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讲 5_2-5_3-5_3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等【2025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梳理精讲】(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讲 5_2-5_3-5_3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等【2025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梳理精讲】(共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3-23 15:1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人教版
2025年中考生物 一轮复习(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第20 讲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考点梳理精讲
第一部分 教材系统复习(八上)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知识梳理
实验突破
考点过关
动物的运动
1.动物的运动方式:蠕动、飞行、奔跑、爬行、行走、跳跃、游泳等。
(1)陆生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是行走、奔跑、跳跃、爬行。如蜥蜴的爬行、熊的行走。
(2)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是游泳。如鱼靠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海龟靠四肢的划水。
(3)空中飞行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是飞行。如鸟和昆虫能够在空中振翅飞行或滑翔。
2.运动系统的组成: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
关节示意图
名称 结构特点 功能
关节面 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关节面上覆盖着⑤ 5 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的摩擦,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关节囊 由⑥ 5组织构成,包裹着整个关节,且内外都有坚韧的韧带 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关节囊的内壁还能分泌⑦ 5
关节腔 由关节面和关节囊围成,内有滑液 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活动灵活
关节软骨
结缔
滑液
【名师点拨】
(1)关节的牢固性与关节囊和韧带有关;关节的灵活性与关节软骨及关节腔内的滑液有关。
(2)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
(3)关节炎是由关节囊的病变引起滑液分泌过多,致使关节腔内大量积液并伴随肿胀疼痛的疾病。
(4)如果一块肌肉瘫痪甚至萎缩,最可能的原因是支配这块肌肉的神经受损。
3.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骨、关节和肌肉关系示意图
肌肉牵动骨运动的模型示意图
(1)在运动中⑧ 起杠杆作用,⑨ 起支点作用,⑩ 提供动力。
(2)骨骼肌受 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3)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关节
肌肉
神经
【名师点拨】躯体运动的形成
(1)一个支配:神经系统的支配。
(2)三个要素:杠杆、支点和动力。
(3)多个协作:以运动系统为主,其他系统的协调配合下完成运动。
(4)各种动作的对比
肌肉 动作   . .
屈肘 收缩 舒张
伸肘 舒张 收缩
提重物 . 收缩
自然下垂 舒张 舒张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收缩
4.动物运动的意义:强大的运动能力,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动物的行为
1.概念与分类
(1)概念:指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
(2)分类
a.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b.根据行为的功能,可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领域行为、社会行为等。
2.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行为类型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概念 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① 所决定的行为 在② 的基础上,通过
环境因素的作用,由③ 和④ 而获得的行为
持续时间 常伴随动物一生 具有暂时性、易变性,可以建立或消退
遗传物质
遗传因素
生活经验
学习
意义 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 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举例 小袋鼠吃奶、小鸟喂鱼、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蜘蛛织网等 小鼠走迷宫、大山雀偷喝牛奶、黑猩猩钓取白蚁、鹦鹉学舌等
联系 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进化趋势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 3.社会行为
(1)特征
a.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⑤ ,有的群体中还形成⑥ 。
b.同种个体具有一定的交往形式和复杂的通讯联系,使各个成员能协调配合,共同完成一定的活动。
(2)举例:狒狒、蜜蜂、蚂蚁、猴子、大雁等。
分工
等级
(3)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a.通讯:一个动物群体中的某个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作通讯。
c.意义:在群体觅食、御敌和繁衍后代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d.应用: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引诱剂,可以诱杀农业害虫。例如,在田间施放一定量的性引诱剂,通过干扰雌雄虫之间的信息交流,使雄虫无法判断雌虫的位置,不能完成交配,从而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维持生态平衡
(1)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① 、各种生物的② 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的现象。
(2)多种多样的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为捕杀某种动物,或随意引进某种动物,都会影响生态平衡。
种类
数量
2.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③ 为食。
(2)动物摄取的有机物,有的参与构成动物的④ ,有的在它们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同时也产生⑤ 、
⑥ 等物质。
(3)动物的遗体或粪便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⑦ 利用。
植物
身体
二氧化碳
尿素
生产者
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1)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⑧ 。如蜜蜂汲取花蜜。
(2)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⑨ 。
繁殖后代
分布范围
4.仿生
(1)概念:科学家通过对动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
(2)应用
仪器设备 模仿结构
抗荷服 长颈鹿的血液循环
人造地球卫星的控温系统 蝴蝶调节体温
雷达 蝙蝠的回声定位
中国国家大剧院 蛋壳
蝇眼照相机 蝇的复眼
智能机器人 人脑
【易错字词】 关节囊 关节软骨 关节腔 关节窝 肱二头肌 屈、伸肘 舒张
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时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提出问题】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还是先天性行为?
【作出假设】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实施计划】
(1)取饥饿处理的5只小鼠做好准备,将1只小鼠放置在“迷宫”入口,“迷宫”出口处放置食物,观察并记录小鼠找到食物所需的时间。
(2)五分钟后,重复上述步骤,同样的间隔时间进行4次实验,共计5次,分别记录每次小鼠找到食物所需的时间。
(3)对其余4只饥饿处理的小鼠同样进行5次实验,并记录每次所需时间。
【数据处理及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求出5只小鼠每次找到食物所需时间的平均值。分析数据可知,随着小鼠“尝试与错误”次数的增多,小鼠走出迷宫获取食物所需的时间越来越 。
【实验结论】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1.放置的食物应是小鼠喜欢吃的食物,实验前使小鼠处于饥饿状态。
2.根据小鼠通常“白天躲在黑暗处睡觉,夜晚才出来活动的规律”最好把实验时间定在 。
3.“迷宫”的隔板应高些或在隔板上方盖上玻璃板,避免小鼠从隔板上方越过,便于观察小鼠的行为。通道的宽度要便于小鼠折返。
4.该实验选用多只小鼠而不是一只,原因是

晚上
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可靠
1.实验拓展
从神经调节的角度看,小鼠走迷宫取食属于 ,该类型的反射是在 的参与下形成的,完成此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 。
2.变量转换(小鼠→小乌龟)
小明同学找来了两只小乌龟做实验,结果发现两只小乌龟无论是错误次数,还是时间都比小鼠多得多。通过分析该实验表明:动物越 ,学习能力 ,学会某种行为时“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复杂反射
大脑皮层
反射弧
高等
越强
3.学习启发
“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给我们自己学习的启发是 .

学习中
会经常遇到困难,但要正确地面对困难,不怕失败,积极进取(合理即可)
动物的运动
[模型制作](2024·福建)如图为兴趣小组制作的模拟人体骨、关节、肌肉三者之间关系的模型。回答1~2题。
1.模型中模拟肌肉的是( )
A.木板
B.小螺丝
C.大螺丝
D.松紧带
D
2.有同学指出模型有不足之处,修正后更合理的是( )
C
3.(2024·云南五华区模拟)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肌肉和关节组成
B.肱二头肌的两端都附着在肱骨上
C.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都覆盖着关节软骨
D.人体的运动是靠多个系统配合完成的
B
动物的行为
4.(2024·成都模拟)下列几种动物行为中,根据行为获得途径分析,与其他的行为不相同的是( )
A.猴子骑车
B.老马识途
C.蜘蛛结网
D.鹦鹉学舌
C
5.(2024·湖南)章鱼为了保护自己,会利用空的海螺壳做“铠甲”。这种行为属于( )
A.防御行为
B.繁殖行为
C.迁徙行为
D.社会行为
A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