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15家乡绿梦 教学设计
课题 家乡绿梦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四年级
教材分析 《家乡绿梦》这一课是岭南版四年级美术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课程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剪纸的美术表现方式,通过系统地介绍剪纸的基本知识、技法和创作步骤,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并且提供丰富的示范作品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不同风格和技法的应用,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发现美的意识和能力。教材通过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基本的美术创作技能,同时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2022新课标要求 1、强调艺术与生活的结合,鼓励学生用身边常见的道具进行美术创作,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并认识美存在于我们周边。2、剪纸允许学生自由发挥创意,探索不同的色彩和图案,能够增强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3、学会从外观、色彩、方式、技巧等方面完成家乡绿梦剪纸,并能结合自己对课件中展示的素材内容进行制作实践,形成创新意识。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 通过剪纸的制作,学生能够培养对色彩、形状和构图的敏感度,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初步形成发现、感知、欣赏美的意识。(审美感知)。2. 学生通过剪纸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学习如何将家乡的景象转化为视觉艺术作品。并且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技法和风格,鼓励他们进行创新和实验,培养创造性思维。(艺术表现 创意实践)3. 剪纸可以结合不同文化背景的主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多元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文化理解)
学情分析 本课程的目标群体为四年级学生,他们大多在10-11岁之间,进一步接触系统化的美术课程。由于年龄相对较小,他们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情感表达都处于发展到形成的过渡阶段。大部分学生对于美术课程充满好奇和兴趣,但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天赋和兴趣可能更为突出。
重点 通过观看和学习教学内容,认识剪纸和学会家乡绿梦剪纸。
难点 能够自主完成家乡绿梦剪纸,展现家乡的景象。
材料准备 教学材料、教学视频、绿色彩纸、剪刀、铅笔、胶水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1、绿色象征蓬勃的生机。人类和动物的生存离不开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它们是绿色的家园、生命的伴侣!(出示图片)2、观看视频 观看文字和视频,初步认识本课所学内容。 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小博士什么是剪纸?剪纸是民间艺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创作。起源于公元六世纪,发展至今。可按制作方法、地域风格、用途分类。造型多夸张变形,构图注重对称平衡,传统以红色为主。用于装饰生活、民俗活动,在多领域为艺术创作提供灵感,各地有风格迥异的代表作品。剪纸我们需要用到哪些工具呢?绿色纸张、剪刀、胶水、铅笔等等。(出示图片)说一说问:观看下面的剪纸作品,说一说它们有哪些特点?(出示图片) 答:剪纸造型常采用夸张变形手法,将不同时空物象组合。答:构图注重对称平衡,色彩传统上以红色象征喜庆吉祥为主!二、观察·发现1、不同国家的剪纸艺术家,剪出了不同的“家乡绿梦”,比较一下,它们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你能看出它们是怎样剪出来的吗?(出示图片)丛林游戏(剪纸)现代 玛丽安·霍玛特(瑞士)绿色的梦(剪纸)现代 赵澄襄瑞士玛丽安·霍玛特的《丛林游戏》与中国赵澄襄的《绿色的梦》在表现形式上存在诸多不同。构图方面,《丛林游戏》松散自由,元素个体性强,《绿色的梦》则整体和谐、相互呼应;造型上,前者注重写实与质感表现,后者偏向象征与平面装饰。连续剪纸 - 剪法: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出示图片)连续剪纸剪法一 :折一折方法一:(出示图片)方法二:(出示图片)连续剪纸剪法二:画一画 (出示图片)连续剪纸剪法三:剪一剪(出示图片)可以这样做:(使用刀具时要注意安全)将剪纸多层折叠后,设计出动植物的图案,剪出连续花边。(出示图片)三、尝试·探索同学们在作品中用了什么方法表现绿色的家国?你还能想出别的表现方法吗?通过剪出紫色的蛙图案,再将它们组合到一幅充满绿色生机的树林画面中,体现出青蛙在树丛中嬉戏的画面。我们还可以通过收回海报、摄影、制作手抄报等方法表现绿色的家国。(出示图片)小贴士你还知道哪些剪纸装饰纹样?常用的剪纸装饰纹样有小圆孔、锯齿纹、月牙纹、鱼鳞纹、旋涡纹、云纹、花瓣纹、柳叶纹、水滴纹等。(出示图片)艺术欣赏欣赏更多美术作品(出示图片)四、动动手 运用色纸或废旧彩图纸设计构图,剪出几条不同造型的植物和动物花边,还可以添加上装饰,表现你家乡的“绿之梦”。(出示图片)要求:图案连续,构图饱满注意:1、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纸张,纸张的质地和厚度会影响剪纸的效果。2、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不能将剪刀对准老师和同学。3、把剪完的纸屑,丢到垃圾桶。方法:折:折叠彩纸(对边的折法);画:用铅笔在折好的彩纸上画出图案;剪:沿画好的图案线条将图案剪下来;展:打开时动作要轻,以免撕坏作品;贴:在作品背面涂上少许胶水,贴在展示纸上;(注:在剪纸过程中,画和剪是最重要的两步,同学们要仔细体会) 学习小博士内容。观察剪纸作品总结特点。对比不同国家的剪纸特点。学习剪纸的方法。完成尝试并思考。学习小贴士内容。完成艺术欣赏。完成实践练习。 引入本课研究主题,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剪纸作品,并引导学生说出所想所感,提高学生的美术赏析能力。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间艺术差异的认知,提高审美能力。分步讲解如何制作和完成剪纸,引导学生学以致用。通过赏析同学们的作品,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并引导思考。引导学生认识刮剪纸的装饰纹样。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考察学生完成实践练习,让课堂更加生动形象,知识点更加牢固。
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完成p36-37的练习题 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课堂知识
课堂评价 请同学们课后尝试剪出自己喜欢的图案,要求内容饱满,画面生动形象、疏密有致。 完成课堂评价。 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内容。
课堂小结 在本次课堂中,我们从赏析多幅家乡绿梦剪纸入手,引导学生先进行赏析,并思考得出剪纸的特点,以此加深对剪纸的技法认识。再根据老师的教学学习制作剪纸的具体细节步骤以及对应的注意事项,最后在分享制作过程中学到的技能时,提高了大家的交流和分享能力,并在展示自己的作品时,鼓励积极分享创意来源和设计理念,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 进行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板书 家乡绿梦1、说一说剪纸的特点2、学习制作剪纸的方法3、完成家乡绿梦剪纸实践练习4、学习知识拓展 观看板书 强调教学重点内容。
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1、我们应该怎样来表达家乡绿梦?不同地区的家乡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与之相关的文化传统。例如,在江南水乡地区,水网密布,绿色的稻田和垂柳是常见的景象。在当地文化中,水与生命、富足联系紧密,这种联系也反映在剪纸艺术中,像用流动的曲线来代表水,用层层叠叠的三角形来表示稻田等。我们应该去探究自己家乡的自然特色如何融入到传统文化里,以及如何在剪纸中体现这种融合。除了传统的纸张,我们还可以通过特殊材料在剪纸中的运用来表现“绿梦”主题。例如,可以使用绿色的彩纸、有纹理的手工纸,甚至可以尝试用树叶等天然材料进行拼贴与剪纸相结合的创作。树叶本身的形状和脉络就带有自然的美感,将其与剪纸的图案组合,可以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2、剪纸艺术与家乡生态保护的关系剪纸艺术可以作为一种宣传家乡生态保护的手段。创作以家乡生态保护为主题的剪纸作品,如表现湿地保护、森林修复等内容。这些作品可以在学校、社区等地展示,提高人们对家乡生态保护的意识。同时,让大家了解到艺术不仅仅是美的创造,还可以为家乡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问题:颜色混合不理想3、如何剪出一棵树?我们可以先在纸上画树(树干、树枝、树叶),再将纸对折。从折叠线一端剪出树干,用小三角形或半圆形增添树干质感,剪出不同方向树枝。树叶可剪圆形、椭圆形或带锯齿三角形,也可用刻刀刻叶脉。剪完展开纸张,修整毛边即可得到剪纸树。(出示图片) 进行课外知识拓展。 拓宽学生知识面。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引导学生先欣赏并总结剪纸的特点,再结合所介绍剪纸的基本知识、技法和创作步骤,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不仅增强了学生对剪纸作品的审美感知,还帮助学生认识了一种创意的美术表达形式。通过多媒体展示作品,激发学生的绘画灵感和表达欲望,以及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强化学生多阅读的好习惯,使学生乐于动手乐于表达。
教学反思 优点:剪纸允许学生自由发挥创意,探索不同的色彩和图案,增强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制作过程需要使用铅笔、剪刀等工具,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调性。缺点:需要特定的材料(如彩纸、剪刀等),可能会增加成本和准备工作。制作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纸屑等废物,清理工作相对繁琐。 进行教学反思总结 明确本课教学过程的缺陷,进行教学过程的改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