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台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2.《台阶》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23 14:3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台阶》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台阶》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篇课文,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这些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真《台阶》是一篇自读文章,是小说,作者塑造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父亲”形象,因此本节课紧扣小说三要素,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
二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本文新鲜的立意,朴素感人的情节,容易产生学习积极性,从而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本文的社会背景和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差距,父亲的形象,主题比较深奥复杂,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应结合深入的文本解读,重点突破
三 学习目标
理清小说情节,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题,体会“台阶”的含义。
分析“父亲”的形象。
感受父亲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重难点
理清小说情节,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题,体会“台阶”的含义。
分析“父亲”的形象。
感受父亲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四 方法与策略
教学方法:讲授法 任务驱动方法 讨论法
教学策略:1.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指导教学)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发现学习 情景学习 合作学习
五 教学过程
导入 20世纪80年代初, 罗中立以一幅《父亲》震惊中国画坛, 该作品是“从艺术的天国向现实的复归”, 是“中国社会和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请你来欣赏一下这幅作品,你从中看出了什么?
预设:古铜色的皮肤,脸上皱纹深且多,手指甲黑,拿着一碗浑浊的东西准备喝,头上包着头巾,是一个农民。
(二)任务一:小人物,小心愿1. 这篇文章也写的是一个农民,请你快读课文,找找他一辈子最大的心愿。
预设:修建一座有高台阶的新屋
2. 请以文中出现频率次数最高的两个关键词造句,梳理文中的情节,并找出对应的段落。
预设:出现频率次数最高的两个关键词一是“父亲”,二是“台阶”。
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四个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开端:父亲想修有高台阶的新屋(1-9段)发展:父亲为造有高台阶的新屋做准备(10-16段)高潮:父亲修建有高台阶的新屋(17-25段)结局:建成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却老了(26-32段)
3.从梳理的情节内容来看,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什么?台阶(明线)
(三)任务二:小人物,大毅力1. 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高台阶的房子?请用原文回答。
预设:(第1段)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第8段)家乡地势低,屋基做高些,不大容易进水。另外还有一说,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第9段)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但他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 再读第10-16段,说说父亲为建高台阶的新屋准备了多长时间?做了哪些准备?
预设:父亲准备了大半辈子,第16段开头一句写了“父亲就是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
父亲为了造新屋,捡砖、捡瓦、捡石头、存角票、种田、砍柴、编草鞋。
第11段“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
3. 速读、浏览课文,找出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以“我认为父亲是一个……的人,从……看出”句式发言。
发言顺序:小组CD层——B层——A层,组长总结并记录。
学生展示,师总结:①父亲为了建有高台阶的新屋,准备了大半辈子,可见其吃苦耐劳、执着坚毅;
②父亲在造新屋台阶那天,从老屋拿出大鞭炮,居然不敢放,后来“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可见他内敛羞怯;
③父亲撬老屋门口那三块青石板、和泥瓦匠争论石板到底多重,“我亲眼看到父亲在用手去托青石板时腰闪了一下。我就不让他抬,他坚持要抬。抬的时候,他的一只手按着腰。”可见其要强、不甘落后;
④父亲在高台阶新屋建好后,“他总觉得坐太高了和人打招呼有些不自在。然而,低了一级他还是不自在。”可见他一贯谦卑;
⑤父亲在高台阶新屋建好后,正好那会儿有人从门口走过,见到父亲问吃过晌午饭没,父亲回答没吃过。其实他是吃过了,父亲回答错了,可见他嘴笨寡语;
六 总结升华
中国传统文化中,父亲长期以来是沉默寡言、为家庭、子女默默付出,一辈子任劳任怨的形象。农民式的父亲,更是如此,他们是平凡的劳动者,干着最脏最重的活,认为能劳动就还有价值,一旦不能劳动,就怅然若失。但正是这些劳动者用一辈子的心血为家庭和子女撑起一片天空,他们也是伟大的,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七 教学反思
本文通过叙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了那个时代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表达了“我”对父亲的崇敬和怜悯之情。
八 布置作业
写一篇《致我的父亲/爷爷》片段作文
九 板书设计
象征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不懈追求
也象征着中国农民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在困境中求发展的一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