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江
城
子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学
习
目
标
壹
了解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贰
通过品读鉴赏,深入理解这首悼亡诗的内容。
叁
鉴赏《江城子》虚实结合、以景结情等艺术手法。
肆
感受苏轼对妻子诚笃的感情和身世沧桑之感。
豪放不羁的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踌躇满志的苏轼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旷达自信的苏轼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豁达乐观的苏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今天来体会苏轼性格中的另一面——柔情
任务情境
我校文学社即将举办“东坡文化月”活动,邀请同学们主动参与苏轼诗词作品展的设计。
请你协助布置《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一块展板,展示苏轼的另一番柔情!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在嘉祐二年(1057年),他与弟弟苏辙一同考中进士。苏轼历任杭州通判,以及密州、徐州、湖州、颍州的知州,官至礼部尚书。他亦曾遭受贬谪至黄州、惠州、儋州,在北归不久后,于常州病逝。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人,北宋著名文学家。
书法家
诗人
美食家
豪放派词人代表
苏
轼
文学成就
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一格。他与北宋的黄庭坚合称“苏黄”,与南宋的陆游合称“苏陆”。
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影响深远,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其画开创了湖州画派。
文
书
诗
画
词
文学成就
古代诗歌题材之一,一般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始于西晋潘岳的《悼亡诗》三首。现在广义的悼亡诗也指对亡故亲人或朋友表达追悼、哀思的诗歌。
代表诗人有潘岳、元稹、李商隐、纳兰性德等;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
悼亡诗
创作背景
苏东坡在十九岁那年迎娶了十六岁的王弗为妻。王弗不仅容貌秀美,而且孝顺父母,与苏轼感情深厚。她不仅是苏轼生活中的伴侣,也是他在文学上的良师益友,以及事业上的得力助手。不幸的是,王弗在二十六岁时便去世了,这对苏东坡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他内心的悲痛和精神上的折磨是显而易见的。
在词题中提到的“乙卯年”指的是熙宁八年(1075年),那时苏东坡担任密州知州,已经四十岁。在这一年的正月二十日,他梦见了自己深爱的妻子王弗,随后创作了那首被陈师道誉为“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的著名悼亡词,这首词流传至今,千古传颂。
诵读中入境,定苏词基调
深情朗诵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mǎo
zhēng
这首词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凄婉哀伤
诵读指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两茫茫:空寂、凄清之感
思量:轻读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千里:拉长音调
无处:无奈与凄凉之感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难忘:重读
纵使:拉长音调
“尘满面,鬓如霜” :短促,读出悲感
诵读指导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感情基调:与亡妻梦中相见,欢欣同时又夹杂着思念的痛苦的复杂情感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语速减慢,读出词人内心痛苦之情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肠断处:深沉而悲伤
短:缓慢而凝重
生死相隔,你我已分别十年,心中思念却模糊不清,无法相会。不愿让自己陷入思念,却又难以释怀。你的孤寂之墓远在千里之外,我无处倾诉内心的凄凉与悲伤。即便重逢,你也未必能认出我,因为长期的漂泊,我已尘满面,鬓如霜。
夜深人静时,我在梦中回到了故乡,只见你站在小窗前,对着镜子整理妆容。我们默默对视,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却不知从何开口,唯有无声的泪水洒落成行。我想象着那被明月照耀、长满小松的坟山,那里是你年年月月,思念我至痛彻心扉的地方。
以读悟情,真情告白
通过刚刚的以读悟情环节,我们确定展板的底色为暗色或者冷色。
现在,请同学们找出词中最触动你的地方,给展板配上文字和图片
这个世界上,
有一种别离叫伤心欲绝,
有一种回忆叫痛彻心扉。
(图案、元素),并跟大家分享。
梦前相思
展板一
梦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岁月的流逝,生活的变迁,都没有冲淡诗人对亡妻的一片深情,他不仅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她,而且思念之情历时愈久而愈深、愈浓。传达出一种莫可名状的孤寂凄清之感。
抓动情处
“十年”二字饱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茫茫”二字为全诗奠定了凄婉哀伤的基调。“两茫茫”,既指词人的感受,也指九泉之下妻子的感受。生者和死者是相同的情思和哀绪。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
抓动情处
此句中的“两茫茫”如何理解?
这里将无知作有知写,虽是虚空悬想,却更见夫妻二人生前相知相爱之深,死后刻骨相思之切,以及相思而不得相见之痛。
梦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抓动情处
明明是写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却又说“不思量”,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
梦前:
不矛盾
①说不思量,即是思量。这种思念,不一定是一种有意识的每时每刻的思念,而是一种难以中断的无意识的思念,直抒胸臆更显思妻之情的深沉。
②“不思量”不是真的不去思量,而是因为相思实在太苦,太伤人,故而不敢思量。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梦前:
抓动情处
“凄凉”表现在什么方面?
直抒胸臆
政治失意之凄凉
苏轼当时官运不佳,屡被贬放,此
此时被贬密州,流离坎坷的文豪满肚子的委屈需要发泄和倾诉,可他没地方诉说,也没人敢听他诉说,更没有可以诉说的人。
相思之情的凄凉
满腔的哀怨和思念无处倾诉,亡妻
之恨,相思之痛,孤寂之苦只能遥寄于千里之外的孤坟。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梦前:
抓动情处
苏轼写这首词时,还不到40岁,却为何会说“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呢?
这十年,正是围绕王安石变法,革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的时候。苏轼被卷进这场漩涡,身不由己,宦海沉浮,不断地左迁,流徙,历尽沧桑,备尝艰辛,已是“尘满面,鬓如霜”了。
梦中相逢
展板二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忽”写出了梦中还乡的快捷,亦写出了与亡妻相见之容易。平时多少个日日夜夜的盼望不可得,现在倏忽之间就变成了事实,太快,便依稀透露出不过是一种虚幻不实的梦境。
抓动情处:赏析“夜来幽梦忽还乡”一句中“忽”字的妙处。
梦中:
与上阙“十年”“千里”漫长的时间及阔远的空间相照应,入梦是轻快的,所表现的感情却极为沉重——似喜实悲。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抓动情处:白描中见真情
梦中:
白描
诗人运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见到妻子还同往常一样在窗前梳妆打扮的梦境(十年了,这个以前幸福生活中的场景词人始终不能忘掉),表达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抓动情处:聚焦细节描写
梦中:
细节描写
假如你是导演,在拍摄“梦中相见”这场戏时,对比相拥而泣、互诉衷肠和“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你更喜欢哪种表现?为什么?
我更偏爱“相顾无言,泪千行”。夫妻重逢,心中自是感慨万千;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倾诉。情到浓时,言语往往显得笨拙而无力。感情之深,已无需言语表达,于是以“泪千行”来相互倾诉思念与感慨。
“此时无声胜有声”,四目相对,心灵相通,万千思绪尽在无言之中,更添凄凉之感,与上片“无处话凄凉”相呼应。
动情点:生死相隔只得梦中相会,相顾无言只得无声对泣
梦醒悲凉
展板三
梦醒: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此处运用了对写法。词人从梦中醒来,想象在千里之外的妻子一定会年复一年因为思念自己而悲伤。语言平易质朴,将对亡妻的思念表达得深沉哀婉,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抓动情处
“料得”二字为何如此感人?
梦醒: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以景结情。在明月的夜晚,长着矮松树的山冈上,有作者日夜思念的妻子。用明月、短松冈来传达、暗示作者对亡妻的思念,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抓动情处
“明月夜,短松冈”尾句为何还在写景?
知识补充
对写法
从对面写来,指诗人在构思时反宾为主,从对方落笔,设身处地描绘对方的情景,使感情表达得更为深沉的一种艺术手法。
以景结情
诗歌的一种构思立意技巧,指用景物来传达、暗示作者的感情、寄托。往往是在诗歌的议论或抒情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形象含蓄,耐人寻味。
三大展板,尤为动人
——此时无声胜有声(梦境)
梦中相逢
——此恨绵绵无绝期(现实)
梦醒悲凉
——此情无计可消除(现实)
梦前相思
虚实结合
知识补充
虚实结合
“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
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诗歌中的“虚”
壹
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以虚象显实。
贰
已逝之景之境。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设想的未来之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
叁
千百年前的一声叹息,叹出了才子佳人的遗憾。似真似幻的一段奇梦,见证了至死不渝的浪漫。这是一段跨越生死的爱情,是一篇传颂千古的悼词。请你为《江城子》这块展板写一幅对联吧!
妻已逝,夫独留,万般凄情蚀九肠
人归去,情依旧,千载缘分绵且稠
课堂小结
这首词以“梦前——梦中——梦后”为线索,将“现实——梦境——现实”交织起来。
题虽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
全词感情深挚,充满一种凄婉哀伤的调子。
理解性默写
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直抒胸臆,看似矛盾,实则深情的句子“ , ”。
不思量
自难忘
2、《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表现诗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执手想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的句子是: “ , ”。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理解性默写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把现实与梦幻混同起来,把死别后的个人的种种忧愤,包含在了容颜的苍老形体的衰败之中的句子是“ , , ”。
4.《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 , ”两句,既写出了妻子独卧黄泉之下的孤苦冷清,又写出了词人和妻子不能互诉凄凉的悲哀。
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作者以“ , ”
带出苏轼当年的闺房之乐,寥寥数字,勾勒出亡妻在自己心目留存的温柔美好的印象。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
小轩窗 正梳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