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突破困境,终将成长
-狄更斯-
大卫·科波菲尔
学习目标
了解作家生平及创作背景,理清小说情节。
学习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分析典型人物的形象。
体会本文独特的叙述角度带来的艺术效果。
理解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态度,把握小说主题。
“在我所有的著作中,我最喜爱的是这一部。像许多偏爱的父母一样,在我内心的最深处,我有一个最宠爱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大卫·科波菲尔》。”
—— 狄更斯在《大卫·科波菲尔》
(1850)的序言中这样写道
课堂导入
任务情境
学校话剧社决定将课文《大卫·科波菲尔(节选)》排演成话剧。为了更好地演绎小说中的角色,这节课让我们以“成长”为线索,开展研读活动吧!
作者简介
查尔斯·狄更斯(1812.2.7—1870.6.9),英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大卫·科波菲尔》《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 《老古玩店》《艰难时世》《我们共同的朋友》《双城记》等。
他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作品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文学常识
批判现实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特指19世纪在欧洲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在继承以往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
最早作出“现实主义是批判”论断的是法国作家蒲鲁东,正式提出“批判现实主义”并给它下定义的是高尔基。批判现实主义突出的特点是比较广阔和真实地展示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现实矛盾的揭示十分深刻。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有司汤达、巴尔扎克、狄更斯、托尔斯泰等。
创作背景
不幸的童年,冷酷的社会
狄更斯出身寒微,祖父、祖母都长期在克鲁勋爵府当佣人。父亲约翰是海军军需处职员,嗜酒成性,挥霍无度,常常入不敷出。狄更斯仅上了两年小学就进伦敦一家黑鞋油作坊当童工。10岁时,全家被迫迁入负债者监狱。家人出狱后,他又进学校念了两年书,终因家贫而再次失学。他一生受到的正规教育,总共才四年。他从小就能演会唱,所以常被父亲带到酒店去表演节目。11岁起就承担了繁重的家务。16岁时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当缮写员,走遍伦敦的大街小巷,20岁开始当报馆采访员,报道下议院。
童年不寻常的经历促使他早熟、早慧,亲身体验了社会底层人们的不幸,对他的文学事业大有益处。19世纪50年代,当时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后期,在经济、政治、文化上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然而,社会两极分化,上层人物穷奢极侈而劳动人民却饱尝失业、贫困、疾病、饥饿之苦。狄更斯打心眼里同情不幸的人们,尤其是像他一样的少年儿童,他在日后的创作中着力描写这个群体。
文体知识
自传体小说
自传体小说是传记体小说的一种,是从主人公自述生平经历和事迹角度写成的一种传记体小说。这种小说是在作者亲身经历的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运用小说的艺术写法和表达技巧经过虚构、想象、加工而成。它一方面不同于一般的自传和回忆录,另一方面又必须以作者或自述主人公为原型。比如,卢梭的《忏悔录》、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小说的自传性质
狄更斯经历
课文中叙写
相似点
职业
负债入狱经历
童工经历
米考伯一度在海军里做过事
米考伯欠债破产,被关进塞德克高等法院监狱
10岁的大卫在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当小童工,给酒瓶封口和贴标签
父亲是英国海军军需处一名小职员
父亲常入不敷出,在狄更斯11岁时,因无力偿还债务,进了负债人监狱
12岁被迫辍学独自谋生,在一家鞋油作坊当学徒工,给鞋油瓶封口和贴标签
故事梗概
前情回顾
本文节选的是第十一章。小说前面的情节是:大卫·科波菲尔出生前,父亲就去世了。大卫从小和母亲克莱拉、善良的女仆佩格蒂相依为命。天真无知、不知人世险恶的的克
莱拉被冷酷阴险的谋得斯通先生哄骗,改嫁给他。大卫遭到谋得斯通的虐待,被送进寄宿学校,他在学校里结识了斯蒂福斯、特雷德尔等人。母亲去世后,谋得斯通霸占了科波菲尔家的财产,把大卫送到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当童工。
探寻“成长”踪迹
活动探究:“成长”是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的一条重要线索,在节选片段中,童年大卫身边出现的人、发生的事都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深远影响。请你为本章拟写小标题,并梳理情节,为“我”画一幅成长轨迹图。
请根据课文内容,参照本书其他章节小标题的拟写样式,为本章拟写小标题。
(提示:瞻前顾后,注意已有的标题形式和内容特点)
第一章 来到人间
第二章 初识世事
第三章 生活有了变化
第四章 蒙羞受辱
第五章 遣送离家
第六章 相识增多
第七章 第一学期
第八章 我的假期
第九章 难忘的生日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决计出逃
第十章 遭受遗弃
《大卫·科波菲尔》一至十二章
独自谋生
自主思考,梳理情节
结局(51-54段):
“我”有了新的住所,米考伯先生度过最危急的关头。
“我”来到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当童工的工作情形和感受。
序幕(1-5段):
开端(6-23段):
“我”被米考伯先生邀请做他的房客。
发展(24-44段):
“我”住在米考伯家,与他们产生友谊,帮他们典当财物。
高潮(45-50段):
“我”去监狱探望米考伯先生。
为“我”画一幅成长轨迹图
干洗瓶子等活
认识干活的伙伴
认识米考伯先生
昆宁先生雇佣我
在货行当童工
独自谋生
和米考伯太太交谈
帮米考伯太太卖财产
米考伯先生入狱
米考伯太太搬进监狱
我搬进监狱附近的新寓所
米考伯先生领我到住处
成为米考伯家房客
我在狱中探望米考伯先生,并向霍普金斯船长借刀叉吃饭
文本研读
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大卫遭遇了怎样的成长困境?完成下表。
身处困境
心处困境
……
……
文中展现
文本研读
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坐落在河边,位于黑衣修士区。那地方经过后来的改建,现在已经变了样了。当年那儿是一条狭窄的街道,街道尽头的一座房子,就是这家货行。街道曲曲弯弯直达河边,尽头处有几级台阶,供人们上船下船之用。货行的房子又破又旧,有个自用的小码头和码头相连,涨潮时是一片水,退潮时是一片泥。这座房子真正是老鼠横行的地方。它那些镶有护墙板的房间,我敢说,经过上百年的尘污烟熏,已经分辨不出是什么颜色了;它的地板和楼梯都已腐烂;地下室里,成群的灰色大老鼠东奔西窜,吱吱乱叫;这儿到处是污垢和腐臭:凡此种种,在我的心里,已不是多年前的事,而是此时此刻眼前的情景了。它们全都出现在我的眼前,就跟当年那倒霉的日子里,我颤抖的手被昆宁先生握着,第一次置身其间时见到的完全一样。(第2段)
身处困境:
1.污浊、恶劣的劳作环境
文本研读
思考:小说怎样描写“我”的工作环境的?有什么作用?
运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角度描写货行外部环境的偏僻、泥泞和内部环境的污浊、腐臭。
既交代了“我”工作环境的恶劣,让人心生同情,又衬托了人物当时灰暗的心境;
多年后再回忆却觉得如在眼前,突出了童年遭遇的刻骨铭心,给“我”带来极大的伤害,客观上引起人们对孤儿、童工问题的关注。
作用
文本研读
…于是有一些大人和小孩就着亮光检查这些瓶子,扔掉破裂的,把完好的洗刷干净。摆弄完空瓶子,就往装满酒的瓶子上贴标签,塞上合适的软木塞,或者是在软木塞上封上火漆,盖上印,然后还得把完工的瓶子装箱。这全是我的活儿,我就是雇来干这些活儿的孩子中的一个。(第3段)
身处困境:
2.繁重、单调、艰辛的劳作
文本研读
详细描述这些单调的活儿,是因为这曾经是“我”谋生的方式,写出了“我”的遭遇之悲惨。“我”是其中的一个,揭露了资本家贪图廉价劳动力大量雇用童工的黑暗现实。
为什么要详细叙述“我”当童工时期做的这些单挑的活儿?
文本研读
…他叫米克·沃克,身上系一条破围裙,头上戴一顶纸帽子。他告诉我,他父亲是个船夫,在伦敦市长就职日、曾戴着黑色天鹅绒帽子参加步行仪仗队。他还告诉我,我们的主要伙伴是另一个男孩,在给我介绍时,我觉得他的名字很古怪,叫粉白·土豆。后来我才发现,原来这并不是这个孩子起初的名字,而是货行里的人给他取的诨名,因为他面色灰白,像煮熟的土豆般粉白。粉白的父亲是个运水夫,还兼做消防队员,以此受雇于一家大剧院。他家还有别的亲人——我想是他的妹妹吧——在那儿扮演哑剧中的小鬼。(第4段)
身处困境:
3.社会底层、贫困的童工伙伴
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早早出来谋生。
这些人有怎样的共同点?
我竟沦落到跟这样一班人为伍,内心隐藏的痛苦,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想成为一个有学问、有名望的人的希望,已在我胸中破灭了。当时我感到绝望极了,对自己所处的地位深深地感到羞辱。我年轻的心里痛苦地认定,我过去所学的、所想的、所喜爱的,以及激发我想象力和上进心的一切,都将一天天地渐渐离我而去,永远不再回来了,……
残酷的现实却把他拉入社会的最底层,这些理想只能是幻想了
(第5段)
心处困境1(内心感受)
——内心世界的痛苦与绝望
在这段时间里,我依旧一直在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里干着普通的活儿,跟那几个普通人做伙伴,心里仍和开始时一样,感到不应该这样落魄,受这样的屈辱。我每天去货行,从货行回家,以及中饭时在街上溜达,都会看到许多孩子,可我从来没有结识过其中的任何一个人,也没有跟其中的任何一个人交谈,当然对我来说,幸亏如此。……(第52段)
心灵的孤寂。我们关注不应该、不结识、不交谈。“不应该”让我们读出了强烈的不甘,而不结识、不交谈同样也不是鄙视、瞧不起这些底层的,打工的或流浪的孩子,而是不甘心一辈子永远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不能在人生低谷里滑向更低处。
心处困境2(内心感受)
文本研读
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大卫遭遇了怎样的成长困境?完成下表。
身处困境
心处困境
污浊、恶劣的劳作环境
繁重、单调、艰辛的劳作
社会底层、贫困的童工伙伴
绝望
不甘
孤独
文中展现
总的来说,“我”的童工生活很 。
悲苦
主要事件
事件梗概或“我”的感受
人生成长
内心十分痛苦,心窝仿佛有一道裂口。孤独,感到这个世界不可理解。
米考伯“文雅”、面带微笑、乐观的样子,还有他言语神情间的关爱影响了“我”。
关心米考伯一家的生计,拿出仅有的两三先令“真心实意”地请米考伯太太收下;帮助米考伯太太典当轻便财物。
成长的起点。
“我”懂得了对关爱、温情和“文雅”予以回馈,如在见米考伯先生前,“我”洗了“手和脸”。
“我”以实际行动帮助别人,展示出一个孩子的纯真、善良。
“我”到破败货行做童工
“我”到米考伯家做房客
“我”和米考伯太太成知己
在艰难的困境中,大卫经历了怎样的成长?
人物鉴赏
自强自立。他被人遗弃后,在恶劣的环境中做童工,获取的是微薄的报酬,却能够独立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
积极向上。他渴望读书,想成为有学问、有名望的人,为失学而痛苦,为所处的地位而感到羞耻。
善良宽厚。他为米考伯先生的债务忧心,为米考伯夫妇的困难处境感到痛苦、心碎,主动把剩下的两三先令送给米考伯太太,并帮助米考伯太太典当餐具;米考伯先生入狱后,他到监狱里去探望米考伯先生。
活动探究:米考伯一家对“我”的成长有影响吗?请结合课文具体内容,分析米考伯夫妇的形象。
分析米考伯夫妇的形象
米考伯先生
……一个胖墩墩的中年男子,他身穿褐色外套、黑色马裤、黑色皮鞋,脑袋又大又亮,没有头发,光秃得像个鸡蛋,他的大脸盘完全对着我。他的衣服破旧,但装了一条颇为神气的衬衣硬领。他手里拿着一根很有气派的手杖,手杖上系有一对已褪色的大穗子,他的外套的前襟上还挂着一副有柄的单片眼镜。(第6段)
肖像描写
描绘了米考伯的服饰、长相,突出其长相滑稽、衰老,生活穷酸却极力利用手杖和眼镜来掩饰,体现其爱慕虚荣、喜欢讲排场的性格。
“这位,”那个陌生人说,语调中带有一种屈尊俯就的口气,还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装成文雅的气派,……,“就是科波菲尔少爷了。你好吗,先生?”……“用作卧室——现在能接待这么一位初来的年轻创业者,这是本人的荣幸。” “我的印象是,”米考伯先生说,“你在这个大都市的游历还不够广,要想穿过这座迷宫似的现代巴比伦,前往城市路,似乎还有困难——简而言之,”……“你也许会迷路——为此,今天晚上我将乐于前来,以便让你知道一条最为便捷的路径。”
到了晚上约定的时间,……一路上,……直往我脑子里装,要我记住,为的是第二天早上我可以轻易地找到回货行的路。
语言描写
米考伯先生说话爱拿腔拿调,喜欢卖弄学问,说明他爱慕虚荣、迂腐、故作文雅。主动为大卫带路,并为他找到一条最便捷的路,说明他是一个热心善良、体贴真诚的人。
遇到这种时候,米考伯先生真是又伤心,又羞愧,甚至悲惨得不能自制,用一把剃刀做出抹脖子的动作来……擦亮自己的皮鞋,然后哼着一支曲子,摆出比平时更加高贵的架势,走出门去了。(第32段)
有一次,这种星期六晚上的谈话刚开始,米考伯先生就泣不成声,可是到了快结束时,他竟又唱起“杰克爱的是他可爱的南”来。我曾见过他回家吃晚饭时,泪如泉涌,……有朝一日,时来运转(这是他的一句口头禅),给房子装上凸肚窗得花多少钱。(第34段)
最后,米考伯先生的困难终于到了危急关头,……他的末日到了——我真以为他的心碎了,我的心也碎了。可是我后来听说,就在那天上午,还有人看到他兴高采烈地在玩九柱戏呢!(第45段)
动作描写
用了对比的手法,鲜明地展现出米考伯的双重性格,既有伤感、沮丧的一面,又有乐观、开朗的一面,展示了社会底层市民扭曲的性格。
人物形象特点小结
米考伯先生是一个滑稽可笑、爱慕虚荣、迂腐、喜好挥霍、盲目乐观、不切实际、安于现状的英国下层小人物的形象。也可以说,他是一个贫穷却不甘落魄,寒酸却不失体面,处境困难却不忘真诚待人,命运悲惨却又乐观开朗的“末代绅士”。
“米考伯主义”
米考伯先生以其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态度而著称,这种性格中透露出一种盲目的乐观。他热衷于虚荣,注重排场,且对债务视若无睹,这种乐观到近乎天真的态度,使他成为了世界文学中一个鲜明的符号。后世将他的这些行为和所反映出的思想总结为“米考伯主义”。此外,“米考伯”这一词汇也进入了英语词典,用来形容那些缺乏远见、寄希望于好运的乐观主义者。
米考伯太太
“我结婚以前,”米考伯太太带着双胞胎和其他人,……,坐下来喘口气说,“跟我爸爸妈妈住在一起,当时我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不得不招个房客来住。不过,既然米考伯先生有困难,所有个人情感上的好恶,也就只好让步了。”(第26段)
“眼下米考伯先生的困难,几乎要把我们给压垮了。”米考伯太太说,“……。不过经验能让人懂得一切——正像爸爸时常说的那样。”(第28段)
写出了米考伯太太对眼下家庭困难的担忧,表现了她的理性和坚强,但她又把娘家以前的辉煌挂在嘴边,体现了她的爱慕虚荣与肤浅的性格特征。
语言描写
米考伯太太也同样能屈能伸。我曾看到,她在3点钟时为缴税的事急得死去活来,可是到了4点钟,她就吃起炸羊排,喝起热麦酒来了(这是典当掉两把银茶匙后买来的)。有一次,她家刚被法院强制执行,没收了财产,我碰巧提前在6点钟回家,只见她躺在壁炉前,头发散乱,披在脸上,可是就在这天晚上,她一面在厨房的炉子旁炸牛排,一面告诉我她爸妈以及经常来往的朋友们的事。(第32段)
用了对比的手法,鲜明地展现出米考伯太太的盲目乐观、安于现状、不懂持家、挥霍无度。
动作描写
“科波菲尔少爷,”米考伯太太说,“我不拿你当外人,所以不瞒你说,米考伯先生的困难已经到了最危急的关头了。”……
“不,亲爱的科波菲尔少爷,”她说,“我丝毫没有这种想法!不过你年纪虽小,已经很懂事了,你要是肯答应的话,你可以帮我另外一个忙,这个忙我一定接受,而且还十分感激。”(第36-41段)
米考伯太太生活艰难但拒绝一个小孩子的钱,说明她心地善良、自尊自重,当大卫提出可以借钱给她的时候,她坚决拒绝,而是请求大卫帮她去当铺用银餐具换钱维持生计。
语言描写
……后来,米考伯太太决定也搬进监狱去住,因为这时候米考伯先生搞到了一个单独的房间。于是我就把这所住房的钥匙交还给房东,房东拿到钥匙非常高兴。几张床都搬到高等法院监狱里去了,留下了我的一张。我把它搬到了另外租的一个小房间里。这个新寓所就在监狱大墙外不远的地方,我为此感到很满意,因为我跟米考伯一家患难与共,彼此已经很熟,舍不得分开了。他们也给那个孤儿在附近租了个便宜的住处。(第51段)
米考伯太太对丈夫忠诚体贴、不离不弃,对“我”和孤儿乐善好施、心地善良。
侧面描写
人物形象特点小结
小说中的米考伯太太有哪些性格特点?
盲目乐观,爱慕虚荣。因为丈夫的债务,财产被法院强制没收,她依然边炸牛排边和大卫谈论往事,兴致极好。
自尊自重。当大卫提出可以借钱给她的时候,她坚决拒绝,而是请求大卫帮她去当铺用银餐具换钱维持生计。
深爱丈夫。米考伯因为债务被抓进监狱,但米考伯太太去监狱陪伴,并且相信他可以“时来运转”;大卫探监回来报告情况的时候,她竟晕过去了。
“我”对米考伯夫妇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局促不安
紧张
客套、尊重
在意他们
关心他们
担心米考伯
“以便向他的文雅表示更多的敬意”
米考伯先生的困难更增加了我精神上的痛苦
成为知己
人性之美
变化原因:都处于困境之中,产生了一种奇特而平等的友谊
请试着分析小说运用第一人称视角叙述的作用。
小说是自传性的作品,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其中融进了作者本人的许多生活经历,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使叙述更有说服力;
小说是以“我”的口吻,以亲身经历者的眼光去观察和叙述,使小说主观色彩更为浓厚,便于更直观地抒发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批判之情,有利于作者表达对社会诸多现象的认识;
“我”是小说的线索,以“我”的见闻串联故事情节,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集中。
叙述人称
优点
缺点
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便于抒发感情。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叙述自由灵活,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
局限于个人所见,造成叙述的主观性,且易局限于叙述的时态,不便于对广阔历史主题的叙述。
强制性地把读者拉进了故事中,使读者觉得有点奇怪。
叙述者对作品中人物及其命运,对所有事件可完全预知和任意摆布,读者在阅读中只能被动地等待叙述者将自己还未知悉的一切讲述出来,剥夺了接受者的大部分探索、解释作品的权利。
第一人称
(有限视角)
第二人称
(有限视角)
第三人称
(全知视角)
文本研读
“我”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社会?(19世纪英国的社会风貌/本文的时代背景)
货行的童工、济贫院的孤儿、街头的流浪儿、债主(鞋匠)、负债破产入狱的人们……
社会底层 小人物
(1)大卫周围大多是什么样的人
文本研读
“我”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社会?(19世纪英国的社会风貌/本文的时代背景)
场景一:小童工在货行艰辛劳作
场景二:米考伯夫妇的生活困境
场景三:欠债破产者的监狱生活
场景四:失学者、孤儿街头流浪
遭遇凄惨
(2)小说主要描写了哪些生活场景
文本研读
“我”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社会?(19世纪英国的社会风貌/本文的时代背景)
19世纪中叶的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正享受着工业革命带来的显著成果,经济正处于迅速发展期,呈现出一幅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繁荣盛世景象。
时代背景:
社会底层
小人物
遭遇凄惨
小说生活场景:
这是一个
最好的时代
这是一个
最坏的时代
主题归纳
本文展现了大卫·科波菲尔在斯通-格林比货行独立工作的情景,他与米考伯夫妇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文中凸显了大卫的纯真与诚实,以及米考伯夫妇追求虚荣、满足现状、盲目乐观、挥霍无度、债务缠身却乐天知命,同时内心善良的性格特点。作品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状况,强调了金钱对家庭、婚姻和社会的腐蚀力,批判了人性缺失和道德败坏的现象,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美好品质如宽容、善良、仁爱的赞美,并对导致主人公及米考伯夫妇苦难的社会根源进行了深刻剖析。
我们应该效仿大卫的坚韧不拔、积极进取和勤奋刻苦的品质。无论遭遇多少挑战,我们都应保持乐观,不退缩,勇敢而坚定地迎接挑战,即便身处困境,也要抬头仰望星空。绝不能做出卑鄙自私的行为,绝不能采取欺骗的手段,绝不能展现出残酷无情的态度。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成为逆境中展翅高飞的蝴蝶,成为看似脆弱却能在风雨中挺立不弯的翠竹,不断向善,最终遇见美好。
大卫的成长留给我们的启示
运用示例
平凡的力量
经历,才懂得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感悟人生
大卫·科波菲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