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单元卷】第四单元(一)——部编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单元卷】第四单元(一)——部编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6.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24 10:10: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第四单元核心素养卷(一)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积累运用
一、快乐书写。默写王之涣的《凉州词》不写题目,作者。(4分)
二、在语境中,看拼音写词语。(5分)
英雄是高耸的灯塔,是永远摧毁不了的信仰。方志敏面对威吓,在阴森的牢
狱里写下《可爱的中国》, 诉说对中国光辉未来的 yóu zhōng 希
冀。毛主席送子 bēn fù 朝鲜战场,在爱子牺牲后他zūn zhòng
朝鲜人民的意愿将其留葬异国,为革命不搞tè shū
不徇私情。作为英雄的儿女,我们要秉承革命先辈遗志,担当起民族复兴的使命。
如今的中国,呈现出一幅幅 zhǎn xīn 的画卷。
三、选择题。(16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踌躇(chú) 五千仞岳(rèn) B.绷带(běng) 堪称军神(kān)
C.企望(qí) 匪夷所思(fěi) D.威吓(xià) 矜持不苟(jīng)
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青春作伴好还乡(青年时期)
B.五千仞岳上摩天(碰到天,形容极高)
C.却看妻子愁何在(妻子和孩子)
D.三万里河东入海(黄河)
3、填在下面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2分)
①他重新_____着眼前这个人,冷冷地问:“你是干什么的?”
②他______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
③清贫,洁白_______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A.审查 若有所思 朴素 B.审视 若有所思 朴素
C.审查 神思恍惚 朴实 D.审视 神思恍惚 朴实
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周末我去打新冠疫苗,护士阿姨打针的手法十分娴熟,一针见血。
B.电视剧《功勋》里被子弹打中却一声不吭的小战士非常令人敬佩。
C.我们要铭记那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马革裹尸的英雄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D.杨倩夺得东京奥运会女子十米气步枪冠军时,电视机前的我们都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5、下面的问句需要回答的一项是( )。(2分)
A.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
B.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
C.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
D.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
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兵士坚决不相信。(语言描写)
B.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动作描写)
C.沃克医生的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外貌描写)
D.“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心理描写)
7、下面最适合用来致敬抗美援朝战士的一副对联是( )。(2分)
A.保家卫国,浩气同乾坤不朽;抗战捐躯,英名与日月争辉。
B.抗美援朝,烈士丹心昭日月;保家卫国,英雄豪气壮山河。
C.赤旗飘扬,万里江山一片红;社会和谐,华夏大地四季春。
D.将士勇捐躯,铁马悲风犹在耳;华夏期圆梦,卢沟晓月再腾龙。
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军神》中作者重点写了沃克医生的动作、语言、神态和情绪变化,因此,本文的主要人物是沃克医生。
B.“烟花三月下扬州”和“便下襄阳向洛阳”中的两个“下”字,都有顺流而下的意思。
C.《清贫》写的是方志敏被捕时两个国方兵士想从他身上发意外之财,结果一无所获的事。
D.“三万里河”指的是黄河,“五千仞岳”指的是华山。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照样子,根据情景提示,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或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内心。(4分)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1)马上就要上台演讲了,小浩 。
(2)由于不小心弄丢了公交卡,小奇 。
2、照样子,写出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4分)
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我都能一笑而过,可是这件事让我实在无法释然,胸口总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似的,白天心神不宁,晚上也无法入睡。
(1)他以前在课堂上总是很安静,今天

(2)从前,我 ,可这一次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9分)
1、古诗中总有浓浓的情:“却看妻子愁何在, ”,表现了 听到朝廷收复蓟北的消息时的喜悦之情;“遗民泪尽胡尘里,
”,表现了陆游的爱国热情;“羌笛何须怨杨柳, ”蕴含了戍边战士不得还乡的无奈;《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 ”表达了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4分)
2、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很多诗人都把它写进了诗里。如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 , ”,王之涣《凉州词》中的“ ,一片孤城万仞山”。(3分)
3、《军神》按 的顺序,从“求治—— ——
——术后”四个方面,具体写了 眼睛受伤,手术坚持不用麻醉剂的故事。(2分)
阅读理解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1分)
【材料一】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2024年9月 19日12时11分,机头显著位置标记着“C919”字样的中国南方航空公司CZ3539航班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腾空而起,满载乘客飞向 1000 多公里外的上海虹桥机场,于14时3分顺利降落。至此,中国三大航空公司已全部开启了国产大飞机的商业运营,这是中国民航史上有标志性意义的时刻。从东航接收全球首架C919,到如今C919成为三大航“标配”。 国产大飞机经过实际运营的考验,迈过“从0到1”的门槛后,如今已进入“从1到 N”的快速成长期。接下来,将会有更多架C919 交付各大航司。
【材料二】大型飞机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工业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一架C919客机有724根线缆、2328根导管、总长近80公里的管线,零部件总数达250万个。这么多零部件“组合”在一起且实现飞行的安全、高效,本身就是极其艰巨的任务。 国产大飞机从立项、研制,再到完成数百个试飞科目、上千项试验科目、数千个小时飞行的适航取证审定工作,交付后又开启100小时的验证飞行,成果来之不易,过程何其艰辛,整个过程犹如一场接力跑。如今,随着C919“一飞冲天”,所有为之付出努力的人都值得骄傲。
【材料三】C919飞机从设计到商业首航的全过程背后,都有年轻人的身影,他们一起为国人的“大飞机梦”续航。2022年12月,东航飞行部团委牵头成立了C919飞行青年突击队,首批由11名35岁以下的党员飞行员组成。2017年5月5日下午,C919飞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完成了一次“堪称完美的首飞”,当天,C919总设计师吴光辉和首飞机长蔡俊激动地拥抱。也正是在这一年,李青调任C919飞机型号一线工作。他带领团队先后赴锡林郭勒完成C919飞机大侧风试验、赴零下39.2摄氏度的海拉尔攻克高寒试验、赴均温超40摄氏度的吐鲁番开展高温试飞,顺利完成数百个试飞科目、上千项试验科目、数千个小时飞行的适航取证任务……后来,从C919的首架交付到规模化生产,所有的“大考”,他都与国产大飞机命运相连。2024年4月29日,李青被授予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1、这三则材料都与 有关,材料一写的是
,材料二写的是 ,材料三写的是 。(4分)
2、材料二中画“——”的句子主要运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 (3分)
3、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2024年9月19日,中国南方航空的首架C919飞机成功首航,标志着这一国产大飞机正式进入商业运营的新阶段。
B.国产大飞机迈过“从0到1”的门槛,如今已进入“从1到 N”的快速成长期。
C.国产大飞机C919从2017年首飞,2024年完成首次商业飞行,历时6年。
D.李青深耕大飞机项目多年,见证了国产大飞机事业的发展,也见证了自己的成长。
4、读材料三中画“ ”的句子,想象李青刚接到这个调任时与平时不同的表现,试着写一写。 (2分)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11分)
军神(节选)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
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画“ ”的句子描写了沃克医生前后不同的表现:以前做手术,他一向“ ”,这次的手术,他却“ ”“ ”。前后对比,表现了沃克医生 。这一句也是从 刻画出刘伯承 的意志。(3分)
2、若要针对选文第2自然段拍一组“手术中强忍剧痛”的特写镜头体现人物形象,请你试着设计重点拍摄镜头并说明你这样设计的理由。(3分)
3、文中最后一段话充分流露出了沃克医生内心的 和 ,朗读这段话时,应该用 (A.疑问、吃惊 B.平静、虚弱 C.震惊、赞叹)的语气。(3分)
4、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有( )。(多选)(2分)
A.刘伯承神通广大,因头脑清晰,带兵打仗总是能取得胜利。
B.在手术过程中,刘伯承一声不吭,表现出了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C.刘伯承在手术时因疼痛抓破了新床单,却还能清楚地数着刀数。
八、现代文阅读理解。(8分)
爱国将领吉鸿昌
吉鸿昌从天津被押解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了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刻处决”,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他,要他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
就义那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 )地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么办呢 ”特务们有些害怕了。“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换枪。”“那你说怎么办 ”那特务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1、梳理文章内容,补全思维导图。(2分)
2、联系上下文,通过人物的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2分)
(1)“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此时,他可能在想: 。
(2)“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此时,他可能在想:

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的内心,在文中括号里补充一个词语,最恰当的
是( )。(1分)
A.不可一世 B.义正词严 C.面无表情 D.卑躬屈膝
4、读画“ ”的部分,试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分析其作用。(3分)
综合实践
九、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五年级(1)班开展了“讲英雄故事”的活动。(4分)
1、请为本次活动写一个宣传标语,标语中包含“英雄”二字。(1分)
2、任选一位英雄(或一个群体),为其写一段颁奖词。(3分)
习作天地
十、习作。(25分)
生活中,妈妈兴奋、生气、感动的样子是否令你印象深刻 请以“妈妈 了”为题,运用本单元学到的描写方法,把当时的情景写下来,反映出妈妈的内心。
参考答案
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二、由衷 尊重 奔赴 特殊 崭新
三、1、A
2、A
3、B
4、A
5、D
6、C
7、D
8、A
四、1、(1)示例脸涨得通红,两只手紧紧地抓着演讲稿,嘴里一直嘟囔着:“我不紧张,我不紧张……”
(2)示例 垂头丧气地趴在桌子上,拧着眉头,一声也不吭。
2、(1)示例却积极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且回答得准确无误,令大家刮目相看
(2)示例 做什么事都马马虎虎的为了协助老师将“六一”儿童节联欢会办好,每一件事我都尽力做得细致、周到
五、1、漫卷诗书喜欲狂 杜甫 南望王师又一年 春风不度玉门关 唯见长江天际流
2、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黄河远上白云间
3、事情发展 术前 术中 刘伯承
六、1、国产大飞机 C919 南航首架C919 飞机成功首航及其历史意义 C919
的研制过程和技术难点 与C919一起成长的青年人才
2、列数字 打比方 用具体准确的数据和形象的语言,突出表现了C919
研制过程的艰辛
3、C
4、一接到这个调任,一向沉稳的李青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但随后他又有些担心地喃喃道:“能参与国之重器的生产制造,我感到责任重大;但又有些忐忑——自己能做好吗 ”
七、1、他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病人,没有想到一个人可以如此坚持 汗珠滚滚 手术过程很艰难
2、青筋暴起 抓破床单 钢铁般的意志
3、敬佩 赞叹 C
4、BC
八、1、大声怒斥 残忍行刑
2、(1)反正,人总有一死的,为了革命死就死吧!
(2)死也要死得光明正大!要给这些反动派看看,共产党员的威严与正气。
他坦然面对死亡 他始终维护共产党的威严
3、义正词严
4、“害怕”“发抖”是对特务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这些细节描写写出了特务被吉鸿昌的威严与不屈精神震慑的表现,侧面衬托了吉鸿昌正直不屈、忠于革命、热爱祖国的形象。
九、1、缅怀革命先烈,争做时代英雄。
2、哈尔威船长,一个光辉的名字。危急关头,你挺身而出,舍己为人,拯救了船上六十个人的生命,自己却毅然投向大海的怀抱。你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十、 妈妈感动了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我和妈妈走在回家的路上。路过一个街角时,我们看到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正蜷缩在角落里,面前放着一个破旧的碗,里面只有几枚硬币。老人的身体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眼神中透露出无助和绝望。
妈妈停下了脚步,眼睛里满是同情。她默默地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些钱,轻轻地放到老人的碗里。老人惊讶地抬起头,眼里满是感激,他颤抖着嘴唇说:“谢谢,谢谢好心人。”妈妈微笑着说:“老人家,这天太冷了,您多注意保暖。”说完,妈妈又把自己脖子上的围巾取下来,轻轻地围在老人的脖子上。
那一刻,妈妈的眼睛里闪烁着温柔的光芒,她的嘴角带着一抹淡淡的微笑。我看到妈妈的脸在路灯下显得格外美丽。妈妈平时总是很忙碌,很少有这样充满温情的举动。在这一瞬间,我感受到了妈妈那颗善良而又充满爱的心。妈妈感动了,她被自己的善举所感动,而那老人也被妈妈的善良所感动。这一幕,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里,永远也不会忘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