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爬天都峰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7 爬天都峰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24 09:2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爬天都峰
学科:语文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通过品读,体会“我” 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4. 通过学习课文,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级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
敕学重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弄清“我”肥天都峰前后的恩想变化。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結尾的一句话。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师:(观看视频)
简要介绍天都峰:天都峰是黄山的第三主峰,海拔为 1810米,高耸入云,在黄山三大峰中是最险峻的。由于四周云雾缭绕,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所以被命名为
“天都峰”。这篇文章写的就是作者爬天都峰的过程。
师:通过“我”写爬天都峰的过程,学习如何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的方法。
你们知道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吗?
答: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第一个小法宝来了,那就是按照一定的顺序米
把事情写清楚,我们可以像作者这样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
师:在这三个部分中,我们重点抓住2到7自然段来学习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的方法,作者在这些自然段中,主要运用的是第二个小法宝:把细节写具体。
二、深入课文,领悟中心
(一)、爬山前
(1)第2白然段: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师:“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这句话运用了夸张手法,作者认为山都高耸入云,写出了天都峰的海拔之高。
“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这句话
同样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石级边上的铁链在作者的眼里不仅陡峭,而且像是从天上挂下来的,写出了天都峰的高大陡峭,因此作者产生了畏惧心理,不敢爬山。
(2)第3-5自然段:
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来肥天都峰?”
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巷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谷还大哩!我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也点点头,说:“对,咱们一起爬吧!”
师:这几段话比较易懂,主要运用了语言和心理描写,作者遇到了一位老谷爷,并决定一起爬山。“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巷巷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写出了我对老爷爷也来爬天都峰惊讶又赞叹。
结合上一段的分析,“爬山前”我们可以概括为:由于天都峰高峻陡峭,“我”产生了畏惧心理,不敢爬。但忽然遇到了一位老爷爷,并决定一起爬山。
(二)、爬山中
第67自然段: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师:在这两段话中,作者运用了动作描写,“奋力”、“攀”、“爬”等词语,再加上
“终于〞一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作者爬山的因难,用时之久。爬山中的这段话我们可以简要地概括为:“我” 跟爸爸、老谷爷经过艰难的爬山过程,终于到了山顶。
师:从2-7自然段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作者是如何通过把细节写具体,也就是把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等尽可能详细地描写出来,从而把爬天都峰的过程写清楚。
(三)、爬上峰顶后
(1)第8-10 自然段:在鲫鱼背前,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张相,留作纪念。老爷爷拉拉我
的小辫子,笑呵阿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來了!”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师:这几段话主要运用了语言和动作描写,写了“我们”爬上峰顶后的互动交流。从中
我们也得知,是因为作者跟老爷爷在爬山的过程中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才顺利地爬上了峰顶。
我们可以把“爬上峰项后” 概括为:“我”跟老爷爷互相道谢,原米是 “我们” 互相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才顺利地爬上峰顶。
表演情景剧——爬天都峰
找一组同学上台表演。
三、课堂总结,激发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相处时,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要善于从别人身上获取力量,增添勇气,从而到达成功的峰顶。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