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正比例》课堂提升练
一、课堂练习(教材P42-43)
【基础题】
1.学校科学小组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观察实验,测得竹竿的高与竿影的长如下表。
(1)说一说竿影的长与竹竿的高的变化关系。
(2)写出竿影的长与竹竿的高的比,你有什么发现?
(3)竹竿的高与竿影的长是不是成正比例?说明理由。
2.根据下表中底是6cm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高相对应的数据,判断它们是不是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提高题】
3.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每袋大米的质量一定,大米的总质量和袋数。
(2)一个人的身高和年龄。
(3)宽不变,长方形的周长与长。
【拓展题】
把表填完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应付金额与所买邮票的数量成正比例吗?
二、知识技能类作业(课外练习)
1.赵阿姨购买苹果的质量和应付的钱数如下表。
(1)赵阿姨应付的钱数随着购买苹果的质量的增加而( )。
(2)计算比值:14:2=( ), 21:3=( ),28:4=( ),35:5=( ),42:6=( )。
发现:应付的钱数和购买苹果的质量的比值( )一定,所以它们成( )比例。
2.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车轮的周长一定,所行路程与车轮转的圈数。
(2)两个数的和一定,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三、综合实践类作业
3.下面是一根木料锯的次数、锯成的段数与所需的时间之间的关系分析表
(1)表中的哪两个量成正比例?说明理由。
(2)若将这根木料锯成8段,需要多少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