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人教版
2025年中考生物 一轮复习(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第19 讲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考点梳理精讲
第一部分 教材系统复习(八上)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知识梳理
实验突破
考点过关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① 的动物。主要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及节肢动物。
脊柱
2.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主要特征 常见种类 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腔肠动物 身体呈② 5 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③ 5 肛门 水螅、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 海蜇经加工后可食用;珊瑚虫的分泌物形成的珊瑚礁加固海岸,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场所和庇护地
扁形动物 身体呈④ 5 对称;背腹扁平;有口⑤ 5 肛门 涡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 寄生虫会感染人体,使人致病
辐射
无
两侧
无
线虫动物 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⑥ 5 ;有口⑦ 5 肛门 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线虫(如秀丽隐杆线虫) 蛔虫会使人感染蛔虫病;秀丽隐杆线虫是重要的实验动物
环节动物 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⑧ 5 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蚯蚓、沙蚕、蛭 沙蚕是鱼、虾、蟹的食饵;蛭的唾液中的蛭素可用来生产抗血栓药物;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蚯蚓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
角质层
有
体节
软体动物 柔软的身体表面有⑨ 5,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河蚌、扇贝、文蛤、缢蛏、石鳖、蜗牛、乌贼 牡蛎、扇贝、鲍等可食用;鲍的壳(石决明)、乌贼的壳(海螵蛸)、珍珠粉可入药;螺壳和珍珠是很好的装饰品;钉螺与血吸虫病的传播有关
节肢动物 体表有坚韧的⑩ 5 ; 都分节 蝗虫、蝉、蜘蛛、蜈蚣、蝴蝶、虾、蟹、蚊、蝇 虾、蟹等可提供动物蛋白;蜜蜂等昆虫传播花粉;蝎、蜈蚣、蝉蜕等可入药;果蝇作为实验材料;蚊、蜱、螨传播疾病
外套膜
外骨骼
身体和附肢
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脊椎动物:身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主要包括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它们的主要特征及常见种类如下表所示:
主要特征 常见种类 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鱼 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① 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② 的协调作用游泳 “四大家鱼”、鲤鱼、鲫鱼、带鱼、小黄鱼、鲳鱼等 养殖业和捕捞业;食用;融入人类文化等
两栖 动物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③ 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④ 呼吸,⑤ 可辅助呼吸 青蛙、蟾蜍、蝾螈、大鲵 食用;药用;捕食害虫等
鳃
鳍
鳃
肺
皮肤
爬行 动物 体表覆盖角质的⑥ ;用⑦ 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蜥蜴、龟、鳖、蛇、鳄 食用;药用等
鸟 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⑧ 辅助 ⑨ 呼吸 丹顶鹤、家鸽、麻雀、鸡、鸭、鹅、鸵鸟、企鹅 食用;捕食农林害虫;观赏价值等
哺乳 动物 体表被毛;⑩ ;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人、猴、马、象、鲸、狗、蝙蝠、鼠 食用;人类的得力助手;鼠类危害农、林、牧业,传播疾病等
鳞片或甲
肺
气囊
肺
胎生,哺乳
2.脊椎动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鱼 a.减少阻力:身体呈 型;体表有鳞片,鳞片的表面有黏液。b.游泳:动力由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提供;鳍具有协调平衡的作用,方向由尾鳍决定;侧线用来感知水流、水温,测定方向。c.呼吸:用 呼吸
流线
鳃
两栖 动物 (1)青蛙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特征:
a.眼后有鼓膜,可感知声波;b.头部前端有鼻孔,是呼吸时气体的通道;
c.前肢短小,后肢发达,能进行跳跃运动。
(2)青蛙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征:趾间有 ,能够划水
蹼
爬行 动物 a.头部后面有 ——头可以灵活转动,便于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
b.四肢短小——贴地面迅速爬行。
c.皮肤表面覆盖角质的 ——保护身体、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d.肺发达,气体交换能力强——满足在陆地上对 的需求。
e.卵外有卵壳保护——生殖和发育摆脱对 环境的依赖
颈
鳞片或甲
氧气
水
鸟 a.减轻体重: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 ;无膀胱, 直肠短,随吃随排。
b.减小阻力:身体呈 型。
c.动力:食量大,能获取足够的营养;
辅助 进行双重呼吸(每呼吸
1次,在肺中进行2次气体交换),供氧能力强。
d.飞行:体表覆羽;前肢变成 ;胸肌发达,附着在胸骨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龙骨突)
中空
流线
气囊
肺
翼
哺乳 动物 a.体表被毛,体温 ,适应温度多变的环境;
b.牙齿 , 提高摄食和消化食物的能力;
c. 和 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d.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能对复杂
多变的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恒定
分化
胎生
哺乳
3.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
动物类群 变温动物 恒温动物
特点 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体温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代表动物 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等 鸟和哺乳动物等
主要区别 体温是否恒定 1.猪肉绦虫和蛔虫的生殖器官都很发达,都属于线虫动物。 ( )
2.环节动物与节肢动物的相似之处是身体分部。 ( )
3.爬行动物体温不恒定,卵生,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进化的过渡类群。 ( )
4.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 ( )
5.鸟类飞行时,体内的气囊辅助肺呼吸,大大增加了气体交换的面积。
( )
6.地球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节肢动物。( )
×
×
×
√
×
√
7.水中生活的动物都用鳃呼吸,陆地生活的动物都用肺呼吸。 ( )
8.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 ( )
9.在海洋中生活的鲸,它的体温是恒定的,而鲨鱼的体温是随海水的温度而变化的。 ( )
×
×
√
【易错字词】 腔肠动物 节肢动物 鳍 鳃 脊柱 脊椎动物 气囊
各种动物特征的比较
1.(2024·山西)观察图中鼠妇的特征,可推测其属于( )
A.节肢动物
B.爬行动物
C.环节动物
D.线虫动物
A
2.[传统技艺](2024·河北)河北武强木版年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年画作品表示的四种动物中,体温不恒定的是( )
C
3.★(2024·聊城)走进水族馆,可以观赏到形态各异的动物,它们有各自的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母生活在海水中,身体柔软,属于软体动物
B.鲸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
C.海龟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爬行,属于两栖动物
D.海豚用肺呼吸,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
D
4.(2024·重庆)研究人员在缙云山发现了一种两栖类新物种,命名为缙云掌突蟾。下列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幼体用鳃呼吸
B.皮肤裸露
C.在水中产卵
D.体温恒定
D
5.[结构与功能观](2024·凉山州)2015年5月,西昌邛海湿地迎来3只新成员——彩鹮!《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曾宣布彩鹮在中国绝迹,在中国消失近70年,它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数量比朱鹮还少。
下列关于彩鹮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肺和气囊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B.骨骼轻、薄、坚固,长骨中空,减轻体重
C.两翼肌肉发达,能完成飞行动作
D.体外受精,陆地产卵,卵外有坚硬的卵壳
B
【知识归纳】常见动物的比较
代表动物 蚯蚓 蝗虫 鲫鱼 青蛙 家鸽 家兔
类群 环节动物 节肢动物 鱼 两栖动物 鸟 哺乳
动物
生活环境 潮湿陆地 陆地 水中 水陆两栖 水、陆、空 陆地
体表 有黏液 有外骨骼 有鳞片 体表裸露、 有黏液 被覆羽毛 体表被毛
呼吸 湿润的 体壁 气管 鳃 幼体用鳃呼吸, 成体用肺呼吸, 皮肤辅助呼吸 肺 肺
运动 肌肉和 刚毛 翅和足 躯体 和鳍 四肢 翼和足 四肢
体温 变温 变温 变温 变温 恒温 恒温
有无脊柱 无 无 有 有 有 有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