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鄂教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4-16 17:06: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飞向太空》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
1. 飞向(),飞出(),探索浩瀚的(),一直以来就是人类不懈的追求。
2. 飞行器是人类()、飞向太空的重要工具。
3. 人类的许多创造灵感来自于()。例如飞机机翼的设计正是受到()形状的启发,机身的形状也很像鸟的()身体外形。
通过研究生物系统的()、()等来改进工程技术系统,就是()。
5. 能够在地球大气层中飞行的飞行器成为(),如()、()等。
6. 能够在地球附近空间或太阳系空间飞行的飞行器成为(),如()、()等。
2020年7月,我国成功发射第一个火星探测器——“()”。
火箭升空主要运用了()的原理。
火星表面温度范围为()。
10. 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航天器是我国的()。
二、判断题(每空1.5分,共15分)
1. 任何国家都有和平开发探索、开发、利用太空的权利。()
2. 火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行星,它的体积比地球大得多。()
3. 我国的航天事业起步晚,但发展迅速。()
4. 航天飞机兼具运载火箭、航天器和飞行特征。()
5. 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苏联籍。()
6. 世界上第一个登陆月球的国家是美国。()
7. 火箭升空主要运用了火箭的弹力。()
8. 在设计火箭时,给火箭尾部加装尾翼可以提高火箭的稳定性。()
9. 发射和制造宇宙飞船,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强大,没有其他用途。()
10. 火星表面没有大气层。()
三、选择题(每空1.5分,共15分)
1. 下列关于飞行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飞行器是人类飞向天空、探索宇宙的主要运载工具。
B. 人类早期的飞行器主要依靠热能和风能飞行。
C. 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飞行器被称为航天器。
D. 现代无人飞机也属于飞行器的一种。
2. 选择题:第一家动力飞机的发明时间是()。
A. 1703年
B. 1803年
C. 1903年
D. 1913年
下列飞行器中不属于航天器的是()。
A. 人造卫星
B. 宇宙飞船
C. 飞机
D. 空间站
4. 下列关于人造卫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人造卫星是飞行器的一种。
B. 第一个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是美国。
C. 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
D. 目前成功发射的人造卫星主要围绕地球运转。
5. 下列关于火箭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我国是最早利用火箭技术的国家。
B. 火箭是人造卫星进入太空的主要运载工具。
C. 火箭只能在地面上发射。
D. 火箭是通过火箭尾部喷射高速气流而产生的反冲力飞上天空的。
6.科学家从下列()生物中获得启示,发明了雷达。
A. 蝙蝠
B. 蜜蜂
C. 飞鸟
D. 鱼类
7. 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
A. 杨利伟
B. 聂海胜
C. 翟志刚
D. 刘伯明
8. 下列关于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火星体积比地球大
B. 火星表面有浓厚的大气层
C. 火星表面温差比地球大
D. 火星有活跃的板块运动
9. 下列()不是宇宙飞船的功能。
A. 运送宇航员
B. 进行太空科学实验
C. 发射人造卫星
D. 作为空间站的组成部分
10. 下列()国家第一个成功登陆月球。
A. 苏联
B. 中国
C. 美国
D. 日本
四、简答题(每空4分,共24分)
1.人类为什么要飞向太空?
2。飞向太空需要克服哪些困难?
3.什么是航天器?请举例说明。
4.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5.飞向太空对人类有哪些益处?
6.在飞向太空的过程中,科学家从哪些生物中获得了启示?
五、连线题(10分)
飞行器名称 发明时间 发明者
热气球 19世纪末 莱特兄弟
滑翔机 1783年 弗朗西斯·波多特
自行车飞行器 1900年 弗朗西斯·波多卡
动力飞机 1903年 蒙哥尔费兄弟
六、实践探究题(6分)
火星环境改造计划
题目要求:
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个针对火星环境的改造计划,旨在使其更适合人类居住。要求包括改造的具体措施和预期效果。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天空;地球;宇宙
2. 飞离地面
3. 大自然;鸟翼;流线型
4. 结构;功能;仿生
5. 航空器;飞机;飞艇(答案不唯一)
6. 航天器;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答案不唯一)
7. 天问一号
8. 反冲力
9. -132℃\~28℃
10. 嫦娥四号
二、判断题
√ × √ √ √ √ × √ × ×
三、选择题
C C C B C A A C C C
四、简答题
1.人类飞向太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太空是人类探索未知、拓展生存空间的重要领域。通过飞向太空,人类可以了解宇宙的奥秘,寻找其他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其次,太空探索也是科技进步和国家实力的重要体现。在太空领域取得突破,可以推动相关科技的发展,如航天技术、通信技术、材料科学等。最后,太空探索还具有深远的科学意义,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理解宇宙的起源、演化和结构。
2。飞向太空需要克服的困难主要包括真空环境对人的影响、太空强辐射、空间碎片和流星体的威胁、以及飞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等。太空中没有空气,人体若裸露在真空中将无法呼吸;太空强辐射包括太阳电磁辐射和高能粒子辐射,会对航天器和宇航员造成损害;空间碎片和流星体则可能撞击航天器,造成严重的破坏;飞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也会影响宇航员的身体健康和操作精度。
3.航天器是指能够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飞行并执行特定任务的飞行器。常见的航天器包括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等。例如,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之一,它们主要围绕地球运转,用于通信、导航、气象观测、地球资源探测等多种任务。
4.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开始重视航天事业的发展,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从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到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此后,中国航天事业继续蓬勃发展,取得了包括月球探测、火星探测等一系列重要成果。
5.飞向太空对人类具有多方面的益处。首先,太空探索可以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在太空领域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中,人类可以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推动相关科技的发展。其次,太空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太空中的太阳能、月球资源等都可以为人类所用,有助于缓解地球上的资源压力。此外,太空探索还可以促进国际合作和交流,加强不同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最后,太空探索还可以激发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6.在飞向太空的过程中,科学家从多种生物中获得了启示。例如,飞机机翼的设计正是受到了鸟翼形状的启发,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空气的阻力。此外,科学家还从蝙蝠的超声波定位、蜜蜂的舞蹈语言等生物特性中获得了灵感,这些生物特性在导航、通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航天器的设计中,科学家也借鉴了生物的某些特性,以提高航天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五、连线题
飞行器名称 发明时间 发明者
热气球 19世纪末 蒙哥尔费兄弟
滑翔机 1783年 弗朗西斯·波多卡
自行车飞行器 1900年 弗朗西斯·波多特
动力飞机 1903年 莱特兄弟
六、实践探究题
改造措施:
1. 改造大气:通过引入适量的藻类或微生物等生命体,利用它们的光合作用或化学作用产生氧气,逐步增加火星大气中的氧气含量。
2. 改造土壤:引入能够分解火星土壤的微生物,释放出土壤中的养分,同时种植适合火星环境的植物,以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
3. 建立温室:在火星上建立温室,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提供能量,控制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为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
预期效果:
大气改善: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造,火星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将逐渐增加,为人类的呼吸提供必要的条件。
2. 土壤肥沃:火星土壤将变得更加肥沃,能够支持更多种类的植物生长,为人类提供食物来源和氧气补给。
3. 生态系统建立:随着植物和微生物的繁殖,火星上将逐渐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为人类在火星上的长期居住提供可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