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小卷 七年级下册]《台阶》知识点+同步练习
《台阶》是李森祥创作的一篇小说
人物:父亲,勤劳、坚韧、淳朴,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对尊严的追求。
情节:父亲因自家台阶低,决心建造高台阶新屋,经过长期筹备,新屋建成台阶砌好,但父亲却因劳累受伤,且在新台阶上诸多不适。
主题:展现了父亲的优秀品质,反映中国传统农民在社会变迁中的生存状态与心理变化,蕴含着对父亲的崇敬与怜悯,也引发对传统观念和社会发展的思考。
小说以“台阶”为线索,造台阶过程:
想造台阶:家里的台阶是由三块青石板铺成的三级台阶,父亲因当地台阶高象征地位高的观念,渴望建造有高台阶的新屋来提升家庭地位。
筹备台阶:父亲通过多年辛勤劳作,种田、砍柴、捡屋基卵石,收集砖、瓦,攒角票,为建造高台阶新屋筹备材料和资金。
建造台阶:新屋建成后,着手建造九级台阶。父亲亲自参与踏黄泥等工作,白天陪匠人干活,晚上独自为台阶建造搬砖、担泥、筹划材料。
建成台阶:台阶顺利建成,但父亲在使用过程中却出现诸多不适,如因新台阶是水泥抹面不能磕烟灰,坐在上面与人打招呼不自在,挑水跨台阶时还伤了腰,父亲对新台阶从期待到适应困难。
《台阶》中的父亲是一位典型的中国传统农民,具有以下鲜明的人物形象:
勤劳坚韧:父亲为了建造高台阶的新屋,辛苦劳作了大半辈子。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砍柴,半个月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过年、编草鞋,通过长期的积累来筹备材料和资金,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体现了他的勤劳与坚韧。
淳朴善良: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了一辈子,他渴望改变家庭地位,但这种渴望并非出于虚荣,而是希望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他靠自己的双手努力奋斗,不投机取巧,展现出淳朴善良的本性。
有责任感:父亲把建造新屋、提高台阶视为自己的责任,为了这个目标,他不惜付出巨大的努力。他不仅要筹备材料,还要亲自参与建造过程,白天陪匠人干活,晚上独自搬砖、担泥、筹划材料,为家庭的未来默默承担起责任。
执着追求尊严:在当地,台阶高意味着屋主人地位高,父亲深受这种观念的影响,花费半生心血建造高台阶的新屋,以此来获得他人的尊重,提升自己和家庭的地位,这体现了他对尊严的执着追求。
然而,新台阶建成后,父亲却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不适,这也反映出他作为传统农民,在面对生活变化时的局促与不适应,进一步丰富了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基础知识 随堂练习题
1.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凹凼( )涎水( )
揩汗( )黏性( )
蹿上( ) 尴尬( )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门kǎn( ) 烦zào( )
大tíng( ) 广众微不足dào( )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宽敞 痴迷 涎水 筹划
B. 缘故 砌缝 憋住 疆绳
C. 泥桨 烟瘾 跌倒 跨骨
D. 耀眼 槽糕 醒悟 门槛
4.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他忽然醒悟,台阶是水泥抹的面,不经磕。
5. 文学常识填空
《台阶》的作者是______,这是一篇______(体裁),文中的“台阶”在文中象征______。
6.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以“台阶”为线索,通过父亲劳累大半辈子终于造起高台阶的新屋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老实厚道、吃苦耐劳、坚韧不拔、追求理想的农民形象。
B. 父亲为建造新屋准备了大半辈子,他的准备过程漫长而艰辛,这体现了他的勤劳和执着。
C. 新台阶造好后,父亲却感到不自在,这主要是因为他不习惯新的生活环境。
D. 文章结尾“怎么了呢,父亲老了”一句,流露出“我”对父亲的怜悯和对父亲艰辛一生的感慨。
强化训练 随堂练习题
1. 字音字形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晌午(xiǎng) 凹凼(dàng) 涎水(xián) 头颅(lú)
B. 门槛(kǎn) 揩汗(kāi) 尴尬(gān) 烦躁(zào)
C. 黏性(zhān) 筹划(chóu) 撬开(qiào) 倔强(juè)
D. 胯骨(kuà) 蹿上(cuàn) 醒悟(xǐng) 糟糕(zāo)
2. 词语运用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父亲为了盖新屋,不辞辛劳,几十年如一日,处心积虑地积攒材料。
B. 新屋建成后,父亲在众人面前大庭广众之下,显得格外兴奋。
C. 他这个人做事总是丢三落四,粗枝大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常常出错。
D. 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了一辈子,从没有和人红过脸。
3. 病句辨析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阅读《台阶》,使我对父亲的形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B. 父亲的坚韧和勤劳,是我学习的榜样。
C. 这篇文章生动地描绘了父亲造台阶的全过程,表现了父亲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尊严的追求。
D. 为了避免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我们在做事情之前一定要认真思考。
4. 文学常识
下列关于《台阶》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台阶》的作者是李森祥,这是一篇小说,以“台阶”为线索展开情节。
B. 小说通过父亲建造高台阶新屋的故事,塑造了一位勤劳、坚韧、朴实的农民父亲形象。
C. 文中的“台阶”象征着父亲对地位的追求,也象征着父亲的理想和尊严。
D. 这篇小说的主题主要是歌颂父亲的伟大,同时也批判了他的虚荣心理。
5. 内容理解
对《台阶》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父亲是一个勤劳的人,他常年辛苦劳作,为建造新屋做准备。
B. 父亲是一个节俭的人,从他珍惜麻筋草鞋等细节可以看出。
C. 父亲是一个固执的人,他不听家人的劝告,坚持要建造高台阶的新屋。
D. 父亲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他把建造新屋视为自己的责任,努力去实现。
6. 语言赏析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等泥水匠和两个助工来的时候,父亲已经把满满一凼黄泥踏好。那黄泥加了石灰和豆浆,颜色似玉米面,红中透着白,上面冒着几个水泡,被早晨的阳光照着,亮亮的,红得很耀眼。”
7. 拓展探究
文中父亲为了建造高台阶的新屋,辛苦了大半辈子,最后却在新台阶上感到不自在。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父亲这种行为和感受的理解。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1. 凹凼(āo dàng)
涎水(xián shuǐ)
揩汗(kāi hàn)
黏性(nián xìng)
蹿上(cuān shàng)
尴尬(gān gà)
2. 门kǎn(槛)
烦zào(躁)
大tíng(庭)广众
微不足dào(道)
3. A
4. 低眉顺眼:形容驯良、顺从的样子。
醒悟: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
5. 李森祥;小说;地位
6. C
强化训练
1. 答案:B
2. 答案:D
3. 答案:C
4. 答案:D
5. 答案:C
6.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加了石灰和豆浆的黄泥比作玉米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泥的颜色特点,表现了父亲对建造台阶的用心和认真,也为后文父亲建造台阶的情节做了铺垫。
7. 答案:父亲辛苦造台阶是因为当地台阶象征地位,他渴望得到尊重,改变家庭处境,这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积极追求和责任感。新台阶建成后他不自在,是因为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和谦卑心理难以改变。在生活中,我们也会像父亲一样,为了目标努力奋斗,比如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日夜苦读,上班族为了升职努力工作。但当目标实现后,可能会发现与想象中有差距,或难以适应新变化。就像有的同学考上理想学校后,会对新的学习节奏和竞争环境感到不适应。父亲的故事让我们明白,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做好面对各种变化的准备,也要珍惜追求过程中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