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单元卷】第四单元(二)——部编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单元卷】第四单元(二)——部编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3.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24 10:11: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第四单元核心素养卷(二)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积累运用
一、请抄写刘湛秋的《帆》一文的前两个自然段。提示: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的位置,段落要分明。(3分)
二、读语段,按要求完成练习。(11分)
中国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没有被太空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吓倒,他们带着对国家的juàn liàn( )和tè shū( )的使命bēn fù( )太空。在中国空间站,他们 shú liàn ( )地完成了一个个科学实验,呈现了一堂别致的科普课。 同学们看后,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纷纷发出 yóu zhōng( )的赞叹。大家表示,将来也要当航天员遨游(huán)宇。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航天必将写下zhǎn xīn( )的一页。
1、根据拼音写词语。(6分)
2、“吓”在字典中的读音和解释如下图。据此可知,“吓”在语段中应读 ,意思是 (填序号);在“威吓”中应读 ,意思是 (填序号)。 (2分)
3、结合下列解释,语段中“(huán)宇”的“huán”字应是( )。(1分)
4、语段中画“ ”的部分可以用四字词语“ ”来形容。 (1分)
5、几代中国航天人心怀祖国,发扬攻坚克难、永不言弃的精神,使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正像诗句所写:“黄沙百战穿金甲, 。”(1分)
三、选择题。(14分)
1、古诗中的许多字词都与现在的意义不同。请想一想下面加点字词的意思,找出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
A.三万里河东入海(指黄河) B.孤城遥望玉门关(遥遥相望)
C.青春作伴好还乡(指春天) D.却看妻子愁何在(夫妻中的女性一方)
2、选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4分)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反问
(1)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
(2)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
(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4)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
3、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你是军人 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 我当过军医 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

A.“!”,“,,!” B.“。”,“,,!” C.“!”。“,,!” D.“!”,“,,。”
4、读一读,根据情境选择恰当的人物心理。(2分)
(1)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解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
出一丝惊疑。( )
A.惊讶 B.忧虑 C.害怕 D.担心
(2)他一边左顾右盼,一边看看手表,嘴里不停地嘀咕着:“怎么还不来?”( )
A.烦躁 B.焦急 C.期盼 D.镇定
5、下列句子中,没有写出“焦急地等人”这个情景的一项是( )。(2分)
A.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对小刚来说如同过了三秋一样,他在王东家门外蹙着眉
头走来走去。
B.她看看表,又看看车站门口,始终不见那张熟悉的面孔,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C.“妈妈!”小妹笑着迎上去,扑到妈妈怀里,“我好想你啊!”
D.爸爸不时踮脚张望着:“怎么回事呀?怎么还没到家?”
6、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黄沙百战穿金甲”的意思是战士们身经百战,战功赫赫,身上穿着黄金甲。
B.《清贫》一文中,方志敏说的“传世宝”是指时表和自来水笔。
C.“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是对抗美援朝战争中壮烈牺牲的英雄的真实写照。
D.《军神》中,作者在描写人物时,重点写了沃克医生的动作、语言、神态和情绪的变化,因此本文的主要人物是沃克医生。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亮亮焦急地在屏幕前等待着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飞天的直播。
1、请你仿照例句的描写方法,写一写这个情景,表现出亮亮焦急的心情。(2分)
(例)将军看了看他们桌子上的罐头,喉咙哽了一下,说:“同志们……”停了一下,又说:“孩子们,我给大家分菜,每人一筷子。”
2、爷爷看到新闻中对科研人员和航天员的介绍后,感慨地说:“我们有这样坚韧的科学家和这样刻苦顽强的航天员,飞天一定会成功的。”请你将爷爷的话改写为反问句,增强语气。(2分)
3、刘伯承勉力一笑,对医生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改为转述句)(2分)
五、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0分)
1、古诗中蕴含的深厚感情令人动容。“羌笛何须怨杨柳, ”体现了戍边战士不得还乡的无奈;“ ,不破楼兰终不还”展示了战士们誓要打败敌人的决心;“ ,南望王师又一年”表达了百姓对朝廷的失望;“ ,青春作伴好还乡”显示出杜甫得知失地收复后的欣喜;“孤帆远影碧空尽, ”道出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感情。(5分)
2、在《青山处处埋忠骨》中,毛主席同意将爱子毛岸英的遗骨葬在 。 文中“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是对毛主席作出这一抉择前的 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他因失去儿子而十分悲痛的心情。从毛主席最后的决定中,能够看出他具有 的品质。(3分)
3、学完本单元的课文后,我知道《军神》一文讲了刘伯承
的故事;我还从《清贫》中的方志敏身上体会到了他具有
的品质。(2分)
阅读理解
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7分)
在电影《长津湖》中有这样动人的一幕:上百名战士,一个个持枪俯卧战壕,保持着战斗姿势,却再也无法战斗——他们都被冻死了。请你读一读下面的图片和文字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抗美援朝时,时间紧迫,部队走得急,战士们没来得及配备厚冬衣。6连原是在执行任务,埋伏在美军撤退的必经之路上。 由于当时气温过低,埋伏时间过长,6连共125名官兵,全部冻死在高地上,无法再向美军开火。
【材料二】在电影《长津湖》播出后,更多的人了解了这部分历史。有人提问:“‘冰雕连’为什么要做这种无谓的牺牲,为什么不先撤退 他们这样白白牺牲太可惜了!”有网友回答说:“中国军队始终把‘坚决服从命令,誓死完成任务’当作最高行为准则,所以一直守着阵地。”
【材料三】下面是在6连上海籍战士宋阿毛身上发现的绝笔诗。
我爱亲人和祖国,
更爱我的荣誉。
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
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
哪怕是冻死,
我也要高傲的,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1、材料一告诉我们,“冰雕连”的牺牲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多选)(2分)
A.衣物单薄,天气寒冷。
B.他们埋伏的地方是美军撤退的必经之路。
C.埋伏时间过长。
D.当时消息不通畅,他们不清楚前线的战况。
2、从材料二中可知,“冰雕连”牺牲的根本原因是他们把“ ,
”当作最高行为准则。这一点从哪里也能得到印证 用“——”画出相关语句。(3分)
3、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可以体会人物的内心,进而加深对人物品质的理解。请想象战士们在冰天雪地中执行任务的画面,并写一写。(2分)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8分)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对下列诗句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B.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C.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D.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2、本诗重在写“迎凉有感”,在入题前却极言山高水长,这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手法,在诗歌表现手法上称作 ,陕北民歌“ ”形式中常用这种表现手法。(2分)
3、如果把本诗第3句中“尽”字换成“滴”字或“流”字好不好 为什么 (2分)
4、本诗与陆游《示儿》诗的主题基本相同,表达了作者对 的同情,对 的期盼,同时也暗含对 的不满。(3分)
八、现代文阅读理解。(12分)
最后的时刻
①那是一个非常晴朗的日子。守望在牢门边的人们清楚地看见,一辆卡车和一辆吉普车急速地向渣滓(zǐ)洞开来。特务说是要把江姐和另一批同志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②这时,江姐正伏在桌上草拟一个学习讨论提纲。一听见喊她的名字,她不慌不忙地把未写完的讨论提纲塞在另一个同志的床铺下面,随即跳下床来,拿起梳子对着墙上那面破镜子,像平常一样地梳着她的黑发。
③同牢房的人听说江姐要转移,心里很难过,都跑过来围着江姐。但一看到她那样平静和不慌不忙的表情,顿时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有些同志连忙给江姐收拾行李。
④江姐梳好了头发,在枕头下面取出了她那件洗得干干净净的、被捕时穿过的一身旗袍,脱下了打着“×”号的囚服。
⑤蓝色的旗袍外面套着一件玫瑰色的短毛线衣。江姐习惯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理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着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前照了照,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是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⑥特务在门外不停地催促。江姐准备告别女室的同志。
⑦“江姐,你的换洗衣服 ”一个女同志把江姐的衣服、毛巾、牙刷收拾在一个小布包里。江姐轻轻地接过布包,看了一眼,又递给那位女同志。“留给大家用吧。看见这些东西,就等于看见我一样。”包落在地上。同牢房的人忍不住悲伤,哭了起来。
⑧这时,从走廊里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成群的男同志,戴着手铐,从牢房里从容地走出来,一路上和每一间牢房里伸出来的手紧握着告别。
⑨江姐抬起头来,像对自己,也像对着大家说:“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
⑩江姐说完以后,就大步向牢门走去。她走到门口又停了下来,回头向室内看了一眼,熟悉的八张双层铺,一张小条桌,墙上的破镜子……
“同志们,永别了!”
“江姐!江———”人们红肿着双眼,像猛地醒过来似的,忽地一下扑向签子门。//
江姐和许多男同志,挺立在囚车上面,像去迎接庄严的战斗,像去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看,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胜利的欢笑,洋溢着圣洁的光辉……//
1、文章已用“//”分成了三部分,请梳理文章内容,完成示意图。(3分)
题目“最后的时刻”指的是 。你是从文中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 请用横线至少画出两句。(2分)
3、第②段画“ ”的句子通过对江姐的 和 描写,表现出她面对敌人时的 。(2分)
4、当同牢房的同志听说江姐要转移时,她们的做法是 ,
而江姐则 。(2分)
5、在朗读第 段时,用( )的语调更能表达出江姐的情感。(1分)
A.低沉悲伤 B.舒缓轻快 C.高昂深情
6、读了选文,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江姐 (2分)
综合实践
九、2025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75周年,你校组织去敬老院参与慰问抗美援朝老战士的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4分)
1、请你拟定2个具体的活动项目。(2分)
示例:听老战士讲述抗美援朝经历


2、假如你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现场,请你用心里话表达对抗美援朝老战士的敬意。(2分)
习作天地
十、习作。(25分)
在家庭生活中,哪位亲人兴奋、难过、生气 的样子令你印象深刻 请仔细回想,当时发生了什么事 事情的前因后果是怎样的 请你以“妈妈(爸爸、爷爷、奶奶等) 了”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把事情写完整,人物表现要写具体,反映出人物的内心。2.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
二、1、眷恋 特殊 奔赴 熟练 由衷 崭新
2、xià ① hè ②
3、情不自禁
4、D
5、不破楼兰终不还
三、1、D
2、DCBA
3、C
4、AB
5、C
6、C
四、1、亮亮踱着步子在屏幕前转来转去,转两圈就停下来看看新闻中的进展。最后他实在等不了了,就问爸爸:“为什么还不开始直播 ”
2、我们有这样坚韧的科学家和这样刻苦顽强的航天员,飞天怎会不成功呢
3、刘伯承勉力一笑,对医生说,他一直在数医生的刀数。
五、1、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遗民泪尽胡尘里 白日放歌须纵酒
唯见长江天际流
2、朝鲜 神态 以国家为重、为革命不徇私情
3、在眼睛受伤后,坚持不用麻醉剂,忍受巨大疼痛接受手术治疗还能数出医生刀数 矜持不苟、舍已为公
六、1、AB
2、坚决服从命令 誓死完成任务 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的,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3、他匍匐在地上,手中握着钢枪,坚毅的眼神望向前方,仿佛在说:“冰雪休想打败我们!”
七、1、B
2、起兴(兴或比兴) 信天游
3、不好,“尽”字强调眼泪流干,程度比“滴”“流”要深。
4、百姓 王师 统治者
八、1、从容赴死 整理着装 深情告别
2、江姐生命的最后时刻,也是无数革命志士的付出结出硕果的时刻但一看到她那样平静和不慌不忙的表情,顿时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江姐和许多男同志,挺立在囚车上面,像去迎接庄严的战斗,像去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
3、动作 神态 从容镇定,英勇无畏
4、围着江姐、帮忙收拾行李 从容不迫地梳头、整理着装
5、虽然我知道我要赴死了,但是我相信,希望就在前方,黎明马上就要到来,我的付出是值得的。
6、C
九、1、示例:①为老战士表演文艺节目 ②为老战士打扫室内外卫生
2、示例:您用鲜血洗刷了中国百年的耻辱,用汗水创造了和平的环境,用行动保护了祖国的安危:您是我们心中永远的英雄,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不负众望,为祖国的未来奉献自己的力量。
十、 妈妈生气了
那天晚上,我正在房间里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妈妈在厨房忙碌着准备晚餐。突然,厨房里传来一声巨响,我吓了一跳,赶紧跑过去看。
只见妈妈站在厨房中间,脸涨得通红,眼睛瞪得大大的,双手叉腰,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她的嘴巴微微颤抖着,似乎有千言万语要冲出来。原来,妈妈不小心把一个碗打碎了,碎片散落一地。
我小心翼翼地问妈妈有没有受伤,妈妈一边生气地责怪自己不小心,一边又不停地数落我:“你怎么还在房间看电视,没看到我在厨房忙吗?要是伤到人了怎么办?”她的声音提高了好几个分贝,眼神里满是恼怒。我低着头,不敢说话,心里很愧疚。我知道妈妈白天工作已经很辛苦了,晚上还要做家务,而我却只顾自己看电视。
看到妈妈这么生气,我赶紧拿来扫帚和簸箕,把碎片清理干净。妈妈看到我认真的样子,气也消了一些,她叹了口气说:“以后可不能这样了,家里的事情要多帮忙。”我连忙点头,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多为妈妈分担家务,不再让妈妈这么生气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