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课时练习(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课时练习(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23 10:4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四单元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课时练习
一、基础知识
1.看拼音,写词语。
péng dé huái nǐ dìng cān móu bēn fù
( ) ( ) ( ) ( )
juàn liàn tè shū chóu chú àn rán
( ) ( ) ( ) ( )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表示。
(1)毛主席踌(shòu chóu)躇了一会儿,黯(àn yīn)然的目光转向窗外。
(2)一场瑞(duān ruì)雪悄然而至,让大地变得白茫茫的一片,我们穿着皮革(gé gě)做的鞋子,踩在雪地上咯吱咯吱地响。
3.填入反义词
破格——( ) 踌躇——( ) 悲痛——( ) 紧锁——( )
噩耗——( ) 暂时——( ) 付出——( ) 分离——( )
4.指出下列句子主要运用的描写方法,并填空。
(1)“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
(2)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
(3)“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主席想。( )
(4)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 )
这些描写刻画了毛主席 的心情。
5.给加点的词语换一个词,意思不变。
(1)我们的好参谋岸英同志为了人民的事业光荣殉职……( )
(2)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 ( )
(3)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 )
6.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情不( )( ) 自我( )( ) 若有( )( )
( )( )不动 狂轰( )( ) 自( )自( )
7.照样子写词语。
例:平平安安(AABB式)

例:慢吞吞(ABB式)

8.读课文,按要求完成填空。
(1)“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这句话是对毛主席得知噩耗后的 、 和 描写,从中能体会到毛主席 的心情。
(2)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想法。
这句话是对毛主席的 、 和 描写,有“这种想法”是因为
,“很快打消这种想法”是因为 。
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写字台上,放着那封从朝鲜前线志愿军司令部发来的,由司令员彭德怀拟定的电报。(缩写句子)
(2)“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改为转述句)
(3)“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改为肯定句)
(4)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主席在他身上倾泻了无限的父爱。(修改病句)
二、现代文阅读
①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画“______”的部分是一位________的心声,画“ ”的部分是一位________的心声。这样复杂犹豫的心理,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就是“_______”
②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③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0.读文中画线句子,根据提示在文中完成批注。
11.从选文第2自然段中的“黯然”可以感受到毛主席内心的_____________,这种心情还可以从选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请用“ ”画出一处。
12.毛主席最后的决定是什么?他为什么这样决定?
13.下列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忠骨”指忠烈之士的遗骸,在选文中指毛岸英烈士的遗骨。
B.“马革裹尸”就是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C.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为国牺牲,却因为战争而得不到厚葬。
D.这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也表明了毛主席的态度,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
阅读课内文段,回答问题。
①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②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③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4.以上语段的主要内容是 。
15.“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读到这里,我仿佛看到夜深人静时 ,我仿佛听到了 。
16.结合下面的材料,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
材料一 毛岸英牺牲后,留下了两件棉衣、一双袜子、一顶军帽和一条毛巾。毛主席平时对个人生活物品基本不上心,可他却瞒着所有人,把毛岸英的这些衣物整整齐齐放在身边,悄悄地珍藏了20多年,这期间他曾多次搬家,但身边的工作人员从来没有发现过这些衣物。一直到1990年,工作人员整理毛主席遗物时才发现。 材料二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197653名中华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鲜血浇灌出和平之花,他们用身躯矗立起民族尊严,他们的英名将永远留存在共和国史册上。
我能体会到:作为父亲,毛主席希望儿子的遗骨归葬,是因为 ;作为主席,他不能见儿子,是因为 。
17.“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中的“忠骨”的意思是 ,语段中指的是 。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
三、语言表达
学习了《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相信你一定被毛主席那伟大的情怀而感动了。其实,历史上有无数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他们都用自己的热血谱写了壮丽的篇章。请写一写你眼中的英雄。字数在450字左右。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四单元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课时练习》参考答案
1. 彭德怀 拟定 参谋 奔赴 眷恋 特殊 踌躇 黯然
2.(1)chóu àn
(2)ruì gé
3. 照例 果断 快乐 舒展 喜讯 长久 回报 相聚
4.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 悲痛
5. 牺牲 徘徊 思念
6. 自 禁 陶 醉 若 无 纹 丝 滥 炸 言 语
7. 安安静静 干干净净 红红火火 匆匆忙忙 绿油油 红彤彤 香喷喷 金灿灿
8. 语言 动作 神态 悲痛 动作 神态 心理 主席深爱儿子,想见儿子最后一面 想到千千万万安葬在朝鲜的志愿军烈士,不愿搞特殊
9. 写字台上放着电报 毛主席想,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见见遗骨吧。 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装在朝鲜。 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主席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
10.父亲 国家领袖 踌躇 11.悲痛 毛主席已经出去了……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12.把岸英的遗骨留在朝鲜。 因为他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不愿搞特殊。 13.C
14.毛主席内心经历了艰难的抉择,最后作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决定 15. 毛主席泪流满面的样子 他悲伤的哭泣声 16. 他想见儿子最后一面 自己作为领袖不能搞特殊 17. 烈士的遗骨 毛岸英烈士的遗骨 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那么死后尸身是否要归葬家乡已经不重要了,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
18.我给大家介绍的这位大英雄叫邱少云。在一次战斗中,邱少云所在排潜伏在距前沿阵地60多米的蒿草丛中,敌军发射侦察燃烧弹,恰巧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草丛,烈火蔓延到他身边,燃着了他的棉衣、头发和皮肉。为不暴露潜伏部队,他双手插进泥土中,强忍剧痛,始终未动,直至壮烈牺牲。邱少云这种视死如归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我觉得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