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敬业与乐业》《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论教养》《精神的三间小屋》教读课教学设计
学情与学情调查
一、显性学情:
1.初三的学生并非第一次接触议论文。小学时期有简单接触过相关知识信息。初中除了在初三进行系统的议论文学习,在其他学期也有过接触,如:初中教材中也有议论性文章的学习,如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七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八年级上册《我为什么而活着》、八年级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等。接触过议论文,但不够系统和深入。
二、课前隐性学情调查:
1.议论文三要素是哪些?
2.你知道论据吗?知道它们的分类吗?能分清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吗?
教学目标
1.了解议论性文章的特点。
2.正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区分观点与材料。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文章了解议论性文章的特点。正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区分观点与材料
评价设计
1.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通过预习课组织个人读、抽段读等多样化的朗读形式,学生能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思考其共性,达成目标1。
2.以《敬业与乐业》为例,梳理文中能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先自主探究再进行小组交流,展示后引导了解论点和分论点;再从论据的支撑方面,随文批注论据类型,简要解读论证方法,达成目标2。
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过程 教师组织过程
准备上课:语文课本、书写文具等 开始上课
一、进入新课 一、导入新课
励志追梦,成就自我。校刊《泇河风》开始了新一期的主题“自强不息”的征文活动,特向九年级的同学征集励志议论性文章,如何完成一篇励志征文,语文学习委员建议到九年级上册二单元寻找答案。 讲道理,告诉我们知识。 总有那么一两处,承我青春多彩梦。咱们的校刊《泇河风》又开始征稿了。这次“自强不息”主题征文活动,特向我们九年级的同学征集励志议论性文章,如何 完成一篇励志征文,咱们的课代表建议到二单元寻找答案。一起探索吧! 通过预习,你发现二单元的文章有什么特点?是的有观点,讲道理九上议论性文章的特点。
活动一:画关键句,明晰论点 活动一:引导学生速读课文,勾画能表达观点的语句。
1.速读四篇文章,勾画关键语句,梳理出能表达文章观点的语句。 2.自主阅读和勾画。 3.小组交流后每组汇报员按举手先后顺序展示学习成果。 4.自主思考论点及其一般所处位置。 5.齐读论点和分论点的知识点,明确其关 系。 6.展示文章中心论点及论点位置(常出现在标题、开头、中间、结尾处)。 1.布置任务:请同学们先速读本单元的四篇文章,边读边勾画文中能表达文章观点的语句。 2.评价标准:勾画出表达文章观点的语句。 3.评价方式:教师选择小组抽查学生勾画情况,4~6人次。布置任务:这里能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是否都可以称为论 点呢?它们大多出现在文章的什么位置? 4.评价标准:分清论点及分论点的关系。 5.评价方式:教师选择抽查学生归纳情况,4~6人次。 6.总结归纳:论点是一篇议论性文章的魂,是想让别人看见而高高飘扬的旗帜。
活动二:随文批注,缕清论据 活动二:引导学生随文批注,缕清论据类型,了解论证方法
1.阅读《敬业与乐业》随文批注,使用了哪些类型材料?依据锦囊对文章论据进行随文批注。 知识锦囊:议论文常见的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分类 类型作用事实 论据包括事例、史实、统计数据、 神话故事等。真实有力地论 证观点,增强 文章的说服力道理 论据包括经过验证 的真理、名人名言、格言、谚语,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具有权威性和 科学性,使论 证更具说服力
2.自主跳读课文,寻找论据,做批注,口头组织语言。 3.小组分享批注,讨论交流,完善自己的答案 4.举手发言或被点名发言。 1. 论点是如何让人信服的呢?用了哪些材料来支撑的? 阅读《敬业与乐业》随文批注,使用了哪些类型材料?这些材料就是议论文三要素中的论据。根据前测了解到大家对论据知识点掌握不足的情况,特意给大家准备了知识锦囊。 2.评价标准:①批注出论据分类或类型:即道理论据或事实论据,亦或举例、引用名言等信息;②语言简洁。 3.评价方式:教师选择某一层次学生展示,5 人次。 4.总结归纳:论据是升旗时的缆绳,源源不断地强有力的支撑。论点、论据、论证三者之间,再来打个比方吧。论点是饺子,论据是做饺子的面和馅料,论证则是包饺子的过程。
活动三:学以致用,迁移提升 活动三:引导学生阅读出示的文章,快速找出论点,分清论据材料的使用。
1.快速阅读出示的文章。 2.完成两道练习题。 (1)本文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下列哪则材料适合放在第②段,为什么? A.屠呦呦在荣获诺奖之前,就已经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坚守 60 年。她的团队完成从零到一的探索,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终提取出挽救无数生命的青蒿素。 B.霍金患病后,只要自己能做到的事情绝不麻烦别人。他曾有 6 次非常近距离地和死神交手,他都顽强地活了下来。 3.自主思考后展示答案。 (1)戒惰以正恒心,不只是读书之要诀,也是成就事业的密钥。 (2)A 适合做本文论据。 A.列举屠呦呦坚持几十年如一日,不怕失败,最终提取出青蒿素的例子,与本文论点一致。 B.写的是霍金面对疾病顽强的活下来,体现他顽强的观点,不能证明本文观点。 4.举手发言或被点名发言。 1.布置任务:出示文章,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出示的文章。 2.评价标准:3 分钟内完成文章阅读; 3.布置任务:完成两道练习题。 (1)本文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下列哪则材料适合放在第②段,为什么? A.屠呦呦在荣获诺奖之前,就已经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坚守 60 年。她的团队完成从零到一的探索,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最终提取出挽救无数生命的青蒿素。 B.霍金患病后,只要自己能做到的事情绝不麻烦别人。他曾有 6 次非常近距离地和死神交手,他都顽强地活了下来。 4.总结归纳:书里乾坤大。多读书,到广阔的天地里去求知,去成长。
活动四:盘点收获 自我勉励 活动四:引导学生盘点收获 自我勉励
小 组 合 作 展 示 评 价项目 内容等级找到 中心 论点 语句能利用勾画的文中关键词句基本弄清楚文章论点;基本完成归纳出中心论点位置;能利用勾画出的文中关键词句准确概括文章论点;准确完成归纳中心论点位置;分清 材料 (论 据)能结合具体片段,大致了解论据;能随文批注,准确而全面地概括出论据。小组 合作有两位或两位以上成员参与展示;全员参与且能比较顺利地展示;全员参与且成员分工合理、展示形式新颖。
请 依据 本 小组 的 表现 对 自 己的学习打分,获得满星 15 颗 的最佳小组有谁?自己觉得能 得 9 颗星的潜力小组有谁?觉得 自己小组可得 10-14 颗星的优胜 小组有谁?请举手。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依理据例而言》作业设计 为了更好地完成征文活动,特设征文督导组,邀请你参与并积极带头完成相应的 任务。 【作业一:N 个为什么】 1.生活里有好多好多小问号。积累生活里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简要说说自 己的思考,也可深入探究。 【作业二:课后延学单】 2.把四单元剩余 3 课的论据及论证方法标注在课本空白处。 课文 论据 《敬业与乐业》道理论据: ①第三段引用孔子言论证明“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 ②第六段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 ③第七段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 ④文中一些凝练的说理,如:最后一段敬业即 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 事实论据: ①用百丈禅师的例子有效地说明了人要不断地劳作,从 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②第 6 段中举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的例子论证了“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和“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两个观点,从而证明了为什么要“敬业”的道理,增强了说服力。 ③第七段举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和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 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业”)。《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论教养》《精神的三间小屋》
附答案:《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事实论据:第三段对圆明园进行细 致描绘,后面有列举了西方一些国家的代表建筑,论述圆明园的艺术成就之高。道理 论据:一些凝练的说理。如第七段中关于政府与人民的论述,点明远征这个错误是一 些政客执政的政府的错误,而非人民。 《论教养》事实论据:列举了六个“无教养”的行为,得到教养的内涵。在“有风度” 部分列举了正面的例子论述“优雅”“风度”建在有“教养”基础上,互为一体。 道理论据:一些凝练的说理,如最后一段。 《精神的三间小屋》第一、二段引用名言引出精神有广阔的空间。第十段分析 25-60 岁的时间,论述事业的重要。 道理论据:一些凝练的说理,很多恰当的比喻句是兼顾文采的道理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