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河南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3-24 19:13: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河南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7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4分)
1.(2分)如图所示,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用相同大小的力向瓶内吹气,就可以发出声音,音调最高的是    瓶(选填瓶子序号);若是敲击瓶子,发声体为    (选填“空气柱”、“瓶和瓶内的水”)。
2.(2分)如图是一款疗伤喷雾剂,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喷雾剂使用的材料是氯乙烷,它的装瓶是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其在常温下液化;使用时,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液态的氯乙烷在皮肤表面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    大量的热(选填“吸收”或“放出”),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起到镇痛的作用。
3.(2分)如图所示,锤头松动后,将锤柄向下撞击凳子,锤头就牢牢的套在锤柄上了,这一过程利用了锤头的    。人在敲钉子时手臂是一个    杠杆。
4.(3分)如图所示,是我国矗立在东海的风力发电厂,风力发电机靠叶片在风力的推动下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把风能转化为电能。
(1)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    。
(2)风能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图中看得到近处发电机的底座而看不见远处发电机的底座可以作为下列哪一项观点的证据    。
A.地球是个球体
B.地球上海洋水占96.53%
C.地球在自转
5.(3分)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不变,R1是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当开关S闭合后,滑片P从b端移动到a端,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R1的阻值为    Ω,电源电压为    V;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路的总功率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2分)如图所示甲、乙二人坐在滑板车上,各自握住绳子的一端,同时向相反的方向用力拉动绳子,两人同时相向运动,当两人快要相撞时同时松手,但却不能及时停下来,还是撞在了一起,请你仿照示例,提出一个相关物理问题,并作回答。
【示例】问题:为什么两人同时相向运动?
回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问题:   ?
回答:   。
二.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
7.(2分)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波是一种特殊的电磁波
B.手机信号属于电磁波
C.电磁波传播速度是340m/s
D.可见光不属于电磁波
8.(2分)榕江县民族中学八(19)班某同学语文课堂上,在最后一排朗读课文,第一排的小明没有回头却知道是哪位同学在读课文,他主要依靠的是声音的哪个特性来判断的(  )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声速
9.(2分)生活中的“吸”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挤压后的塑料吸盘牢牢“吸”在玻璃上,与之原理相同的是(  )
A.用吸管“吸”饮料
B.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容易“吸”灰尘
C.电磁起重机“吸”起几吨钢材
D.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
10.(2分)有许多日常用品应用了物质的物理属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冰箱门吸应用了磁铁的磁性
B.撑杆跳高应用了撑杆的弹性
C.导线用铜物质制造是应用了铜的导热性
D.炒锅用铁物质制造是应用了铁的导热性
11.(2分)体温计的测温物质是水银,是因为水银的(  )
A.比热容大 B.比热容小 C.沸点高 D.凝固点低
12.(2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于2024年4月25日20时58分57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上又一新的里程碑。飞船在升空过程中,若飞船是静止的,那么所选参照物是(  )
A.地面 B.宇航员
C.发射塔 D.旁边的小山
(多选)13.(2分)2022年5月10日凌晨,由“长征七号”火箭助推发射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顺利升空,进入预定轨道,开始追赶“天和”核心舱。10日8时54分,“天舟二号”与“天和”成功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和”核心舱是通过电磁波与地面基站传递信息
B.“天舟四号”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机械能
C.追赶过程中,以“天舟四号”为参照物,“天和”是运动的
D.火箭加速升空,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其外部温度急剧升高,内能增大
(多选)14.(2分)小明家的汽车是一键启动系统,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按下一键启动按钮之前,电磁铁已经通电
B.电磁铁的工作电压等于电动机的工作电压
C.一键启动按钮相当于开关
D.电磁铁通电时,吸引上方的衔铁,使两个触点接触,电动机工作
三.作图题(共2小题,满分4分,每小题2分)
15.(2分)如图所示,一束光从O点射入水中,在池底A形成光斑,请画出此时的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16.(2分)如图所示,一重物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图中虚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试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作出拉力F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满分19分)
17.(4分)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第一次 20 70
第二次 30 60
第三次 50 40
(1)如图甲所示为实验装置图,让一束光线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将纸板向后折,此时在纸板上将    (看到/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现象说明:   。
(2)小明记录了如上表所示的实验数据,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实验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    ,改正错误后得到的正确结论应该是:   。
(3)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    。
18.(6分)在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实验中,用几根一端封有相同橡皮薄膜的玻璃管进行实验,在5号管中装入盐水,其它管中装入水,如图。
(1)玻璃管下方薄膜    可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
(2)根据图甲中三支相同玻璃管薄膜鼓起的程度,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或    有关;
(3)图乙中,4号管上段更粗,下段与2号管粗细相同,两管中水的总长度相同,发现两管薄膜鼓起的程度相同,可得: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都    ;
(4)图丙中,5号管和2号管的液柱长度相等,利用5号管和2号管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的    是否有关;
(5)为了探究液体长度对液体压强的影响,选用2号管和6号管进行实验,6号管水柱比2号管水柱长,实验时需控制两管水柱的    相等。
19.(9分)小李同学为了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他在实验室找到如下实验器材:电压恒为6V的学生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开关,五个定值电阻(10Ω、15Ω、20Ω、25Ω、30Ω)和标有“0.5A”但最大阻值未知的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电路。
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    (填“a”或“b”)端,此时发现电流表指针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这是因为    。
(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小李排除障后,将10Ω的定值电阻连入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读数为0.1A,由此可以得知,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    Ω。
(2)小李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在电阻一定时,   。
电压U/V 1 2 3 4 5
电流I/A 0.1 0.2 0.3 0.4 0.5
(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小李仍然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分别把10Ω、15Ω、20Ω、25Ω、30Ω电阻依次连入电路进行实验,滑动变阻器在这个实验中的主要作用是使每次记录电流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填“改变”或“不变”)。
(2)为完成五次实验且保证电路安全,定值电阻两端控制不变的电压应不高于    V。
(3)在使用10Ω和25Ω电阻实验时,当电阻两端电压相同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    。
五.综合能力题(共2小题,满分17分)
20.(8分)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悬浮物,它们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某大学的科研队伍成功研制出PM2.5净化器,其原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S2后:
(1)风扇旋转吸入空气,气流外侧A处的颗粒物也被吸入净化器。颗粒物很快会被金属网C吸引,这是因为    。颗粒物接触金属网C后会带上    电(选填“正”或“负”)。
(2)带电颗粒物很快又会离开金属网C,这是因为    。离开金属网C后,颗粒物很快又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D牢牢粘住,这又是因为    。
(3)室外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PM2.5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扩散现象;列举一个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浓度的做法    。
21.(9分)如图1是某电热器的原理图,其工作电压为220V,R1、R2是发热电阻,虚线框为其金属外壳,它用一个旋转开关可以实现电热器多挡位工作。在圆盘的左边缘依次有4个金属触点①、②、③、④,右边缘是一金属板,可绕中心轴转动的开关旋钮两端各有一个金属滑片,转动开关旋钮可以将左边缘相邻的两个触点与右边缘的金属板同时连通。如旋到图1中位置S时,金属滑片将①②两触点同时与右边缘金属板接通。
(1)请你为这台电热器配备一个三脚插头,如图2所示,应该将应该将电路图中的火线A接到插头的    (选填P、Q、G)处;小明想在电路中加一个“倾倒开关”,使电热器被碰倒时能自动断开电路,以免引起火灾。该开关应安装在图1中A、B、C、D、E中的    点处;
(2)当旋钮开关旋到位置T时,电热器处于    (“高温挡”或“低温挡”);
(3)如果电热器高温挡的功率为1100W,则R2=   Ω;
(4)如果电热器在低温挡时R2的功率为44W,求电热器处于低温挡时电路总电功率。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4分)
1.解:(1)向瓶中吹气,振动发声的是瓶中的空气,则空气越少,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所以图示中音调最高的是a瓶;
(2)敲击瓶子,振动发声的是瓶和瓶内的水。
答案为:a;瓶和瓶内的水。
2.解:液态的氯乙烷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同时吸收热量,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起到镇痛的作用。
答案为:汽化;吸收。
3.解:当锤柄向下撞击凳子时,锤柄由运动变为静止,锤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就紧套在锤柄上,因此,这一过程利用了锤头的惯性。
我们的手臂在工作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一个费力杠杆。
答案为:惯性;费力。
4.解:(1)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
(2)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3)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看得到近处发电机的底座而看不见远处发电机的底座。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选:A。
答案为:(1)电磁感应; (2)可再生;(3)A。
5.解:由图甲可知R1和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
由图乙可知,当电路中的电流为I1=0.1A时,R2两端的电压为U2=6V,
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源电压为:U=U1+U2=I1R1+U2=0.1A×R1+6V﹣﹣﹣①;
当电路中的电流为I2=0.7A时,R2两端的电压为U2′=0V,
此时电源电压为:U=U1′=I2R1=0.7A×R1﹣﹣﹣②;
联立①②解得:R1=10Ω,U=7V。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
由I可知,通过R2的电流变小,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电路的总电流变小,
由P=UI可知,电路的总功率变小。
答案为:10;7;变小。
6.解:甲、乙二人坐在滑板车上,各自握住绳子的一端,同时向相反的地方用力拉动绳子,我们会观察到:原来静止的两个人会向中间靠拢,说明力改变了两人的运动状态,并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为:为什么两人会由静止变为运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
7.解:A、声波属于机械波,声波不是电磁波,A错误;
B、手机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B正确;
C、电磁波传播速度是3×108m/s,C错误;
D、可见光是一种电磁波,D错误;
选:B。
8.解:因为不同人的声带特征不同,所以小明没有回头就知道哪位同学在读课文,这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A正确,BCD错误。
选:A。
9.解:挤压后的塑料吸盘牢牢“吸”在玻璃上,是利用大气压。
A、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大气压,与塑料吸盘吸玻璃原理相同,A符合题意;
BD、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化纤衣服和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在摩擦时带了电,能够吸引灰尘和手,BD不符合题意;
C、电磁起重机“吸”起几吨钢材是由于电流的磁效应产生的强磁性将钢材吸住的,C不符合题意。
选:A。
10.解:A、冰箱门吸是磁铁制成的,利用了磁铁的磁性,能够使冰箱门保持良好密封,A正确;
B、撑杆跳高的撑杆具有良好的弹性,B正确;
C、导线用铜物质制造是应用了铜的导电性强,电能损失较少,C错误;
D、炒锅用铁物质制造是应用了铁的导热性强,D正确。
选:C。
11.解:水银的比热容小,质量相同的水银和其它物质相比,吸收相同热量,水银的温度变化明显,比较灵敏,所以体温计的测温物质是水银,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选:B。
12.解:A、飞船在升空过程中,相对于地面位置不断变化,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A错误;
B、飞船在升空过程中,相对于宇航员位置不变,相对于宇航员是静止的,B正确;
C、飞船在升空过程中,相对于发射塔位置不断变化,相对于发射塔是运动的,C错误;
D、飞船在升空过程中,相对于旁边的小山位置不断变化,相对于旁边的小山是运动的,D错误。
选:B。
13.解:A、“天和”核心舱是通过电磁波与地面基站传递信息,A正确;
B、“天舟四号”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错误;
C、追赶过程中,以“天舟四号”为参照物,“天和”与“天舟四号”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天和”是运动的,C正确;
D、火箭加速升空,火箭与空气相互摩擦,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其外部的温度急剧升高,内能增大,D错误。
选:AC。
14.解:A.在按下一键启动按钮之后,电磁铁通电,A错误;
B.电磁铁的工作电压小于电动机的工作电压,B错误;
C.一键启动按钮相当于开关,C正确;
D.电磁铁通电时,吸引上方的衔铁,使两个触点接触,电动机工作,D正确。
选:CD。
三.作图题(共2小题,满分4分,每小题2分)
15.解:连接OA即为折射光线,过O点垂直于界面画出法线,然后根据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的空气中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16.解:重物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图中虚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重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拉力F=G,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F与G平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F应竖直向上,与重力在同一直线,注意两条线段长度要相等,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满分19分)
17.解:(1)由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当纸板F转过一定的角度后,两块纸板不在同一平面上,所以在纸板F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了,因此这个现象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2)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当入射角分别为20°、30°、50°时,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即反射角也应分别是20°、30°、50°,而70°,60°,40°正好是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所以是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改正错误后得到的正确结论应该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做一次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当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由此可以得到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答案为:(1)看不到;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错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为了获得普遍的规律。
18.解:(1)通过薄膜鼓起的程度反应液体压强的大小,利用的方法是转换法;
(2)相同的1、2、3号管中装的液体种类相同,且管内液体的深度逐渐增加,则薄膜鼓起的程度逐渐增大,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有关,相应的质量、体积、重力也逐渐增大,所以猜想: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或深度有关;
(3)通过2号管和4号管的比较可见,4号管中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一定大于2号管,但二者薄膜鼓起的程度相同,说明液体的压强与质量、重力、体积无关,只与深度有关;
(4)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利用控制变量法:5号管中盐水和2号管中的水比较,二者的深度相同,由于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则5号管薄膜鼓起的程度大;
(5)为了探究液体长度对液体压强的影响,利用控制变量法,2号管和6号管是相同的两支玻璃管,内装液体的种类相同、深度相同、长度不同时,薄膜鼓起的程度相同,表明液体的压强跟液体的长度无关。
答案为:(1)鼓起的程度;(2)深度;(3)无关;(4)密度;(5)深度。
19.解: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阻值最大处,即a端;
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指针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即电流表指针在零刻度线左侧,说明电流表未调零;
(一)(1)小李排除障后,将10Ω的定值电阻连入电路,闭合开关,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在阻值最大,电流表读数为0.1A,则电路的总电阻为:
R总60Ω,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滑=R总﹣R=60Ω﹣10Ω=50Ω;
(2)由表中数据可知,当电阻两端电压增大为原来的几倍,通过电阻的电流也增大为原来的几倍,可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二)(1)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在这个实验中的主要作用是使每次记录电流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2)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5A,当定值电阻最小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最大,即:
U大=I大R小=0.5A×10Ω=5V;
(3)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5V,当10Ω接入电路时,电路电流为I10.25A;当25Ω接入电路时,电路电流为I20.1A;
因为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相等,电源电压不变,因此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也相等;
由P=UI可得,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之比:
P:P′=UI1:UI2=I1:I2=0.25A:0.1A=5:2。
答案为:a;电流表未调零;
(一) (1)50;(2)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二) (1)不变;(2)5;(3)5:2。
五.综合能力题(共2小题,满分17分)
20.解:(1)风扇旋转吸入空气,气流外侧A处的颗粒物也被吸入净化器。颗粒物很快会被金属网C吸引,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不带电的颗粒与带负电的金属网接触后,金属网的部分负电荷转移给颗粒物,颗粒带上负电;
(2)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使颗粒离开金属网;由于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带负电的颗粒物又会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D牢牢吸引;
(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们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是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的运动。
为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浓度,可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严厉查处焚烧垃圾、秸秆等。
答案为:(1)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负;(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不属于;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21.解:
(1)如图2所示,三孔插座,G接地线,P接火线,Q接零线,应该将电路图中的火线A接到插头的P处。
在电热器被碰倒时,要切断火线,“倾倒开关”要接在火线上,即A点。
(2)当旋钮开关旋到位置T时,电路中R1和R2串联,当旋钮开关旋到位置S时,电路中R1被短路,只有R2工作,根据可知,当旋钮开关旋到位置T时,电热器处于低温挡,当旋钮开关旋到位置S时,电热器处于高温挡。
(3)当旋钮开关旋到位置S时,R1被短路,只有R2工作,电热器处于高温挡,
则R2的阻值为:;
(4)电热器在低温挡时R2的功率为44W,
根据P=I2R可得,低温挡时电路的电流为:,
则电热器处于低温挡时电路总电功率为P低=UI低=220V×1A=220W。
答案为:(1)P;A;(2)低温挡;(3)44;(4)电热器处于低温挡时电路总电功率为220W。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