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主题情境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主题情境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24 10:07:08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单元主题情境卷
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学完本单元课文,同学们围绕“表情达意”的方法,展开探究,请你参与。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52分)
活动一:初步感知
一、初步感知“表情达意”的精彩句段,完成基础练习。(39分)
1.迷人的午后,秋日的美景,我们一起畅游吧!(17分)
míng mèi( )的阳光下,金灿灿的菊花在wēi( )风中轻轻huàng dòng( ),为秋日的huāng liáng( )平添了几分亮丽的色彩。
草地上是一家三口,爸爸正忘情拔弄着心爱的吉他,每一处音乐tíng dùn( )、每一个xiū zhǐ( )符,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美好的故事。玩得正欢的小女孩拌倒了,她没有jīng huáng( ),爬起来揉搓(cuō
chuō)着膝盖。妈妈跑过来心疼地qīn wěn( )她的脸颊。她yī wēi( )在她的怀里,脸上绽(zhàn dìng)开了幸福的笑容。
铺着方zhuān( )的小道上,一个中年人已经徘徊( )很久了,他一会儿看看手里的那份huà bào( ),一会儿不住地小声niàn dao( ),一会儿又发出长长的tàn xī( )声……
(1)用“√”选出语段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1分)
(2)根据语段中的拼音写汉字,并为加“ ”的字注音。(13分)
(3)找出语段第二自然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2分)
错别字 ,改正 ;错别字 ,改正 。
(4)用“ ”画出语段第二自然段的一处语病,把正确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1分)
2.下列句子中,与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A.太阳也可以如卷尺或纸或布一样,能够折叠自如吗?
B.买完菜就马上去吗?嗯。
C.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D.真的,谁家都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是,谁家又离得开老阳儿呢?
3.下列诗句中,没有表达时间匆匆流逝的一项是( )。(2分)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C.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D.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
4.下列句子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涔涔”是汗流不止的样子;“潸潸”是流泪不止的样子。
B.《别了,语文课》一文主要写了老师留言和同学送书这两件事。
C.《阳光的两种用法》一文中作者反复提到“老阳儿”,起到了贯穿全文情感脉络的作用。
D.“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写文章就像说话一样,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5.帮欢欢选出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 )。(2分)
隆隆的春雷滚动在整个天空里,悠闲的白云躲在高山的怀抱里,________,前仆后继地从天空投下身去。接着,幅员辽阔的大地等来了一场及时雨。
A.春雷召唤着千千万万个小雨点儿
B.千千万万个小雨点儿迎着春雷的召唤
C.春雷被千千万万个小雨点儿召唤着
D.千千万万个小雨点儿把春雷召唤着
6.欢欢想把下列优美的句子连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分)
①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
②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③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
④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
⑤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
A.④⑤③②① B.④⑤①③② C.⑤④③①② D.⑤④③②①
7.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下面这些感受与列举的事件不对应的一项是( )。(2分)
A.欣喜若狂——参加书法比赛,获得金奖。
B.归心似箭——在车站接常年在外工作的妈妈回家。
C.忐忑不安——偷偷拿压岁钱买了玩具。
D.追悔莫及——体育课上偷拿了同桌的跳绳,导致他被罚。
8.关于句子表达的人物心情,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盼望、迫切的心情)
B.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不甘的心情)
C.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眷恋和愤怒的心情)
D.唉,语文课,在我深深喜欢上你的时候, 我就要离开你了,我将要学习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了。(难过、不舍的心情)
9.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照样子,补写句子)(4分)
太阳落了,________________;月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校园里的花坛。(根据不同的情境扩写句子)(4分)
①被老师夸奖后:
②考试失利后:
活动二:深层体会
二、回顾课文,深入体会其表情达意的方法。(13分)
10.回顾课文,完成课文知识梳理。(9分)
(1)《匆匆》的作者是_________。他在文中写道:“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强烈地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2.5分)
(2)《那个星期天》作者________运用列举具体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间接表达情感的方法,细腻生动地表现了在那个“第一次盼望”的星期天,“我”从期待到________到失望再到______的心理变化过程。(2.5分)
(3)《匆匆》和《那个星期天》这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比一比,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4分)
11.回顾《匆匆》与《那个星期天》的节选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甲】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匆匆》
【乙】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
——《那个星期天》
请你说说这两个语段分别运用了什么方式表情达意?又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18分)
活动三:进阶探索
三、拓展课外,探索启发。(18分)(语文要素: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时间(节选)
季羡林
一抬头,就看到书桌上座钟的秒针在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它那里一跳,我的心就一跳。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里指的是水。水永远不停地流逝,让孔夫子吃惊兴叹。我的心跳,跳的是时间。水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时间却看不见,摸不着。它的流逝你感觉不到,然而确实是在流逝。现在我眼前摆上了座钟,它的秒针一跳一跳,让我再清楚不过地看到了时间的流逝,焉能不心跳?焉能不兴叹呢?
远古的人大概是很幸福的。他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根据太阳的出没来规定自己的活动。即使能感到时间的流逝,也只在依稀隐约之间。后来,他们聪明了,根据太阳光和阴影的推移,把时间称作光阴。再后来,人们的聪明才智更提高了,用铜壶滴漏的办法来显示和测定时间的推移,到了近代,人类发明了钟表,把时间的存在与流逝清清楚楚地摆在每一个人的面前。
其实,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大自然还是把虚无缥缈的时间用具体的东西暗示给了人们。比如用日出日落标志出一天,用月亮的圆缺标志出一月,用四季标志出一年。农民最关心这些问题。在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眼中,时间具有另外的意义。他们说,大千世界,人类万物,都生长在时间和空间内,而时间是无头无尾的,空间是无边无际的。
生与死也属于时间范畴。随着座钟秒针的一跳,我自己就长了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那么一点点儿。同时也就是向着死亡走近了那么一点点儿。不但我是这样,现在正是初夏,窗外的玉兰花、垂柳和深埋在清塘里的荷花,也都长了那么一点点儿。不久前还是冰封的湖水,现在是“风乍起,吹皱一池夏水”,波光潋滟,水色接天。岸上的垂杨,从光秃秃的枝条上逐渐长出了小叶片,一转瞬间,出现了一片鹅黄;再一转瞬,就是一片嫩绿,现在则是接近浓绿了。小山上原来是一片枯草,“一夜东风送春暖,满山开遍二月兰”。今年是二月兰的大年,山上地下,只要有空隙,二月兰必然出现在那里。座钟的秒针再跳上多少万次,二月兰即将枯萎,也就是走向暂时的死亡了。所有这些东西,都是方生方死。这是自然的规律,不可逆转的。
要待在人间,就必须受时间的制约。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我自认是想通了。现在照样一抬头就看到书桌上座钟的秒针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但是我的心却不跳了。我觉得这是时间给我提醒儿,让我知道它的价值。
——有删改
12.【理解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的字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焉:
虚无缥缈:
13.【提取信息】第2自然段中,人们感受时间流逝的方法是怎样变化的?请按时间顺序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3分)
14.【品析句子】读下列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在具体细致的描述中真实而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完成练习。(5分)
(1)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联系上下文,我知道孔子说的这句话的意思是:流逝的时光像这________一样呀,_____地流去!作者在这里其实是想提醒人们_____________。
(2)现在我眼前摆上了座钟,它的秒针一跳一跳,让我再清楚不过地看到了时间的流逝,焉能不心跳?焉能不兴叹呢?
作者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感受到他对时间的________和因为时间一去不复返而发出的________。
(3)要待在人间,就必须受时间的制约。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我自认是想通了。
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________来表达情感,写出了自己对时间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运用语言】读文中画“____”的语句,理解填空,再仿照画线句写一写你对时间流逝的感触。(5+3=8分)
这几句话抓住本段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展开描写。岸上__________________表现的是生命成长的过程,也是时间流逝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表现的是生命凋零死亡的过程,也是时间流逝的过程。作者以_________心态面对生与死,感叹时间的流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
第三部分:习作与表达(共30分)
活动四:抒写真情
四、探究结束后,请你完成习作。(30分)
同学们,生活中的一些经历,往往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畅快、惧怕、追悔莫及……你有过这些感受吗?是什么事情使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
请选择一件你印象最深的事,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写的时候注意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运用直接或间接表达情感的方法,将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
六年级语文试卷 第5页(共7页)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单元主题情境卷
六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52分)
一、
1.(1)cuō zhàn
(2)明媚 微 晃动 荒凉 停顿 休止 惊惶 亲吻 依偎 砖 画报 念叨 叹息 pái huái
(3)拔 拨 拌 绊
(4)她依偎在妈妈的怀里。
2.D
3.A
4.B
5.B
6.B【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分析④⑤两句可知,④为开头句,先说有一条小溪,再说小溪边的柳树,排除C、D两项;①句紧跟⑤句的“随风飘动着”,描写柳枝飘动时婀娜的舞姿,排除A项。故选B项。
7.B
8.C
9.(1)有再升的时候 缺了 有再圆的时候 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
(2)①被老师夸奖后:示例:花坛里的花开得格外美丽,微风吹过,花香一个劲儿地往鼻子里钻,沁人心脾。树上的鸟儿也在欢唱,好像在为我高兴。
②考试失利后:示例:花坛里的花无精打采地低垂着头,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像是在讥笑我。一阵风吹过,我打了一个寒战。
二、
10.(1)朱自清 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没有声音 也没有影子 对时光流逝
(2)史铁生 内心独白 融情于景 焦急 委屈
(3)直接 具体事物 人、事、景物 间接
11.《匆匆》运用了连续问句的方式,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惋惜和惆怅;
《那个星期天》运用了列举具体事例的方式,间接表达了“我”内心的兴奋和等待时的无聊。(每点3分)
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18分)
三、
12.怎么,哪儿。
形容非常空虚渺茫。文中指时间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实际存在。
13.出没 太阳光和阴影 铜壶滴漏
14.(1)河水 日夜不停 珍惜时光
(2)反问 珍惜 感叹
(3)心理活动 生命受到时间的制约,时间面前人人平等
15.生与死也属于时间范畴 垂杨的变化 二月兰的枯萎 平静 自然的规律,不可逆转
示例:初春,月季开始萌芽,转瞬间,开始孕育花蕾,再一转瞬,满树的花蕾绽开了笑脸。十月以后,气温降低,月季花的花朵开始凋谢,叶子逐渐枯黄飘零。到了冬季,只剩光秃秃的枝干在寒风中摇摆……
第三部分:习作与表达(共30分)
四、
那一抹茶香触动了我的心灵
在炊烟袅袅的篱笆小院里,我踏着湿滑的青石板路缓缓而来,推开这回忆的门扉,扑面而来的茶香沁人心脾。初闻茶香,那淡淡清韵触动了我心里的情思。
在我还是个天真烂漫的孩童时,总在爷爷古朴庄重的书房中玩耍,爷爷泡着茶给我讲述以前的故事……从前有位老者,在嘈杂纷乱的尘世间,撑起一道篱笆,种下一片素菊,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还有个人,仕途坎坷却仍心怀大志,不畏风雨,自由随性,写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志向……伴随着爷爷深沉缓慢的语调,我渐渐入睡。夜里,我做了一个梦,梦里我和陶渊明种菊花,和李白对酒当歌,和历代诗人漫谈人生……
再识茶香,那幽幽茶香触动了我心底的激情。
此刻我已是拥有自己理想的少年,穿过清晨的寒雾上学,带着心中的梦想努力。但有时,我害怕自己无法坚持。有一次,爷爷为我端来一盏茶,我刚要抬起头一饮而尽,爷爷的话语就在我耳旁响起:“别着急,你可以慢慢品!”爷爷一手挡住我即将上扬的胳膊,一手扶着我手中的茶杯。溢出的茶香使我清醒,我举起茶杯,小抿一口,独属茶的苦涩瞬间充满口腔。“爷爷,今天的茶怎么这么苦?”“再喝一口,稍微等会儿试试。”爷爷也喝了一口,让我学着他的样子。我再品,发现舌根处开始慢慢回甘。爷爷意味深长地看着我笑:“这不跟你现在这么用功学习是一个道理吗?”我忽然明白这一抹茶香中蕴含的深意——苦后方得甘来。
跟着爷爷,我尝到了世界上最香、最独特的茶,那一抹茶香触动了我的心灵。
【名师点评】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文章运用环境描写和感官描写来回忆往事,语言清新,充满诗意,感情流露切实真挚。②文章结构完整,有头有尾。以茶香开头,也以茶香结尾。③叙事完整,事例经典。文章选取两个经典事例去描写茶的滋味,体悟“苦尽甘来”的哲思,读来意趣盎然,回味无穷。
六年级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