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议论文主体段落“五层结构法”写作指导 课件(共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议论文主体段落“五层结构法”写作指导 课件(共4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22 21:1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议论文主体段落
“五层结构法”
写作指导
1、分析总结规范议论文主体段落
的写作章法;
2、片段练习,提升议论文主体段
落的写作能力。
学习目标
佳作赏析
坚持是一种挑战。年且九十的愚公,向阻挡了世代人的王屋与太行发出了挑战,毅然决定要铲除他们。面对智叟的嘲讽,他选择了坚持;面对家人的劝说,他选择了挑战。坚持,其实就是要在不断挑战中完成自我的升华。
佳作赏析
坚持是一种挑战。(观点句)向自我挑战,向困难挑战,从而走向更高的目标。(阐释句)年且九十的愚公,向阻挡了世代人的王屋与太行发出了挑战,毅然决定要铲除他们。面对智叟的嘲讽,他选择了坚持;面对家人的劝说,他选择了挑战。(事例句)如果愚公畏惧于世人的嘲讽,那么就不会有因挑战而感动神灵的壮举;如果愚公畏惧于高山的万仞,那么就不会有因坚持而千百年颂扬的佳话。(分析句,假设分析法)坚持,其实就是要在不断挑战中完成自我的升华。(总结句)
一个标准的议论主体段结构(200-300字)
结构讲解
规范议论段五步法
观点句:语段中心
阐释句:道理论证
材料句:事实论据
分析句:分析说理
总结句:推出结论
1.观点句
段落起始部分,是观点句,又是文章的分论点,一般是一个简洁的陈述句,要鲜明准确(关键词),开门见山,紧扣中心论点。让阅卷老师明白你在本段要论证什么问题。
二、主体段落“五层结构”构成要素分析
示例一:梦想无时休
示例二:为国为民,白发无悔
示例三:人生贵自强
二、主体段落“五层结构”构成要素分析
2.阐释句
阐释分论点句,用化简为繁使之清晰,用比喻、对偶、排比等修辞使之生动,用引用名言、诗句、俗语等使之更有韵味。注意与事例的衔接。
示例一:梦想无时休(观点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梦之芒芒,切切其真。梦想是前行路上的灯塔,闪耀永恒的光芒。(阐释句)。
示例二:为国为民,白发无悔(观点句)。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阐释句)
示例三:人生贵自强(观点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只有靠自身的努力,来强大自己,在天地间才能有自己的一片区域。
3.事例句
列举典型事例,古今中外,正反事例均可。所列举的典型事例要紧扣分论点。且只需交代“名人”的基本状况、行动、结果,不要详细叙述(易造成文体不明)。可以是单个事例,也可以是多事例。
注意:在一个主体段的中的比例尽量不要超过1/2
二、主体段落“五层结构”构成要素分析
举例概述方法:“人+原因/目的+事件+结果/影响”。
例如:徐梦桃作为高龄运动员(人),却不放弃心中的梦想(原因),在切除了将近70%左膝外侧半月板的情况下,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事件),终于破除“收银员”魔咒,创造了历史(结果)。
动手写写事例句:“人+原因/目的+事件+结果/影响”
为国铸盾的工程专家——钱七虎(家国情怀)
颁奖词:什么才是安全?不是深藏地下构筑掩体,是有人默默把胸膛挡在前面;什么才是成就,不是移山跨海上天钻地,是奋斗一甲子,铸盾六十年,是了却家国天下事,白发终不悔。
铸盾专家钱七虎(人),一心为国(原因),他奋斗一甲子,铸盾六十年(事件),用一生心血,为中国铸造了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结果)。
人生贵自强——陆鸿(自强自立,顽强不屈)
颁奖词:有人一生迟疑,从不行动,而你从不抱怨,只想扼住命运的喉咙。能吃苦,肯奋斗,有担当。似一叶扁舟,在急湍中逆流而上。如一株小树,在万木前迎来春光。在阴霾中,你的笑容给我们带来力量。
阿甘厂长陆鸿(人),面对残疾,没有耿耿于怀,而是自强自立,“不乱于心,不困于情”(原因),不仅帮助了更多的残疾人,也取得了创业的成功。羁绊的人生,终迎来繁花似锦;残缺的碎片,依然拼凑出绚烂人生。(事件、结果)
动手写写事例句:“人+原因/目的+事件+结果/影响”
4.分析句
紧扣分论点,对事实进行剖析、归纳。可用因果、假设等多种论证方法。
分析就是把材料与观点挂钩,在两者之间搭建一座“分析”的桥梁,使材料与观点逻辑严密,融为一体。要写好“分析句”,既要注重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也要掌握一些常用的论证分析方法,例如假设说理和因果说理。
有时我们在写作时,可以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把事例叙述和分析结合在一起
二、主体段落“五层结构”构成要素分析
分析句:因果论证 示例
徐梦桃的成功正是源于她在逆境中对梦想的坚持,没有退缩,没有放弃,才最终实现了人生的”翻转”。(分析句,因果论证)
假设论证
若无钱七虎担起守护人民的使命,白发不悔,何以构筑中国战略防御的基石。
因果论证
正因自强之志不懈,陆鸿不仅自己照到光,还成为别人的光。命运与尊严永远靠自己捍卫,用自己的双手方可奏响气壮山河的生命赞歌。
分析句:因果论证 示例 论点:不屈于命运
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围成为“史圣”。
分析句:假设论证 示例 论点:努力成就非凡
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作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试想,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收集整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
(5)结论句:
本段小结,联系实际,适当延伸,呼应段首观点句或标题。
①引用与论点内容一致的名言、警句、俗话、谚语、格言,再次强调论点,使论点更加鲜明有力。
②可加上“因此”或“所以我认为”“由此可见”“一言以蔽之”等字样。或重复照应论点,给人首尾一贯、结构严谨、中心突出的感觉。
二、主体段落“五层结构”构成要素分析
梦想无时休(观点句)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梦之芒芒,切切其真。梦想是前行路上的灯塔,闪耀永恒的光芒。(阐释句)
徐梦桃作为高龄运动员(人),却不放弃心中的梦想(原因),在切除了将近70%左膝外侧半月板的情况下,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事件),终于破除“收银员”魔咒,创造了历史(结果)。 (事例句)
她的成功正是源于她在逆境中对梦想的坚持,没有退缩,没有放弃,才最终实现了人生的”翻转”。(分析句,因果论证)
可见,梦想能够迸发出强大的力量。(结论句)
示例1:年龄不同,心境迥异,对看在眼里的事物的理解也就不同。(观点句)“少年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中年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晚年时,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看人看事看到何种境界,是由一个人的年龄和人生阅历所决定的。(阐述句)“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毛头小伙总是写诗总是无病呻吟,因为他们解读不了山水的情感密码;已过半百之人,阅历丰富,看一看山水,他们品味到的全是酸甜苦辣;而暮年老者近黄昏,怕再也吟不出一种轻快,只能无奈叹道“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事例句)沟壑中流淌过的是岁月的长河,长河里翻黄着的是我们的容颜,积淀下的是沉重的沧海桑田,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阅历,心境不同等造成了他们对事物的差异理解。(分析句)由此可见年龄不同,心境迥异,看在眼里的事物也就千变万化。(结论句)
1.在刚刚落幕的两会上,几位颜值高,翻译水准也高的外交部美女翻译官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也引发了众多的讨论。有的说,既有颜值又有实力才是完美的人生。有的说,颜值不可强求,实力才是硬道理。也有人说,颜值是当今社会一块重要的敲门砖,作用不可小觑,否则整容也不会这么火爆了。
你同意哪一种看法?以上讨论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提炼论点,展开思考)
段落示例:
颜值诚可贵,实力价更高。(观点句)颜值必然败给岁月,实力却历久弥坚。当颜值渐行渐远,当青春其黄而陨,不必悲伤亦不必嗟怨,静心笃行,提升实力吧。因为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阐释句)君不见,我国前副外长傅莹女士年逾花甲,没有倾国倾城之色,却舌战群雄,柔中带刚,替中国发声,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尽展大国风范。(事例句)是什么造就了她卓越的头脑与智慧,是什么打造了她非凡的风度与气质?是实力!拥有实力才能由内而外点亮你的颜值。(分析句,因果分析法)如果说人生是一场向美而生的修行,那么与其不断武装自己的外表,倒不如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结论句)
学以致用
2.提高实力,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才能见证人生更美的风景。颜值固然是通行证,但实力才是试金石。很多人之所以片面追求颜值,是因为提升实力需要花费更高的代价,而颜值却可以依靠技术手段来改良。实力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这也是很多人难以静下心来打造实力的原因。提升实力,需要你有板凳一坐十年冷的持之以恒的精神,需要你有乐享孤独的智慧和勇气。居里夫人有高颜值,却凭借实力成为物理学界一座永恒的丰碑,她失去了靓丽的颜值却获得了跨越百年的美丽。颜值,我所欲也;实力,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时,我要坚决捍卫实力!
学以致用
3.看重实力力千钧,只重颜值值几何?再靓的颜值也只是昙花一现,如过眼云烟,只有实力之花才常开不败。霍金身体畸形,肌肉严重萎缩,但这阻挡不了他探寻宇宙的步伐,他提出了“黑洞”这一设想,让物理界的人才大吃一惊,从而奠定了霍金的地位。霍金没有潘安宋玉的颜值,却凭借实力成为物理领域中的巨擘。如果他没有过人的实力和过硬的知识,又怎会摘取“现代物理之父”的桂冠?实力宛如一颗沙砾中的珍珠,看起来或许并不起眼,却能在太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2.阅读材料,提炼论点,运用所学方法,写一段论证文字。
有一种捉猴子的陷阱,即把椰子挖空,然后用绳子绑起来,接在树上或固定在地上,椰子上留了一个小洞,洞里放了一些食物,洞口大小恰好只能让猴子空着手伸进去,而无法握着拳头伸出来,于是猴子闻香而来,将它的手伸进去抓食物,理所当然地它紧握的拳头便缩不出洞口,当猎人来时,猴子惊慌失措,更是逃不掉。
示例:舍弃也是一种智慧。(观点句)面对人生,面对生活,学会舍弃是一种智慧,虽失去了想得到的,但得到了该得到的。(阐释句)鲁迅弃医从文,才有了《孔乙己》;梵高拒绝做传教士,才有了今天的《向日葵》;比尔·盖茨放弃了哈佛大学深造的机会,投身商海,才有了今天的微软公司。(排引组合事例句)正因为舍弃,他们才得以创造更灿烂的明天,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让世人铭记。(因果分析句)舍弃,会让你变得更有智慧、力量。(结论句)
论点:勇于放弃 善于取舍
几种不同的 示例句+分析句 结构
标准式
第二章
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标准议论段,顾名思义就是是标准议论段最基本的写法,段落依次由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等五种不同功能的句子组成,一个议论段其实就是一篇微型议论文。这是最常见的议论文主体段落,它的结构框架为: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如:
示例1:年龄不同,心境迥异,对看在眼里的事物的理解也就不同。(观点句)“少年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中年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晚年时,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看人看事看到何种境界,是由一个人的年龄和人生阅历所决定的。(阐述句)“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毛头小伙总是写诗总是无病呻吟,因为他们解读不了山水的情感密码;已过半百之人,阅历丰富,看一看山水,他们品味到的全是酸甜苦辣;而暮年老者近黄昏,怕再也吟不出一种轻快,只能无奈叹道“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事例句)沟壑中流淌过的是岁月的长河,长河里翻黄着的是我们的容颜,积淀下的是沉重的沧海桑田,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阅历,心境不同等造成了他们对事物的差异理解。(分析句)由此可见年龄不同,心境迥异,看在眼里的事物也就千变万化。(结论句)
强化式
第三章
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1+分析句1+材料句2+分析句2+结论句
强化式议论文主体段是相对标准式议论段主体段而言的,前者其实看做后者的变式,标准式议论段通常是一则材料+一则分析,而强化式标准议论段则是两则材料+两则分析,或者更多,但是一般是2种。值得注意的是事例就要概括得更简洁了!
示例1: 立志贵在行动,实干得以成功。(观点句)“伟大的思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成为壮举”,“成功永远属于马上行动的人”,只有实干,才能得以成功(阐述句)。溯往昔,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空有“以夷制夷”的口号,缺乏攻坚克难的“实干”精神,终使得洋务运动昙花一现。(事例句1)没有行动,理想终究只会是镜中花,水中月,只会是空中楼阁(分析1);揆诸当下,我们身边很多人有理想,有志向,也才华横溢,却总是在抱怨上天的不公平、老板的不公正,他们宁可将自己的不如意归咎于别人,就是不愿意行动起来,作出改变。(事例句2)他们的碌碌无为正是源于他们的不行动,只抱怨,只空想(分析2)我们要想有所作为,就应摒弃空想,立志而后行,务实勿务虚,扬帆起航,挥斥方遒,写就青春之精彩。(结论)
多例铺排式
第六章
观点句+阐释句+排比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多例铺排式议论段,其实就是利用铺排的手段叙述事例,组织论据,这是许多有经验的考生常用的方法。它不同于标准式只用一则材料,而是铺叙多则材料,也不同于强化式多则材料分开叙述,分开分析,而是三则或三则以上材料构成排比,先集中叙述,然后再对其进行分析议论。值得注意的是它的事例概括是最简洁的!
示例1:爱的力量可以让我们创造奇迹。【观点句】爱祖国,爱父母,爱苍生,因为有爱,平凡的人也迸发扛鼎之力。【阐释句】44岁的苏以彬为了女儿关掉餐馆,与女儿备考大学,成为学霸的同时也修复了父女关系;韦慧娟背瘫痪儿子上学13年,孩子成绩优异,知恩图报;54岁的朱家谷夫妇10年收900万个塑料瓶供儿子出国留学,孩子已学成归来。【排比事例句】正是父母的大爱让孩子们有了飞翔的勇气和前行的力量。也因为这份爱的力量,让这个世界充满人情的温暖,让我们在这个冷漠的社会有了更多泪流满面的机会。【分析句】爱改变了你我,改变了世界,有爱就有力量。【结论句】
这一文段,在结构上,铺排式与常规式没有区别,只是单一的材料变成了复合材料,用一组大致相同的句子来叙述苏以彬、韦慧娟、朱家谷夫妇三则材料,这种铺排叙事简洁,内容集中,可以增强论据的集团效应。
这是一个采用了“观点+事例+总结”的议论文完整段。先提出分论点,然后以卡夫卡、东野圭吾、吕克·贝松作品中的人物如何“审视自我”为例,并用“以某某之眼”的句式,整齐的排比论证,最后总结,照应分论点。
敢于正视,方能砥砺自我。卡夫卡在《变形记》中以格里高尔之眼,正视了金钱社会中亲情的不堪一击。东野圭吾在《白夜行》中以唐泽雪穗之眼,正视了人性的险恶与卑劣。吕克·贝松在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中以马蒂尔德之眼,正视了青春的艰辛与迷茫。伟大的艺术家敢于正视灵魂世界的精神难题,直面自我软弱的本能,审视人生,砥砺自我。
(《敢于正视,方得重塑》)
示例1: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左思为写《三都赋》,闭门谢客,数载耕耘。“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三都赋》轰动全城,一时洛阳纸贵。李时珍为完成《本草纲目》这一鸿篇巨制,历时27年,三易其稿,才成就了这部享誉世界的“中国古代百科全书”。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为了揭示电和磁的奥秘整整奋斗了10年。10年之后,他成为揭示电磁奥秘的第一人。左思、李时珍和法拉第,不同时代,不同国籍,不同的研究领域,而他们成功的道路却是相同的——付出,执着地付出。付出心血和汗水,付出精力和智慧。当这种付出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一定能浇开成功的花朵。
上面这个语段所列举的事例比较全面,注意了时间、空间、领域的组合,而且紧扣论点对论据进行探因究果的归纳分析。
略例的要求:
①以量多取胜,至少两个事例,一般要有三至四个事例为宜。
②运用排比或整句叙例,文字简约,句式整齐,气势磅礴,文采斐然。
③常用归纳、因果和假设分析法。
④在排列上要求按一定的顺序,比如,从古到今,从中到外。
⑤兼顾不同的领域。比如,政治、经济、军事、科学、体育、文学艺术等。
另外,略例排比还有一个好处,即读者比较熟悉的陈旧例子,也可采用。
一个标准的议论段——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那种,应该依次包含如下五种功能不同的句子: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一定要回扣材料)。
1、观点句:
(1)位置:主体段的段首
(2)句式:简洁的陈述句
(3)数量:一句
(4)句末标点:句号
2、阐释句:紧跟观点句,力求清晰简洁易懂。
3、材料句:举事实论证,叙述讲究简明扼要,选材角度准确。要求只写人物、事件、结果;不要细节描写,删除无关情节,紧扣观点句,最好点出关键词。
4、分析句:紧扣主题,结合选材,对事实进行切中肯綮的剖析。
5、结论句:联系实际,适当延伸,回应段首观点句。
分论点+阐释 + 具体例子+分析 + 总结
《美育是一种刚需》
(分论点)美育使人向内发现自身的心灵之美,塑造个人品行。(阐释)在认识了美的判断准则,享受美好后,人的心灵也会因受到美的熏陶变得纯净而真挚。(具体例子 点出要素)梅兰芳在学习戏曲之美后,面对日军带来的国仇家恨,蓄须明志不为日军唱戏。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以墨为心,梅为骨,在书画之美的感染下,于笔墨中书写着自己高尚的风骨;国学大师叶嘉莹在诗词美的熏陶下,垂暮之年裸捐百万个人财产给慈善机构,叙说着自己为人的情操。(分析)他们在美的熏陶和美好事物的感染下,升华着自己人格的美好。他们在美好事物的影响下,转化为打磨自身品德的方式,使美外化于心却最终内化于行。(总结)由此可见,学“美”育“美”,可以使人在美的浸润下,上升到更高层次的精神品质的美好与璀璨。内化为人的高尚品质与社会发展的源源动力。美育于人尤其重要,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当堂训练:
请以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马小岚”为事例,写一段标准式的议论文主体段落,要求5种句子都要有。
答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不在于活了多久,而在于活得多有价值(观点句)“人的一生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区别不在于生命的长度,而在于生命的厚度,在于他为社会贡献了什么。(阐述句)邓小岚放弃舒适的退休生活,从2004年开始,在马兰义务教孩子们学习音乐,一教就是18年,不计回报,无私付出,不论“风风雨雨”,始终用温暖的目光落在每一个孩子的身上,用音乐教育为大山里的孩子打开了眼界,虽然她离开了我们,但她的奉献精神留在了每一个人心中。(事例句)她的生命是“重于泰山”的,因为她用爱,用奉献创造了无限的价值,厚实了生命。(分析句)。邓小岚的一生生动的阐释了生命不在于活了多久,而在于活得多有价值。(结论句)
当堂训练:
请以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钱七虎”为事例,写一段标准式的议论文主体段落,要求5种句子都要有。
答案:人生要有所作为,首先要有远大志向(论点)不怕路远,就怕志短,志向我们成功路上永恒的动力。(阐述句)钱七虎先生的父亲从小就告诉他“利在一身,不谋也;利在国家,必谋之”,从小就让他树立了“报效国家,做一番事业”的远大理想,,于是他甘于寂寞,一心投身科研,不问得失,奋斗了一甲子,铸盾六十年,了却家国天下事,白发终不悔,终于为中国建起了一座打不烂的地下钢铁长城。(事例句)正是坚定的理想,让他能默默地奋斗了六十个春秋,为国写就了“铸盾”成功(分析句)。人要有所为,就一定要先树立远大的志向,这是成功的前提。(结论句)
当堂训练:
请以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杨宁”,“钱七虎”,“沈忠芳”为事例,写一段议论文的多例铺排式主体段
答案:生逢其时,我们当拿得起自己的担当和责任(观点句)拿得起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发图强,是“人生在勤,不索何获”的敢于进取,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勇于担当。(阐述句)且看杨宁拿得起脱贫攻坚的担当,结对帮扶,愈挫愈勇;亦看钱七虎拿得起守护人民的使命,为国铸盾,发白不悔,再看沈忠芳拿得起“击落U2的重任”,磨砺国家的剑与盾,守护国家。(排比材料句)正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像他们一样拿得起自己的担当和责任,中国才越来越有希望,越来越强大。(分析句)生逢其时,责任在肩。吾辈青年当拿得起时代的接力棒,踔厉奋发,力行不怠。(结论句)
佳作展示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