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
【教学目标】
1.把握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探索其精神世界,理解作者的评价。
2.整体把握作者的思路,体会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3.赏析精彩语句,品味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感受课文典雅优美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作者的思路,体会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2.赏析精彩语句,品味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感受课文典雅优美、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体会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19世纪下半叶的俄国,阶级矛盾空前尖锐,人民生活困苦不堪。许多进步作家被陷害、监禁或流放。而列夫·托尔斯泰以他犀利的笔锋解剖和批判了那个病态的社会。他的作品引起沙皇政府的惶恐,曾有人这样评价说:“俄国有两个沙皇,一个是俄国当政的统治者,另一个就是托尔斯泰,真沙皇对托尔斯泰无可奈何,而托尔斯泰却在动摇着他的统治。”一个作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影响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这个答案吧。
二、任务导学,研读文本
任务一 介绍作者,了解背景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其主要作品有《成功的秘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狼子野心》,传记《三作家》罗曼罗兰》等。
4.背景介绍
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复活》使托尔斯泰达到了艺术高峰,是他实践了“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标志”。
任务二 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文章
1.本文是一篇写列夫·托尔斯泰的传记文,文中主要写到了列夫·托尔斯泰的什么
前后对他描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明确:文中主要描写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前文(1-5段)着重刻画托尔斯泰的整体肖像,后文(6-9段)侧重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2.在描写过程中,为什么重点描写他的眼睛 【教学提示】因为眼睛是心灵之窗,托尔斯泰丰富的精神世界,通过眼睛充分的表现出来。作者对托尔斯泰的眼睛的描写,已经不再限于肖像了,而是含蓄地揭示了托尔斯泰作为伟大的文学家,对他所处的时代作出准确、深入、全面地描绘,成为时代的代言人
任务三 研读重点,把握人物
1.阅读第1-5段,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的,表现了列夫·托尔斯泰外貌的哪些特征 明确:第1段突出托翁(托尔斯泰)的面部轮廓,尤其突出他脸的多毛特征;第2段用各种修辞形象地描写托翁面部的各个部位,表达托翁面部给人留下的整体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第3段重点写面容表情,突出托翁丑陋的一面;第4段作者从多个方面、各个角度来写托翁的相貌普通和平常;第5段借托翁外貌会令拜访者感到失望来表现托翁的外貌平凡甚至丑陋。
2.分析至此,托翁的形象是否与你想象中的有区别呢 请你将课文所描述的托翁形象简笔描画出来。
【教学提示】
本文的外貌描写十分突出,特征把握十分到位,教师可引导学生绘出托翁形象,更深入地把握托翁的外貌特征。
3.思考:作者为什么会花大笔墨描写托翁外貌特征的平庸呢 如此描写是否另有深意,结合课文,说说你的见解。
明确:(1)托翁外貌平庸甚至丑陋是他外貌的真实特征,是他作为俄国普通大众中的一员的特征因此值得大笔墨刻画。
(2)作者在文中大量用到“平凡、平庸、丑陋”等词汇描绘托翁的外貌,其实是为后文突出他的精神境界做准备。如第4段中“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已然超出外貌描写,渐抓托翁的精神境界,而反复出现的“天才的灵魂”一句也预示着前文的外貌描写是为其做铺垫的。
【教学提示】
教学过程中可联系课文批注进行教学。
4.阅读第6-9段,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托翁的眼睛的。明确:作者首先描写托翁的眼睛深刻、有准确的洞察力,然后写托翁眼睛里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再写托翁眼睛的威力,托翁用它来观察社会人生,并对一切不合理现象进行批判。总结:作者在前文大幅度描写托翁的外貌,并以贬低托翁外貌为代价来突出后文对托翁精神世界的赞美,这样的写作手法叫欲扬先抑。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用此手法写作的过程中,“抑”的部分不可一味求“抑”,同时要为“扬”的内容提供基本的暗示,如本文中反复提到托翁是“俄国普通民众的一员”这一句意蕴深刻的话,就是为后文的“扬”做准备。
三、布置作业,巩固强化
【A层次】1.完成文后习题,选择完成《补充习题》或《学习与评价》。
2.课外阅读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托尔斯泰》
【B层次】
1.完成文后习题,选择完成《补充习题》或《学习与评价》基础题及部分中等题。
四、板书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
灵魂外貌--→ 眼睛
丑陋
犀利
高贵
丰富伟大普通
矮小
威力深邃
(丑)(美)崇敬赞美
(形)(神)欲扬先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