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2025二轮复习】何为诗歌意象?+经典意象积累
壹
课堂导入
古诗词中有很多常见的意象这些意象极美表达着灵动的中国式美学承载着中国人雅致的情感审美是一种独特而高雅的中国符号……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就古典诗词而言,诗人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而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叶嘉莹认为,西方理论虽然划分了种类繁多的意象类型,但是总而观之,它们都属于“由心及物”的范畴,即先有心中之情意,再以外物形象加以传达,正如《诗经》“赋比兴”中“兴”这一术语的核心要义。
意境和意象的区别在于:
1、它们所达到的层次和深度不同:意象指的是审美的广度,而意境指的是审美的深度;
2、意境是意象的升华;
3、在中国文化中,意象属于艺术范畴,而意境指的是心灵时空的存在与运动,其范围广阔无涯,与中国人的整个哲学意识相联系。
考试例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檞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征铎(duò):装在车马上的铃。檞(jiě),又读(xiè),树名。枳:树名,又称臭橘、枸橘,开白花。杜陵:古县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回塘:回环曲折的池塘。
(1)前人评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为“意象具足,始为难得”。请结合全诗对此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①这两句诗用十个名词构成,每字一个物象,合起来有无穷意蕴。②这十个名词所表现的都是具有特征性景物,都表现出“早行”之“早”;写早行的情景,绘声绘色,如在目前。(“鸡声茅店月”,写旅人在茅店中闻鸡鸣而起身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出门赶路;“人迹板桥霜”,原以为自己“早行”,谁知板桥上所积之霜上已有人的足迹——更有早行人)
贰
51个经典意象的积累
1.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4.蝉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由于蝉栖于高枝,风餐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5.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不胜春:春光也不胜它)。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
6.南浦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屈原《九歌 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7.长亭
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8.芳草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楚辞 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乐府《相和歌辞 饮马长城窟行》:“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9.芭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股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胜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10、鸳鸯:夫妻恩爱
夜深交颈效鸳鸯,锦被翻红浪。——王和卿《小桃红·胖妓》
11、乌鸦:荒凉颓败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杨广《失题》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岑参《山房春事二首》
12、青鸟:传书使者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13、梅花:自强、高傲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14、梧桐:凄凉悲伤
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吕岩《梧桐影·落日斜》
15、丁香:愁思、情结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清愁?芭蕉不展丁香结。——贺铸《石州引·薄雨初寒》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杜鹃千里啼春晚,故国春心折。——王国维《虞美人》
16、杜鹃:凄凉、哀伤、乡愁
17、红叶:爱情;思念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晏几道《思远人》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张可久《清江引·秋怀》
18、桃花:美人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
19、折桂:科举及第
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温庭筠 《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
20、采薇:隐居生活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
21、秋水: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别时犹记,眸盈秋水,泪湿春罗。——赵雍《人月圆》
22、梨园:音乐舞蹈人才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白居易《长恨歌》
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23、白云:望云思友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刘长卿《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
24、杜康:酒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25、七弦:古时琴有七根弦。后来成为琴的代称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刘长卿《听弹琴》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白居易《船夜援琴》
26、婵娟:月亮,美女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浮生共憔悴,壮岁失婵娟。——李煜《书灵筵手巾》
21、红叶:爱情;思念
27、乌衣巷:怀古,盛衰感慨
乌衣巷,今犹昔。——吴潜《满江红·金陵乌衣园》
朱雀桥边看淮水,乌衣巷里问王家。——韩翃《送客之江宁》
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叶梦得《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28、须眉:古时男子以胡须眉毛稠秀为美,故以为男子的代称。
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杜甫《洗兵马》
29、巾帼: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借指妇女。
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帼理丝黄。——韦元甫《木兰歌》
衣冠未必皆男子,巾帼如何定妇人?——《醒世恒言·卷十》
30、请缨:杀敌报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且置请缨封万户,竟须卖剑酬黄犊。——辛弃疾《满江红·倦客新丰》
31、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李颀《送魏万之京》
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32、南冠:囚犯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夏完淳《别云间》
南冠终日囚军府,北雁何时到上林?——宇文虚中《在金日作·选二》
33、朱弦:指琴或弦类乐器
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二十》
轻拨朱弦,恐乱马嘶声。——和凝《江城子·竹里风生月上门》
34、还珠:为政清廉
子孝觉亲荣,独揽还珠美。——钱起 《送李四擢第归觐省》
35、三尺:剑的代称
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李贺《春坊正字剑子歌》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洪秀全《吟剑》
36、红豆:相思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忆昔花间相见后,只凭纤手,暗抛红豆。——欧阳炯《贺明朝·忆昔花间相见后》
37、梦蝶:出自庄周梦蝶,意为变幻无常
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
38、怀橘:孝顺双亲
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39、琴瑟:夫妇感情和谐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佚名《女曰鸡鸣》
鸳鸯交颈期千岁,琴瑟谐和愿百年。——李郢《为妻作生日寄意》
21、红叶:爱情;思念
40、楼兰:西域小国,后代指敌国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功名耻计擒生数,直斩楼兰报国恩。——张仲素《塞下曲五首》
拂拭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不平。——刘过《沁园春·张路分秋阅》
41、比翼鸟:恩爱夫妻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愿为比翼鸟,施翮起高翔。——曹植《送应氏二首》
21、红叶:爱情;思念
42、羌笛:古称乐器,音色清脆高亢,并带有悲凉之感,后代指凄切、悲凉的情绪。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高适《金城北楼》
48、孤帆:孤独、思念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卢纶《晚次鄂州》
49、蜡烛:悲凉惆怅孤独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蜡烛泪流羌笛怨,偷整罗衣,欲唱情犹懒。——冯延巳《蝶恋花·几度凤楼同饮宴》
43、莺燕:春意盎然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朱淑真《谒金门·春半》
莺莺燕燕。摇荡春光懒。——石孝友《蓦山溪》
44、黍离:今衰昔盛
回首洛阳花石尽,烟渺黍离之地。——文及翁《贺新郎·西湖》
45、投笔:弃文从武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祖咏《望蓟门》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魏徵《述怀》
46、哀鸿:悲鸣的鸿雁。比喻哀伤苦痛、流廓失所的人。
哀鸿鸣沙渚,悲猿响山椒。——谢惠连《泛湖归出楼中翫月五言》
47、碧血:为正义之事流血牺牲
何年劫火剩残灰,试看英雄碧血,满龙堆。——纳兰性德《南歌子·古戍饥乌集》
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顾炎武《酬朱监纪四辅》
48、鹧鸪:旅途中的离愁别绪;悲凉的情绪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49、松柏:象征坚强不屈的品格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佚名《子夜四时歌·渊冰厚三尺》
50、丝竹:音乐
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白居易《琵琶行》
51、汗青:史册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吴伟业《圆圆曲》
谢谢欣赏,微瑕可自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