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中考历史零模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中考历史零模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23 15:01: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中考历史零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分。
1.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如图考古发现有助于我们了解(  )
A. 河姆渡人的饮食 B. 半坡人的手工业 C. 河姆渡人的生活 D. 半坡人的建筑
2.如框内容可以反映出(  )
著名的“治世”中外文化交流
隋文帝:开皇之治玄奘西行
唐太宗:贞观之治遣唐使
唐玄宗:开元盛世鉴真东渡
A.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繁荣 B. 唐朝与欧洲和非洲等都有交往
C. 隋唐时期多彩的文学与艺术 D. 隋唐时期是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3.宋代商业繁荣超过前代。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 坊市分置 B. 出现交子 C. 出现手工工场 D. 形成大商帮
4.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秦朝实行郡县制度管理地方 B.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
C. 元朝设立宣政院掌管西藏事务 D. 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5.在中国古代,通过考试为平民阶级提供参政议政机会,相对“公平、公正、公开”,“机会均等”,让“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可能成真的选官制度是(  )
A. 世卿世禄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度
6.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先后提出了自强求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等口号和主张,体现了(  )
A. 中体西用 B. 时代的变化和发展 C. 东学西渐 D. 农民渴望得到土地
7.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有关“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知识卡片。其中空白处应该填写(  )
发端: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奠基:三湾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定型:_____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A. 八七会议 B. 秋收起义 C. 井冈山会师 D. 古田会议
8.如图三幅图片可以用来说明(  )
图1武汉长江大桥 图 2长春汽车制造厂 图 3青藏公路通车
A. 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B. 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C. 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D. 我国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9.胡夫金字塔高约146米,基底每边长约230米,用石约230万块,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做成三角形就会分散压力,经过几千年,依然屹立不倒。材料说明了金字塔(  )
A. 是古埃及人的智慧结晶 B. 是“尼罗河的赠礼”
C. 体现了王权的至高无上 D. 是埃及法老的陵墓
10.下列孔子与苏格拉底的主张体现了(  )
孔子: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以德治国。
苏格拉底: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
A. 民贵君轻 B. 法制传统 C. 民主政治 D. 人文精神
11.研究“拿破仑帝国”时,下列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
A. 电影《拿破仑》 B. 法典《拿破仑法典》
C. 小说《战争与和平》 D. 绘画《拿破仑加冕》
12.课堂上,同学们讨论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相同之处,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①都经历了经济大危机的打击
②都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社会经济,稳定了社会秩序
③都改变了社会制度
④都维护资本主义正常的统治秩序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3.某小组在历史课上汇报展示了如下表格,据此判断他们汇报的主题为(  )
50年代初 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年 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 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1993年 欧洲联盟
A. 马歇尔计划 B. 欧盟的建立 C. 欧洲的联合 D. 北约的建立
14.符合如框内容的标题是(  )
不结盟运动
七十七国集团
南北对话
南南合作
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A.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B.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C.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D.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1分。
15.某班以中国古代“科学与文化”为主题制作展板,请你参与完成。
中国古代的科学与文化
版块一医学 张仲景著作:A ______ ;李时珍著作:B ______
版块二(C) ______
版块三文学艺术 文学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 戏曲
清朝前期:昆曲京剧
(1) 请将版块一、版块二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A: ______ B: ______ C: ______
(2) 请你从版块二中任选一项,说明其能够入选展板的理由。
(3) 请依据版块三中的内容,写出一部你最喜欢的文学作品。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宋元明清时期,文学艺术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16.辽宁地区的历史见证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见证屈辱】
占领军……攻陷……旅顺,对城内进行了四天三夜的屠杀。只有埋尸的36人幸免于屠杀,死难者人数估计2万余人。遇难者葬于白玉山东麓的“万忠墓”。
(1) 上述图文内容与哪次战争有关?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
【见证探索】
(2) 依据两幅图文内容,说说辽宁见证了近代中国哪方面的变迁?
【见证新生】
(3) 材料中的成就得益于我国政府实行了哪一重大举措?
【见证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指出:“希望辽宁在推动新时代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上勇于争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章。”
2025年的沈阳,将办好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国际友城经贸合作大会等国际经贸活动。将实现高水平“走出去”与高质量“引进来”的双向奔赴,不断塑造一个国际化的生活环境,打造一个开放的新高地。
——摘编自《东北新闻网》
(4) 辽宁全面振兴的自身优势有哪些?沈阳“打造开放新高地”得益于党的哪一历史性决策?反映了怎样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三、综合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17.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开天辟地】
材料一:
(1) 图1、图2共同见证了近代哪一重大事件?
【转危为安】
材料二: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摘编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
(2) 依据材料二回答,遵义会议确立了谁的领导核心地位?
【中流砥柱】
材料三:大事年表
时间 史实
1935年8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1936年12月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937年 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
1938年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3) 通过材料三的内容,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保家卫国】
材料四:
(4) 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抗美援朝,主要观点如下:A.“抗美援朝是反对殖民主义压迫的正义战争”B.“抗美援朝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18.某班以“文明 发展”为主题开展合作探究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制作名片——了解伟大建筑】
(1) 请将下面“伟大建筑”的名片补充完整。
名称: ______
国家:中国
评价:凝聚了中华民族众志成城、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 名称:佛罗伦萨大教堂穹顶
国家: ______
评价:文艺复兴的第一朵报春花
任务二【阅读材料——看透事物本质】
材料:怎么把棉花变成象牙?或者更叫人伤脑筋的是,怎么把棉花变成奴隶?16世纪起,商人们就懂得这一神技的秘诀。他们未使用魔术,而是运用跨洋贸易……棉花转化为象牙的魔法,以及把非洲劳动力转化为咖啡和糖的戏法,均助推了世界经济,但有人和动物深受其害。
——摘编自(美国)彭慕兰、史蒂文《贸易打造的世界》
(2)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秘诀”的理解和认识。
任务三【论证观点——感受人才力量】
(3) 请以“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观点,从以下史实中选取两项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规范)
时间 史实
公元前256年 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
1785年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
1879年 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
1973年 袁隆平选育杂交水稻成功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D
6.【答案】B
7.【答案】D
8.【答案】A
9.【答案】A
10.【答案】D
11.【答案】B
12.【答案】B
13.【答案】C
14.【答案】A
15.【答案】【小题1】《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农书
【小题2】略
【小题3】略
16.【答案】【小题1】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剧;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清政府实行政治大借款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允许日本在华设厂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小题2】民族工业的发展。
【小题3】第一个五年计划。
【小题4】辽宁全面振兴的自身优势:具有地理位置优势:辽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南部,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大连等港口城市在对外贸易中具有天然的交通便利条件。同时,其沿边位置也便于与周边国家进行边境贸易。工业基础优势:辽宁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在钢铁、机械制造、化工等传统工业领域技术成熟、产业配套完善,拥有大量熟练技术工人和专业技术人才,为工业的进一步升级和转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资源优势:辽宁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石油、铁矿石等,这些资源为其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支撑,尽管部分资源随着长期开发面临一定挑战,但在资源深加工、综合利用等方面仍有发展空间。
得益于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性决策。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17.【答案】【小题1】重大事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小题2】人物:毛泽东。
【小题3】结论: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小题4】示例一:同意A观点。理由: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保卫国家安全,支援朝鲜人民反抗美国侵略而进行的一场正义战争。因此,抗美援朝战争具有反对殖民主义压迫的性质。
示例二:同意B观点。理由: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不仅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安全,也保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使新中国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因此,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
18.【答案】【小题1】长城
【小题2】意大利
【小题3】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