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奋斗的历程
综合性学习
1.填写自己的阅读卡
2.借助阅读卡组内分享交流阅读感受、收获
3.小组内互相写几句简单的评语
4.交流后汇总小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汇报。
小组合作 阅读交流
小组合作 阅读交流
篇名
阅读方法
阅读体会或收获
建议或评价
小组汇报 全班交流
01毛主席在花山
一、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理清文章大意
本文主要写了毛主席在革命时期转移到花山村时,请群众回来碾米、给群众沏茶、帮母女俩推碾等小事,从中让人感受到毛主席的平易近人、心系群众。
你从毛主席在花山的几件事中体会到了什么
小组汇报 全班交流
01毛主席在花山
二、关注言行、神态、描写,体会人物品质。
1.毛主席皱了皱眉,严肃地说:“这会影响群众吃饭的,不能因为我们的工作而影响群众生活......尽快把乡亲们请回这里来碾米。”
2.“注意,和群众说话态度要诚恳。”
3.毛主席笑着向大家点头,说:“要说喝茶的好处,确实不少嘛,喝了它,
浑身有精神,还能让人多吃饭。”
4.毛主席舀了两碗茶水送到她们母女手里,说:"你们俩歇会儿吧!"然后对警卫员说:"来,咱俩试试,半年多不推这玩意儿了。"毛主席推碾子还挺在行,一边推,一边用笤帚往碾盘里扫碾出来的的玉米碎粒。
热爱人民群众,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第一自然段简介毛主席在花山的背景,那时正值解放战争的关键时期,毛主席夜以继日地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他仍然惦记、关心普通群众,真是难得。
文章第一自然段不能体现中心思想,能不能去掉?
小组汇报 全班交流
02十里长街送总理
《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选自吴瑛《在沉痛悼念的日子里》--这篇文章发表在《人民文学》1977年1月号上。
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从新中国成立起,就一直担任政府总理。他以崇高的品格,获得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爱戴。1976年1月8日,周总理因病逝世,1月11日,首都人民全部聚集到北京长安街送总理,场面十分感人。
小组汇报 全班交流
02十里长街送总理
一、关注场景描写、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情感
二、关注言行、神态、描写,体会人物内心。
环境描写,通过描写阴冷的天气,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衬托了人们悲痛的心情,以及群众对周总理的不舍和爱戴。
核心问题:
1.文章主要内容
2.蕴含的情感以及如何表达体现的。
场景描写,点面结合。既描写到了长安街上所有群众的情态,又重点描写了老人、青年、小孩,从他们不约而同的动作中可以让人感受到热门失去周总理的悲痛。
不舍
悲痛
深切悼念
爱戴
小组汇报 全班交流
03飞夺泸定桥
一、关注场景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中蕴含 的情感、品质。
二、运用“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把 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夺桥场面描写,凸显英勇无畏 不怕牺牲
环境描写,凸显夺桥困难
核心问题:
1.文章主要内容
2.蕴含的情感品质以及如何表达体现的。
小组汇报 全班交流
04狱中联欢
一、关注场景描写、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情感
二、查阅资料,加深对文章内容理解
1.文章写了哪些场景?说说体会或者收获。
2.查阅背景资料,什么人?又为何在狱中联欢?
核心问题:
小组汇报 全班交流
04狱中联欢
《狱中联欢》节选自长篇小说《红岩》第 16章。《红岩》反映的是全国解放前夕光明与黑暗的一场特殊搏斗。小说所描写的事情发生在1948年底到1949年之间。从故事发生地点重庆来说,还被国民党反动派所盘踞。他们设置秘密监狱,疯狂逮捕、监禁、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特别是包括渣滓洞和白公馆里,正疯狂残酷迫害着革命者。从全局来看,革命力量处于优势;从局部来看,革命力量还处于劣势。这在小说里形成巨大的反差。每一个革命者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随时都可能被敌人杀害。充分表现了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献身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小组汇报 全班交流
05伟大的友谊
抓关键词句,把握文章主要观点和内容
1.文章的主要内容。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体现在哪些方面?
核心问题:
小组汇报 全班交流
05伟大的友谊
抓关键词句,把握文章主要观点和内容
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助马克思;
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关怀、帮助,亲密地合作。
小组汇报 全班交流
06 囚歌
查阅资料,加深对文章内容理解
1.查阅背景资料,理解文章内容。说说体会或者收获。
2.探究作者心境。围绕“自由”探究诗人的“自由观”。
核心问题:
小组汇报 全班交流
06 囚歌
查阅资料,加深对文章内容理解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遭国民党军重兵包围的严重情况下,叶挺指挥新四军军部及皖南所属部队奋起突围,浴血奋战八昼夜之久。在奉派到国民党军中谈判时,他被无理扣押,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最后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对于叶挺在皖南事变中的英勇表现,周恩来高度评价说:“在皖南事变时他(叶挺)是非常英勇的,想以个人的牺牲来保存革命的力量,比某些共产党员表现还坚决。”
入狱五年,任凭国民党反动派怎样百般折磨和威迫利诱,叶挺始终像傲雪青松一般,巍然挺立,坚贞不屈,英勇斗争,直到胜利,充分表现了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崇高气节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在叶挺被囚禁于重庆期间,蒋介石曾向叶挺提出:“只要答应写一个声明,说皖南事变是共产党的责任,就可以委任你为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甚至当司令长官也可以。”叶挺当即表示说:“这些事情现在不谈,要首先谈释放新四军的人。”蒋介石说:“你的人都是共产党,不能释放。”叶挺批驳说:“不敢对部下负责的人,怎能做委员长的部下!”蒋介石无言以对,嚷道:“算了!算了!”狼狈离去。
叶挺被囚于重庆渣滓洞集中营期间,于1942年11月21日以“六面碰壁居士”为名,写下了一首题为《囚歌》的气壮山河的不朽诗篇。
小组汇报 全班交流
06 囚歌
诗的上半节,作者以“人”与“狗”、“门”和“洞”作对比,鲜明地阐述了革命者对于人的气节的崇高追求。
诗人正是这样一位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堂堂正正的革命志士。
对比
作者渴望自由吗?他是怎么看待自由的?
所以,他写道:“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所以,当他面临着“自由”和“囚禁”的选择时,为了保持一个“人”的尊严,为了保持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他宁可选择“囚禁”。
小组汇报 全班交流
06 囚歌
革命者正是因为要为更多的人能得到真正的自由,才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即使是身陷牢狱,也义无反顾。虽然失去了人身的自由,但如果失去这种“小自由”而能换来更多人的“大自由”,那有什么可以顾惜的呢!
诗人伟大的人格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小组汇报 全班交流
06 囚歌
诗的下半节,诗人以激昂的语气来回答了那个在外面高叫的声音,告诉了他们自己的选择,用激烈的话语表达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尚志向和无畏的气概。
在诗中诗人用“活棺材”来比喻这座囚禁革命志士的人间炼狱,一方面,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在这里残酷迫害革命志士,屠杀共产党人的暴行;另一方面,也以此来揭示国民党反动统治必将走向灭亡的最终结局。诗人坚信革命终会取得最后的胜利,他盼望着革命的烈火熊熊燃起,烧毁这人间的炼狱。他愿为国家、为民族献出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让自己在血与火的斗争中体现生命的真正价值,而得到永生。
活棺材
地下的烈火
小组汇报 全班交流
06 囚歌
我们仿佛看到,在熊熊燃烧的烈火中,一个顶天立地的共产党人的高大形象巍然屹立起来,光耀千秋。
表达了作者对埋葬旧世界的热烈期望和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的决心
本诗所体现出的崇高革命气节和伟大爱国精神,激励和教育着成千上万的革命后代。
感受
感情
感悟
小组汇报 全班交流
06 囚歌
小组汇报 全班交流
查阅资料,加深对文章内容理解
1.查阅背景资料,理解文章内容。说说体会或者收获。
2.体会情感。
核心问题:
07 春天的故事
小组汇报 全班交流
07 春天的故事
小组汇报 全班交流
07 春天的故事
http://cpc..cn/GB/69112/69113/
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动者和总设计师。歌曲《春天的故事》就歌颂了邓小平对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