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第四单元核心素养卷(四)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积累运用
一、将下面这段话工整规范地按照书写格式抄写在格子里,注意标点。(2分)
沃克医生惊呆了,失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二、读语段,按要求完成练习。(11分)
①方志敏、李大钊等爱国志士被抓后,面对敌人残酷的shěn xùn( )坚贞不屈,坚决不做半点儿有损党和人民利益的事情,最终为gé mìng( )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②毛主席曾在1958年指出我们也要搞原子弹、氢弹和洲际导弹。
当时我国在这些方面的技术还十分落后, 不少科学家都不曾chóu chú( ),愿意yuǎn fù( )西北,投身到这项事业中,并以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为荣。
③在中国人民bù yí yú lì( )的奋斗下, cí'ài( )的祖国母亲发展得越来越好:一座座mó tiān dà lóu( )拔地而起,一条条高速铁路四通八达……许多juàn liàn( )祖国的华人华侨也为祖国的发展感到骄傲。
(1)根据拼音写词语。(8分)
(2)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关联词语。(1分)
(3)看看冰冰读完李大钊的事迹后的反应,照样子写一写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2分)
平时冰冰读完故事后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和朋友分享,今天她读完李大钊的事迹后却只是静静地坐着,一言不发,陷入了沉思。
三、选择题。(14分)
1、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孤帆远影碧空尽(消失) B.五千仞岳上摩天(长度单位)
C.青春作伴好还乡(春天) D.却看妻子愁何在(夫人,媳妇)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此次比赛失败的原因,我们都很佩服他。
B.尽管敌人神机妙算,还是被我军指战员识破了。
C.篮球比赛打得难解难分,此刻他投进关键一球,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D.读完《清贫》这篇课文,我对方志敏烈士肃然起敬。
3、对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军长的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的肌肉抽动了一下。(神态描写)
B.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外貌描写)
C.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动作描写)
D.“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兵士坚决不相信。(语言描写)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起来。
B.我们班的人数是全校最多的班级。
C.小军知道自己错了,心情很繁重。
D.我们要正确运用和理解学过的词语。
5、“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朗读这句话时应该用( )语气。(2分)
A.肯定和责备 B.惊讶和自负 C.惊讶和责备 D.肯定和敬佩
6、对下面语句的主要内容概括得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
A.涌浪发出的声音响亮 B.涌浪气势凶猛、十分壮观
C.海水的力气非常惊人 D.海给人带来凶险和危害
7、对下列句子中人物心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 这次怎么会……(体现了毛主席内心的悲痛与不舍)
B.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体现出病人内心烦躁,痛苦不堪)
C.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体现了沃克医生对病人铮铮铁骨、英勇顽强的惊讶和赞叹)
D.“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体现了方志敏的临危不惧和对国民党兵士的蔑视)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6分)
1、怎么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呢 (改为陈述句)(2分)
2、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 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照样子,描写一个人与平时不同的表现)(2分)
3、用上动作、神态或语言描写来写一写你愿望成真时的表现,体现出你的内心感受。 (2分)
结合语境,根据所学内容填空。(7分)
1、听到一个个革命英雄故事,我深深感受到革命烈士誓死保卫祖国的信念正如《从军行》中的“ ,不破楼兰终不还”那般坚定; 看到关于抗战胜利的展览,我终于理解杜甫用“ ,初闻涕泪满衣裳”传达出的忽闻捷报后喜极而泣的心情。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们应从小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正如林则徐所言:“苟利国家生死以, 。”
在红色主题展览馆里,我们认识了 的毛主席,
的刘伯承,还有 的方志敏。方志敏认为:“
,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阅读理解
六、古诗对比阅读。(9分)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宋] 陆游 [宋]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僵卧①孤村不自哀,
五千仞岳上摩天。 尚思为国戍轮台②。
遗民泪尽胡尘里, 夜阑①卧听风吹雨,
南望王师又一年。 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释】①僵卧:躺卧不起,形容老病。②戍(shù)轮台:指守卫边关。③夜阑:夜将尽。
1、下面句中加点的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选择合适的选项。(3分)
A.诗人有心报国却无法实现,只能寄托于梦境。
B.诗人对自身处境不悲哀,还一心想报效祖国。
C.诗人对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1)南望王师又一年( )
(2)尚思为国戍轮台( )
(3)铁马冰河入梦来( )
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诗句运用( )(A.夸张 B.比喻 C.排比)的修辞手法,展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朗读时,我觉得用( )(A.轻快 B.感伤C.高昂)的语气能更好地表达诗人的情感。(1分)
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遗民”的心情如何 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2分)
4、下表是陆游的人生经历,阅读后完成练习。(4分)
人生阶段 45岁之前 46岁至65岁 66岁至85岁 85 岁
主要经历 读书求学,科举失意, 初仕罢归 入蜀从军,再 遭免职 退居山阴老家 写下绝笔诗, 逝世
(1)从诗人的人生经历,我可以猜到《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两首诗是他在 所写。85岁时,他写了绝笔诗《 》。(2分)
(2)陆游在诗作中多次提到“王师”,表达了他
的愿望。(1分)
课内外对比阅读。(8分)
【语段一】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语段二】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语段三】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读完三个语段,我知道“病人”和“你”指的都是 (填人物名字)。(1分)
2、语段一画“ ”的句子中,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是因为
。这里描写了沃克医生的反常表现,作用是
。(2分)
3、语段二是对病人什么的描写 病人当时的内心想法是怎样的 写一写。(2分)
读语段三,这段话是对沃克医生 的描写,表现了他
的心理。下面选项中,不符合沃克医生当时内心想法的一项是( )。(3分)
A.这个人具有勇敢无畏、坚韧不拔的品质,是个真正的男子汉。
B.这个人军事能力卓著,他一定在军队中享有极高的地位,战无不胜。
C.这个人能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疼痛,有着钢铁般的意志。
八、现代文阅读理解。(13分)
临刑前的较量
①隆隆的炮声由远至近,解放军先头部队已经到达重庆近郊。阳光即将照进白公馆集中营。
②特务头子徐鹏飞出现在关押共产党人许云峰的地窖门口,不慌不忙地用十分平和的声音招呼道:“许先生!”
③侧坐的人,没有回答。
④徐鹏飞又上前一步,殷切地喊道:“许云峰许先生!”
⑤侧坐的人,这才(第一处) 瘦弱无力的身体,用炯炯的目光,(第二处) 着面前的特务。从离开渣滓洞到这潮湿黑暗、与世隔绝的地窖,将近一年。他的身体被折磨得衰弱不堪。脸色苍白,隆起的颧骨显得十分突出。可是,他的两只眼睛,仍然炯炯有神,带着永不熄灭的威力,(第三处) 着任何危险与威胁,毫无畏缩。
⑥“我特地来告诉许先生一个好消息。”
⑦徐鹏飞笑了笑:“我可以把真实情况全部奉告:共军分两路入川,国军全线溃退,重庆已经危在旦夕……我想,许先生听到这个消息,一定很高兴吧 ”
⑧“当然高兴。”许云峰不掩饰,由衷地笑了。
⑨“事实完全如许先生预料的那样……”徐鹏飞又说道:“当局准备了炸药、雷管、定时炸弹,一旦共军进入市郊,重庆这座有名的山城,也许就不存在了……”
⑩许云峰忽然朗声地笑了。笑声使徐鹏飞心头一惊,更使他不安,他再也不能控制刚才那狠毒而故作镇静的心境了。
“山城将在黎明前消失,许先生听了,恐怕很难高兴吧 ”
“我丝毫不担心。”许云峰朗声说道,“我确信,在黎明前消失的不是山城,而是见不得阳光的鬼魅!雨过天晴,山城必将完整地归还人民。”
“还有一点小消息,我也不想隐瞒。”徐鹏飞再次露出奸笑,“共产党的胜利就在眼前,可是看不见自己的胜利,这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我不知道此时此地,许先生到了末日,又是何心情 ”
许云峰无所谓地笑了笑:“这点,我完全可以奉告。我选择了革命道路,变成使反动派害怕的人,我感到自豪。我已看见了无产阶级在中国的胜利,我感到满足。风卷残云般的革命浪潮,我感到无穷的力量。人生自古谁无死 可是一个人的生命和永葆青春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那是无上的光荣!这就是我此时此地的心情。”
——(节选自《红岩》,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动词按顺序填在文中的三处横线上。(3分)
A.打量 B.直视 C.回转
第一处: 第二处: 第三处:
2、第⑤段主要是对人物的外貌描写,作者同时用“瘦弱无力、衰弱不堪”与“炯炯的目光、炯炯有神”来描写许云峰,是否矛盾 说说你的理解。(2分)
3、借助导图,用简短的小标题梳理许云峰听到的三个消息、发出的三次笑以及三次内心活动。(5分)
题目中的“较量”表面指徐鹏飞和许云峰的较量,实际是指
的较量。(1分)
5、文中的许云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结合文中相关语句说一说。 (2分)
综合实践
九、口语交际。(3分)
有人认为,我们现在的生活很幸福,也没有战争,所以不用去了解那些革命烈士的故事。我们应该展望未来,往好的方面发展就可以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习作天地
十、习作。(25分)
题目:那一次,我 了。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生气”“激动”“伤心”等。填完后,想一想当时发生了什么事,然后把这件事写下来,具体写写自己当时的样子,表现出当时的内心活动,注意运用本单元学习的描写人物的方法。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一、沃克医生惊呆了,失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一、1、①审讯 革命 ②踌躇 远赴 ③不遗余力 慈爱 摩天大楼 眷恋
虽然……但是……
平时妹妹对爸爸讲的历史故事一点儿也不感兴趣,今天却津津有味地听了起来。
三、1、D
2、B
3、B
4、A
5、A
6、B
7、C
四、1、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
2、往常哥哥考完试后总会高兴地告诉爸爸妈妈,说自己一定能考出好成绩,这次他却一句话都没有说,到家后就默默地进了自己的房间。
3、听到爸爸同意带我去游乐园玩,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然后风风火火地跑到厨房,大声地告诉妈妈:“爸爸要带我去游乐园玩啦!”
五、1、黄沙百战穿金甲 剑外忽传收蓟北 岂因祸福避趋之
2、胸怀博大 意志顽强 清贫朴素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
六、1、 (1)C (2)B (3)A
2、A C
3、“遗民”的心情是痛苦的。我是从“泪尽”“望”“又”等词语体会到的。
4、66岁至85岁之间(退居山阴老家时) 示儿 希望朝廷能早日收复失地,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七、1、刘伯承
2、他担心病人难以忍受疼痛 侧面烘托病人承受的巨大疼痛和他钢铁般的意志
3、语段二是对病人动作的描写。
病人当时的内心想法是:为了革命,为了能更清醒地指挥作战,我能忍受得住,我一定能忍受得住!
4、神态、语言 震惊、敬佩 B
八、1、CAB
2、不矛盾。因为“瘦弱无力、衰弱不堪”描写的是许云峰在国军折磨下的身体状态,体现出国军对渣滓洞内共产党员折磨之残酷;而“炯炯的目光、炯炯有神”描写的是许云峰的精神状态,体现出他对共产党必将胜利、人民必将胜利的坚定信念。
3、消息:胜利前将牺牲 笑:朗声地笑 无所谓地笑 内心:丝毫不担心 对革命事业的骄傲和不悔
4、正义与邪恶
5、从文中许云峰的几次“笑”中,许云峰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对敌人十分蔑视,对革命忠贞不屈,对死亡毫无畏惧,对革命的胜利充满信心。
九、不同意,如果没有那些革命烈士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但革命烈士的爱国精神和舍身为国的高尚品质仍值得我们学习、发扬。 十、 那一次,我激动了
生活中有许多令人难忘的瞬间,而那一次,我激动不已。
那是一次学校的演讲比赛。我站在后台,紧张得手心直冒汗。看着前面的选手一个个精彩的表现,我心里既羡慕又有些害怕。我不断地在心里给自己打气:“我准备得很充分,一定可以的。”
终于轮到我上台了。我深吸一口气,迈着略显沉重的步伐走上讲台。站定后,我看到台下那一双双眼睛都在注视着我,我的心跳陡然加快。我张开嘴,开始演讲。起初,声音还有些微微颤抖,但随着演讲的进行,我逐渐沉浸在自己的讲述中,声音也变得越来越洪亮,越来越自信。
当我演讲完最后一个字,台下先是一片寂静,紧接着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我看到评委们也都露出了赞许的笑容。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的脸上火辣辣的,心中却像有一只小鹿在欢快地跳跃。我激动得热泪盈眶,这是我付出努力后收获的成果啊。我激动地走下讲台,脑海里不断回放着自己演讲时的画面,心中满是自豪与喜悦。这一次的激动,也成为了我记忆中最璀璨的一颗星。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