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高一必修二第八单元第二十四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高一必修二第八单元第二十四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1.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19 09:29:1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历史高一必修二第八单元
第二十四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有90%以上为美国和西方国家所垄断,其中又有70%由跨国公司垄断。在第三世界国家的电视节目中有60%—80%来自美国,而在美国的电视中,外国节目仅占l%—2%,在全世界跨国流通的100本书中,有85本是由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面对这一现象,发展中国家正确的态度是( )
A.要采取措施抵制外来文化产品 B.全力进口发达国家的文化产品
C.让市场自由选择各类文化产品 D.积极提高本国文化产业竞争力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看出,西方国家利用自身的优势,加强对文化的垄断和输出;发展中国家不能消极抵制经济全球化,要积极面对,关键在于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2.2012年7月20日路透社报道,WTO上个月裁定,中国对从美国进口的冷压薄板电工钢进行调查并征收反倾销与反补贴关税违反全球贸易规则,对此中国提起了申诉。同月27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初步裁定中国出口的应用级风塔价格过低,其海关对此类产品进口商征收相应的反倾销税押金。由此可见( )
A.世贸组织无法调解各国贸易纠纷 B.发展中国家加入WTO弊大于利
C.发达国家是全球化中最大受益者 D.实现全球贸易自由化任重道远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现象分析两个事件的共性,在国际贸易中一些国家政府裁决中国贸易出现商品倾销,其实质是保护本国企业和商品的利益,因此贸易自由化任重道远。其余选项在材料中不能反映。
3.2012年9月17日,中国金融40人论坛指出:“今天的世界需要新的‘马歇尔计划’,促进全球范围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以打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瓶颈,并给高收入国家的结构性改革提供空间。”这一设想( )
A.以推动世界经济整体发展为目的 B.以全球基础设施为主要投资范围
C.以扩大资本在全球的流动为手段 D.对促进高收入国家的发展更有利
答案:A
解析:考查材料理解能力。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在冷战格局下推行的欧洲经济复兴计划,其目的是扶助西欧发展经济,从材料“今天的世界需要新的‘马歇尔计划’”其含义是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B、C、D项的表述不全面。
4.西方学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是从1917年才开始的,到1989年便已经结束了。1989年是20世纪末最具决定性的一刻。它使得美国崛起成为新世纪无可争辩的超级强权,也使得全球化走进苏联阵营。自此以后,全球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把1989年视为20世纪结束标志的理由从世界的视角来看应是( )
A.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体系崩溃
B.两极格局瓦解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C.美国崛起为无可争辩的超级大国,标志了新世纪的开端
D.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构成的系统性挑战结束了
答案:B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89年”,联系所学知识1989年东欧剧变,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演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也标志两极格局结束。从材料“全球化走进苏联阵营。自此以后,全球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看出强调的是两极格局瓦解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5.印尼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说:“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个部分。”这反映了( )
A.要给予发展中国家一个包纳金融等更全面的全球化模式
B.发展中国家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C.发达国家应在经济全球化中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
D.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要积极参与经济规则的制订
答案:D
解析:首先要明确“发展中国家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部分”是指发展中国家必须加入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当世界的重要发展趋势,发展中国家是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现有的世界经济规则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制定的,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为改变这种状况,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参与制订规则,并加快自身的发展。
6.汤因比说:“人们将记住这个时代,这主要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恐怖的罪恶,也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惊讶的发明,……人们要敢于认为让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所利用是行得通的。”由此可见,作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主要侧重于( )
A.把握历史的发展方向 B.全球责任和文明角度
C.多角度认识和考察史实 D.辩证看待历史的发展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信息“让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所利用是行得通的”,可知作者旨在强调全球性和文明性,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A、C、D三项,可排除。
7.下表为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数量变化表(单位:个),由此能够得到的最确切的信息
是(  )
国家/年份 1995 1999 2005 2009
美国 152 184 175 140
欧盟 158 157 157 152
日本 148 101 81 68
中国 2 6 15 34
A.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B.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C.中国经济在世界上无足轻重 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
答案:D
解析:A项表述正确,也与题干有一定的联系,但是题干中并不能体现出跨国公司是如何推动全球化,成为其重要推动力的,故A项错误;题干中也不能得出全球化是发展趋势的结论,故B项错误;题干中体现中国的跨国公司数目逐年增加,说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日益增强,故C项错误;题干中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数目远远高于中国,反映出发达国家对全球化的主导作用,故D项正确。
8.2005年,中国联想集团收购了IBM公司,成为全球第三大PC厂商,进入世界500强企
业;2010年,中国吉利公司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下的沃尔沃轿车公司。这说明(  )
A.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主导地位 B.公正合理的世界贸易体系已经形成
C.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 D.发达国家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扩张
答案:C
解析:发达国家凭借其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处于主导地位,故A项错误;世界贸易体系仍有发达国家把控,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贸易体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故B项错误;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就是机遇也是挑战,材料内容体现了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故C项正确;材料显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收购了发达国家的企业,不能体现出发达国家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扩张,故D项错误。
9.1996年10月,美联社公布一条题为“伊朗对芭比娃娃的反击”的消息,消息说伊朗生
产出按照伊斯兰女孩为原型并配上高雅服装、纯洁色彩的萨拉娃娃,旨在击败德黑兰商店橱窗里的美国芭比娃娃及其所代表的美国文化的影响。这主要反映了(  )
A.全球化形势下伊朗对本土文化的坚守
B.全球化形势下区域文明的融合和冲突
C.美国利用经济技术优势对外输出文化
D.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弊大于利
答案:A
解析:“伊朗生产出按照伊斯兰女孩为原型并配上高雅服装、纯洁色彩的萨拉娃娃”体现了全球化形势下伊朗对本土文化的坚守,“旨在击败德黑兰商店橱窗里的美国芭比娃娃及其所代表的美国文化的影响”体现了全球化形势下区域文明的冲突,但没有反映出融合,故A项正确,B项错误;“美国利用经济技术优势”、“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弊大于利”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C、D 项错误。
10.《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一书指出,“当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涌人纽约那样的全球化
城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人“再也没有办法互相忽略了”“人们可能开始对自己
的政治和社会上的效忠对象产生迷惑”。材料的意思是(  )
A.全球化会改变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观念 B.政治制度不同是阻碍移民的关键因素
C.全球化加剧了移民间的矛盾 D.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日益落后
答案:A
解析:材料中强调的是全球化使得人们再也无法无视彼此,并且国家观念民族观念日趋淡薄,即全球化改变了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观念,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治制度的阻碍,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涉及到移民间的矛盾,故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说到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日益落后,故D项错误。
11.世界博览会的主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理念的一个缩影。下表是世博会部分主题,这些主题
反映了(  )
A.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无法解决 B.科技进步威胁人类社会的生存
C.全球范围内利益冲突严重加剧 D.当今世界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
答案:D
解析: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故A项错误;科技进步并没有威胁人类社会生存,故B项错误;题干信息没有体现出全球范围利益冲突严重加剧,故C项错误;从表格中“自然”“大自然智慧”“ 给养地球:生命的能源”可以看出环保意识增强,故D项正确。
12.2014年3月26日,世界贸易组织公布了美国、欧盟、日本起诉中国稀土、钨、钼相关
产品出口管理措施案的专家组报告,裁定中方涉案产品的出口管理措施违规。业内分析,继九种原材料案之后,我国稀土等产品出口限制再度被裁违规,这意味着我国多年来的出口配额制度或面临终结。这主要说明(  )
A.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已经实现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弊大于利
C.发达国家是世贸组织的最大受益者 D.世贸组织具有仲裁国际贸易纠纷的职责
答案:D
解析: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目前并没有真正的实现,故A项错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临机遇与挑战,弊利均衡,故B项错误;世贸组织本着非歧视、贸易平等的原则,故C项错误;材料中“裁定中方涉案产品的出口管理措施违规,我国稀土等产品出口限制再度被裁违规”说明世贸组织具有仲裁的职责,故D项正确。
13.2014年7月,世贸组织就中美间部分贸易争端投诉作出裁决,认定2012年美国对中国
太阳能电池板发起的反补贴措施违反了世贸相关协议,美国征收了不当关税。这一裁决表明世界贸易组织(  )
A.充分照顾中国的经济大国地位 B.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国际贸易
C.其宗旨是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 D.迫使美国摈弃对外贸易壁垒
答案:B
解析:美国才是经济大国,中国不是,故A项错误;世贸组织认定美国违反了协议,征收了不当关税,说明世贸组织正在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国际贸易,故B项正确;世贸组织不可能以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为宗旨,它是一个讲究法律的国际组织,故C项错误;世贸组织本质上受控于美国,不可能迫使美国摈弃对外贸易壁垒,故D项错误。
14.近期,美国学者发布了《捕捉苹果全球供应网络利润》的报告,显示苹果公司每卖出一
台iPhone,就独占其中58.5%的利润,非中国劳工占去3.5%,苹果公司以外的美国从业
者获得2.4%,中国大陆劳工获得1.8%,欧洲获得1.8%,日本和中国台湾各获得0.5%。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跨国公司掌握产品创意和核心设计 B.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地位不利
C.发达国家是国际分工的最大受益者 D.经济全球化中的利润分配极不平衡
答案:A
解析:跨国公司掌握产品创意和核心设计是这种利润分配的根本原因,故A项正确;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地位不利是材料内容的反映,并没有涉及这一现象的原因,故B项错误;发达国家是国际分工的最大受益者原因在于跨国公司掌握产品创意和核心设计,故C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经济全球化中利润分配极不平衡,并没有讲出原因,故D项错误。
15.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透露,中国参与的世贸组织(WTO)环境产品谈判进程已于2014年1月24日启动,以APEC清单为基础,在WTO框架下进一步探讨实现环境产品自由化的各种机会。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世贸组织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基础
B.中国开始主导世贸组织规则的制定
C.世贸组织促成了世界各国市场的开放
D.中国积极推动全球贸易的自由化
答案:D
解析:世贸组织不是以亚太经合组织为基础,故A项错误;发达国家主导世贸组织规则的制定,故B项错误;世贸组织致力于世界各国市场的开放,还没有完全实现,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国在WTO框架下进一步探讨实现环境产品自由化的各种机会,因此可以得出“中国积极推动全球贸易的自由化”的结论,故D项正确。
16.2014年中国消费者贡献了苹果公司80%的销量增长。中国也是苹果系列产品重要的装配基地,但是中国只能分享3.6%的价值,按零售价计算还不足2%,在苹果产业链中处于最低端的位置。这种现象(  )
A.加速了国际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B.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C.推动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D.加大了世贸组织在各国的作用
答案:B
解析:
材料反映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苹果产业链中处于最低端位置这一现象。材料没有体现国际
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故A项错误;这种现象反映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其对发达国家更有利,故B项正确;这恰好说明国际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故C
项错误;材料与世贸组织的作用无关,故D项错误。
17.2014年11月,中澳签署了意向声明:澳大利亚对中国所有产品关税最终均降为零,中
国对澳大利亚绝大多数产品关税最终降为零;服务领域和投资领域双方相互开放,同时大幅
降低企业投资审查门槛。该意向声明(  )
①适应了经济全球化要求,有益于中澳双方的互利合作
②对中澳双方要求完全一致,双方处于完全对等的地位
③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赢得竞争机遇
④暂时也会对中国带来压力,国内某些产业会受到冲击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中中澳签署的意向声明内容来判断,中澳双方关税的降低有利于双方之间的贸易来
往,故①确;对中澳双方要求完全一致的说法不合理,故②错误;中澳签署的意向声明能够
体现出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故③正确;中澳双方签署的意向声明,双方降低关税,
对于中国来说会对中国带来压力,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18.对图中所示时间轴解析正确的是(  )
A.地理大发现是全球化的开端,世贸组织的建立是全球化的终点
B.完整的展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
C.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
D.只能体现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
答案:C
解析:
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继续加强,不能说“世贸组织的建立是全球化的终点”,故A项错误;
材料只是从经济层面展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不完整,不全部,故B项错误;世贸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已经开始,故C项正确;第三次工业革命时间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因而材料还体现第三次工业革命,故D项错误。
19.有学者说“在WTO中一直都是弱者和强者在进行谈判,而不是平等者之间谋求共同发展”,这表明世界贸易组织及运行(  )
A.完全协商一致原则形同虚设 B.未有效推动经济全球化
C.不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D.相对缺失公平性、公正性
答案:D
解析:
“完全协商一致原则”是世贸组织的决策方式,但如果达不成协商一致,则采取投票的办法决定,材料没有反映出这一原则,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对经济作用,故B项错误;“不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材料中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弱者和强者在进行谈判,而不是平等者之间谋求共同发展”说明世贸组织缺乏公平性,故D项正确。
20.“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超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
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
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这段话主要是在说明全球化(  )
A.对各国的损益在不同时期有差异 B.给现代中国带来巨大利益
C.是大英帝国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D.对当今美国来说是弊大于利
答案:A
解析:
材料反映中国、英国、美国在不同时期受全球化的损益,故A项正确;B、C、D项不够全面,只反映材料某一方面的意思,故B、C、D项错误。
二、材料解析题
21.(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被剥夺了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为了支持其自身工业发展并照顾其自身的失业问题,其他工业国家不得不寻求发掘新的市场。它们还通过各种限制措施,承担起保护其国内市场免受进口冲击的重担。……其直接后果就是以关税、进口配额和国际协定等形式出现的一系列报复性和防御性措施的出台。
——富兰克林·罗斯福《向前看·在路上》
材料二 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协定”。但它仍只是一个准国际组织,这就是为什么在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中,人们还在酝酿筹建一个新的真正的多边贸易体系的原由。美国就曾利用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例外,无理地取消过波兰的最惠国待遇;许多缔约国也常利用一般禁止量限制原则的例外,大量采用非关税壁垒的措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等等。在解决国际贸易纠纷方面,关贸总协定的主要手段是协商,最后只是缔约方的联合行动,至今仍没有具备法律约束性的强制手段。这也是许多重大国际贸易争端无法真正解决的重要原因。
——《关贸总协定知识读本》
材料三 WTO协定第2条规定:“包括在附件1、2、3中的各项协议及附属法律文件(以下简称“多边贸易协议”)是本协定的组成部分,对所有成员方均具约束力。”第15条又规定:“各成员方都要保证使其法律、规章与管理办法均符合本协定附件中规定的义务。”从而奠定了WTO法律制度或规则优于各国国内法的宪法性原则。
——赵维田《世界贸易组织(WTO)》
材料四 “本协议缔约方,认识到在处理其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关系时,应当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进而认识到需要积极努力以确保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享有一个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热切希望达成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大量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性待遇……。”
——《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实行怎样的贸易政策?并分析其原因和后果。(3分)(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必要性。(4分)
(3)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世贸组织的主要宗旨是什么?并分析其产生的积极作用。(6分)
答案:(1)政策: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1分)
原因: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1分)
后果:贸易保护主义造成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1分)
(2)必要: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关贸总协定的规则不严密(贸易保护主义有空可钻);关贸总协定在解决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对各成员国具有法律约束力。(4分)
(3)宗旨: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3分)
作用: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提高各国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减 少其成员间的不平等,重视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3分)
解析:(1)由出处富兰克林·罗斯福《向前看·在路上》判断其论述的事件有关于大危机,由“报复性和防御性措施的出台”判断是贸易保护主义。(2)关贸总协定的不足和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要求。(3)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积极意义应由材料并结合所学得出,为基础知识。注意意义影响的分析应由小及大逐一论述。
22.(13分)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一方面带来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另一方面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也使世界各国都不能“独善其身”。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美国爆发经济危机时,中国加紧民族资本的发展,南京政府特别对江浙两省的民族扶植,特别是纺织,制造等行业有了极大发展。政府还趁美金,英镑等货币贬值之际,大幅偿还北洋所欠外债。至1932年底,基本偿清了北洋政府所欠外债。并且还大量购入生产设备,使中国的工业有了一定发展。中国的发展崛起引起日本的不安,因大萧条所产生的影响也波及日本。为了转嫁影响,压制中国发展,日本借机制造了9.18事变。
材料二 二战后,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以美国为主导的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和世界贸易体系成为可能。
材料三 世界经济发展正处在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二十国集团应继续发扬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精神,在这个关键时刻抓住主要矛盾,共同提振市场信心,积极化解风险挑战,努力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
──胡锦涛在法国戛纳G20峰会上的讲话
材料四 抗议人群呼吁的是,世界经济强权正和一小部分跨国公司联手,打着帮助贫穷国家建设的招牌,利用贷款和巨额债务进行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使落后国家接受改头换面的金融殖民、技术殖民,并把环境危机等转嫁出去。
──美国《世界日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1929年经济大危机给中国带来的影响。(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二战后初期,世界各国为加强国际经济协调和合作方面成立了哪些经济组织?这对当时世界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1世纪以来全球合作应对经济危机的历史条件。(3分)
(4)材料四反映出抗议人群的呼吁的实质是什么?在这样的浪潮下,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你认为包括中国在内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3分)
答案:(1)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契机;为中国外债的偿还提供便利;日本加紧对华侵略步伐。(3分)
(2)成立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后发展为世界贸易组织),解决世界金融和贸易问题;(3分)影响:这三大组织成为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经济支柱,调整这世界经济金融和贸易,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1分)
(3)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世界市场发展使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各种国际经济组织和各种对话机制给各国加强经济协调提供舞台;各国经济的发展给应对全球经济危机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世界政治多极化便于各国协商解决危机问题;(任3点3分,言之有理即可)
(4)实质是:反全球化。(1分)
应对措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吸取人类社会所创造的文明成果;保持清醒头脑,制定合理对策;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强国际协调,共同应对经济风险;走持续发展道路。(2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第(1)问,考查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注意分析的角度:中国,依据材料归纳。第(2)问,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列举相关组织并分析其对经济全球化的作用。第(3)从世界政治、经济来分析。第(4)问,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有利也有弊,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不利地位,应对措施言之有理即可。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喧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洋布、洋纱、洋铁、洋火、洋针、洋蜡等洋货占领了大部分东南沿海市场,生产土货的许多手工业面临着破产。受洋货冲击最大的是传统手工棉纺织,洋纱、洋布的大规模涌入,使得手工棉纺织业陷入困境。同时,丝织品成为外国资本主义掠夺的重要农产品。
材料三 “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业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的‘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冯骥才《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材料四 西方国家感到,与新兴世界相比,它们正在失去经济和政治力量。反全球化的力量正在形成,而且可能日益增强。在发达经济体内部,现在要求在商品、资本和人员自由流动这三个领域重新设置壁垒的呼声越来越大。反移民的趋势在欧洲尤为明显。
——《2011年全球化会倒退吗 》
随着各国政府纷纷把国内问题置于全球增长之上,在2011年,全球化似乎会成为一项孤立无援的事业。
——《全球化进程难以逆转》
材料五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这三十年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及的“经济统治”和“分享”,意味着世界联成一体。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工业革命前和工业革命时期这种联系是怎样体现的 (4分)
(2)材料二表明近代中国经济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中外经济联系加强的主要表现。(3分)
(3)材料三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1分)出现这一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分)
(4)材料四表明经济全球化面临倒退。据材料四概括持这种观点的主要理由。(3分)
(5)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30多年来,中国采取了哪些重大决策踩着这三个历史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 (3分)
答案:(1)工业革命前: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开始了殖民扩张,建立起与亚、非、拉美直接的贸易关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2分)
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工业革命开展,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拓展市场,输出工业品,输人工业原料,世界贸易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世界各地联系更加密切,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分)
(2)表现:外国商品大量涌入;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列强掠夺中国的农副产品和工业品,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3分)
(3)趋势:经济全球化。(1分)根本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迅速提高。(1分)
(4)理由:世界经济发展失衡;反全球化力量正在形成;贸易保护主义仍然存在。(3分)
(5)融入全球化: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3分)
解析:(1)问:考查工业革命前后世界市场的状况。工业革命前,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等因素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工业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继续开拓市场、掠夺廉价原料,加上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问:据材料二可知这一时期是鸦片战争后的时期。答题时,既从从材料二概括此时中外经济联系加强的主要表现,也要联系所学的教材知识来回答。(3)问:根据材料描写的现象可判断这是经济全球化。其根本原因,应从科技进步展和生产力的迅速提高来回答。(4)问:要从材料四中寻找持这种观点的主要理由。如发达国家和新兴世界的经济发展失衡、反全球化力量、贸易保护等。(5)问:要根据材料五提到的三个时间段,围绕着融入经济全球化,来回答相关大事,如、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中共“十四大”、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中国入世等。
24.(14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始终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82—2000年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并购简表
项目 按当前价格计算的价值(亿美元) 年平均增长率﹪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1990—1995年 1996—2000年
国际直接投资 590 2090 12710 21.1 40.2
跨国并购 — 1510 11440 24.0 51.5
材料二 很少有人、团体或政府反对全球化本身。他们反对的是全球化的悬殊差异。第一,全球化的好处和机会仍然高度集中于少数国家,在这些国家内的分布也不平衡。第二,最近几十年出现了一种不平衡现象:成功地制定了促进全球市场扩展的有力规则并予以良好实施,而对同样正确的社会目标,无论是劳工标准,还是环境、人权或者减少贫穷的支持却落在后面。
——安南《我们:联合国人民》
材料三 反全球化运动犹如一面镜子,将全球化的各种负面影响或弊端及时映照出来,促使全球化推动者在推进全球化的同时,也不得不关注全球化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并由此而对全球化的规则、进程、方向等方面进行调整,从而促使全球化世界通过“真正的全球治理”,朝人性的全球化、公正的全球化、平等的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化方向迈进。
——刘金源《反全球化运动及其对全球化的制衡作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晚期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表现产生的主要影响。(4分)
(2)据材料二,指出有利于促进全球市场扩展的因素,并结合20世纪90年代国际贸易体系发展的史实加以说明。(3分)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进行多角度论述。(7分)(要求:论述角度多重,层次分明;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250字左右)
答案:(1)表现:资本的国际流动加速。(1分)
影响:发达国家凭借资金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可以借此引进外
资,发展经济,同时增加了金融风险;世界经济发展加速。(3分)
(2)因素:成功制定有力规则予以良好实施。(1分)
说明: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规范化和法制化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2分)
(3)
水平与评分 论述的视角 史实的举例 答题的总体表现
水平1(5—6分) 加速经济全球化的因素日益增多(1分) 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具体因素。如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两极格局瓦解后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实行。(1分) 充分、有效地提取材料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立论角度多重,层次分明,观点与史实相统一,行文流畅,论述结构严谨。(1分)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产生诸多弊端(1分) 如:全球化的好处和机会高度集中于少数国家;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带来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1分)
反全球化运动积极制衡经济全球化(1分) 如:促使全球化推动者关注全球化带来的消极后果;促使全球化推动者调整全球化的规则、进程和方向。(1分)
说明 其他言之有理的,可酌情判分。
水平2(3—4分) 能从水平1中的任意2个角度论述,能有效提取材料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观点、史实较一致,层次较分明,论述结构较严谨。
水平3(1—2分) 能从水平1中的任意1—2个角度论述,观点、史实相对一致,层次不分明,论述结构不精度。
水平4(0—1分) 没有科学的论述视角,仅列举个别史实。
解析:
(1)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国际直接投资”、“跨国并购”概括出此处“表现”的角度是国际资本,由数据分析明确是加速增加,借此概括作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发达、发展中国家、世界等角度回答即可,注意要全面。(2)第一小问从材料二中“成功地制定了促进全球市场扩展的有力规则并予以良好实施”来概括作答;第二小问审题要注意“20世纪90年代”、“国际贸易体系”信息,再结合所学世界贸易组织知识回答即可。(3)该主题是常考的主干知识,运用上述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从正反角度论证即可。但本题难点在于用好材料三,要注意其出处提示的“反全球化运动对全球化的制衡作用”这一角度。
25.全球化自15世纪新航路开辟就已开始,更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材料二 随着重建欧洲和日本的马歇尔计划和道奇计划的实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的建立,由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开始了。这一次全球化并没有建立帝国,而是通过创办视世界为其市场的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在技术缩短了时间和距离的情况下,可口可乐、麦当劳和索尼等产品成为世界名牌。在将近50年的时间里,国家贸易的升幅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成为推动全球增长的主要动力。
──(美)克莱德·帕雷斯托维姿的署名文章(2005年)
材料三 美国《世界日报》2000年4月23日发表的一篇题为《防止经济一体化成为新的经济奴役》的文章说:“抗议人群呼吁的是,世界经济强权正和一小部分跨国公司联手,打着帮助贫穷国家建设的招牌,利用贷款和巨额债务进行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使落后国家接受改头换面的金融殖民、技术殖民,并把环境危机等转嫁出去。”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认为:“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
材料四 文化的渗透和融合不只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在大的方面也如此。人们一般认为:经济全球化导致经济运作方式趋同。这固然不错,但现代经济运作方式在各地遭遇各种本土性,就一定要嵌入到各种文化背景中去。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远航的“内在动力”,从整体史观的角度分析其影响。(4分)
(2)据材料二,归纳“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的推动力有哪些?与材料一中的“第一次全球化”相比,有何显著特点?(4分)
(3)材料三反映了当代全球化下,面临哪些全球性问题?材料四对全球化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全球化的基本认识。(2分)
答案:(1)动力:建立高效行政机器;对黄金的渴求;热衷传播天主教;科技的进步。(3分,任答3点)
影响:打破世界各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世界市场初具雏形。(1分)
(2)推动力: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跨国公司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增长。(3分,任答3点)
特点:资本扩张。(1分)
(3)问题:不合理的国际分工;新殖民主义的出现;环境恶化;贫富分化加剧;社会动荡。(2分,任答2点)
观点:全球化与本土化相融。(1分)
(4)认识: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既要主动融入,又要保持民族性;全球化利弊并存,应加强国际合作,应对全球性问题。(2分)
解析:
第(1)问抓住材料一中关键信息从整体史观的角度分析其影响。第(2)问结合教材内容归纳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据信息“这一次全球化并没有建立帝国,而是通过创办视世界为其市场的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归纳其显著特点。第(3)问抓住材料三中关键信息归纳当前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材料四提出“文化的渗透和融合不只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在大的方面也如此”,即全球化与本土化相融。第(4)问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角度谈基本认识
2000年 人类—自然—科技—发展
2005年 超越发展: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
2010年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2015年 给养地球:生命的能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第 16 页 (共 17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