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单元综合检测卷-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43.5分)
一、选择题(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A.朝鲜 鲜明 鲜为人知 B.劳累 累赘 日积月累
C.切开 切菜 切水果 D.便宜 方便 大腹便便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是( )(2分)
A.孤独 借书 B.符号 灵魂 C.喝酒 异乡 D.佳节 牡童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东汉时代,人们就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
B.到了东汉时代,蔡伦改进造纸术,这种造纸方法就被传承了下来。
C.造纸术首先传到阿拉伯和欧洲,后来又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影响了全世界。
D.造纸术发明之前,人们使用的书写材料有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帛。
4.“正是河豚欲上时”和“路上行人欲断魂”中的“欲”都是( )的意思。(2分)
A.渴望 B.将要 C.想要 D.需要
5.“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句话是( )说的。(2分)
A.高尔基 B.爱迪生 C.爱因斯坦 D.牛顿
6.下列诗句与中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2分)
A.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B.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D.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7.根据语境写词语。(4分)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wěi dàzhì huì的结晶,它先后传入日本和ōu zhōu,促进了人类shè huì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8.辨一辨,再组词。(8分)
设( ) 术( ) 佳( ) 洒( )
没( ) 木( ) 住( ) 酒( )
异( ) 约( ) 慧( ) 借( )
导( ) 幼( ) 惠( ) 惜( )
9.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11.5分)
学( )五( ) 千( )万( ) 名扬( )( ) 双龙( ) ( )
形( )各( ) 一模( )( ) 笔墨( )( ) 琴棋( )( )
(1)形容名声大的词语是 ,我知道这个词语的反义词是 。
(2)上述词语中, 和 是一组反义词。
(3)老王虽然 ,但是仍然积极追求新知识,他这种勤学钻研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文房四宝”指的是 “雅人四好”指的是 。
10.课本精彩回放。(8分)
(1)在本单元,我们了解了位于河北省赵县的 ,它是隋朝的石匠 设计并参加建造的;我们还欣赏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它描绘了 都城汴京热闹的场面。
(2)“中医四诊”是指 、闻、 、切。“雅人四好”是指 、棋、 、画。
第二部分 阅读与探究(26.5分)
二、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赵州桥(节选)
①赵州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②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③赵州桥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4分)
(1)回首遥望:
(2)双龙戏珠:
2.读第②段第1句话,我知道了第①段主要写了赵州桥的 ,第②段主要写了赵州桥的 ,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3分)
3.下列哪两个方面最能体现赵州桥的设计是一个创举。( )(2分)
A.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
B.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C.桥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
D.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4.赵州桥这种被称为“创举”的设计,有两个好处,一是 ;二是 。(2分)
5.选文第②段介绍了赵州桥栏板图案的样子,请你也展开想象,写一写栏板上还会有怎样的图案。(2分)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鲁班造伞
①很久以前,还没有伞。著名的工匠鲁班和几个木匠一起在路边造了许多亭子。亭子的顶是尖尖的,四面用几根柱子撑住。雨来了,或是被太阳晒得难受了,行人可以在亭子里躲一躲,歇一歇,喘口气儿。
②可是鲁班想,要是雨下个不停,那该怎么办呢?行人不能总待在亭子里不走啊。要是能把亭子做得很小,让大家带在身上,该多好啊!用什么办法才能把亭子做得轻轻巧巧的呢?
③一天,天气热极了,鲁班看见许多小孩子在荷塘边玩,每个孩子的头上都顶着一片荷叶。鲁班问他们:“你们为什么顶着荷叶呢?”小孩子七嘴八舌地说:“太阳像个大火轮,我们头上顶着荷叶,就不怕晒了。”
④鲁班拿过一片荷叶,仔细地瞧了又瞧。荷叶圆圆的,上面有许多叶脉,朝头上一罩,又轻巧,又凉快。
⑤鲁班的心里一下亮堂起来。他赶紧跑回家去,找了一根竹子,劈成许多细条,照着荷叶的样子,扎了一个架子;又找了一块羊皮,把它剪得圆圆的,蒙在竹架上。□好啦□好啦□他高兴地喊起来□这东西既能挡雨遮阳□又很轻巧□
⑥后来,他又把它改成了可以活动的:用的时候,就把它撑开;用不着时,就把它收拢。这就是最早的伞。
6.在文中的“□”里加上标点符号。(2分)
7.用“○”圈出表示鲁班造伞时的动作的词语。(1.5分)
8.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它把______比作______。(2分)
9.很久以前,鲁班和木匠为大家建了许多 ,大家可以在里面躲雨、遮阳。但是,鲁班想把亭子做得更 。一天,他看见 ,受到了启发。回家后,他把 劈成细条,扎成 ;又找来一块羊皮,把它剪得圆圆的,蒙在架子上。鲁班造的 ,既 又 。(8分)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30分)
三、书面表达
题目:我最爱过____________节
我国的传统节日可多啦!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你最喜欢过什么节?哪个节日你特别开心、印象深刻?回忆一下你和家人过节的情景,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把过节的过程写下来。写的时候按照先后顺序写清楚过节的过程;详细印象最深的事情来体现节日的氛围;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43.5分)
1.C
2.D
3.D
4.B
5.C
6.C
7.
8.设计 美术 佳节 洒水 没有 木材 住宿 喝酒 异同 大约 智慧 借钱 开导 幼小 优惠 可惜
9.富 车 变 化 中 外 戏 珠 态 异 一 样 纸 砚 书 画 名扬中外 默默无闻 形态各异 一模一样 学富五车 笔墨纸砚 琴棋书画
10.赵州桥 李春 清明上河图 北宋 望 问 琴 书
第二部分 阅读与探究(26.5分)
1.文中指飞龙的头转过来,眼睛望着远方。 文中指雕刻图案中的两条龙围绕着一颗珠子嬉戏的场景。
2.坚固 美观 承上启下
3.B
4.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 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5.有的刻着背靠背的小龙;有的刻着首尾相连的大龙;还有的刻着在云朵中飞舞的龙。
6.“, !” ,“ , 。”
7.找 劈 扎 找 剪 蒙
8.太阳像个大火轮,我们头上顶着荷叶,就不怕晒了。 太阳 大火轮
9.亭子 小 小孩子头上顶着荷叶 竹子 架子 羊皮伞 能挡风遮雨 很轻巧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30分)
例文:
我最爱过春节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热闹的春节了。春节又是怎么来的呢?
传说,春节是源于从前的一个故事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个怪兽叫做年,每年都有人丧命在他手里。它是一年来一次。后来,人们发现了一种可以对付年的办法,年害怕红色,所以人们便每家都贴上了红纸,挂上了红灯笼,年还害怕鞭炮的声响,人们也就在年来的哪一天做好了准备。年来时看到到处都有红色,每家每户都在放鞭炮,从此以后年再也没有出现了,而人们也就把这一天定为春节。
春节是中国农历新的一年,所以他对中国人民也就非常重要。从春节前的祭灶开始人们便开始了忙碌的准备活动,其中最热闹的要数除夕了。
到了除夕这天,家家户户灯火通明,过年的喜气洋溢在每一个人的脸上和心上,弥漫在每一个角落,一切都显得那么祥和幸福。厨房里到处摆放着美味的食物,只等夜幕降临,就可以一饱口福了。各家各户还备有鞭炮、烟花,准备辞旧迎新。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大家都欢呼起来,鞭炮声响成了一片,震耳欲聋。兴奋的我在家中来回地跑着,抑制不住自己喜悦的心情。在阳台上抬头望去,夜空中烟花璀璨,像无数颗耀眼的流星,更多的像五彩缤纷的花朵,把夜空照得如同白昼一样,美不胜收!
到了正月初一,天刚蒙蒙亮,我就被“劈劈啪啪”的鞭炮声吵醒了。睡眼惺忪的我在枕头下摸到了装在红包里的压岁钱。每年春节我都有一笔不小得“收入”,我都会把这些钱存起来,买一些有用的东西。当然,春节这一天,家乡的大人小孩也都会穿戴一新和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品尝着美酒佳肴,互相说些祝福的话儿。小孩子则可以不受约束地做自己喜欢的事,玩个痛快!
春节象征着新的一年,我爱春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