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9.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24 14:2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热闹、欢乐
悲伤、抑郁
春节
清明节
重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① [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② [山东]此处指华山以东
思念
/
/
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
思念故乡的兄弟亲人。
理解诗题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阳节介绍
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他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与孟浩然并称“王孟”。
最能代表其艺术成就的是山水田园诗。
王维
任务一:读诗明意,想象悟情
自由读诗,读准字音,并尝试断句
/
/
/
/
小组合作,借助注释,一人说一句诗的意思。
他乡,外乡
他乡的客人,王维的自称。
异有以下几种解释:
1.不同的,有区别的;2.奇异,特别;3.另外的,别的;4.分开。
理解诗意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理解诗意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独”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来到大街,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而他_______
路过大院,亲朋相聚,举杯痛饮,而他_______
出门远游,游人结伴,互帮互助,而他_______
独在异乡为异客
独自在异乡做异乡来的客人。
孤独
王维十五岁时离开了故乡到长安去参加科举考试,二十岁时考上进士。在这段时间内,他孤零零地在异地生活自然会产生思乡念亲之情,尤其是过节的时候,这种情感更加强烈。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所以题称为“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
写作背景
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遇到佳节就加倍思念亲人
美、好
诗人就是这样深深地思念着自己的亲人的,而他的亲人此时在干什么呢?
理解诗意
加倍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遥想兄弟们今天登高的地方
遍插茱萸时会想到少了一人
登高、
插茱萸
理解诗意
了解习俗
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登高远望,啸咏骋怀,活动筋骨,所以,人们于重阳登高,在时令上是最合适不过的。“登山祈福”的习俗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登高的地点,没有统一的规定,登高所到之处大抵分为登高山、登高楼、抑或是登高台。
登高
了解习俗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插茱萸
你还知道哪些重阳节习俗?
喝菊花酒
敬老
吃重阳糕
晒秋
理解诗意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两句诗怎么理解呢?
这里指王维。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个而心生遗憾吧。
诗意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读着这两句诗,我仿佛看到______(谁)在_______(哪里)________(干什么)。
王维亲眼所见吗?
理解诗意
想象画面:诗人的兄弟们在登高、插茱萸的时候,会想些什么?
今天要是王维兄弟也和我们一起登高,那该多好啊!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 兄弟亲人
思念
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思念亲人
感悟诗情
读出情感
尝试背诵
任务二:对比阅读,体会深意
对比读,讨论:哪首诗表达的思念之情更浓烈?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为异乡客,
佳节倍思亲。
兄弟登高处,
插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强调
想象
热闹、欢乐
书写生字




书写生字
异客
书写指导:上边要窄扁、扁框封闭,下横要长、位置靠上,左撇右竖、稍分开。

结构:上下
组词:异类 异口同声
造句:姐姐独自在异乡求学。
音序:Y 部首:廾
任务三:回顾诗文,重温佳节
古诗 节日 节日时间 节日习俗
《元日》
《清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放爆竹、饮屠苏,换桃符
农历正月初一
春节
清明节
农历三月初三、三月三前后
扫墓、踏青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登高、插茱萸
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元日》写的是春节这个传统节日,写了燃放爆竹、畅饮屠苏酒、张贴新桃符的热闹情景;
《清明》写的是清明节这个传统节日,写了细雨纷纷、行人心境凄冷的节日情景;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的是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写了自己身居异乡,想象家乡亲人重阳登高、遍插茱萸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