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作业单】语文园地四——部编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作业单】语文园地四——部编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9.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24 10:2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作业单
语文园地四
一、基础达标。
右图是小轩的书法作品,下面点评不恰
当的一项是( )。
A.小翰:字形端正,行款整齐,写得很棒!
B.小林:作者应该写在最后一行右下角。
C.小优:文段的开头应该空两个字的位置。
D.小加:字的间距均匀,看起来很舒服。
2、下面词语中的“吓”与“威吓”的“吓”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恐吓 B.吓唬 C.吓人 D.惊吓
3、下面对加点部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五千仞岳上摩天(碰到天,形容极高)
B.南望王师又一年(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C.初闻涕泪满衣裳(眼泪)
D.却看妻子愁何在(妻子和儿子)
4、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孤城/遥望/玉门关 B.三万里/河东入/海
C.便下襄阳/向/洛阳 D.却看/妻子愁/何在
5、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相应的练习。
一针( )( ) ( )不自( ) ( )( )为公
一声( )( ) 肃( )起( ) 汗如( )( )
(1)上面的词语中,指“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的词语是 ,我能写出它的近义词: 。(2分)
(2)面对突如其来的通信故障,经验丰富的工程师 地指出了问题,并马上提出了解决方案,确保了任务的顺利进行,令人 。(选词填空)
6、给下面的句子选择对应的描写方法。(可多选)
A.神态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
①“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
②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
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
③“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 )
④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 )
二、灵活运用。
7、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B.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
C.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我?
D.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
8、“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歌词。下列作品的创作背景与这首歌的创作背景相同的是( )。
A.《青山处处埋忠骨》 B.《军神》
C.《清贫》 D.《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9、下面诗句不是描写边塞的一项是( )。
A.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B.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0、下面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沙百战穿金甲”的意思是战士们身经百战,战功赫赫,身上穿着黄金甲
B.《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作者是苏轼,该诗表达了他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
C.“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为国捐躯的英雄的真实写照
D.《军神》中,作者在描写人物时,重点写了沃克医生的动作、语言、神态和情绪的变化,因此,本文的主要人物是沃克医生
11、体会人物内心,完成下面的练习。
(1)下列句子中,没有写出“焦急地等人”这个情景的一项是( )
A.爸爸不时踮脚张望着:“怎么回事啊 时间快到了,连个人影也没有。”
B.“妈妈!”小妹笑着迎上去,一下子扑到妈妈的怀里,“我好想你啊!”
C.她看看表,又看看车站门口,始终不见那张熟悉的面孔,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2)选择一种情景(打“√”),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描写,表达人物当时的心情。
收到了喜欢的礼物 被好朋友误解 作文获奖
12、品读句子,完成练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我都能一笑而过,可是这件事让我实在无法释然,胸口总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似的,白天心神不宁,晚上也无法入睡。
(1)句中“我”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的表现是“ ”,而这次却“ ”,通过强烈的 ,让我们感受到了

(2)仿照例句,根据情境提示,写出人物的不同表现吧。
平时,妹妹放学一回到家,就会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机,可是今天,

三、碰撞书本。
13、按要求完成古诗练习。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写的是 (谁)送别 (谁)的事,
诗句“ , ”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之情;《凉州词》中的“杨柳”指的是 ,诗中描
写戍边将士的孤独寂寞与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四、感受阅读。
14、古诗阅读。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
,南望王师又一年。
(1)首句中的“河”指 ,“三万里”运用 的修辞手法,写其气势雄伟。这与第二句写华山的“ ”(用诗句中的词填空)有异曲同工之处。
(2)这首诗前两句写出了祖国山河的 ,衬托出后两句诗人对朝廷久未收复失地的失望。
(3)下面对“南望王师又一年”的“又”字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更贴切的一项是
( )。
A.对沦陷的壮丽河山的惋惜之情
B.对朝廷长期未能收复失地的失望和悲愤
C.对沦陷区中原百姓的思念之情
D.对自己无法为收复失地出力的自责和遗憾
15、阅读与欣赏。
陈延年
【人物经历】
1898年,陈延年出生。
1915年,他同弟弟陈乔年一起来到上海读书。
1919年,陈延年与陈乔年一起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3年,陈延年进入俄国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
1924年,党中央决定抽调旅俄旅法的同志回国工作。 同年10月,陈延年回国后被党中央派去广州。1925年,陈延年被任命为中共广东区委书记。
1927年,陈延年担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在反动势力强大的上海,他不顾危险,坚持斗争。6月26日,陈延年被捕。敌人用尽酷刑,逼迫他供出上海的共产党组织,但他宁死不屈。
1927年,敌人将陈延年秘密押赴刑场。最后,他被凶手们按在地上以乱刀残忍地杀害。
【后世纪念】
陈延年墓位于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陵园开园时间为6:00-17:30(17:00停止入园)。
中国邮政发行《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纪念邮票,其中就有陈延年。
安徽合肥有一条“延乔路”,以此纪念陈延年和陈乔年两位烈士。
【人物评价】
毛泽东曾说:“像陈延年,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周恩来评价:“广东的党团结得很好,党内生活也搞得好,延年在这方面的贡献是很大的。”
(1)根据【人物经历】,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陈延年牺牲时,年仅29岁 B.陈延年23岁时赴上海读书
C.陈延年曾到法国和俄国学习 D.1924年,陈延年被派去广州
(2)电视剧《觉醒年代》将陈延年作为重要角色,这部剧中不可能出现的情节是
( )。
A.陈延年和弟弟一起去上海读书 B.陈延年被迫供出上海的党组织
C.陈延年担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 D.陈延年担任中共广东区委书记
(3)小戴想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表达对陈延年的敬仰之情,下面做法可行的是( )。
A.去上海参观延乔路,与路牌合影留念
B.小戴在 17:30前往龙华烈士陵园祭拜他
C.搜集其他的名人对陈延年的肯定评价
D.购买《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纪念邮票
(4)陈延年死前呐喊:“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决不跪下!”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写下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你获得的启示。(4分)
16、课外阅读理解(一)。
视死如归
①1931年深秋,王若飞同志在包头不幸被捕。一天晚上,几个特务闯进牢房,掏出手枪,对准王若飞的胸口。特务恶狠狠地说:“现在只要你说一个‘招’字,就放了你;不说,马上送你回老家!”
②王若飞镇定地说:“什么‘招’字,早从我的字典里抠掉了!”
③敌人没有办法,气得像疯狗一样,他们把王若飞押到刑场上。
④敌人把枪口对准王若飞,凶狠地说:“这是最后的机会了。再给你几分钟,好好考虑一下!”王若飞整了整衣领,挺直身子,从容地说:“用不着考虑了,开枪吧!”
⑤一分钟过去了,又一分钟过去了,等了好几分钟……敌人没有开枪。王若飞视死如归,厉声喝道:“开枪吧!混蛋们!”敌人还是没有开枪。
⑥王若飞忽然转过身来,面对着敌人,敌人吓得后退几步。王若飞轻蔑地说:“作为一名共产党人, 。”
⑦敌人妄想用死来威胁王若飞同志,他们的阴谋又一次失败了。
(1)根据选文内容补全以下信息。
(2)第④自然段抓住了王若飞的 、 和 进行描写,表现了他 的意志和 的英雄气概。
(3)联系上下文,把第⑥自然段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17、课外阅读理解(二)。
雪山上的小太阳
1935年6月,夹金山山峦起伏,白雪皑皑。 前进的队伍有些迟缓了。 突然,风雪中传来一阵充满活力的歌声:“(唱)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雨(里格)绵绵,(介支个)秋风寒……”歌声穿透风雪,驱散了寒冷与疲惫,给前进的队伍带来阵阵暖意。大家抬头望去,山坡上一个小小的红色的身影在唱着,跳着,挥舞着手里的快板,快乐的身影像一团跳动的火焰。
这位唱歌的女战士是红军队伍里的小卫生员,谁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她身体单薄,同行的大姐怕她冻坏,把身上穿的一件红毛衣送给了她。她高兴极了,穿着这件长及膝盖的大毛衣在队伍里跑前跑后,在山坡上唱着跳着,红艳艳的颜色在雪地里分外耀眼,大家开心地叫她“小太阳”。
队伍已经接近山顶了,空气越来越稀薄,连呼吸都困难。许多同志因为疲惫和饥饿坐在了雪地上,这一坐,便成了冰雪的雕像。路边坐着一位受伤的战士,把头埋进臂弯里像在打瞌睡。在这里,停顿就意味着死亡。“小太阳”拼命地摇着他:“你醒醒,你醒醒,你快醒醒……”而这位战士只是含糊不清地说:“我冷,我冷,我好冷……”“小太阳”毫不犹豫地脱下了身上的红毛衣,披在了战士身上。
队伍依然缓缓地前进着,只是不见了那个快乐的红色身影。 战士们到处寻找,在半山坡的雪地里,看到这位年少的卫生员静静地躺着,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薄的军衣,小小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已经没有了生命的气息,所有人都沉默了。
她还只是个孩子。那一年,她才15岁。
(1)根据短文内容,完成思维导图。
(2)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①第1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是对“小太阳”的 描写,她可能在想: 。
②从第3自然段中找出对“小太阳”进行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句子,画上“ ”,此时她可能在想:
③第4自然段画线句子是 (A.正面 B.侧面)(填序号)描写,当时大家可能在想:
(3)下列关于第3自然段画双横线句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属于环境描写,交代了环境的恶劣。
B.衬托出红军过雪山时的艰难。
C.为下文写“小太阳”死亡作铺垫。
D.具有总结上文的作用。
(4)为什么称女孩为“小太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太阳”的“小”是指她年纪小,只有15岁。
B.小卫生员被称为“小太阳”,只是因为她穿着一件红衣服,红艳艳的。
C.“小太阳”不仅是大家对小卫生员的称呼,也是她美好品质的象征。
D.“小太阳”一点儿也不“小”,因为她身上具有伟大的精神。
五、拓展延伸。
18、语文与生活。
材料一:长津湖战役烈士宋阿毛留下的一张卡片上写着:“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材料二: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无数的英雄儿女像毛岸英一样在战场上英勇牺牲,比如舍身堵枪眼的黄继光,坚守阵地、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烈火焚身而岿(kuī)然不动、壮烈牺牲的邱少云。他们这群“最可爱的人”几乎都葬在了朝鲜的土地上。
任务一:读上面的材料,你认为下列对烈士宋阿毛的评价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爱拼敢赢 B.不畏强权 C.热爱祖国 D.正直果敢
任务二:结合材料,说说你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
任务三:“冰雪埋忠骨,历史有温度。”你觉得缅怀革命先烈,我们可以怎么做 (至少2点)
参考答案
1、B
2、A
3、D
4、A
5、见血 情禁 舍己 不吭 然敬 雨下
一声不吭 一言不发 一针见血 肃然起敬
6、ABC AC D AC
7、C
8、A
9、 C
10、C
11、(1)B
(2)作文获奖。她双手捧着获奖证书,笑得合不拢嘴,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高兴得直拍手。
12、(1)一笑而过 无法释然 这件事不同寻常
(2)她却走进房间打开一本书,静静地坐在书桌旁,专注地看了很久
13、李白 孟浩然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音乐的曲调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14、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1)黄河 夸张 五千仞
(2)壮丽
(3)B
15、(1)B
(2)B
(3)C
(4)理解:陈延年作为一名革命者,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和宁死不屈的决心,为了革命,可以随时献出自己的生命。启示: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革命者们用鲜血奋斗来的,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16、(1)镇定 从容(视死如归) 轻蔑
(2)动作 神态 语言 坚定不移 视死如归
(3)你们的这套把戏对我来说是没用的
17、(1)第一行:唱歌、跳舞、表演快板 “小太阳”将毛衣送给受伤的战士 “小太阳”被冻死
第二行:乐观开朗 舍己为人
(2)①动作 示例:天气这么冷,环境这么恶劣,希望我的歌声和舞蹈可以给战友们带来些许温暖,鼓励他们坚持下去,给他们勇气和力量。
②“小太阳”拼命地摇着他:“你醒醒,你醒醒,你快醒醒……”“小太阳”毫不犹豫地脱下了身上的红毛衣,披在了战士身上。
示例:天气这么冷,我的战友快被冻僵了,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战友死去,我必须把我的衣服给他。
③B 示例:“小太阳”,你的离开带走了队伍里的欢笑和温暖。虽然你离开了,但你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将永留于世。
(3)ABC
(4)B
18、任务一:C
任务二:示例: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那么死后尸身是否要归葬家乡已经不重要了,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这句话既是对毛岸英牺牲后长眠朝鲜这一情况的概括,也是历史上众多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的真实写照。
任务三:①去烈士陵园扫墓。②开展革命先烈故事会,学习革命先烈的精神品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