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张PPT)
统编2024七下语文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人教2024版七下语文 阶段性检测讲解课件
七下语文期中测试01
范围:第1-3单元
(建议用时:15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开展活动可以让语文学习更有意思。小雨和小雯设计了一些语文小活动,请你来参加。
1.(2分)右图是小雨展示的“奋”字的金文写法。奋,金文字形从隹、
从田、从衣,分别为鸟、田地、衣服之象,意思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只鸟从衣
服中突然挣脱,拼命振翅飞翔在田间上空
2.(2分)下面是小雯整理的关于“奋”字的资料卡片,请你在(1)(2)分别补充一个含“奋”字的词语。
“奋”的本义 “奋”的引申义 含“奋”字的词语
鸟振翅飞起,高飞、疾飞 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努力 奋斗
振作,振动 (1)__________________
提起,举起 (2)__________________
奋起直追/振奋
奋笔疾书
3.(2分)小雨和小雯为学校作了一副对联,小雨写的是“书山有路法为径”,小雯写的是“学海无涯乐作舟”。请你确定上下联,参照横批把这副对联工整地抄写到相应位置(见下图)。
境止无学
学
海
无
涯
乐
作
舟
书
山
有
路
法
为
径
4.(8分)小雯在“分门别类辑名句”活动中编写了下面这段话,请你依据学过的古诗文将这段话补充完整。
自古以来,许多文人都在诗词中诉说自己的爱国思乡之情。《春夜洛城闻笛》中“①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那悠扬的笛声勾起了李白无尽的乡思;《逢入京使》中“马上相逢无纸笔,②__________________”,岑参对家乡的思念尽在传语声中;《木兰诗》中“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借生活的艰苦,写出了木兰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概,突出她爱国爱家的情怀;《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⑤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杜牧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此夜曲中闻折柳
凭君传语报平安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言志。“志”即记事、说理、抒情。杨万里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借生活经历说理,“政入万山围子里,⑥__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在《约客》中,用动作描写描绘古人的生活情趣,“有约不来过夜半,⑦______
____________”;王维在《竹里馆》中,以具体的行为写淡泊的心态,“独坐幽篁里,⑧_____________”。
一山放出一山拦
闲敲
棋子落灯花
弹琴复长啸
5.(3分)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味。右边是小雨搜集的一个门店招牌,请你品一品,说说自己的发现。
示例:“果真美”是一家可以送货的水果专卖店,看到这个名字,就会让人感到这里水果品质好,服务优,同时给人甜甜美美的感觉,一语双关,富有新意。
6.(3分)小雯梳理语文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列举了其中三类,请从每类中选择一处修改。
(1) 容易读错的字 A.锲(qì)而不舍 B.殷(yīn)红
(2) 容易写错的词 A.气充斗牛 B.雌雄莫辩
A.“qì”改为“qiè”;B.“yīn”改为“yān”。
A.“充”改为“冲”;B.“辩”改为“辨”。
(3) 容易说错的话 A.我有些高论正想和你分享。 B.暑假,图书馆人满为患。
A.“高论”改为“观点、看法、拙见、浅见、愚见、想法”(谦敬误用);B.“人满为患”改为“人山人海/人头攒动/座无虚席”(褒贬误用)。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则批注(7—8题)。
齐安郡晚秋①
杜 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②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释】①杜牧于会昌二年(842年)春出守黄州,到会昌四年(844年)九月迁池州刺史,在黄州约两年半。这首诗就是杜牧在黄州时创作的。②使君:汉代对刺史的尊称,以后延作州郡长官的称呼。此处为自称。
这首诗笔意流畅,神韵疏朗,将诗人内心的苦闷隐藏在一系列意境清幽的画面之中。
7.(2分)批注一:立象寄意。首联中不仅用“__________”形容傍晚时分“使君家”的____________,而且暗示自己置身名利场中而怀淡泊之志。
8.(2分)批注二:写法传情。尾联巧用典故的手法,表达作者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野人居
冷清静寂
怀才不遇、壮志难
酬的无奈与愤慨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A)!”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钱思公①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②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③,盖未尝顷刻释卷(B)。”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④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⑤(C)。”
(选自欧阳修《三上》)
【注释】①钱思公:钱惟演,北宋“西昆体”代表作家之一。下文提及的谢希深(谢绛)、宋公垂(宋绶)也以文学知名一时。②西洛:西京洛阳。③小辞:指短小的诗词。④讽:背诵。⑤属思:思考,构思。
9.(4分)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1)但当涉猎 查字典法:①只,只是;②不过,可是;③徒然 ______(填序号)
(2)自以为大有所益 词语推断法:受益匪浅 ________
(3)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 联系语境法(上下文) ________
(4)盖未尝顷刻释卷 课内迁移法:释担而立 ________
①
好处
告诉
放下
10.(2分)请将“尔”“乎”“也”分别还原到文中括号处。
A.( ) B.( ) C.( )
11.(2分)请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限两处)。
平生惟好读书 坐则读经史 卧则读小说
12.(2分)请翻译【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
/
/
远近都能听到,也是如此的好学。
乎
也
尔
13.(4分)【甲】文从侧面表现出孙权劝学效果显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乙】文作者写了自己“三上”的写作经历,目的是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卿今者才略,非
复吴下阿蒙
读书要勤奋刻苦,要珍惜时间,方能学有所成
【乙文参考译文】
钱思公虽然出生在富贵之家,但是没有什么不良爱好。在西京洛阳曾经告诉官僚下属:“我这一生只喜欢读书,坐着的时候就读经书和史书,躺在床上就读各种杂记的书籍,上厕所的时候就读短小的诗词。大概从来没有半刻放下书的时候。”谢希深也说:“同在史院的宋公垂,每当去厕所都夹着书,诵读的声音清脆,远近都能听到,也是如此的好学。”我于是告诉希深说:“我平生所作的文章,多是在‘三上’,就是马背上、枕头上、厕座上。这是因为只有这些时候才可以集中思想吧。”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
为何说睡眠是养生的第一大补
王红蕊
①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十分重视睡眠养生。我国古代医学家称“睡眠是养生之要务”。现代医学家把睡眠称为“自然康复剂”。战国时名医文挚对齐威王说:“我的养生之道把睡眠放在头等位置,人和动物只有睡眠才生长,睡眠帮助脾胃消化食物,所以,睡眠是养生的第一大补。”睡眠,是高等脊椎动物周期性出现的一种自发的和可逆的静息状态,表现为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降低和意识的暂时中断。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
②因此,采用正确的睡眠养生方法,达到养神、促进气化、生精的目的,对于提高生存质量、抗病防衰、延年益寿具有重要意义。有人说,睡眠是大自然了不起的恢复剂,这是合乎事实的。经过一夜酣睡,醒来时感到精神饱满,体力充沛。如果睡眠不足,第二天就会疲惫不堪,无精打采,头昏脑涨。人类生命活动的能量,都是通过睡眠源源不断地积蓄起来的。
③那么,正确的睡眠养生方法是什么呢?
④首先要有正常的睡眠时间。应该在子时(23时至01时)以前上床,在子时进入最佳睡眠状态。中医睡眠机制为阴气盛则寐即入眠,阳气盛则寤即醒来。《黄帝内经》中说,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
⑤其次是合适的睡眠姿势。古今医家都推荐右侧卧位,这是因为右侧卧可使心脏在胸腔中受压最小,利于减轻心脏负荷。另外右侧卧时肝处于最低位置,有利于肝脏血液的循环,并且右侧卧时胃和十二指肠的开口均在下方,有利于胃肠内容物的排空。故《老老恒言》说:“如食后必欲卧,宜右侧以舒脾气。”
⑥还有就是良好的睡眠环境。安静的环境是帮助入睡的基本条件,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新鲜的空气是良好睡眠的保障。卧室宜在睡前醒后开窗通风,氧气充足有利于大脑细胞迅速减轻疲劳。当然,睡觉时幽暗的光和舒适的卧具也会对睡眠有所帮助。
⑦我们聪明的祖先还总结了“睡眠十忌”:一忌仰卧,二忌忧虑,三忌睡前恼怒,四忌睡前进食,五忌睡卧言语,六忌睡卧对光,七忌睡时张嘴,八忌睡时覆首,九忌卧处当风,十忌睡卧对炉火。
⑧科学研究证明,在所有的休息方式中,睡眠是最理想、最完整的休息。良好的睡眠能消除全身疲劳,使脑神经、内分泌、体内物质代谢、心血管活动、消化功能、呼吸功能等能得到休整,促使身体各部组织生长发育和自我修补,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所以说“睡眠是天然的补药”。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14.(2分)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章围绕“睡眠是养生第一大补”这个说明对象,从重视睡眠养生谈起,着重介绍了正确睡眠养生的方法。
B.文章第②段中通过两种不同睡眠状态对第二天精神的影响,说明正确的睡眠对人体有重要的恢复作用。
C.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因此在子时上床睡觉最好。
D.在所有的休息方式中,睡眠是最理想、最完整的休息。“睡眠是天然的补药”是经过科学研究证明的结论。
C
【解析】C.依据文章第④段“应该在子时(23时至01时)以前上床,在子时进入最佳睡眠状态……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可知,应在子时以前上床,在子时进入最佳睡眠状态。
15.(3分)文中主要介绍了几种睡眠养生法?分别是什么?
三种,分别是:①正常的睡眠时间;②合适的睡眠姿势;③良好的睡眠环境。
16.(2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经常是夜里两三点钟才睡觉,有的甚至是整个晚上都在工作,白天睡觉。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有何不妥。
熬夜导致睡眠不足,第二天就会疲惫不堪,无精打采,头昏脑涨。同时,没有良好的睡眠消除全身疲劳,将使脑神经、内分泌、体内物质代谢、心血管活动、消化功能、呼吸功能等得不到休整,身体各部分组织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和自我修补,将会导致身体免疫功能下降,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容易生病。(意对即可)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
父亲归来那一天
明前茶
①父亲归来的那一天,就如彗星降临一般不可思议。父亲是天文望远镜工程师,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科院下属的国家级天文台中,许多用于观测星系的望远镜就是他设计的。组装好的望远镜,运往各地的天文台安装完毕,还需要父亲前往调试,以确保望远镜的运行达到设计标准。
为了避免城市的灯光干扰,各地的天文台都建在市郊的高山上。父亲去调试望远镜,业余时间会跟当地天文台的工作人员一起种蔬菜、种西瓜,用以改善生活。他们调试好精密度极高的望远镜,就能开启天文台的观测圆顶,观察浩瀚星空,研究宇宙的演变与奥秘。
②通常,父亲出差需要一个月左右。父亲对出差毫无怨言,我们全家也毫无怨言。我和母亲都发现,当父亲出差归来时,那个木讷、谨慎,甚至有点刻板和忧郁的工程师会忽然变得浪漫起来。
③我记得,父亲到陕西天文台调试望远镜,工作结束时正值临潼的石榴丰收,他带回了六个硕大的石榴。我们这些江南小孩,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大的石榴。里面的石榴籽紧紧抱团,晶莹剔透,红润发亮。我们用勺子挖着石榴籽,细细品尝,它的甜是多维的、立体的、丰富的,有些许醇厚甜蜜,还有些许酸爽。我终于明白古诗中为何说:“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繁密的石榴籽,是被怎样的土地孕育着,才有如此滋味?那时候,我就立誓要到北方去,看一看与南方红壤完全不一样的土地。父亲说,只有生长在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石榴树才能结出如此硕大的果实。
④父亲还去过新疆天文台调试望远镜。等他归来时,他居然带了一个大纸箱,难道父亲带回了新疆的冬不拉?打开纸箱,全家人都笑了,父亲居然带的是新疆的棉花,是生长在棉枝上的一朵一朵的棉花哦。
⑤父亲说,他路过浩瀚无边的棉田,被一望无际的丰收场景震撼,他便用口袋里的清凉油,向棉农换了几枝棉花,棉农困惑不解。父亲笑着说:“我要让两个女儿看一看,真正的棉花是什么样子。”记得那天,我们把家中腌萝卜干的空坛子反复刷洗,接着,这干燥的棉枝被父亲插入坛中,成了家中别致的装饰。
⑥父亲还去过云南天文台。那次他调试望远镜,我正上高三。母亲觉得在这节骨眼儿上,家里的顶梁柱不应该再出差。但是父亲说,云南天文台的这架望远镜,对研究星系的形成和变化有着特殊意义,只有把它装成了,人们对宇宙大尺度结构的研究才能更进一步,所以,他必须去。父亲承诺,等他归来时,会带给我们惊喜。
⑦父亲回来时带着一箱子白玫瑰花,我们都十分吃惊——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给母亲买花。令人疑惑的是,在一大捆白玫瑰花的上面,父亲还放了一把蔫掉的硕大花苞,也是洁白的。看上去已经枯萎的花,为什么还要带回来?父亲说:“这是昙花,我要用昙花为你们做甜汤。”
⑧他将昙花的花萼轻轻去掉,将那些柔弱无骨的花瓣用清水反复冲洗,放莲子等配料熬煮了40分钟后,在起锅前加入昙花的花瓣。昙花的花瓣,口感又滑又嫩,带着云贵高原上的清香气。父亲的背包里,还装着昙花的小苗。花农对他说:“昙花其实很好养,只是栽种后需要三四年才会开花。你要学会耐心等待。”
⑨这次昆明之行,给父亲带来喜悦的,不仅是望远镜调试成功,还有他归来时我可喜的高考成绩。他送了我一个礼物作为奖励,那是一架迷你天文望远镜。满月时,用这台小望远镜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月亮上的环形山,看到清辉四溢的月亮上,有山地,有凹坑,也有被宇宙风暴吹袭后形成的暗影。
⑩父亲归来那天所带回来的,是外面那个浩瀚无垠的世界。他曾经说,孩子成长中最要紧的事,就是不局限于眼前的鸡毛蒜皮、些微得失,要看到地球上的千山万水、春华秋实,看到在宇宙星际之间,自己是一粒多么幸运的尘埃。如果你的视野之内都是乌云,那肯定是因为你站得不够高,眺望得还不够远。归来的那一天,作为父亲,他想给予我的教益,就是如何跳出个人的狭窄视野,去看待这个世界的别致角度,小到一个石榴、一枝棉花,大到一架望远镜。他做到了。
(选自《北京日报》,有删改)
17.(3分)读一读下面的句子,选出朗读重音处理不恰当的一项( )
A.要读出石榴籽的繁多紧密,我这样读:“里面的石榴籽紧紧抱团,晶莹剔透,红润发亮。”
B.要读出“我”的吃惊,我这样读:“等他归来时,他居然带了一个大纸箱,难道父亲带回了新疆的冬不拉?”
C.要读出父亲的细致,我这样读:“他将昙花的花萼轻轻去掉,将那些柔弱无骨的花瓣用清水反复冲洗,放莲子等配料熬煮了 40分钟后,在起锅前加入昙花的花瓣。”
D.要读出生命的渺小,我这样读:“看到在宇宙星际之间,自己是一粒多么幸运的尘埃。”
【解析】D.朗读重音应放在“宇宙星际之间”“一粒”,以突出生命的渺小。
D
18.(3分)下面是对第②段画线句子的随文批注。请你仿照示例,结合对全文的理解,写出第二个“毫无怨言”的含义。
第一个“毫无怨言” 第二个“毫无怨言”
父亲对出差去调试望远镜没有任何怨言,表现了父亲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也表现了父亲对国家天文事业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亲每次归来会给全家带来惊喜(东西),也表现“我们”家对父亲工作的理解和
支持。
19.(3分)结合文章内容,请写出你对第⑩段“父亲归来那天所带回来的,是外面那个浩瀚无垠的世界”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表达了父亲通过自己在外工作的经历,把大自然的丰富和宇宙的广阔带回家,让家人感受到外面世界的广袤与神奇,不仅是在物质上的具体表达(如石榴、棉花、玫瑰等),更是在精神层面上开阔了家人的视野,传递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宇宙万物的好奇与热爱。
20.(3分)选文中,父亲营造的家风是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要有长远的眼光、丰厚的阅历、开阔的视野等。在你的家庭中,有着怎样的家风?请你结合具体的事例谈一谈。
示例:我家中的家风是勤俭节约,珍惜粮食。我曾经有个浪费食物的坏习惯,饭菜经常吃不完就扔掉。有一次被母亲看到了,她便给我讲述了她小时候生活艰苦的经历。她还带我去田地体验农活,让我知道每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于是,我逐渐改掉了浪费食物的坏习惯,养成了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21—24题。
【甲】祥子,多么体面的祥子,变成个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脸,身体,衣服,他都不洗,头发有时候一个多月不剃一回。他的车也不讲究了,什么新车旧车的,只要车份儿小就好。拉上买卖,稍微有点甜头,他就中途倒出去。坐车的不答应,他会瞪眼,打起架来,到警区去住两天才不算一回事!独自拉着车,他走得很慢,他心疼自己的汗。
及至走上帮儿车,要是高兴的话,他还肯跑一气,专为把别人落在后边。在这种时候,他也很会掏坏,什么横切别的车,什么故意拐硬弯,什么别扭着后面的车,什么抽冷子搡前面的车一把,他都会。原先他以为拉车是拉着条人命,一不小心便有摔死人的危险。现在,他故意地耍坏;摔死谁也没大关系,人都该死!
他又恢复了他的静默寡言。一声不出的,他吃,他喝,他掏坏。言语是人类彼此交换意见与传达感情的,他没有意见,没了希望,说话干吗呢?除了讲价儿,他一天到晚老闭着口;口似乎专为吃饭喝茶与吸烟预备的。(A)连喝醉了他都不出声,他会坐在偏僻的地方去哭。几乎每次喝醉他必到小福子吊死的树林去落泪。
(选自《骆驼祥子》第二十三章)
【乙】父亲的喘气颇长久,连我也听得很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道:“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立刻觉得这思想就不该,就是犯了罪;但同时又觉得这思想实在是正当的,我很爱我的父亲。便是现在,也还是这样想。
……
“叫呀,你父亲要断气了。快叫呀!”衍太太说。“父亲!父亲!”我就叫起来。
“大声!他听不见。还不快叫?!”
“父亲!!!父亲!!!”
他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苦痛。
“叫呀!快叫呀!”她催促说。
“父亲!!!”
“什么呢?……不要嚷。……不……。”他低低地说,又较急地喘着气,好一会,这才复了原状,平静下去了。
“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
(B)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选自《朝花夕拾·父亲的病》)
21.(2分)从【甲】选段可以看出祥子的生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祥子从前对生活充满希望、要强、谨慎、老实,变成现在的又懒惰又耍坏,十分自私。
22.(2分)阅读【乙】选段,结合《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说说作者为父亲求医的这段经历,对他日后的人生抉择有着怎样的影响。
父亲病后去世,“我”外出求学,后来到日本,准备学医挽救像父亲那样被庸医害死的中国百姓。
23.(2分)两个选段的画线句子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情感?请填充下面表格。
句子 人物情感
A句 表现了祥子在小福子死后内心的痛苦、绝望,无处诉说。
B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2分)人生难免会遭遇各种不幸,阅读两段选文,你得到了什么感悟?
示例:面对人生不幸,不要悲观绝望,自暴自弃,而应该坚强生活,理性地面向未来。
表达了鲁迅对父亲的爱和终生的愧疚。
三、表达与交流(55分)
25.(5分)班级决定开展以“最美大故乡——幸是湖北人”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从下面两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完成。
任务一:最美故乡,需要大力宣传。请你为“我的故乡——湖北”写一则推荐语。(要求:80字左右,不出现具体校名、地名、人名)
示例:湖北,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这里山川秀美,风景如画,黄鹤楼巍峨壮观,三峡风光旖旎;这里文化深厚,底蕴丰富,编钟古韵悠扬,楚辞汉赋流传;这里美食诱人,风味独特,热干面香飘四海,潜江油焖小龙虾名扬天下。
任务二:“故乡”或许引发了你更多的联想和想象,请你写一首小诗在班会上与同学分享。(不少于4行;如超过4行,诗行之间用“/”表示)
示例:故乡的山/青翠而连绵/故乡的水/清澈而甘甜/故乡的人/淳朴而善良/故乡的情/悠长而缠绵
26.(50分)请从下面三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写一篇作文。
任务一:或许你曾经浑身充满了力量,或许你现在还有点迷茫,请以“找回失去的力量”为题,写一篇作文。
任务二:力量的获得,到底有没有秘方?请将“______才是力量”补充完整,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
任务三:关于力量,勾起了你的哪些回忆?激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你选定或拟定的作文题写在作文格第一行;②作文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④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期中学业质量评价
(满分:120分 时间:150分钟)
班级: 姓名: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开展活动可以让语文学习更有意思。小雨和小雯设计了一些语文小活动,请你来参加。
1.(2分)右图是小雨展示的“奋”字的金文写法。奋,金文字形从隹、从田、从衣,分别为鸟、田地、衣服之象,意思是: 一只鸟从衣服中突然挣脱,拼命振翅飞翔在田间上空 。
2.(2分)下面是小雯整理的关于“奋”字的资料卡片,请你在(1)(2)分别补充一个含“奋”字的词语。
“奋”的本义 “奋”的引申义 含“奋”字的词语
鸟振翅飞起,高飞、疾飞 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努力 奋斗
振作,振动 (1) 奋起直追/振奋
提起,举起 (2) 奋笔疾书
3.(2分)小雨和小雯为学校作了一副对联,小雨写的是“书山有路法为径”,小雯写的是“学海无涯乐作舟”。请你确定上下联,参照横批把这副对联工整地抄写到相应位置(见下图)。
境止无学
学海无涯乐作舟 书山有路法为径
4.(8分)小雯在“分门别类辑名句”活动中编写了下面这段话,请你依据学过的古诗文将这段话补充完整。
自古以来,许多文人都在诗词中诉说自己的爱国思乡之情。《春夜洛城闻笛》中“①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那悠扬的笛声勾起了李白无尽的乡思;《逢入京使》中“马上相逢无纸笔,② 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对家乡的思念尽在传语声中;《木兰诗》中“③ 朔气传金柝 ,④ 寒光照铁衣 ”,借生活的艰苦,写出了木兰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概,突出她爱国爱家的情怀;《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⑤ 隔江犹唱后庭花 ”,表达了杜牧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诗言志。“志”即记事、说理、抒情。杨万里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借生活经历说理,“政入万山围子里,⑥ 一山放出一山拦 ”;赵师秀在《约客》中,用动作描写描绘古人的生活情趣,“有约不来过夜半,⑦ 闲敲棋子落灯花 ”;王维在《竹里馆》中,以具体的行为写淡泊的心态,“独坐幽篁里,⑧ 弹琴复长啸 ”。
5.(3分)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味。右边是小雨搜集的一个门店招牌,请你品一品,说说自己的发现。
示例:“果真美”是一家可以送货的水果专卖店,看到这个名字,就会让人感到这里水果品质好,服务优,同时给人甜甜美美的感觉,一语双关,富有新意。
6.(3分)小雯梳理语文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列举了其中三类,请从每类中选择一处修改。
(1) 容易读错的字 A.锲(qì)而不舍 B.殷(yīn)红
(2) 容易写错的词 A.气充斗牛 B.雌雄莫辩
(3) 容易说错的话 A.我有些高论正想和你分享。 B.暑假,图书馆人满为患。
(1)A.“qì”改为“qiè”;B.“yīn”改为“yān”。
(2)A.“充”改为“冲”;B.“辩”改为“辨”。
(3)A.“高论”改为“观点、看法、拙见、浅见、愚见、想法”(谦敬误用);B.“人满为患”改为“人山人海/人头攒动/座无虚席”(褒贬误用)。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则批注(7—8题)。
齐安郡晚秋①
杜 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②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释】①杜牧于会昌二年(842年)春出守黄州,到会昌四年(844年)九月迁池州刺史,在黄州约两年半。这首诗就是杜牧在黄州时创作的。②使君:汉代对刺史的尊称,以后延作州郡长官的称呼。此处为自称。
这首诗笔意流畅,神韵疏朗,将诗人内心的苦闷隐藏在一系列意境清幽的画面之中。
7.(2分)批注一:立象寄意。首联中不仅用“ 野人居 ”形容傍晚时分“使君家”的 冷清静寂 ,而且暗示自己置身名利场中而怀淡泊之志。
8.(2分)批注二:写法传情。尾联巧用典故的手法,表达作者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无奈与愤慨 的情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A)!”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钱思公①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②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③,盖未尝顷刻释卷(B)。”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④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⑤(C)。”
(选自欧阳修《三上》)
【注释】①钱思公:钱惟演,北宋“西昆体”代表作家之一。下文提及的谢希深(谢绛)、宋公垂(宋绶)也以文学知名一时。②西洛:西京洛阳。③小辞:指短小的诗词。④讽:背诵。⑤属思:思考,构思。
9.(4分)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1)但当涉猎 查字典法:①只,只是;②不过,可是;③徒然 ① (填序号)
(2)自以为大有所益 词语推断法:受益匪浅 好处
(3)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 联系语境法(上下文) 告诉
(4)盖未尝顷刻释卷 课内迁移法:释担而立 放下
10.(2分)请将“尔”“乎”“也”分别还原到文中括号处。
A.(乎) B.(也) C.(尔)
11.(2分)请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限两处)。
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
12.(2分)请翻译【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
远近都能听到,也是如此的好学。
13.(4分)【甲】文从侧面表现出孙权劝学效果显著的句子是“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用原文语句回答);【乙】文作者写了自己“三上”的写作经历,目的是告诉我们 读书要勤奋刻苦,要珍惜时间,方能学有所成 的道理。
【乙文参考译文】
钱思公虽然出生在富贵之家,但是没有什么不良爱好。在西京洛阳曾经告诉官僚下属:“我这一生只喜欢读书,坐着的时候就读经书和史书,躺在床上就读各种杂记的书籍,上厕所的时候就读短小的诗词。大概从来没有半刻放下书的时候。”谢希深也说:“同在史院的宋公垂,每当去厕所都夹着书,诵读的声音清脆,远近都能听到,也是如此的好学。”我于是告诉希深说:“我平生所作的文章,多是在‘三上’,就是马背上、枕头上、厕座上。这是因为只有这些时候才可以集中思想吧。”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
为何说睡眠是养生的第一大补
王红蕊
①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十分重视睡眠养生。我国古代医学家称“睡眠是养生之要务”。现代医学家把睡眠称为“自然康复剂”。战国时名医文挚对齐威王说:“我的养生之道把睡眠放在头等位置,人和动物只有睡眠才生长,睡眠帮助脾胃消化食物,所以,睡眠是养生的第一大补。”睡眠,是高等脊椎动物周期性出现的一种自发的和可逆的静息状态,表现为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降低和意识的暂时中断。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
②因此,采用正确的睡眠养生方法,达到养神、促进气化、生精的目的,对于提高生存质量、抗病防衰、延年益寿具有重要意义。有人说,睡眠是大自然了不起的恢复剂,这是合乎事实的。经过一夜酣睡,醒来时感到精神饱满,体力充沛。如果睡眠不足,第二天就会疲惫不堪,无精打采,头昏脑涨。人类生命活动的能量,都是通过睡眠源源不断地积蓄起来的。
③那么,正确的睡眠养生方法是什么呢?
④首先要有正常的睡眠时间。应该在子时(23时至01时)以前上床,在子时进入最佳睡眠状态。中医睡眠机制为阴气盛则寐即入眠,阳气盛则寤即醒来。《黄帝内经》中说,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
⑤其次是合适的睡眠姿势。古今医家都推荐右侧卧位,这是因为右侧卧可使心脏在胸腔中受压最小,利于减轻心脏负荷。另外右侧卧时肝处于最低位置,有利于肝脏血液的循环,并且右侧卧时胃和十二指肠的开口均在下方,有利于胃肠内容物的排空。故《老老恒言》说:“如食后必欲卧,宜右侧以舒脾气。”
⑥还有就是良好的睡眠环境。安静的环境是帮助入睡的基本条件,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新鲜的空气是良好睡眠的保障。卧室宜在睡前醒后开窗通风,氧气充足有利于大脑细胞迅速减轻疲劳。当然,睡觉时幽暗的光和舒适的卧具也会对睡眠有所帮助。
⑦我们聪明的祖先还总结了“睡眠十忌”:一忌仰卧,二忌忧虑,三忌睡前恼怒,四忌睡前进食,五忌睡卧言语,六忌睡卧对光,七忌睡时张嘴,八忌睡时覆首,九忌卧处当风,十忌睡卧对炉火。
⑧科学研究证明,在所有的休息方式中,睡眠是最理想、最完整的休息。良好的睡眠能消除全身疲劳,使脑神经、内分泌、体内物质代谢、心血管活动、消化功能、呼吸功能等能得到休整,促使身体各部组织生长发育和自我修补,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所以说“睡眠是天然的补药”。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14.(2分)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C)
A.文章围绕“睡眠是养生第一大补”这个说明对象,从重视睡眠养生谈起,着重介绍了正确睡眠养生的方法。
B.文章第②段中通过两种不同睡眠状态对第二天精神的影响,说明正确的睡眠对人体有重要的恢复作用。
C.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因此在子时上床睡觉最好。
D.在所有的休息方式中,睡眠是最理想、最完整的休息。“睡眠是天然的补药”是经过科学研究证明的结论。
【解析】C.依据文章第④段“应该在子时(23时至01时)以前上床,在子时进入最佳睡眠状态……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可知,应在子时以前上床,在子时进入最佳睡眠状态。
15.(3分)文中主要介绍了几种睡眠养生法?分别是什么?
三种,分别是:①正常的睡眠时间;②合适的睡眠姿势;③良好的睡眠环境。
16.(2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经常是夜里两三点钟才睡觉,有的甚至是整个晚上都在工作,白天睡觉。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有何不妥。
熬夜导致睡眠不足,第二天就会疲惫不堪,无精打采,头昏脑涨。同时,没有良好的睡眠消除全身疲劳,将使脑神经、内分泌、体内物质代谢、心血管活动、消化功能、呼吸功能等得不到休整,身体各部分组织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和自我修补,将会导致身体免疫功能下降,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容易生病。(意对即可)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
父亲归来那一天
明前茶
①父亲归来的那一天,就如彗星降临一般不可思议。父亲是天文望远镜工程师,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科院下属的国家级天文台中,许多用于观测星系的望远镜就是他设计的。组装好的望远镜,运往各地的天文台安装完毕,还需要父亲前往调试,以确保望远镜的运行达到设计标准。为了避免城市的灯光干扰,各地的天文台都建在市郊的高山上。父亲去调试望远镜,业余时间会跟当地天文台的工作人员一起种蔬菜、种西瓜,用以改善生活。他们调试好精密度极高的望远镜,就能开启天文台的观测圆顶,观察浩瀚星空,研究宇宙的演变与奥秘。
②通常,父亲出差需要一个月左右。父亲对出差毫无怨言,我们全家也毫无怨言。我和母亲都发现,当父亲出差归来时,那个木讷、谨慎,甚至有点刻板和忧郁的工程师会忽然变得浪漫起来。
③我记得,父亲到陕西天文台调试望远镜,工作结束时正值临潼的石榴丰收,他带回了六个硕大的石榴。我们这些江南小孩,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大的石榴。里面的石榴籽紧紧抱团,晶莹剔透,红润发亮。我们用勺子挖着石榴籽,细细品尝,它的甜是多维的、立体的、丰富的,有些许醇厚甜蜜,还有些许酸爽。我终于明白古诗中为何说:“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繁密的石榴籽,是被怎样的土地孕育着,才有如此滋味?那时候,我就立誓要到北方去,看一看与南方红壤完全不一样的土地。父亲说,只有生长在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石榴树才能结出如此硕大的果实。
④父亲还去过新疆天文台调试望远镜。等他归来时,他居然带了一个大纸箱,难道父亲带回了新疆的冬不拉?打开纸箱,全家人都笑了,父亲居然带的是新疆的棉花,是生长在棉枝上的一朵一朵的棉花哦。
⑤父亲说,他路过浩瀚无边的棉田,被一望无际的丰收场景震撼,他便用口袋里的清凉油,向棉农换了几枝棉花,棉农困惑不解。父亲笑着说:“我要让两个女儿看一看,真正的棉花是什么样子。”记得那天,我们把家中腌萝卜干的空坛子反复刷洗,接着,这干燥的棉枝被父亲插入坛中,成了家中别致的装饰。
⑥父亲还去过云南天文台。那次他调试望远镜,我正上高三。母亲觉得在这节骨眼儿上,家里的顶梁柱不应该再出差。但是父亲说,云南天文台的这架望远镜,对研究星系的形成和变化有着特殊意义,只有把它装成了,人们对宇宙大尺度结构的研究才能更进一步,所以,他必须去。父亲承诺,等他归来时,会带给我们惊喜。
⑦父亲回来时带着一箱子白玫瑰花,我们都十分吃惊——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给母亲买花。令人疑惑的是,在一大捆白玫瑰花的上面,父亲还放了一把蔫掉的硕大花苞,也是洁白的。看上去已经枯萎的花,为什么还要带回来?父亲说:“这是昙花,我要用昙花为你们做甜汤。”
⑧他将昙花的花萼轻轻去掉,将那些柔弱无骨的花瓣用清水反复冲洗,放莲子等配料熬煮了40分钟后,在起锅前加入昙花的花瓣。昙花的花瓣,口感又滑又嫩,带着云贵高原上的清香气。父亲的背包里,还装着昙花的小苗。花农对他说:“昙花其实很好养,只是栽种后需要三四年才会开花。你要学会耐心等待。”
⑨这次昆明之行,给父亲带来喜悦的,不仅是望远镜调试成功,还有他归来时我可喜的高考成绩。他送了我一个礼物作为奖励,那是一架迷你天文望远镜。满月时,用这台小望远镜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月亮上的环形山,看到清辉四溢的月亮上,有山地,有凹坑,也有被宇宙风暴吹袭后形成的暗影。
⑩父亲归来那天所带回来的,是外面那个浩瀚无垠的世界。他曾经说,孩子成长中最要紧的事,就是不局限于眼前的鸡毛蒜皮、些微得失,要看到地球上的千山万水、春华秋实,看到在宇宙星际之间,自己是一粒多么幸运的尘埃。如果你的视野之内都是乌云,那肯定是因为你站得不够高,眺望得还不够远。归来的那一天,作为父亲,他想给予我的教益,就是如何跳出个人的狭窄视野,去看待这个世界的别致角度,小到一个石榴、一枝棉花,大到一架望远镜。他做到了。
(选自《北京日报》,有删改)
17.(3分)读一读下面的句子,选出朗读重音处理不恰当的一项(D)
A.要读出石榴籽的繁多紧密,我这样读:“里面的石榴籽紧紧抱团,晶莹剔透,红润发亮。”
B.要读出“我”的吃惊,我这样读:“等他归来时,他居然带了一个大纸箱,难道父亲带回了新疆的冬不拉?”
C.要读出父亲的细致,我这样读:“他将昙花的花萼轻轻去掉,将那些柔弱无骨的花瓣用清水反复冲洗,放莲子等配料熬煮了 40分钟后,在起锅前加入昙花的花瓣。”
D.要读出生命的渺小,我这样读:“看到在宇宙星际之间,自己是一粒多么幸运的尘埃。”
【解析】D.朗读重音应放在“宇宙星际之间”“一粒”,以突出生命的渺小。
18.(3分)下面是对第②段画线句子的随文批注。请你仿照示例,结合对全文的理解,写出第二个“毫无怨言”的含义。
第一个“毫无怨言” 第二个“毫无怨言”
父亲对出差去调试望远镜没有任何怨言,表现了父亲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也表现了父亲对国家天文事业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父亲每次归来会给全家带来惊喜(东西),也表现“我们”家对父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19.(3分)结合文章内容,请写出你对第⑩段“父亲归来那天所带回来的,是外面那个浩瀚无垠的世界”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表达了父亲通过自己在外工作的经历,把大自然的丰富和宇宙的广阔带回家,让家人感受到外面世界的广袤与神奇,不仅是在物质上的具体表达(如石榴、棉花、玫瑰等),更是在精神层面上开阔了家人的视野,传递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宇宙万物的好奇与热爱。
20.(3分)选文中,父亲营造的家风是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要有长远的眼光、丰厚的阅历、开阔的视野等。在你的家庭中,有着怎样的家风?请你结合具体的事例谈一谈。
示例:我家中的家风是勤俭节约,珍惜粮食。我曾经有个浪费食物的坏习惯,饭菜经常吃不完就扔掉。有一次被母亲看到了,她便给我讲述了她小时候生活艰苦的经历。她还带我去田地体验农活,让我知道每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于是,我逐渐改掉了浪费食物的坏习惯,养成了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21—24题。
【甲】祥子,多么体面的祥子,变成个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脸,身体,衣服,他都不洗,头发有时候一个多月不剃一回。他的车也不讲究了,什么新车旧车的,只要车份儿小就好。拉上买卖,稍微有点甜头,他就中途倒出去。坐车的不答应,他会瞪眼,打起架来,到警区去住两天才不算一回事!独自拉着车,他走得很慢,他心疼自己的汗。及至走上帮儿车,要是高兴的话,他还肯跑一气,专为把别人落在后边。在这种时候,他也很会掏坏,什么横切别的车,什么故意拐硬弯,什么别扭着后面的车,什么抽冷子搡前面的车一把,他都会。原先他以为拉车是拉着条人命,一不小心便有摔死人的危险。现在,他故意地耍坏;摔死谁也没大关系,人都该死!
他又恢复了他的静默寡言。一声不出的,他吃,他喝,他掏坏。言语是人类彼此交换意见与传达感情的,他没有意见,没了希望,说话干吗呢?除了讲价儿,他一天到晚老闭着口;口似乎专为吃饭喝茶与吸烟预备的。(A)连喝醉了他都不出声,他会坐在偏僻的地方去哭。几乎每次喝醉他必到小福子吊死的树林去落泪。
(选自《骆驼祥子》第二十三章)
【乙】父亲的喘气颇长久,连我也听得很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道:“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立刻觉得这思想就不该,就是犯了罪;但同时又觉得这思想实在是正当的,我很爱我的父亲。便是现在,也还是这样想。
……
“叫呀,你父亲要断气了。快叫呀!”衍太太说。“父亲!父亲!”我就叫起来。
“大声!他听不见。还不快叫?!”
“父亲!!!父亲!!!”
他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苦痛。
“叫呀!快叫呀!”她催促说。
“父亲!!!”
“什么呢?……不要嚷。……不……。”他低低地说,又较急地喘着气,好一会,这才复了原状,平静下去了。
“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
(B)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选自《朝花夕拾·父亲的病》)
21.(2分)从【甲】选段可以看出祥子的生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祥子从前对生活充满希望、要强、谨慎、老实,变成现在的又懒惰又耍坏,十分自私。
22.(2分)阅读【乙】选段,结合《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说说作者为父亲求医的这段经历,对他日后的人生抉择有着怎样的影响。
父亲病后去世,“我”外出求学,后来到日本,准备学医挽救像父亲那样被庸医害死的中国百姓。
23.(2分)两个选段的画线句子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情感?请填充下面表格。
句子 人物情感
A句 表现了祥子在小福子死后内心的痛苦、绝望,无处诉说。
B句 表达了鲁迅对父亲的爱和终生的愧疚。
24.(2分)人生难免会遭遇各种不幸,阅读两段选文,你得到了什么感悟?
示例:面对人生不幸,不要悲观绝望,自暴自弃,而应该坚强生活,理性地面向未来。
三、表达与交流(55分)
25.(5分)班级决定开展以“最美大故乡——幸是湖北人”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从下面两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完成。
任务一:最美故乡,需要大力宣传。请你为“我的故乡——湖北”写一则推荐语。(要求:80字左右,不出现具体校名、地名、人名)
示例:湖北,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这里山川秀美,风景如画,黄鹤楼巍峨壮观,三峡风光旖旎;这里文化深厚,底蕴丰富,编钟古韵悠扬,楚辞汉赋流传;这里美食诱人,风味独特,热干面香飘四海,潜江油焖小龙虾名扬天下。
任务二:“故乡”或许引发了你更多的联想和想象,请你写一首小诗在班会上与同学分享。(不少于4行;如超过4行,诗行之间用“/”表示)
示例:故乡的山/青翠而连绵/故乡的水/清澈而甘甜/故乡的人/淳朴而善良/故乡的情/悠长而缠绵
26.(50分)请从下面三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写一篇作文。
任务一:或许你曾经浑身充满了力量,或许你现在还有点迷茫,请以“找回失去的力量”为题,写一篇作文。
任务二:力量的获得,到底有没有秘方?请将“ 才是力量”补充完整,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
任务三:关于力量,勾起了你的哪些回忆?激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你选定或拟定的作文题写在作文格第一行;②作文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④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期中学业质量评价
(满分:120分 时间:150分钟)
班级: 姓名: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开展活动可以让语文学习更有意思。小雨和小雯设计了一些语文小活动,请你来参加。
1.(2分)右图是小雨展示的“奋”字的金文写法。奋,金文字形从隹、从田、从衣,分别为鸟、田地、衣服之象,意思是: 一只鸟从衣服中突然挣脱,拼命振翅飞翔在田间上空 。
2.(2分)下面是小雯整理的关于“奋”字的资料卡片,请你在(1)(2)分别补充一个含“奋”字的词语。
“奋”的本义 “奋”的引申义 含“奋”字的词语
鸟振翅飞起,高飞、疾飞 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努力 奋斗
振作,振动 (1) 奋起直追/振奋
提起,举起 (2) 奋笔疾书
3.(2分)小雨和小雯为学校作了一副对联,小雨写的是“书山有路法为径”,小雯写的是“学海无涯乐作舟”。请你确定上下联,参照横批把这副对联工整地抄写到相应位置(见下图)。
境止无学
学海无涯乐作舟 书山有路法为径
4.(8分)小雯在“分门别类辑名句”活动中编写了下面这段话,请你依据学过的古诗文将这段话补充完整。
自古以来,许多文人都在诗词中诉说自己的爱国思乡之情。《春夜洛城闻笛》中“①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那悠扬的笛声勾起了李白无尽的乡思;《逢入京使》中“马上相逢无纸笔,② 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对家乡的思念尽在传语声中;《木兰诗》中“③ 朔气传金柝 ,④ 寒光照铁衣 ”,借生活的艰苦,写出了木兰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概,突出她爱国爱家的情怀;《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⑤ 隔江犹唱后庭花 ”,表达了杜牧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诗言志。“志”即记事、说理、抒情。杨万里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借生活经历说理,“政入万山围子里,⑥ 一山放出一山拦 ”;赵师秀在《约客》中,用动作描写描绘古人的生活情趣,“有约不来过夜半,⑦ 闲敲棋子落灯花 ”;王维在《竹里馆》中,以具体的行为写淡泊的心态,“独坐幽篁里,⑧ 弹琴复长啸 ”。
5.(3分)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味。右边是小雨搜集的一个门店招牌,请你品一品,说说自己的发现。
示例:“果真美”是一家可以送货的水果专卖店,看到这个名字,就会让人感到这里水果品质好,服务优,同时给人甜甜美美的感觉,一语双关,富有新意。
6.(3分)小雯梳理语文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列举了其中三类,请从每类中选择一处修改。
(1) 容易读错的字 A.锲(qì)而不舍 B.殷(yīn)红
(2) 容易写错的词 A.气充斗牛 B.雌雄莫辩
(3) 容易说错的话 A.我有些高论正想和你分享。 B.暑假,图书馆人满为患。
(1)A.“qì”改为“qiè”;B.“yīn”改为“yān”。
(2)A.“充”改为“冲”;B.“辩”改为“辨”。
(3)A.“高论”改为“观点、看法、拙见、浅见、愚见、想法”(谦敬误用);B.“人满为患”改为“人山人海/人头攒动/座无虚席”(褒贬误用)。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则批注(7—8题)。
齐安郡晚秋①
杜 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②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释】①杜牧于会昌二年(842年)春出守黄州,到会昌四年(844年)九月迁池州刺史,在黄州约两年半。这首诗就是杜牧在黄州时创作的。②使君:汉代对刺史的尊称,以后延作州郡长官的称呼。此处为自称。
这首诗笔意流畅,神韵疏朗,将诗人内心的苦闷隐藏在一系列意境清幽的画面之中。
7.(2分)批注一:立象寄意。首联中不仅用“ 野人居 ”形容傍晚时分“使君家”的 冷清静寂 ,而且暗示自己置身名利场中而怀淡泊之志。
8.(2分)批注二:写法传情。尾联巧用典故的手法,表达作者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无奈与愤慨 的情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A)!”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钱思公①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②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③,盖未尝顷刻释卷(B)。”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④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⑤(C)。”
(选自欧阳修《三上》)
【注释】①钱思公:钱惟演,北宋“西昆体”代表作家之一。下文提及的谢希深(谢绛)、宋公垂(宋绶)也以文学知名一时。②西洛:西京洛阳。③小辞:指短小的诗词。④讽:背诵。⑤属思:思考,构思。
9.(4分)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1)但当涉猎 查字典法:①只,只是;②不过,可是;③徒然 ① (填序号)
(2)自以为大有所益 词语推断法:受益匪浅 好处
(3)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 联系语境法(上下文) 告诉
(4)盖未尝顷刻释卷 课内迁移法:释担而立 放下
10.(2分)请将“尔”“乎”“也”分别还原到文中括号处。
A.(乎) B.(也) C.(尔)
11.(2分)请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限两处)。
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
12.(2分)请翻译【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
远近都能听到,也是如此的好学。
13.(4分)【甲】文从侧面表现出孙权劝学效果显著的句子是“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用原文语句回答);【乙】文作者写了自己“三上”的写作经历,目的是告诉我们 读书要勤奋刻苦,要珍惜时间,方能学有所成 的道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
为何说睡眠是养生的第一大补
王红蕊
①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十分重视睡眠养生。我国古代医学家称“睡眠是养生之要务”。现代医学家把睡眠称为“自然康复剂”。战国时名医文挚对齐威王说:“我的养生之道把睡眠放在头等位置,人和动物只有睡眠才生长,睡眠帮助脾胃消化食物,所以,睡眠是养生的第一大补。”睡眠,是高等脊椎动物周期性出现的一种自发的和可逆的静息状态,表现为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降低和意识的暂时中断。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
②因此,采用正确的睡眠养生方法,达到养神、促进气化、生精的目的,对于提高生存质量、抗病防衰、延年益寿具有重要意义。有人说,睡眠是大自然了不起的恢复剂,这是合乎事实的。经过一夜酣睡,醒来时感到精神饱满,体力充沛。如果睡眠不足,第二天就会疲惫不堪,无精打采,头昏脑涨。人类生命活动的能量,都是通过睡眠源源不断地积蓄起来的。
③那么,正确的睡眠养生方法是什么呢?
④首先要有正常的睡眠时间。应该在子时(23时至01时)以前上床,在子时进入最佳睡眠状态。中医睡眠机制为阴气盛则寐即入眠,阳气盛则寤即醒来。《黄帝内经》中说,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
⑤其次是合适的睡眠姿势。古今医家都推荐右侧卧位,这是因为右侧卧可使心脏在胸腔中受压最小,利于减轻心脏负荷。另外右侧卧时肝处于最低位置,有利于肝脏血液的循环,并且右侧卧时胃和十二指肠的开口均在下方,有利于胃肠内容物的排空。故《老老恒言》说:“如食后必欲卧,宜右侧以舒脾气。”
⑥还有就是良好的睡眠环境。安静的环境是帮助入睡的基本条件,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新鲜的空气是良好睡眠的保障。卧室宜在睡前醒后开窗通风,氧气充足有利于大脑细胞迅速减轻疲劳。当然,睡觉时幽暗的光和舒适的卧具也会对睡眠有所帮助。
⑦我们聪明的祖先还总结了“睡眠十忌”:一忌仰卧,二忌忧虑,三忌睡前恼怒,四忌睡前进食,五忌睡卧言语,六忌睡卧对光,七忌睡时张嘴,八忌睡时覆首,九忌卧处当风,十忌睡卧对炉火。
⑧科学研究证明,在所有的休息方式中,睡眠是最理想、最完整的休息。良好的睡眠能消除全身疲劳,使脑神经、内分泌、体内物质代谢、心血管活动、消化功能、呼吸功能等能得到休整,促使身体各部组织生长发育和自我修补,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所以说“睡眠是天然的补药”。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14.(2分)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C)
A.文章围绕“睡眠是养生第一大补”这个说明对象,从重视睡眠养生谈起,着重介绍了正确睡眠养生的方法。
B.文章第②段中通过两种不同睡眠状态对第二天精神的影响,说明正确的睡眠对人体有重要的恢复作用。
C.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因此在子时上床睡觉最好。
D.在所有的休息方式中,睡眠是最理想、最完整的休息。“睡眠是天然的补药”是经过科学研究证明的结论。
【解析】C.依据文章第④段“应该在子时(23时至01时)以前上床,在子时进入最佳睡眠状态……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可知,应在子时以前上床,在子时进入最佳睡眠状态。
15.(3分)文中主要介绍了几种睡眠养生法?分别是什么?
三种,分别是:①正常的睡眠时间;②合适的睡眠姿势;③良好的睡眠环境。
16.(2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经常是夜里两三点钟才睡觉,有的甚至是整个晚上都在工作,白天睡觉。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有何不妥。
熬夜导致睡眠不足,第二天就会疲惫不堪,无精打采,头昏脑涨。同时,没有良好的睡眠消除全身疲劳,将使脑神经、内分泌、体内物质代谢、心血管活动、消化功能、呼吸功能等得不到休整,身体各部分组织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和自我修补,将会导致身体免疫功能下降,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容易生病。(意对即可)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
父亲归来那一天
明前茶
①父亲归来的那一天,就如彗星降临一般不可思议。父亲是天文望远镜工程师,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科院下属的国家级天文台中,许多用于观测星系的望远镜就是他设计的。组装好的望远镜,运往各地的天文台安装完毕,还需要父亲前往调试,以确保望远镜的运行达到设计标准。为了避免城市的灯光干扰,各地的天文台都建在市郊的高山上。父亲去调试望远镜,业余时间会跟当地天文台的工作人员一起种蔬菜、种西瓜,用以改善生活。他们调试好精密度极高的望远镜,就能开启天文台的观测圆顶,观察浩瀚星空,研究宇宙的演变与奥秘。
②通常,父亲出差需要一个月左右。父亲对出差毫无怨言,我们全家也毫无怨言。我和母亲都发现,当父亲出差归来时,那个木讷、谨慎,甚至有点刻板和忧郁的工程师会忽然变得浪漫起来。
③我记得,父亲到陕西天文台调试望远镜,工作结束时正值临潼的石榴丰收,他带回了六个硕大的石榴。我们这些江南小孩,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大的石榴。里面的石榴籽紧紧抱团,晶莹剔透,红润发亮。我们用勺子挖着石榴籽,细细品尝,它的甜是多维的、立体的、丰富的,有些许醇厚甜蜜,还有些许酸爽。我终于明白古诗中为何说:“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繁密的石榴籽,是被怎样的土地孕育着,才有如此滋味?那时候,我就立誓要到北方去,看一看与南方红壤完全不一样的土地。父亲说,只有生长在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石榴树才能结出如此硕大的果实。
④父亲还去过新疆天文台调试望远镜。等他归来时,他居然带了一个大纸箱,难道父亲带回了新疆的冬不拉?打开纸箱,全家人都笑了,父亲居然带的是新疆的棉花,是生长在棉枝上的一朵一朵的棉花哦。
⑤父亲说,他路过浩瀚无边的棉田,被一望无际的丰收场景震撼,他便用口袋里的清凉油,向棉农换了几枝棉花,棉农困惑不解。父亲笑着说:“我要让两个女儿看一看,真正的棉花是什么样子。”记得那天,我们把家中腌萝卜干的空坛子反复刷洗,接着,这干燥的棉枝被父亲插入坛中,成了家中别致的装饰。
⑥父亲还去过云南天文台。那次他调试望远镜,我正上高三。母亲觉得在这节骨眼儿上,家里的顶梁柱不应该再出差。但是父亲说,云南天文台的这架望远镜,对研究星系的形成和变化有着特殊意义,只有把它装成了,人们对宇宙大尺度结构的研究才能更进一步,所以,他必须去。父亲承诺,等他归来时,会带给我们惊喜。
⑦父亲回来时带着一箱子白玫瑰花,我们都十分吃惊——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给母亲买花。令人疑惑的是,在一大捆白玫瑰花的上面,父亲还放了一把蔫掉的硕大花苞,也是洁白的。看上去已经枯萎的花,为什么还要带回来?父亲说:“这是昙花,我要用昙花为你们做甜汤。”
⑧他将昙花的花萼轻轻去掉,将那些柔弱无骨的花瓣用清水反复冲洗,放莲子等配料熬煮了40分钟后,在起锅前加入昙花的花瓣。昙花的花瓣,口感又滑又嫩,带着云贵高原上的清香气。父亲的背包里,还装着昙花的小苗。花农对他说:“昙花其实很好养,只是栽种后需要三四年才会开花。你要学会耐心等待。”
⑨这次昆明之行,给父亲带来喜悦的,不仅是望远镜调试成功,还有他归来时我可喜的高考成绩。他送了我一个礼物作为奖励,那是一架迷你天文望远镜。满月时,用这台小望远镜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月亮上的环形山,看到清辉四溢的月亮上,有山地,有凹坑,也有被宇宙风暴吹袭后形成的暗影。
⑩父亲归来那天所带回来的,是外面那个浩瀚无垠的世界。他曾经说,孩子成长中最要紧的事,就是不局限于眼前的鸡毛蒜皮、些微得失,要看到地球上的千山万水、春华秋实,看到在宇宙星际之间,自己是一粒多么幸运的尘埃。如果你的视野之内都是乌云,那肯定是因为你站得不够高,眺望得还不够远。归来的那一天,作为父亲,他想给予我的教益,就是如何跳出个人的狭窄视野,去看待这个世界的别致角度,小到一个石榴、一枝棉花,大到一架望远镜。他做到了。
(选自《北京日报》,有删改)
17.(3分)读一读下面的句子,选出朗读重音处理不恰当的一项(D)
A.要读出石榴籽的繁多紧密,我这样读:“里面的石榴籽紧紧抱团,晶莹剔透,红润发亮。”
B.要读出“我”的吃惊,我这样读:“等他归来时,他居然带了一个大纸箱,难道父亲带回了新疆的冬不拉?”
C.要读出父亲的细致,我这样读:“他将昙花的花萼轻轻去掉,将那些柔弱无骨的花瓣用清水反复冲洗,放莲子等配料熬煮了 40分钟后,在起锅前加入昙花的花瓣。”
D.要读出生命的渺小,我这样读:“看到在宇宙星际之间,自己是一粒多么幸运的尘埃。”
18.(3分)下面是对第②段画线句子的随文批注。请你仿照示例,结合对全文的理解,写出第二个“毫无怨言”的含义。
第一个“毫无怨言” 第二个“毫无怨言”
父亲对出差去调试望远镜没有任何怨言,表现了父亲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也表现了父亲对国家天文事业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父亲每次归来会给全家带来惊喜(东西),也表现“我们”家对父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19.(3分)结合文章内容,请写出你对第⑩段“父亲归来那天所带回来的,是外面那个浩瀚无垠的世界”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表达了父亲通过自己在外工作的经历,把大自然的丰富和宇宙的广阔带回家,让家人感受到外面世界的广袤与神奇,不仅是在物质上的具体表达(如石榴、棉花、玫瑰等),更是在精神层面上开阔了家人的视野,传递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宇宙万物的好奇与热爱。
20.(3分)选文中,父亲营造的家风是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要有长远的眼光、丰厚的阅历、开阔的视野等。在你的家庭中,有着怎样的家风?请你结合具体的事例谈一谈。
示例:我家中的家风是勤俭节约,珍惜粮食。我曾经有个浪费食物的坏习惯,饭菜经常吃不完就扔掉。有一次被母亲看到了,她便给我讲述了她小时候生活艰苦的经历。她还带我去田地体验农活,让我知道每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于是,我逐渐改掉了浪费食物的坏习惯,养成了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21—24题。
【甲】祥子,多么体面的祥子,变成个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脸,身体,衣服,他都不洗,头发有时候一个多月不剃一回。他的车也不讲究了,什么新车旧车的,只要车份儿小就好。拉上买卖,稍微有点甜头,他就中途倒出去。坐车的不答应,他会瞪眼,打起架来,到警区去住两天才不算一回事!独自拉着车,他走得很慢,他心疼自己的汗。及至走上帮儿车,要是高兴的话,他还肯跑一气,专为把别人落在后边。在这种时候,他也很会掏坏,什么横切别的车,什么故意拐硬弯,什么别扭着后面的车,什么抽冷子搡前面的车一把,他都会。原先他以为拉车是拉着条人命,一不小心便有摔死人的危险。现在,他故意地耍坏;摔死谁也没大关系,人都该死!
他又恢复了他的静默寡言。一声不出的,他吃,他喝,他掏坏。言语是人类彼此交换意见与传达感情的,他没有意见,没了希望,说话干吗呢?除了讲价儿,他一天到晚老闭着口;口似乎专为吃饭喝茶与吸烟预备的。(A)连喝醉了他都不出声,他会坐在偏僻的地方去哭。几乎每次喝醉他必到小福子吊死的树林去落泪。
(选自《骆驼祥子》第二十三章)
【乙】父亲的喘气颇长久,连我也听得很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道:“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立刻觉得这思想就不该,就是犯了罪;但同时又觉得这思想实在是正当的,我很爱我的父亲。便是现在,也还是这样想。
……
“叫呀,你父亲要断气了。快叫呀!”衍太太说。“父亲!父亲!”我就叫起来。
“大声!他听不见。还不快叫?!”
“父亲!!!父亲!!!”
他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苦痛。
“叫呀!快叫呀!”她催促说。
“父亲!!!”
“什么呢?……不要嚷。……不……。”他低低地说,又较急地喘着气,好一会,这才复了原状,平静下去了。
“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
(B)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选自《朝花夕拾·父亲的病》)
21.(2分)从【甲】选段可以看出祥子的生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祥子从前对生活充满希望、要强、谨慎、老实,变成现在的又懒惰又耍坏,十分自私。
22.(2分)阅读【乙】选段,结合《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说说作者为父亲求医的这段经历,对他日后的人生抉择有着怎样的影响。
父亲病后去世,“我”外出求学,后来到日本,准备学医挽救像父亲那样被庸医害死的中国百姓。
23.(2分)两个选段的画线句子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情感?请填充下面表格。
句子 人物情感
A句 表现了祥子在小福子死后内心的痛苦、绝望,无处诉说。
B句 表达了鲁迅对父亲的爱和终生的愧疚。
24.(2分)人生难免会遭遇各种不幸,阅读两段选文,你得到了什么感悟?
示例:面对人生不幸,不要悲观绝望,自暴自弃,而应该坚强生活,理性地面向未来。
三、表达与交流(55分)
25.(5分)班级决定开展以“最美大故乡——幸是湖北人”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从下面两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完成。
任务一:最美故乡,需要大力宣传。请你为“我的故乡——湖北”写一则推荐语。(要求:80字左右,不出现具体校名、地名、人名)
示例:湖北,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这里山川秀美,风景如画,黄鹤楼巍峨壮观,三峡风光旖旎;这里文化深厚,底蕴丰富,编钟古韵悠扬,楚辞汉赋流传;这里美食诱人,风味独特,热干面香飘四海,潜江油焖小龙虾名扬天下。
任务二:“故乡”或许引发了你更多的联想和想象,请你写一首小诗在班会上与同学分享。(不少于4行;如超过4行,诗行之间用“/”表示)
示例:故乡的山/青翠而连绵/故乡的水/清澈而甘甜/故乡的人/淳朴而善良/故乡的情/悠长而缠绵
26.(50分)请从下面三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写一篇作文。
任务一:或许你曾经浑身充满了力量,或许你现在还有点迷茫,请以“找回失去的力量”为题,写一篇作文。
任务二:力量的获得,到底有没有秘方?请将“ 才是力量”补充完整,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
任务三:关于力量,勾起了你的哪些回忆?激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你选定或拟定的作文题写在作文格第一行;②作文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④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