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一:弹性形变
弹性形变:
撑竿、直尺、橡皮筋等物体受力时会发生 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形状。
塑性形变:
橡皮泥等物体受力时发生进变,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形状
练习题1:下列现象中,发生弹性形变的是( )
A. 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
B. 跳水跳板被运动员压弯
C. 把面团擀成饺子皮
D. 饼干一捏变成碎片
练习题2: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弹性形变的是( )
A.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
B.饼干一捏变成碎片
C.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
D.排球砸向地面时变瘪
知识点二:弹力定义
弹力:发生 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作弹力。
施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 受力物体:阻止恢复形变的物体
弹力产生条件:①两个物体相互接触 ②发生弹性形变
弹力种类:拉力、 支持力、压力都属于弹力。
练习题1: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一定有弹力
B. 只有弹簧产生的力才属于弹力
C. 非常坚硬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是不会产生形变的
D. 同一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弹力就越大
练习题2:下列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A. 手对弹簧的拉力
B. 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
C. 手对弓的拉力
D. 人对跳板的压力
练习题3:如图所示是用手压弹簧的示意图,下列选项中是由于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是( )
A.弹簧对手的作用力
B.手对弹簧的压力
C.地面对弹簧的支持力
D.弹簧的重力
练习题4:一个足球放在一块长木板上,如图所示,木板和足球均发生了弹性形变,关于它们弹力的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木板形变是由于木板产生弹力造成的
B.足球产生的弹力作用在木板上
C.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木板产生的弹力
D.足球产生的弹力就是足球对木板的压力
知识点三:判断弹力有无的常见方法
假设法:假设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解除接触,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存在弹力
练习题1:下列选项中,A、B两球之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是( )
练习题2:下列各图中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P、Q两球之间不存在弹力的是( )
知识点四:弹力三要素
弹力大小:弹力的大小跟使它发生形变的力大小相等。总是随着物体形变程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弹力方向:始终与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
弹力作用点:作用在使它发生形变的物体表面上
练习题1:甲、乙、丙三名同学使用同一个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每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张开伸直,其中甲同学体重最大,乙同学手臂最长,丙同学手臂最粗。当他们两臂张开伸直时,对弹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 )
A. 三名同学一样大 B. 手臂最长的同学
C. 体重最大的同学 D. 手臂最粗的同学
练习题2: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力为2 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则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 ,方向 。
练习题3:如图,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已知AO=OB),释放小球,最终到达B点。则球在A点与B点时所受弹簧施加力的方向 (填“相同“或“不同“),大小 (填“相同“或“不同“)。在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受到弹簧的作用力的大小变化是 (填“一直变大”、“一直变小”、“先变大再变小”或“先变小再变大”)。
知识点五:弹簧测力计
实验室里常用的测力计叫作 弹簧测力计,它是利用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的道理制成的。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注意:
(1)在使用前,要先仔细观察弹簧测力计的 分度值和 量程,待测的力不能超过它的 量程。
(2)要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 零刻度线上,如果不在,那么应 调节弹簧测力计,使指针与零刻度线重合。
(3)在测量时,被测的力要施加在挂钩上,被测力的方向要沿弹簧的 伸长方向。
(4)当指针相对于刻度盘静止时方可读数,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 垂直。
练习题1: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弹簧测力计只能竖直使用
B. 使用前,需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
C. 使用中,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D. 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的力
练习题2:下列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要求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的弹簧测力计只能测不大于5N的力
B.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竖直向上的力
C.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盘面垂直
D.图中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6N
练习题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受到4N的拉力作用,另一端也受到4N的拉力作用,则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
A.0N B.1N C.4N D.8N
练习题4:小明同学在用已校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时,误将弹簧测力计倒置,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如图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所测得的该物体的重与真实值相比( )
偏大 B.偏小 C.一样大小 D.无法判断
练习题5:健身用的弹簧拉力器,共有四根弹簧并接在一起,假如每根弹簧伸长1cm要用1N的拉力,因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和拉力成正比,则用10N(不超过弹性限度)的力拉其中一根弹簧,弹簧将伸长 cm,如果将弹簧拉力器拉长0.5m,那么需要的拉力为 N。
练习题6:小华在实验室探究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之间的关系。
(1)小华选取了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金属块(带挂钩)、铁架台。要完成实验,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和 ;实验中小华记录数据如表,表中数据明显错误的是第 次实验;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拉力F/N 0 1 2 3 4 5 6
弹簧伸长量 L/cm 0 0.40 0.80 1.70 1.60 2.00 2.40
(2)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曲线 ;
(3)分析图像可得到结论 ;
(4)小华又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制出如图丙所示图像。小明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若要制作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 (选填“甲”或“乙”); 若他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则据此制作的测力计的量程为 N。
知识点一:弹性形变
弹性形变:
撑竿、直尺、橡皮筋等物体受力时会发生 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形状。
塑性形变:
橡皮泥等物体受力时发生进变,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形状
练习题1:下列现象中,发生弹性形变的是( B )
A. 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
B. 跳水跳板被运动员压弯
C. 把面团擀成饺子皮
D. 饼干一捏变成碎片
练习题2: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弹性形变的是( D )
A.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
B.饼干一捏变成碎片
C.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
D.排球砸向地面时变瘪
知识点二:弹力定义
弹力:发生 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作弹力。
施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 受力物体:阻止恢复形变的物体
弹力产生条件:①两个物体相互接触 ②发生弹性形变
弹力种类:拉力、 支持力、压力都属于弹力。
练习题1: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 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一定有弹力
B. 只有弹簧产生的力才属于弹力
C. 非常坚硬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是不会产生形变的
D. 同一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弹力就越大
练习题2:下列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B )
A. 手对弹簧的拉力
B. 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
C. 手对弓的拉力
D. 人对跳板的压力
练习题3:如图所示是用手压弹簧的示意图,下列选项中是由于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是( A )
A.弹簧对手的作用力
B.手对弹簧的压力
C.地面对弹簧的支持力
D.弹簧的重力
练习题4:一个足球放在一块长木板上,如图所示,木板和足球均发生了弹性形变,关于它们弹力的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
A.木板形变是由于木板产生弹力造成的
B.足球产生的弹力作用在木板上
C.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木板产生的弹力
D.足球产生的弹力就是足球对木板的压力
知识点三:判断弹力有无的常见方法
假设法:假设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解除接触,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存在弹力
练习题1:下列选项中,A、B两球之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是( B )
练习题2:下列各图中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P、Q两球之间不存在弹力的是( B )
知识点四:弹力三要素
弹力大小:弹力的大小跟使它发生形变的力大小相等。总是随着物体形变程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弹力方向:始终与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
弹力作用点:作用在使它发生形变的物体表面上
练习题1:甲、乙、丙三名同学使用同一个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每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张开伸直,其中甲同学体重最大,乙同学手臂最长,丙同学手臂最粗。当他们两臂张开伸直时,对弹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 B )
A. 三名同学一样大 B. 手臂最长的同学
C. 体重最大的同学 D. 手臂最粗的同学
练习题2: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力为2 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则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 2N ,方向 竖直向上 。
练习题3:如图,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已知AO=OB),释放小球,最终到达B点。则球在A点与B点时所受弹簧施加力的方向 不同 (填“相同“或“不同“),大小 相同 (填“相同“或“不同“)。在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受到弹簧的作用力的大小变化是 先变小再变大 (填“一直变大”、“一直变小”、“先变大再变小”或“先变小再变大”)。
知识点五:弹簧测力计
实验室里常用的测力计叫作 弹簧测力计,它是利用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的道理制成的。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注意:
(1)在使用前,要先仔细观察弹簧测力计的 分度值和 量程,待测的力不能超过它的 量程。
(2)要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 零刻度线上,如果不在,那么应 调节弹簧测力计,使指针与零刻度线重合。
(3)在测量时,被测的力要施加在挂钩上,被测力的方向要沿弹簧的 伸长方向。
(4)当指针相对于刻度盘静止时方可读数,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 垂直。
练习题1: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 弹簧测力计只能竖直使用
B. 使用前,需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
C. 使用中,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D. 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的力
练习题2:下列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要求中,不正确的是( B )
A.图中的弹簧测力计只能测不大于5N的力
B.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竖直向上的力
C.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盘面垂直
D.图中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6N
练习题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受到4N的拉力作用,另一端也受到4N的拉力作用,则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C )
A.0N B.1N C.4N D.8N
练习题4:小明同学在用已校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时,误将弹簧测力计倒置,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如图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所测得的该物体的重与真实值相比( A )
偏大 B.偏小 C.一样大小 D.无法判断
练习题5:健身用的弹簧拉力器,共有四根弹簧并接在一起,假如每根弹簧伸长1cm要用1N的拉力,因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和拉力成正比,则用10N(不超过弹性限度)的力拉其中一根弹簧,弹簧将伸长 10 cm,如果将弹簧拉力器拉长0.5m,那么需要的拉力为 200 N。
练习题6:小华在实验室探究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之间的关系。
(1)小华选取了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金属块(带挂钩)、铁架台。要完成实验,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刻度尺 和 弹簧测力计 ;实验中小华记录数据如表,表中数据明显错误的是第 4 次实验;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拉力F/N 0 1 2 3 4 5 6
弹簧伸长量 L/cm 0 0.40 0.80 1.70 1.60 2.00 2.40
(2)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曲线 ;
(3)分析图像可得到结论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
(4)小华又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制出如图丙所示图像。小明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若要制作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 甲 (选填“甲”或“乙”); 若他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则据此制作的测力计的量程为 0~8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