩
秋以为期
国风
诗三百
邶风
大雅
释颂
简称《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故又称“诗三百”。
可分为 、 、 三个内容。
并分为 、 、 三个表现手法。
到汉代被奉为,尊称为《诗经》,列次“五经”之一。
四书:
五经: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
《春秋》






(六义)
又叫“国风”,是各个地方的民歌民谣,反映百姓真实的生活,是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有“周南”、“召南”等十五种国风,共160篇。

《稻香》
还记得你说家是唯一的城堡
随着稻香 河流继续奔跑
微微笑 小时候的梦我知道
“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共105篇。分为“大雅”、“小雅”。
“大雅”常用于诸侯朝会。“小雅”常用于贵宾宴请。

《难忘今宵》
难忘今宵 难忘今宵
不论天涯与海角
神州万里同怀抱
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
分为《周颂》《鲁颂》《商颂》。

《保卫黄河》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直陈其事、直接抒情、记叙,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等你下课》
你住的 巷子里
我租了一间公寓
为了想与你不期而遇
借物譬喻,通过形象的相似性,使情感或道理更加生动、直观。类似于比喻。

《龙卷风》
爱情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离不开暴风圈来不及逃
托物起兴,先言他物再加以引出主题,借景抒情、间接抒情。

《七里香》
窗外的麻雀 在电线杆上多嘴
你说这一句 很有夏天的感觉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
/
/
/
/
/
/
/
/
/
/
/
/
/
/
/
/
/
/
/
通顺、朗朗上口
怎么划分节奏
「思考:这首诗读起来有什么感觉?」
「为何《关雎》读起来朗朗上口?」
1、叠词
「关关」
2、双声词
(两个声母一样的词)
「雎鸠、参差、辗转」
3、叠韵词
(两个韵母相近或一样的词)
「窈窕、辗转」
4、重章叠句
(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有几个字不同)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重章叠句」
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有几个字不同,造成回环往复的效果。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中的很多作品,使用了大量叠词、双声词、叠韵词,以及重章叠句的形式,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同时,还能深化意境、强化情感、突出主题,带给人一种或委婉深长,或激越澎湃的表达效果。
「诗意解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拟声词
水中的陆地
文静美好的样子
善良美好的样子
好的配偶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小洲。
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诗意解析」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一种可食的水草
求取
日日夜夜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求取。
美丽贤淑的女子,日日夜夜想追求。
「诗意解析」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思念
形容心中有事,翻来覆去不能入睡
形容思念之情绵绵不尽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日夜夜在心头牵挂。
思念之情绵绵不尽,翻来覆去难以入睡。
「诗意解析」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采摘
弹琴鼓瑟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摘。
美丽贤淑的女子,弹琴鼓瑟亲近她。
亲近
「诗意解析」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挑选
敲钟击鼓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挑选。
美丽贤淑的女子,敲钟击鼓取悦她。
使……快乐
这首诗在讲一件什么事情?
从哪里可以看出?
讲述了一位君子追求心上人的爱情故事。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君子追求的过程是怎样的?
作者塑造了君子怎样的形象?
君子好逑
寤寐求之
辗转反侧
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
(完整的故事)

直陈其事,记叙
(执着专一)
(尊重高雅)
看对眼
追求
思念
恋爱
结婚
淑女对君子的追求作何反应?
作者塑造了淑女怎样的形象?
左右流之
左右采之
左右芼之
淑女
左右采摘、挑选荇菜
(慎重理智)
诗歌既然在写爱情故事,
又为何从“雎鸠”写起?
雎鸠
在传说中是一种情意十分专一的水鸟,其一或死,另一就忧思不食,憔悴而死。
诗歌既然在写爱情故事,
又为何从“雎鸠”写起?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作者眼前之景
场景:雎鸠鸟和鸣恩爱
雎鸠鸟和鸣
比喻男女间和谐恩爱(比)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引出对美丽淑贤的好姑娘的爱慕之情(兴)
君子怎样追求淑女:
如何看待《诗经》之中的爱情观
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尊重思念)
寤寐求之
琴瑟友之 (追求坎坷)
钟鼓乐之
琴瑟
钟鼓 (高洁雅正)
何为“君子”:
《左传》中君子指有道德、睿智之人
淑女的反应:
如何看待《诗经》之中的爱情观
左右流之
左右采之 (理智慎重)
左右芼之
窈窕(文静、善良、美好的女子)
淑女(“淑”多指贤淑品质好的女子)
何为“窈窕淑女”:
男生:有道德、言行一致、
专一、循序渐进、发乎情,止乎礼
女生:善良、果敢、
理智独立、慎重含蓄
如何看待《诗经》之中的爱情观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选自《秦风》,属秦国民歌。
“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
《蒹葭》被誉为中国的第一首朦胧诗。朦胧最容易产生美感,产生联想。
蒹葭的意思是 芦苇,皆生于水边。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之意」
茂盛的样子
所爱之人
对岸
河畔的芦苇生长得十分茂盛,深秋白露凝结成霜。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站在对岸的河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顺流而下去追寻她,仿佛就站在水的中央。
逆流而上
跟随
险阻
顺流而下
好像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之意」
茂盛的样子
岸边
河畔的芦苇生长得十分茂盛,清晨的露水还未曾干。我那日思夜想得人,就站在河岸的岸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陡峭。顺流而下去追寻她,仿佛就站在水中的沙洲上。
高而陡
水中的小高地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之意」
茂盛鲜明的样子
水边
河畔的芦苇生长得十分茂盛,早晨的露水还未全收。我那日思夜想得人,就站在河水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弯曲曲折。顺流而下去追寻她,仿佛就站在水中的陆地上。
向右迂曲
水中的小块陆地
还没有干
「伊人之意」
诗歌讲述了一件什么事?点明主题是哪一句?
讲述了主人公追寻“伊人”的故事。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伊人之意」
读完这首诗,伊人是的形象可不可知?为什么?
1、姓甚名谁
3、来历身世
2、模样
4、性别
“伊人”解读的多样性
「伊人之意」
读完这首诗,伊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虚无缥缈
神秘

「伊人之意」
诗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萧瑟、凄凉、迷幻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暗示时光的流逝
追求者的执着

(环境描写)—兴
「伊人之意」
除了氛围是凄迷的,还有什么是如梦如幻的?
伊人
位置
在水一方
在水中央
在水之湄
在水中坻
在水之涘
在水中沚
虚无缥缈
内容上
「伊人之意」
形式上
宛在水中央
宛在水中坻
宛在水中沚
思考:“宛”能不能去掉?
好像
面目模模糊糊、看不清楚
朦胧
「伊人之意」
伊人还有什么形象特点?
道阻且长
道阻且跻
道阻且右
难以追寻
「伊人之意」
伊人这么难追的原因是什么?
伊人离“我”的距离很远吗?
(可望而不可及)
「伊人之意」
如何去解析“伊人”这个形象?
于反常处析形象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而隐喻则是其灵魂。
——美国诗人 雪莱
「伊人之意」
主人公最终追到“伊人”了吗?
「伊人之意」
“伊人”有什么隐喻?
1、美丽、爱情
2、前行的动力
3、梦想目标
4、自我内心
「千古母题」
「夸父逐日」
「女娲补天」
「桃花源」
「乌托邦」
虽然可望难即,但却是前进的动力,无论最终是否会实现,追寻的过程本身就具备极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