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中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
中图版
专题二 地理计算
知识梳理
疑难点津
开放性设问
2025年中考中图版地理 二轮复习(专题题型突破)
第二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二 地理计算
类型一 比例尺的计算
计算比例尺 公式为“比例尺=”。上图中教学楼长100米,若量得其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
计算实地距离 公式为“实地距离=”。根据上面计算出的比例尺,若量得甲乙之间的图上最近距离为2厘米,则甲乙之间的实地最近距离=2厘米÷(1/5 000)=10 000(厘米)=100(米)
计算图上距离 图上距离=比例尺×实地距离
注意事项 ①数字比例尺是个比值,计算出的图上距离单位与实地距离的单位相同,要注意换算成厘米。②用文字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时,要把实地距离的单位换算成比例尺上标注的实地距离单位,计算出的图上距离单位要换算成厘米
专题二 地理计算
类型二 等高线地形图中海拔、相对高度的计算
1.计算海拔
项目 方法 举例
某条等高线上点的海拔 与所在等高线的海拔相同 A地的海拔为250米
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点的海拔 介于两条等高线的海拔之间 B地的海拔大于150米,小于200米
2.计算相对高度
项目 方法 举例
分别位于两条等高线上的两点的相对高度 两条等高线的海拔差即为两地的相对高度 A、E两地的相对高度=250米-150米=100(米)
两山峰的相对高度 分别读取或估算每个山峰的海拔,两山峰的海拔差即为其相对高度 D山峰的海拔为375米,C山峰海拔大于300米、小于350米,C、D两山峰的相对高度h为(375-350)米陡崖的相对高度 (n-1)d专题二 地理计算
类型三 关于气温的计算
项目 计算方法
气温日较差 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
气温年较差 最热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
年平均气温 各月平均气温之和/12
海拔与气温的关系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专题二 地理计算
类型四 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的计算
掌握公式再计算
人口出生率 人口出生率=(年内出生人口/总人口)×100%
人口死亡率 人口死亡率=(年内死亡人口/总人口)×100%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年内出生人口-年内死亡人口)/总人口×100%
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某地总人口数/该地总面积(单位:人/千米2)人口数量多≠人口密度大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