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莲塘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模拟练习2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南昌市莲塘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模拟练习2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3-22 22:29: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西省南昌市莲塘第一中学 2024-2025 学年 气体 溶液
A CO2 稀盐酸
高一下学期期中模拟练习 2 化学试题
B NO 稀 NaOH 溶液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C NH3 稀硫酸
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D H2S 饱和 NaHS 溶液
1. 北京冬奥会上科技元素“星光熠熠”,向世界展现了一个现代化的中国。多项技术在冬奥会
上得以应用,如含有石墨烯的智能服饰、铝合金管材和光导纤维等。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SO2 有还原性,可被浓硫酸氧化 B. NH3 有还原性,可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A. 石墨烯是一种电阻率低、热导率高的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材料 C. 在 Cu 和浓 HNO3 的反应中,参加反应的 HNO3 有被还原
B. 我国提出网络强国战略,光缆线路总长超过三千万公里,光缆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D. 将胆矾加入浓 H2SO4 中,胆矾变白,这是浓硫酸的脱水性
C. 富勒烯及“超轻海绵”使用的石墨烯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5. 反应 A(g)+3B(g) = 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D. 制造手机芯片的关键材料是二氧化硅 ①v(A)=0.45mol·L-1·s-1 ②v(B)=0.6mol·L-1·s-1 ③v(C)=24mol·L-1·min-1
2. 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 335 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 ④v(D)=0.45mol·L-1·s-1,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 )
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硝酸,下列有 A. ④<③=②<① B. ①>④>③=② C. ③>①>④>② D. ④>③=②>①
关硝酸的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 6. 先进的甲醇蒸气重整-变压吸附技术可得到高浓度 CO2 、 H2 的混
A. 王水指浓硝酸与浓盐酸按 3:1 的体积比混合所得的混合物 合气,化学反应原理是 CH3OH H2O CO2 3H2 ,其能量变化如
B. 向装有 Fe(NO3)2 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可在试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图所示。
C. 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制容器储存,说明浓硝酸与铝不反应
D. 稀 HNO3 与金属反应时,可被还原为更低价态,说明稀 HNO3 氧化性强于浓 HNO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3. 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应用下列各组气体一溶液,能出现喷泉现象的是( ) A. 断开 H O 键吸收能量 B.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 CH3OH 转变成 H2 的过程是一个放出能量的过程 D. 形成 H H 键吸收能量
7. 可逆反应 A s 3B g 2C g xD g 在一定温度下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 x 1、保持容积不变、体系压强也不变时、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10. 在一定条件下,将 3mol A 和 1mol B 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 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
B. 若 x 2 、保持容积不变、体系压强也不变时、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下反应: 3A g B g xC g 2D g 。2min 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 0.8mol D,并测
C. 若 x 1、反应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容器中进行、容器体积不变时,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得 C 的浓度为 0.2 mol L 1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D. 若 x 2 ,反应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容器中进行、容器体积不变时,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A. x=2 B.的转化率为 50% C. 2min 内 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3 mol L 1 min 1
8.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研究对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D. 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则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 ) 11. 用如图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表中的四种气体(a、b、c 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
A. 向炉膛内鼓风,用煤粉代替煤块可以使炉火更旺 可行的是( )
B. 将肉类食品进行低温冷藏,能使其永远不会腐败变质
C. 工业合成氨时,要同时考虑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两个方面
D. 我国西周时期已发明用“酒曲”酿酒,原理是利用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
9. 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气体 a b c
取 5mL0.1mol/LKI 溶液,滴加 0.1mol/LFeCl3 溶
探究化学反应的限度
A 液 5~6 滴,充分反应,可根据溶液中既含 I2 又含 A NO2 浓硝酸 铜片 NaOH 溶液
I-的实验事实判断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B CO2 稀硫酸 石灰石 饱和 NaHCO3 溶液
比较 Mg 与 Al 的金属活动
B 常温下,将 Mg、Al 与 NaOH 溶液组成原电池
性 C SO2 浓硫酸 亚硫酸钠 浓硫酸
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
C 相同条件下,A、B 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 5%
影响 D NH3 浓氨水 CaCl2 碱石灰
的 H2O2 溶液,在 B 试管中加入 2~3 滴 FeCl3 溶液
D 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 常温下,相同的铁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浓、稀硝酸,
1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
的影响 浓硝酸中铁片先溶解完
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图为 N2(g)和 O2(g)反应生成 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 通常情况下,NO 比 N2 稳定 B. 通常情况下,N2(g)和 O2(g)混合能直接生成 NO
C. 1molN2(g)和 1molO2(g)反应吸收的能量为 180kJ A. 在熔融电解质中, O2 由负极移向正极 B. 该电池的总反应是:
D. 1molN2(g)和 1molO2(g)具有的总能量大于 2molNO(g)具有的总能量 C3H8 5O2 3CO2 4H2O
13. 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 A、B,发生反应 A、B,发生反应: C. 电路中每通过 5mol 电子,约有 5.6L 标准状况下的丙烷被完全氧化
A(g)+2B(g) 3C(g)+D(l),下图是 A 的正反应速率 v(A)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说法 D. 通入丙烷的电极为电池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C3H8 20e
10O2 3CO2 4H2O
正确的是( ) 15. 如图是氮元素形成物质的价类二维图及氮循环的部分信息:
A. 反应物 A 的浓度:a 点小于 b 点 B. 可能是某种物质对反应起到的催化作用
C. 曲线上的c、d 两点都表示达到反应限度 D. 平均反应速率:ab 段大于 bc 段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14. 科学家成功开发出便携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它以丙烷( C3H8 )气体为燃料。工作原理如图 A. 一定条件下,将 b 转化为 a,这是一种固氮方式
所示,下列对该燃料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a→c→d→f 这几个反应中,均发生了 N 元素被氧化的反应
C. h 可与 f 反应生成 i D. g 只具有氧化性,还可能与碱发生反应
16. 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原理为
2KMnO4 5H2C2O4 3H2SO4 K2SO4 2MnSO4 10CO2 8H2O ,实验内容及记录如
下: 是还原产物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C. 硫磺与过量氧气点燃,可直接生成三氧化硫溶液紫色
实验
1
编号 0.6mol L H C O H2O 3mol L
1H SO 0.05mol L 1KMnO 褪去所需 D2 2 4 2 4 4 . 工业上也可以将三氧化硫直接溶于水制取硫酸
溶液 溶液 溶液 时间/min
18. 一定温度下,在 2L 的密闭容器中 X、Y、Z 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 3.0 2.0 2.0 3.0 1.5
2 2.0 a 2.0 3.0 2.7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3 1.0 4.0 2.0 b 3.9
A. 从反应开始到 10s,用 Z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158mol L 1 s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从反应开始到 10s 时,Y 的转化率为 79.0%
A. a 3.0 B. b 5.0
C. 从反应开始到 10s,X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 0.79mol L 1
C. 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其他条件不变时、 H2C2O4 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 g Y g Z g
D. 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实验 1 这段时
19. 2016 年十大创新科技之一的碳呼吸电池的原理如下图所示。已知草酸铝[ Al2 C2O4 ]难
间内平均反应速率 3
v H2C2O4 0.025mol L 1 min 1
溶于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7. 以黄铁矿为原料来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如图。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 每生成1molAl2 C2O4 3 ,有 6mol 电子流过负载 B. 该装置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A. 将黄铁矿粉碎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的转化率
C.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 O2 2 4 2e 2CO2 D. 随着反应的进行草酸盐浓度不断
高温
B. 煅烧黄铁矿发生的反应为 4FeS2 11O2 2Fe2O3 8SO2 ,反应中 Fe2O3 是氧化产物,SO2 减小
20. 环戊二烯( )容易发生聚合生成二聚体,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同温度下,溶液中环戊二 (2)乙装置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A ,当乙中产生
1.12L(标准状况)气体时,通过导线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
烯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将 CH4 与 O2 的燃烧反应设计成燃料电池,装置如图所示(AB 为多孔碳棒)。实验测得 O H
定向移向 A 电极,则 A 电极入口通___________气体(填“ CH4 ”或“ O2 ”)。该装置中实现的能
量转化关系为___________。
A. T1>T2 B. a 点的反应速率小于 c 点的反应速率
C. a 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 b 点的逆反应速率 D. b 点时二聚体的浓度为 0.45 mol·L-1
22. 下图是地壳中含量较大的九种元素分布图,图中 X、Y、Z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60 分)
21. 电池的发展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用如图甲、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两个烧杯
里的溶液为同浓度的稀硫酸,乙中 G 为电流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1)X 的名称为___________。
a.甲中锌片是负极,乙中铜片是正极 b.两装置中铜片表面均有气泡产生 (2)Y 的氧化物属于___________氧化物。(填“酸性”、“两性”或“碱性”)。
c.两装置中溶液的 c H 均减小 d.乙装置中电流从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 (3)常用 ZCl3 溶液作为刻制印刷电路时的“腐蚀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e.乙装置中SO2 4 向铜片方向移动 (4)由粗硅制备硅烷(SiH4 )的基本流程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均省略):
(5)在某绝热恒容密闭反应器中入 2molM、1molN,发生反应 2M+N 2R ,反应速率随
时间的变化的曲线如图 2。
已知:反应Ⅰ、Ⅱ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Si 3HCl SiHCl 3 A , SiHCl3 B Si 3HCl (均
已配平)。
①A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②反应Ⅰ、Ⅱ、Ⅲ中,有___________个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③反应Ⅰ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①由图可推知,该反应是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M(g)+N(g) 2R(g)
23. 某温度时,在 2L 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A、B 气体的物质 ②t2 后反应速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
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 1,回答下列问题:
24. 氨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氨气的有
关性质(已知:氨气不溶于 CCl4 溶液)(夹持装置省略)。
(1)B 为_______(填“M”“N”或“R”)。
(2)Q 点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 v正 _______(填“>”“<”或“=”) v逆 ,该点 R 的
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回答下列问题:
(3) 0~4min 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 v(M)= _______ mol L-1 min-1 。 (1)实验室制取 NH3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装置 B 的作用是_______。
(4)平衡时 N 的转化率为_______,若降低温度,则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_______(填“加快”“减 (2)连接好装置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然后应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填字母)。
慢”或“不变”)。 a.加热装置 A b.加热装置 C
(3)实验中观察到装置 C 中 CuO 粉末变红,D 中无水硫酸铜变蓝,并收集到一种单质气体, A.水 B.饱和 NaHSO3 溶液 C.酸性 KMnO4 溶液 D.NaOH 溶液
则装置 C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证明氨气具有_______性。 (2)为了研究SO2 的性质和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该小组还设计了如下实验。
(4)该实验缺少尾气吸收装置,下图中能用来吸收尾气的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
Ⅰ Ⅱ Ⅲ
①若 B 中的现象为生成白色沉淀,则 B 中的溶液可以是___________。
(5)氨气极易溶于水,若标准状况下,将 2.24L 的氨气溶于水配成 0.5L 溶液,则所得溶液中溶
A. BaCl2 溶液 B. Ba NO3 溶液 C. Ba OH 2 溶液 D.澄清石灰水
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mol L 1 2。
②C 中现象为___________。
25.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下列课外化学实验:
③D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检验 D 中 S 元素价态发生变化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
(1)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某气体,A 中分液漏斗盛装浓硫酸,圆底烧瓶盛装铜片。
D 中 FeCl3 溶液也可用___________(填字母)代替。
A.NaCl 溶液 B.酸性 KMnO4 溶液 C.氯水 D. H2S 溶液
①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装置 B 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B 中应盛放的液体是___________(填字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BCCB 6-10.DBBCC 11-15.CCBAD 16-19.BABA 20.CD
二、非选择题
21.(1)cd (2)①. Zn-2e-=Zn2+ ②. 0.1NA (3)①. CH4 ②.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2.(1)氧 (2)两性 (3)2Fe3++Cu=2Fe2++Cu2+ (4) ①. H2 ②. 3 ③. 2:1
23.(1)N (2) ①. > ②. 0.33 (3)0.075 (4) ①. 60% ②. 减慢
(5) ①. 放热 ②. 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浓度降低

24. (1) ①. Ca OH 2NH4Cl CaCl2 2NH3 2H2 2O ②. 干燥氨气 (2)a (3)

①. 3CuO2 2NH3 3Cu N2 3H2O ②. 还原 (4)Ⅱ、Ⅲ (5)0.2

25.(1)①.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②. B (2) ①. BCD ②. 溶液变浑
浊(或产生淡黄色沉淀) ③. 2Fe3++SO2+2H O=2Fe2++SO2- +4H+2 4 ④. 取 D 中溶液少许于
试管中,先加入盐酸无现象,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 D 中 S 元素价态发生了
变化 ⑤. BC
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