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考试
历史试题
命题:四川省新高考教研联盟试题研究中心
审题:四川省新高考教研联盟试题研究中心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要求。
1.考古发现,良渚文化前期墓葬中的高级玉器大多集中在太湖以南的反山墓地,后期则集中在太湖以北的寺墩墓地,特别是后期的寺墩墓地3号墓出土了33件大型玉琮,同时期其他墓葬中则只有1~3件玉器。据此可以推知当时已有了()
A.严格的等级秩序B.发达的手工制造C.尖锐的阶级对立D.明显的贫富分化
2.《诗经·生民》记载:“夏祖女修吞神珠生大禹;商祖女简狄吞玄鸟卵生契;周祖姜娠踩巨人脚印生弃。”这些传说()
A.是研究早期社会的可靠史料B.表明王权具有迷信神秘色彩
C.说明早期政治制度具有连续性D.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3.下面两幅地图反映的最直观的信息是()
A.国家从分裂到统一B.土地从国有到私有
C.君权从分散到集中D.官吏从世袭到任免
4.“定鼎中原、建立清王朝之后,为了应对新的形势,最高统治者一方面吸取借鉴明朝统治的模式,进一步完善官僚体系;另一方面也承继了关外时期的一些做法,以确保满洲统治的主体地位。”“承继了关外时期的一些做法”是指()
A.设内阁,置六部B.议政土大臣会议C.在三司之,上设督抚D.扩大南书房的权力
5.“只有这个民族才能产生一场如此突然、如此激进的革命,一路摧枯拉朽,又不断步步走错,充满了互相抵触、互相矛盾的事件。”据此可知,这场革命()
A.最终确定了民主共和政体B.既是民族独立运动也是资产阶级革命
C.根除了专制复辟危险D.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
6.唐朝的韩愈在《马说》中写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与“伯乐相马”类似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世官制B.察举制C.科举制D.监察制
7.下列图片中,反映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并利用自然力改进技术提高效能的是()
①水排②翻车③高转筒车④耦犁
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②④
8.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梁氏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与梁启超观点类似的是()
①1897年德意志帝国首相提出的“我们不想让任何人站在阴影里,但我们也渴望阳光下的地盘”
②1905年同盟会倡导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③一战后威尔逊“十四点原则”中的民族自决
④20世纪30年代德国的“民族社会主义”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9.国家实力有两种,一种是硬实力,指国家的经济、军事等实力;另一种是软实力,指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实力。现代社会看重软实力的竞争。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认为,当今美国的软实力主要依靠的是公民社会而不是政府,中国则倾向于依靠政府政策和公共外交手段来影响中国软实力。下列不属于中国政府为提升国家软实力所作的努力的是()
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B.倡导并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C.实行双百方针、推动扫盲教育、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0.15世纪,意大利的宗教纪念活动中,教士的游行队伍与俗人一样色彩绚丽,豪华的法衣和铮亮的银圣器与俗人的队伍争奇斗艳,明显地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认同感,这一现象说明()
A.新教在意大利取得主导地位
B.教士生活观念受到文艺复兴影响
C.罗马天主教会生活奢侈腐化
D.宗教生活已被世俗生活完全取代
11.1856年,8月1日,《英国母亲日志》刊载《健康指南》一文,开篇即言:“没有什么东西比健康更重要”、“要享受健康,就必须呼吸洁净的空气”。1884年12月13日,《伦敦新闻画报》则刊登了“新世界专利”的广告,推销空气呼吸器。引发英国19世纪关注新鲜空气的原因包括()
①工矿业城市的出现②大批人口流入城市③工厂制成为经济发展形式④英国政府的立法保护⑤科学知识指的进步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④⑤
12.1909年,英国作家诺曼·安吉尔(NormanAngell)出版的著作《巨大的错觉》,在其中写道:即使德国军方可能想和英国分个高下,但“在德国国内也没有哪个重要机构能够避开严重的损失”。要是战争爆发,“整个德国金融界会对德国政府施加影响,以结束对德国外贸毁灭性的局势”。安吉尔认为世界大战能够避免的原因是()
A.德国国内矛盾尖锐,害怕战争B.全球化的时代断绝了世界大战的可能性
C.德国综合国力不如英国,不会发动战争D.个别历史人物可以阻止战争的爆发
13.1958年,苏联向非共产党国家出口的石油,占苏联石油出口总量的74%。1963年,此数值上升至89%。1958年,苏联政府宣布,凡是向西欧国家出口的石油产品降价22%。1962年,苏联政府再次调整石油产品出口价格。向西欧国家出口的石油产品降价55.7%。1960年,苏联向西欧国家出口的石油收入为26320万美元,占苏联外汇收入的31.5%。苏联此举的口的是()
A.扭转苏联与西欧的贸易逆差B.分化资本主义阵营
C.为苏联的工业化获得资金D.寻求“冷战”的和解
14.有学者在比较了美国1787宪法与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之后写道:“十二铜表法和1787宪法都包含了私法和公法两大门类。但是,在罗马,这两大门类之间并没有清楚的区分,甚至也不存在形式上的划分,而1787宪法则以公法和私法之间严格的内容和逻辑划分为特征和性格。…在罗马,私法元素具备了压倒性的地位;而在美国,情况却恰恰相反,是公法元素或者说宪政元素获得了这个地位。”结合所学,你认为以下认识错误的是()
A.私法的产生主要是私有制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B.私法主要调节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
C.公法主要是保护国家的利益
D.公法的内容不涉及个人利益
15.同盟会成员秋瑾(1875-1907)就义后,在清末社会舆论的推动下,以“男女革命”的无辜受害者的形象出现;辛亥革命成功后,革命党及后来的国民党为其构建了“革命先烈”的政治形象;抗战爆发后,为了动员全国妇女投身抗战,秋瑾以“女革命家”的政治符号出现在国民党领导的妇女运动中。秋瑾的形象转换主要受()
A.政治形势的影响B.文学作品的影响C.社会舆论的影响D.妇女运动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三小题,共55分。
16.(本小题满分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认为:“社会也像个体一样,应被看作是以这样方式进化的有机体。这一理论被人用于支持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和政治上的保守主义,穷人是生存竞争中的“不适者”,不应予以帮助;在生存竞争中,财富是成功的标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的观点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一起来中国的时候,中国人深深的震撼:原来人类社会竟然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其实人类社会不同于动物世界。因为我们人类有终极关怀,我们同情弱者,我们会注意保持多种元素的平衡与和谐。达尔文的进化论一定阶段是有道理、有积极意义,但放弃他则是一个更高级的境界。
——余秋雨《历史的脸谱》
材料三人类社会不同于动物界。因为我们人类有终极关怀,我们同情弱者,我们会注意保持多种元素的平衡与和谐。达尔文的“进化论”,在一定阶段是有道理、有积极意义的,但放弃它则是一个更高级的境界。
——摘自余秋雨的博客
(1)根据材料和所学,叙述进化论诞生以来产生的影响。
(2)进化论让人们懂得“原来人类社会是以个弱肉强食的从林世界”。结合西方和中国近代发展历程,分别从政治、经济角度论述这一观点。
(3)材料三中“放弃它则是一个更高级境界”。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角度谈谈,现代的人类是怎样逐渐“放弃”这个原则的
17.(本小题满分20分)
材料一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
——《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
材料二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984年)
材料三数字澳门
材料四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中,“一国两制”方针也将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一国两制”方针实践上,香港走出第一步,许多困难是过去从未遇到的,这些经验都可以在交流交往中提供给台湾同胞,以便今后做得更好、设计得更好。
——《访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梁爱诗》(2011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大陆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与材料一相比,大陆对台湾问题的设想有何发展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港澳在回归后取得的成就说明了什么,指出“一国两制”构想与港澳问题、台湾问题之间的关系
(4)综合以上材料,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角度谈谈你对“·国两制”的认识。
18.(本小题满分10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包括正税和杂税,税率总计10%左右。乾隆时期对浙海关税率提高两倍,试图“寓禁于征”,但效果不显著,之后实行粤海关一口通商。
——摘编自韦庆远、叶显恩主编《清代全史》等
材料二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根据这个税则,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粤海关实征的税率大幅降低,出口税率一般也比过去降低。此后,列强利用协定关税权,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使其长期低于出口税率。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材料三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则“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在海关税率方面,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同年,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70余年来未有的出超。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年中国海关税率调整的特征和意义。
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
历史参考答案及解析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A B D B C D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C D A
16.(1)①、挑战封建神学的创世说,从根本上颠覆了上帝造人说。②、一些西方思想家吸收了进化论的思想,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提出社会达尔文主义,给社会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③19世纪末,达尔文主义随着外来侵略进入中国,成为中国人救亡图存的思想武器。
(2)西方:①政治:争夺殖民地及大规模的殖民战争,对落后地区的掠夺;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势力;大国沙文主义。等②、经济:殖民扩张,奴隶贸易;垄断组织形成过程中对中下企业的兼并;
中国:①政治:近代中国遭到一系列的侵略战争及签订的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在探索救国道路上放弃了落后的封建制度。军阀混战等。②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畸形发展;中国沦为西方列强经济的附庸。
(3)社会:各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采取措施保障中下层贫民享有民主权利;各国建立起一定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
经济: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努力建立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自然环境:人类开始注意可持续发展,保护生存环境。拯救濒临灭绝的物种。
17.(1)变化:山军事对峙到和平统一。
(2)发展:明确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3)说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关系:“一国两制”方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首先在港澳问题上成功实践;港澳“一国两制”的成功运用可以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借鉴。
(4)认识:“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了港澳的回归;“一国两制”方针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创新。
18.(1)变化:从不区分进11税率与出口税率,到区分进11税率与出口税率,并且出11税率高于进口税率:晚清海关税率较鸦片战争前降低。
原因:清代中前期限制中外贸易,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协定关税,海关主权丧失;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
(2)特征:完全自主;税率灵活,根据国家需要调整。
意义:维护国家关税主权;有利于结束外贸入超的局面;保护了本国民族经济,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