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陶罐和铁罐
情景导入
陶罐是什么?
陶,是用黏土烧制成的器物。陶罐就是用黏土烧成的罐子。
预习任务
(2)学会和同伴交流学习收获,在相互交流、检测、评价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能够将获得的学习经验应用到以后的学习中,逐步学会自主学习。
(1)认识生字、新词,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借助字典、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生字、新词的意思。
作者简介
黄瑞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中国诗词学会理事、中国寓言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屈原研究会名誉理事。黄瑞云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借寓言故事揭示深刻哲理。在这篇作品中,他通过陶罐与铁罐不同结局,展现了谦虚与傲慢的差异,让读者在趣味中领悟为人处世之道 。
默读课文,想一想,说一说: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结局怎么样?
táo
jiāo
ɡuàn
qiān
xū
nuò
ruò
nǎo
谦虚
骄傲
陶罐
懦弱
恼怒
代价
惊讶
jià
yà
拼音开关
学认字
指导书写
骄
傲
谦
虚
尘
懦
代
价
提
捧
弱
讶
指导书写
“亻”窄“敖”宽。“敖”第五笔横折钩从横中线下起笔,下斜至竖中线左拐。“攵”首笔撇的撇尖轻接左边第三横,末笔撇和捺相交于右下格。
书写指导
ào
左略窄右略宽。第八笔竖折折钩的横段略高于左半部分的相应横段,末笔提从竖中线起笔,略长于左半部分的末笔提。
ruò
左上包右下。“七”的横要短,竖弯钩竖段在竖中线,过田字格中心再右弯钩出。“业”,左竖在竖中线,末笔横长。
xū
傲慢
谦虚
轻蔑
懦弱
恼怒
相提并论
和睦相处
价值
骄傲
荒凉
惊讶
光洁
朴素
兴奋
考古挖宝游戏
骄
弱
傲
尘
谦
提
代
捧
虚
懦
价
识字游戏
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陶罐和铁罐之间的什么事?
国王橱柜里的铁罐认为自己很 ,瞧不起陶罐,常常 它。陶罐却很谦和,争辩几句后,不再理会铁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 出土成为文物, 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坚硬
奚落
陶罐
铁罐
自读提示
默读第1至第9自然段,拿出笔勾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中关键的词句。
铁罐
陶罐
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自读提示
介绍了故事的背景和主要角色:国王御厨中的两个罐子——一个陶罐和一个铁罐。铁罐由于自身的材质优势,对陶罐表现出骄傲的态度,并经常对其进行嘲讽。此段为整个故事奠定了基调,揭示了角色之间的冲突关系。
铁罐优点:
因为陶罐很容易破碎,所以不敢和铁罐碰一碰。
因为铁罐很坚硬,所以它很骄傲。
陶罐缺点:
奚落
易碎
坚固
对比手法:通过介绍两种材质截然不同的罐子(陶罐和铁罐),作者设置了鲜明的对比。一方面,铁罐坚固耐用;另一方面,陶罐虽然脆弱但也有其独特价值。这种对比不仅突显了两者物理特性的差异,也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两个人物不同的性格?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称呼
彬彬有礼
傲慢,没礼貌
默读第1至第9自然段,拿出笔勾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中关键的词句。
铁罐
陶罐
敢碰我吗
不敢
懦弱的东西
盛东西的
敢和我相提并论
还是和睦相处
要把你碰成碎片
角色扮演
体会人物性格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轻蔑
平静
谦虚、不再理会。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 )地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 )地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和气
怒火冲天
品读感悟
语调上扬,有挑衅的意味。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语调下沉,看不起。
语调上扬,显示出怒不可遏的心态。
朗读指导
通过对铁罐和陶罐言语上的强烈对比(铁罐的愤怒与威胁 vs. 陶罐的温和与理智),作者进一步强化了两者性格上的差异。铁罐的傲慢和攻击性与其脆弱的内心形成了鲜明对比,而陶罐的谦逊和包容则凸显了它的成熟与智慧。
自由朗读课文第10-17自然段,交流: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陶罐和铁罐各是什么结局?
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废墟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
多年之后,陶罐依然那么( )、( )、( ),而铁罐却( )了。
第二部分
默读第10~17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光洁
无影无踪
朴素
美观
许多年后,人们在一个废墟中发现了陶罐的情景。当陶罐被发现时,人们对其表现出极大的惊喜和赞美,尤其是注意到它依然保持光洁、朴素和美观的特性。通过这一段落,作者不仅展示了陶罐历经岁月仍保存完好的事实,还强调了其内在价值和历史意义。
“谢谢你们!” 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尽管陶罐表达了对铁罐的关心,并希望人们能够找到它,但经过仔细搜寻后,人们并未能找到铁罐的任何踪迹。这不仅揭示了两个罐子不同的命运,也进一步深化了故事关于内在价值和外在条件之间关系的主题。
人们找不到铁罐的原因在于铁罐由于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可能会因氧化而腐蚀,最终完全分解或消失。相比之下,陶罐虽然脆弱但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保存较长时间。这一结局反映了两种材料的不同耐久性以及时间对不同物质的影响。通过这个情节,作者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外表的强大并不意味着永恒,真正的持久往往源于内在的品质而非仅仅依赖于外在的坚硬。这也呼应了故事中陶罐谦逊、包容的态度相较于铁罐傲慢自大的优越性。
光 洁
古老而有价值
朴 素
美 观
升华情感
铁罐的优点是坚固,而缺点是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侵蚀,形成铁锈,随着岁月的流逝,被层层氧化,逐渐变成末,最终消失不见。
陶罐的优点是不会被氧化,存放越久价值越高,而缺点是易碎。
这篇寓言故事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和两个人物的结局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 ,正视自己的 ,相互尊重, 相处。
短处
和睦
长处
主题概括
陶罐和铁罐
板书设计
铁罐:傲慢——轻蔑、恼怒
陶罐:谦虚——争辩、不再理会
( )的铁罐 ( )地问 ( )的尘土 ( )地说
( )的陶罐 ( )地叫
骄傲
谦虚
厚厚
兴奋
高兴
谦虚
一、填词语。
课堂演练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 出土成为文物, 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A.铁罐 B.陶罐
B
A
谦虚 懦弱 光洁 美观
骄傲 傲慢 神气 住嘴
本课要求积累的词语有很多,请你选一选哪个和陶罐有关,哪个和铁罐有关。
1.抄写生字3遍。
2.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