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习作:他______了
01
01
游戏激趣,铺垫渲染
02
读题审题,把握要求
03
聚焦重点,尝试盲写
04
例段支援,学习方法
05
佳作欣赏,共评互改
01
游戏激趣
铺垫渲染
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了解一个人的内心是比较困难的。但越难的事情又越能激发我们挑战的欲望,这节课让我们先来挑战一下游戏吧。
游戏:一“见”穿心
游戏规则
(1)根据提供的词卡(激动、愤怒、紧张……)进行表演。
(2)可以通过动作、神情或者语言等肢体形式进行表演,但不能说出那个词条。
(3)其他同学通过观察,猜测他此刻内心的情感,猜猜“他_____了”。
你是如何猜出来的?请你为大家描述一下他刚才的表现。
愤怒
双手攥紧拳头
咬牙切齿
两眼透着恨意
紧张
手足无措
眼神飘忽
不停地擦汗
人物的内心虽然可以深藏不露,但如果有心,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仔细观察他的一举一动、神情语气,通过抓住这些蛛丝马迹来走近人物,感受人物的内心。
一举一动
神情语气
02
读题审题
把握要求
谁陶醉、生气或伤心的样子?发生了什么事?前因后果是什么样的?把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他的内心。
默读习作要求,勾画交流与本次习作有关的重点词句。
事
谁
写具体
补充题目,梳理内容。
题目:他_____________了
此时此刻你想到了谁,想到了关于他的什么事?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简要写写事情的前因后果,最好以小标题的形式梳理事件。
动笔列提纲,完成后小组内交流讨论。
题目:他_____________了
思考1:题目和事件是否一致,是否做到了文题对应。
思考2:事件的前因后果是否清楚、完整。如写了《他生气了》需写清他因什么事情而生气,生气时发生了什么,最后结果怎么样?
动笔列提纲,完成后小组内交流讨论。
题目:他_____________了
思考3:能否用小标题形式展示得更清晰。如《他生气了》中可以用这样的小标题:玩具被抢—抢夺被戏弄—生气倒玩具—愤怒夺回。
03
聚焦重点
尝试盲写
回想整件事,请你选择其中重点部分内容,或者你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把它写下来。
把这件事情写下来,特别是要把这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他的内心。
习作要求
妈妈把买好的菜放在桌上,说:“你抓紧写作业,晚饭等你爸回来做,我累了上楼休息一会儿。”说完就上楼了。
写完作业,我给妈妈泡了一杯热牛奶,准备端上楼,谁知我手一软,不小心打翻了。紧接着就听到开门的声音,妈妈走下来,看了我一眼,埋怨我这么不小心。听了妈妈的话,我很伤心,含着泪告诉妈妈事实。妈妈楞了一下,自责地说:“对不起,妈妈错怪你了。”眼神里充满了后悔。
范例片段
《她后悔了》
自由交流:这片段写得好吗?哪里值得改进?
01
02
03
自由交流:这片段写得好吗?哪里值得改进?
能够按照事情顺序,把过程写清楚。
能够抓住主要人物来写,从动作、语言、神态几方面描写,把人物当时的样子写清楚。
写人物的动作、神态,如“放”、“走”、“看”,平铺直叙,比较琐碎,缺乏指向性,不能表现人物的内心。
《她后悔了》
思考:怎么才能更好地展开描写——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精当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使描写更具表现力?
04
例段支援
学习方法
他的眼睛闪着奇异的光,面孔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嘴里不停地说:“太美了!真是太美了!”他根本没听见周围喧闹的声音,整个世界对他来说好像都消失了。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他痴痴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地凝望着这座雕像……
——《全神贯注》
习作片段
读读语段,你读懂他的内心了吗?
他痴迷、陶醉在一个艺术作品之中
01
02
作者是如何把主人公当时痴迷的样子写具体的?
我们怎么去发现其中的秘密?
他的面部表情是怎样的,眼神与平时一样吗?
他有哪些不寻常的举动?
03
他说了哪些话,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
多角度描写
军长愣住了,他怔怔地伫立了足有一分钟……他深深地呼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着巍巍群山化为一体的牺牲者敬了一个军礼。
——《丰碑》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军神》
读读语段,找一找人物不同寻常的地方,说一说这些不同寻常的行为能让你感受到人物怎样的内心情绪。
通过抓住人物不同寻常的行为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试着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修改自己的片段,力求把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能够反映内心。
评价标准
(1)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具体描写。
(2)任务描写能够反映出人物的内心。
妈妈把买好的菜放(随手扔)在桌上,说:“你抓紧写作业,晚饭等你爸回来做,我累了上楼休息一会儿。”说完就(拖着疲惫的身体)上楼了。
写完作业,我给妈妈泡了一杯热牛奶,准备端上楼,谁知我手一软,不小心打翻了。紧接着就听到开门的声音,妈妈走(噔噔噔跑)下来,看(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埋怨我这么不小心(邹着眉头说:“你呀!我都累成这样了,你还来给我添乱,真不让人省心。”。听了妈妈的话,我很伤心,含着泪告诉妈妈事实。妈妈楞了一下,自责(眼睛通红,满怀歉意)地说:“对不起,妈妈错怪你了。”(妈妈紧紧地抱住我,)眼神里充满了后悔。
范例片段修改
《她后悔了》
在大多数时候,随着事情的发展,人物的内心往往是有起伏变化的,而一波三折的变化使文章更具吸引力。
起伏变化
一波三折
05
佳作欣赏
共评互改
默读习作,从以下四个标准进行评价。
题目:他_____________了
(1)抓住了人物的神态进行描写:★
(2)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进行描写:★★
(3)抓住了人物的语言进行描写:★★★
(4)人物的外在表现突出了内心:★★★★
他是我的好朋友,可前一段时间我们俩发生了冲突——因为我的自私。我一直想找机会与他和好。可又鼓不起勇气。
今天放学的时候。他邀请我到他家一起拼模型。我心想:他会不会想借机来报复我?可转念一想,是他主动约的我,应该不会这样吧。
我来到他家,尴尬地和他打了个招呼。我们一言不发地开始拼模型,模型有两个,我们一人一个。我对着图。仔细分辨着每一个零件,小心翼翼地拼着,生怕出错。
“呼——”我长叶一口气,终干拼好了!我准备上个卫生间再来欣赏自己的作品。
“啪——”我听见了一声脆响,随即听见了他明显压抑着的一声“啊”。
《他伤心了》
我一惊:怎么回事,不会是把模型给摔了吧?我急匆匆跑出来,看到的是散落一地的零件,他低着头,似乎准备弯腰去捡。
我愤怒极了,想都没想,冲上去把他的模型抄起来,往地上狠狠一摔。“哗啦啦”,他的模型应声落地,粉身碎骨。
“你!我是不小心碰掉的。可你……你故意摔的模型……我还想把它当作你的生日礼物呢!
什么?他还记着我的生日?我愣住了。
他紧咬着下唇,跑回了自已的房间,就听“砰”一响,房门被关上了。
我呆立在那里,看着一地的碎片,我只能将地上的零件收拾好,放回桌子上,一步三回头地回家。
这次,他是真的伤心了。
小组合作,共评互改。
修改习作
(1)四人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意见。
(2)按照小组同学的意见,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3)说说在修改过程中最满意的地方,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习作:他____了
[教学目标]
1.能选择某人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把经过写清楚。
2.能从多个角度把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人物的内心。【语文要素】
[教学重难点]
能从多个角度把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人物的内心。
[教学课时]
1-2课时
一、视频导入,激发习作兴趣
(一)欣赏视频,感受人生百态
1.播放(感人、争吵、离别)组合的视频短片。
2.在学生观看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的反应。
(二)质疑交流,揭示习作主题
1.关注视频中的人物,质疑:这视频为什么会使你有这样的反应呢?
2.结合自我感受,指名交流。
3.聚焦人物情感,揭示习作主题。(板书课题)
二、寻找方法:回顾课文语段,探析描写方法
本单元的课文中,作者对人物进行了细致、具体的刻画,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物的形象以及人物的内心活动。
1.说一说,课文中的哪些描写让你印象深刻,体会到了人物的内心。
2.师生自由交流。
3.小结:作者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具体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充分体会到了人物的内心活动。
三、巧搭支架:借助方法提示,构建思维导图
(一)出示范例,自主朗读体会
1.出示教材片段,朗读体会。
2.交流:这段描写,写出了人物当时什么的样子?(陶醉)
3.小结:这段人物描写将人物的样子写得这样传神,是因为抓住了人物与平时不一样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描写这个人的表现。
(二)借助提示,构建思维导图
1.出示教材习作提示,关注具体描写。
2.学生根据提示,完成思维导图。
3.交流导图,小结提升。(补充方法:周围环境、周围人物、标点使用)
4.小结:抓住了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来描写人物的同时,还要用上恰当的词语。如片段中的“奇异的光芒”“涨得通红”“痴痴地”等词,把人物当时的样子写得具体生动。
四、学以致用:借助思维导图,学会迁移运用
(一)选择主题,补全题目
请学生唤醒记忆,想一想身边某个人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样子,将题目补充完整。
1.教师提示一些关键词,引导学生补全题目。
2.根据选定的主题,完成思维导图。
3.出示各类表示动作、语言、神态的词语,丰富学生的表达,指导学生完善思维导图。
(二)借助导图,自主习作
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导图,仿写片段。教师巡视指导。
(3)阅读习作,进行互评
1.出示评价清单,明确评价目标。
2.对照评价清单,进行自评自改。
3.小组交流习作,开展同伴互评。
4.根据同伴评价建议,进行修改。
(四)小结课堂,期待大作
1.布置课后习作任务,把事情写完整。
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前因后果是怎样的?大家课后把内容补充完整。
2.总结:我们不仅要根据起因、经过、结果把事情写清楚,更重要的是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使人物的内心更加丰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