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倒计时历史大突破: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
1.苏美尔文学作品《绵羊与小麦的争论》写道:“谷物更伟大……拥有金银、牛羊的人,都会坐在拥有谷物的人的门口,在那里过日子。”类似的记载在两河文明的文献中屡见不鲜。这主要反映出两河文明( )
A. 重视自身的农业传统 B. 畜牧业已从农业中分离
C. 最早培植出小麦作物 D. 社会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2.雅典法庭设有由两个陶盆组成的水钟,用以为控方和被告的陈述和自辩计时,时间长短取决于诉讼的类型或被控所犯之罪的性质。如有人觉案情很清楚,陈述或辩解下去已无必要就会大吼“把水泼掉!”,若多人同时发出如此吼叫,审判就会受到影响。这说明古代雅典( )
A. 审判体现民主原则 B. 国家权力被误用滥用
C. 司法程序缺乏规范 D. 公民政治参与热情高
3.根据法典条文,古巴比伦社会的奴隶区别于自由人的身份为一种特殊发型,如果理发师私自改变他人奴隶的特殊发型,将被割掉手腕,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改变奴隶发型才无罪;欺骗理发师剃掉他人奴隶发型的人,将会被处死。由此可知,古巴比伦时期( )
A. 法律对社会的控制不断加强 B. 法律注重维护奴隶的私人利益
C. 立法保护奴隶主的财产权利 D. 法律普遍适用于社会不同阶层
4.埃及旅游和文物部2023年3月6日宣布,考古学家在埃及南部的哈索尔神庙附近出土一尊“带着笑脸和两个酒窝”的狮身人面像。这尊狮身人面像是在“一处两层墓穴内部的拜占庭式池子之中”发现的,旁边是一座“刻有文字的罗马石碑”。考古学家认为这尊狮身人面像或属于罗马皇帝克劳迪乌斯(公元41年—54年在位)。据此,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是
A. 此罗马石碑上的文字可能为象形文字 B. 这尊狮身人面像是希腊化时代的产物
C. 反映罗马帝国统治范围扩展到北非地区 D. 这尊狮身人面像或受埃及法老文化影响
5.有学者认为,古希腊没有其他古老文明中常见的、拥有崇高威望的和巨大权力的专职祭司群体,宗教只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不那么起眼的一部分,没有庄严繁复的礼仪,也没有戒律,更没有体系化的教义。该学者意在强调( )
A. 城邦中的宗教与政治完全分离 B. 区域文明的发展路径存在差异
C. 人文主义成为古希腊文化主体 D. 古希腊文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6.有学者认为,在中国的“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应增加“玉石时代”,这是中国历史特有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中首领“惟玉为葬”“以玉为礼”,各不同区域文明中都有大量玉器出土,较为复杂的玉器组合只出现于大型石棺墓内。由此可见,“玉石时代”中华文明的特征是()
A. 从事渔猎采集,过着原始群居迁徙生活 B. 阶级分化明显,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C. 地域分布广泛,奠定多元一体政治格局 D. 崇尚敬天保民,逐渐产生华夏认同观念
7.希罗多德的《历史》以叙述希腊波斯战争为中心内容,并对西亚、北非以及希腊地区的自然概况、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宗教信仰、传闻逸事等作了详细记述。虽然书中有相当多的宿命论痕迹,但大量材料来源于档案文献、石刻碑铭以及前辈作家的多种著作,还有作者的亲自调查和实地采访。这说明( )
A. 希罗多德具有求真精神和广阔的视野 B. 希罗多德受到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
C. 当时古代希腊文明正由繁盛走向衰落 D. 史学家开创了古希腊理性主义传统
8.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平民政体指的是贫穷而又占多数的自由人执掌着政权,寡头政体指的是门第显贵而又占少数的富人执掌着政权。”这说明在古代希腊( )
A. 阶级之间贫富分化严重 B. 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不断
C. 民主制成为平民的选择 D. 社会由平民与贵族构成
9.伯利克里认为一切职位都由抽签决定,任职的人对他们任上所做的一切负责,而一切意见均交公民大会裁决。苏格拉底曾说:“没有人愿意用豆子拈阅的方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或任何其他行业的人。而在这些事情上做错的话,其危害是要比在管理国务方面轻得多。”据此推断( )
A. 前者赞同精英政治 B. 前者主张易走向民众暴政
C. 后者推崇民主政治 D. 后者观点为贵族特权辩护
10.公元前8世纪~前6世纪,古希腊狭小的城邦不能满足生活所需,于是不断地进行海外殖民运动。其中以小亚细亚沿海、黑海周围的希腊城邦尤为繁荣,其政治经济活动也和母邦相同。这( )
A. 反映出希腊化世界的形成 B. 体现出文明的多元一体特征
C. 源于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 D. 易引发与波斯帝国间的冲突
11.古印度佛教认为,种姓的形成是因为社会分工的不同,并非是神定的;在个人修行方面,佛教主张“以佛性等故,视众生无有差别”,人可以通过修行达到觉悟或修成佛。这反映了古印度佛教( )
A. 蕴含一定的人文色彩 B. 教义具有哲学思辨化的特点
C. 植根于印度传统文化 D. 引导人们追求政治上的平等
12.钱乘旦教授指出:“西方主流话语说斯巴达是赛头政治,雅典是民主政治,至今西方人都赞美雅典、贬抑斯巴达。一个城邦的1/8是公民,另一个城邦的1/40是公民……其实是把雅典的制度概念化、抽象化了,作为意识形态来使用。”这表明,他提倡( )
A. 重视历史事件的独特性 B. 尊重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C. 注重历史评价的客观性 D. 坚持历史认识的阶级性
13.在古代雅典“参加集会,不仅能将公民集合起来,共同分享节日的快乐,而且还能将他们紧密的团结起来,让他们充分意识到,大家都只是城邦中平等的一员。坐席上的观众会在共同的活动中逐渐意识到彼此之间没有多少差别,不论他们的出身、地位和职务”。这表明,古代雅典( )
A. 公共活动适应了城邦政治的需要 B. 人文主义精神影响社会各领域
C. 注重培养城邦公民人人平等意识 D. 注重培养城邦公民的民主观念
14.考古学家在耶路撒冷西北一个叫盖塞尔的古代城市的废墟中发现了属于埃及的雕像;著名的《辛努海特的故事》讲述的是埃及同叙利亚之间活跃的商业联系;克里特岛上同样也发现了具有埃及风格的石瓶制品。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 古埃及商业扩张影响广泛 B. 地中海周边地区联系较为活跃
C. 古埃及文明处于领先地位 D. 地理环境决定文明的发展进程
15.“倘自由民宣誓揭发自由民之罪,控其杀人,而不能证实,揭人之罪者应处死;自由民在诉讼案件中提供罪证,而所述无从证实,倘案关生命问题,如此应处死;倘法官审理讼案,作出判决,提出正式判决书,而后来又变更其判决,如此应揭发其擅改判决之罪行,科之以相当于原案中之起诉金额的十二倍罚金。”这些规定反映出《汉谟拉比法典》( )
A.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借鉴了罗马法司法原则
C. 导致司法程序复杂繁琐 D. 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16.《汉谟拉比法典》要求自由民尊重和服从法律,维持国家法律的尊严。有涉及诉讼关系的受害自由民“务必诵读‘石柱法’阐释案件使案件得到公正的审判”。同时规定,对法典不准曲解和更改,对判决不服者可上诉至国家最高法官国王。由此可见,《汉谟拉比法典》( )
A.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满足了统治阶级的需要
C. 体现了封建集权的特征 D. 强化了人身依附的关系
17.据学者研究,修昔底德记述历史的标准之一便是看所闻之事是否合乎常人之常情。他在著述《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一书时,曾不辞辛苦地奔赴各地进行实地考察,对战争中所涉及的山丘、河谷等都做了具体而准确的描述。这表明修昔底德的史学观念
A. 蕴含着一定的人文主义色彩 B. 开创了西方传统史学之先河
C. 揭示了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 D. 突出历史对现实的指导作用
18.亚述御道是专供官方使用的道路。公元前1000年,萨尔贡的继任者辛纳赫里布让工匠制作石碑并将其彼此相对地立于道路两旁,上面写道:“无论任何时候,当住在此地的人拆掉旧房建造新居时,如果他的房基侵犯了御道,他就要被挂在自己房子的木桩上。”此举有利于( )
A. 提高居民房屋建造水平 B. 强化民众对成文法律的认同
C. 维护国内公共统治秩序 D. 赋予帝国御道全新社会功能
19.公元前5世纪,雅典建立起强大的海上力量,大量第四等级公民进入海军并开始领取薪资。亚里士多德表示:“这些人(海军)都来自人民,正是他们使国家变得强大,而那些重装步兵和贵族所发挥的作用却远逊于此。鉴于此,国家公职向所有人开放,使他们通过抽签和举手表决当选。”据此可知雅典海军的发展( )
A. 强化了政治中的民主因素 B. 确立起平民的社会主导地位
C. 给政府财政带来极大压力 D. 挤压了雅典陆军的发展空间
20.“苏格拉底彻底改变了早期希腊思想家更多地关注宇宙本质的倾向,使哲学研究变得更有意义,他把哲学…根植在了人类的城市和家庭之中。”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
A. 对道德价值砚有较高追求 B. 提出理性高于一切的观点
C. 扩大了哲学研究的范围 D. 认为知识与美德同样重要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孟子:“舜做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认为,法官应该按职责办事;但舜作为人之子,应当放弃天子之位,偷偷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
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与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
——摘编自《孟子》、(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
材料二:公元前5世纪左右,中国丝绸已成为希腊上层人士喜爱的服装。克泰西亚斯在其《波斯史》一书中首次提到了赛里斯人,即产丝的中国人。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使古希腊人有了了解亚洲的机会。之后随着罗马的东进,希腊化文明通过丝绸之路在地中海与中国之间流动。公元前13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张骞带回的“蒲陶”一词有学者认为来自希腊语,表示“一串蒲陶”。中国的丝绸、铁器、炼钢术经大宛、安息(帕提亚)传至东地中海各希腊化国家,甚至罗马。虽然古希腊与古代中国由于相距遥远,但是中希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接触、沟通与交汇。
——摘编自杨巨平《文明的流动:从希腊到中国》
材料三:习近平主席复信雅典大学维尔维达基斯教授等希腊学者,祝贺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成立。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古希腊文明影响深远。”他以“百花园”为喻强调:“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各民族创造了具有自身特点和标识的文明,共同构成人类文明绚丽多彩的“百花园’。”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化解人类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依靠物质的手段攻坚克难,也需要依靠精神的力量诚意正心。两国建立中希文明互鉴中心,致力于推动中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各国文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时代意义。
(1)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法治观念的异同,并分析其不同产生的主要原因。
(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希文明交流的主要特点,并简析中、希文明能实现接触、沟通交汇的主要原因。
(3)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谈谈中、希文明互鉴的当代价值。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 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充分发展,但当时的戏剧也对其进行了反思和批判。例如,在悲剧《奥瑞斯特斯 复仇神》中,女神雅典娜警醒人们切勿挑起公民之间的对立,导致城邦一再陷入内斗。在《请愿妇女》中,外邦传令官谴责雅典民众在公民大会议事时鲁莽成性,经常在情绪驱使之下投票决议发动战争。在喜剧《马蜂》中,雅典陪审员被比喻为成群结队的马蜂,他们往往被“煽动家”蛊惑,不问案情原委便要判人重刑甚至死刑。
——根据王焕生等编译《古希腊悲喜剧全集》整理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辉煌的文学形式是戏剧。它原先与宗教活动密切相关,在早期其情节很短,演员是业余的。至 16世纪下半叶,戏剧迅速发展,演出场地也从教堂搬到剧场,并出现了职业演员。此后,剧场成为伦敦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的剧院吸引着国内外的观众,历史剧和爱情剧取代圣经故事,成为主要题材。在当时戏剧首先属于商业行为,是一种大众娱乐形式,其次才是一种艺术形式,剧作家的初衷只是取悦于观众。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三清朝实行“湖广填四川”时,高腔、皮黄、梆子等戏曲声腔也随之入川。当时四川“大约西人用秦腔,南人用昆腔,楚人土著多曳(弋)声曰高腔”。但随着移民后代的原籍意识逐渐消融,形成一个以高腔为主、五腔并存的大剧种——川剧。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川剧各戏班、剧团要求艺术革新的民主思想日益浓厚,兴起了以穿戴时装、演时事为特点的川剧时装新戏。抗战爆发后,川剧界编演了《枪毙韩复榘》等大量直接反映抗战事迹的时装新戏。自20世纪初到40年代,川剧舞台上总计演出过400多个时装新戏剧目,有力推动了川剧的变革。
21世纪以来,在各级政府的倡导和资金支持下,川剧院团本着弘扬传统文化、普及川剧艺术的目的,免费将优秀剧目送到校园演出,教授中小学生学习川剧表演、打击乐。不少学生看完戏后,对川剧产生了兴趣,感叹传统川剧的博大精深。各院团还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川剧进社区活动,以名家名段演出惠民,满足了社区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提高了社区居民共创和谐社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根据杜建华《川剧史话》等整理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戏剧所反映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的变化趋势。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川剧形成与发展的原因,以及在新世纪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23.学习历史,贵在以知识间的联系与迁移而通古今中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奥运会开始与古希腊,发祥地在奥林匹亚。奥林匹亚地处希腊半岛西南部的一个山谷,景色秀丽,是古希腊人祭祀天神的地方。古希腊各地曾战乱不息,奥林匹亚所在的厄里斯城邦的国王希望各城邦能够和解,建议在奥林匹亚召开竞技者大会,并达成了停战协议。经过筹备,他们在奥林匹亚建立起了大型运动场,并举行了象征和平的运动会。 1989年奥林匹亚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摘编自黄牧航《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材料二作为我国十大商帮之一的徽商曾执商界牛耳长达三百余年,鉴于此,学术界对于徽商的研究也是蓬勃发展。徽商研究内容广泛,有关徽商的兴起繁荣,学术界存在有以下观点:①与古代希腊成为民主政治的摇篮类似,旧徽州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徽商兴起的有利条件。②稳定的社会环境是一切经济发展与商业繁荣的基础,徽商在清代发展至鼎盛与康乾盛世的大一统局面相关。
--《徽商研究》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奥林匹亚遗址中建筑和设施的主要用途,概括古代奥林匹亚遗址的地位。
(2) 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①,请结合所学就“古代希腊成为民主政治的摇篮”之地理因素加以说明。侧重分析②,请结合所学对康乾盛世创造者康熙努力维护大一统的相关措施予以阐释。
1.【答案】A
2.【答案】A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A
8.【答案】C
9.【答案】B
10.【答案】D
11.【答案】A
12.【答案】C
13.【答案】A
14.【答案】B
15.【答案】D
16.【答案】B
17.【答案】A
18.【答案】C
19.【答案】A
20.【答案】C
21.【答案】【小题1】相同:认同法治对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法治不受其他权力的干涉。
不同:孟子认为法治与人伦冲突时要注重人伦;苏格拉底认为只要程序合法,就要严格执行。
主要原因:孟子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受到传统宗法观念的影响;苏格拉底生活在民主政治高度发达的时代,法治理念影响突出。
【小题2】主要特点:双向性交流、涉及范围较广泛、方式多样。
主要原因:希腊人的文化遗产所具有的强大影响力;从汉武帝以来,中原王朝积极对外交往,通过丝绸之路来扩大影响。
【小题3】当代价值:中国与希腊之间的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了两国文明的深入研究,繁荣了中希文化,也为其他国家之间的交往、交流提供范本。它是当下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交流渠道和方式,加强了东西方的紧密联系,深入影响了中西文明间的相互交流,共同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做出推动作用。
22.【答案】【小题1】弊端:公民投票非理性;公民容易被煽动;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小题2】趋势:演出场地由教堂到剧场;出现了职业演员;演出内容由宗教主题转向历史剧和爱情剧;具有通俗化、商业化特征。
【小题3】原因:湖广人口迁移促进剧种融合;辛亥革命的影响;抗战影响了川剧主题;川剧演员不断创新;各级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川剧院团的推广;川剧本身的吸引力;民众对于川剧的喜爱。意义:弘扬传统戏剧;构建和谐社会,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要。
23.【答案】【小题1】(1)从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奥林匹亚遗址中建筑和设施的主要用途包括宗教祭祀和体育比赛,奥林匹亚遗址是古希腊的宗教圣地和区域经济中心,也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祥地。
(2)如果侧重古希腊成为民主政治的摇篮,只要结合当时的地理环境特征来进行说明就可以,如果侧重康熙皇帝对创造康乾盛世的贡献,就要结合康熙皇帝的历史活动特点来说明。
故答案为:
(1)主要用途:宗教祭祀;体育比赛。
地位:古希腊的宗教圣地和体育竞技中心;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祥地世界文化遗产。
(2)侧重分析①:古希腊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平原、但海洋资源条件得天独厚;耕地缺乏和土地贫瘠限制了粮食的生产,但有利于葡萄和橄榄的生长;希腊人通过海外贸易出口葡萄酒、橄榄油、陶器等物品换回粮食,并进行大规模的海外殖民活动;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使古希腊形成了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地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观念,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侧重分析②: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并设台湾府;三次亲征平定葛尔丹叛乱;善于学习和创新,尊重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加强与蒙藏的团结,特别尊重喇嘛教,特封活佛。
【小题2】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