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与狼》欣赏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能说出不同乐器所代表的角色形象,并能正确地模仿乐器演奏姿势。
2、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故事情节,分析故事人物形态特点,并生动形象地参与模仿。
3、由故事感知到“貌似强大的敌人,实际上并不可怕;只要团结起来,勇敢而机智地和敌人做斗争,就一定能获得胜利”这一道理。
学情分析 :
学生具有较强的自行探究能力,学生在观察力、思维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有较好的提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实践能力。他们已经具备分辨乐器音色的能力,对于西洋管弦乐也有一定的了解,本节课通过聆听让学生对管弦乐器有了回顾。
教学重点:
能说出乐器所代表的角色形象,体会到不同乐器的音色能塑造出不同的角色形象。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各项音乐活动,真正达到“听音乐,识乐器,讲故事,乐表演”这一综合目标。
教学过程:
【导入】律动导入
师:老师这里有非常动感的音乐,随着音乐会有不同的图片出来,希望同学们看到有什么图片出来,就做出与图片相符的动作来表现。(图片为一名少先队员、小鸟、小鸭、小猫、狼)
师:老师为什么要让大家做这些律动呢?因为我们今天要欣赏一个交响童话,就和这些人物有关。
【讲授】《彼得与狼》
1.简单介绍作者:普罗科菲耶夫
2.介绍童话人物角色特点
彼得:勇敢聪明
小鸟:活泼
小鸭:摇摇摆摆
小猫:机灵
老爷爷:严肃、唠叨
狼:凶残、贪婪
猎人:坚定、正义
3.欣赏第一幕《玩耍》(彼得、小鸟、小鸭)
( 1)弦乐四重奏
小提琴:是弦乐器中的高音乐器,音色优美,是管弦乐队中的主要旋律乐器。
小提琴:代表天真活泼、勇敢机智的彼得。
(聆听弦乐四重奏代表彼得的旋律)
(2)长笛
长笛:是木管乐器中的高音乐器,它能灵活地演奏各种快速的旋律。
长笛:代表跳跃、快活的小鸟。
(聆听长笛演奏的代表小鸟的旋律)
( 3)双簧管
双簧管:吹嘴处有两块簧片,它的音色甜美,适宜演奏富有田园风光的旋律。
双簧管:代表摇摇摆摆的鸭子。
(聆听双簧管演奏的代表鸭子的旋律)
师:我们了解了不同的乐器代表的不同的角色,下面让我们正式聆听第一幕,请同学们用笔在纸上记住人物的出场顺序,想象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师放第一幕音乐,同学们认真听)
人物出场顺序:彼得----小鸟-------彼得、小鸟-------鸭子------小鸟、鸭子-----彼得、小鸟、鸭子
发生的故事:一天清晨,彼得打开大门,蹦蹦跳跳地走进屋前的大牧场,好朋友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欢叫。由于彼得忘了关门,小鸭子摇摇摆摆地走过来,看到彼得未关门高兴极了,想乘机进到牧场中的池塘里游个痛快。小鸟看见了鸭子,就飞到它旁边的草地上,鄙夷鸭子是不会飞的鸟。鸭子不甘示弱,讽刺小鸟不会游水,于是它们俩吵得不可开交,惹得说不过小鸟的鸭子嘎嘎地乱叫。
师:现在我要招聘演员,为大家演一演童话的这一幕。
(请三位同学上台,随着音乐做表演,师在一旁解说,台下的同学模拟乐器演奏)
4、 欣赏第二幕《危险,回家去》
(1)单簧管,又叫黑管代表小猫
师:小猫走路是怎样的?(悄悄的)谁能模仿一下?
(请生上台表演,然后大家一起模仿)
(2)大管
这里用大管来表现出爷爷缓慢的步子和粗声粗气的说话声。
(请同学随音乐模仿老爷爷走路的样子)
(3)圆号
表演狼用到的是(圆号)。
师:现在有请大家正式欣赏第二幕《危险,回家去》
(音乐播放的过程中,老师提示任务的出场,并讲解)
5、欣赏第三幕《捉狼》
定音鼓和大鼓:这里用了定音鼓与大鼓两个大个傢伙来模仿猎人的枪声。
(继续听音乐,师提醒学生猎人的出场随音乐讲完这个童话)
师:再凶狠的狼最终也被我们的小主人公彼得制服了,就在这时,猎人循着狼的足印跟了过来,一边走还一边放着枪。
【活动】《彼得与狼》
综合表演(音乐律动)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细细品味交响童话当中所呈现的各个角色,下面我们交响乐团的演奏家们想要考考大家,看看大家是否能够听辨出音乐所表现的不同角色,并用动作将其表现出来。
1、选择你觉得适合的颜色来代表彼得与狼的形象,并说说理由。
2、分角色表演,诠释彼得与狼的形象,随音乐将气氛推向高潮。
3、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貌似强大的敌人,实际上并不可怕;只要团结起来,勇敢而机智地和敌人做斗争,就一定能获得胜利。
【作业】
1.回去再次聆听《彼得与狼》领略各个乐器的表现形式
2.完成课后活页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