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仰望星空明方向 脚踏实地重落实 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仰望星空明方向 脚踏实地重落实 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25 16:35: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仰望星空明方向 脚踏实地重落实
目 录
一、仰望星空明方向
1、关注顶层设计
2、明晰考情动态
二、脚踏实地重落实
1、立足现状寻方法
2、谋定后动求突破
3、强化常规提质量
一、仰望星空明方向
1.新命题理念: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
2.新命题特征:核心价值金线、素养能力银线、情境载体串联线。
核心价值金线,考查学生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道德品质。
能力素养银线,在必备知识基础上加大力度考查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情境载体串联线,将情境作为任务创设和基本知识、能力运用考查载体。
无价值不入题
无思维不命题
无情境不成题
(一)关注顶层设计:
《课标》、《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报告2024》
1.江西考题教学导向:教考衔接,回归课标、回归教材
回归教材,表现出了两个显著的特点
①高考和教材的直接联系,如教材的典型例题、典型实例。
②对形成学科思想有帮助的相关内容,如小结、引言等。
(二)明晰考情动态
2.江西考题平稳中求变。
二、脚踏实地重落实
(1)“埋头拉车,没有抬头看路”,缺乏对国家层面高考政策、顶层设计、学术前沿 的前瞻性认识。
(2)对教材的挖掘、整合不够
1.目前现状
(4)知识灌输式教学多,针对性的史料情境教学少,优质鲜活的史料更少,教学缺少分析过程。
(5)对临界生的指导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
(3)引用网上资源的多,原创性个性化的少。
(一)立足现状寻方法
老师层面
学生层面
(1)对教材的重视不足,自觉翻看教材的同学很少。
(2)基础知识不扎实,重要史事了解不全面。
(3)独立思考能力欠缺。
(4)不重视参考答案,对主观题的答题思路、技巧缺少总结
(一)立足现状寻方法
1.目前现状
1、计划详实,强化落地:通史+专题
(1)通史复习重在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把握阶段阶段特征;
措施:填空,过知识关;整合,形成系统;探究,突破重难点
(2)专题复习:通史时段小专题和选必融合专题
措施:梳理知识体系,把握发展脉络;
根据课标、真题、学情设置专题
讲清重要历史概念和历史周边概念(历史教材中较少涉及, 试题经常出现)
(二)谋定后动求突破
知识梳理课:
上好专题复习课;
讲课侧重:网络构建、阶段特征、重难突破、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
习题讲评课
习题补基、习题延展
习题提能(针对高考要求的能力和一轮复习后仍旧欠缺的能力方面)
高品质课堂
策略1:认真备好两类主要课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素养热词-时空定位-命题角度
(一)专题复习课呈现(以中国近代史为例)
(2)知识构建(思维导图)
(3)阶段特征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1840—1894)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在屈辱中开始转型并逐渐向近代化迈进。
1.政治上:由于西方列强的不断侵略,中国逐步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人民为取得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进行了艰难的抗争,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经济上: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以商品输出为主);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运动中创办大量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
3.社会生活上: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生活方式及社会礼仪受到冲击。
4.思想上: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逐渐兴起: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早期维新思想。
“经济决定论”是对唯物史观的片面理解,全面掌握唯物史观的关键在于在总体承认经济因素或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时,要正确评价精神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王加丰 《再谈“史观”的问题》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应了解唯物史观如下基本理论和观点:
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第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第四,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法。
第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六,人类社会形态经历了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
(4)唯物史观引领—必备术语
(5)专题重难突破——充分利用高考真题进行知识突破和方法引领
考向1 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例如:考向1 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2024.福建卷.8)1937年5月,中央银行向南京国民政府报告称,截至该年4月30日,该行存于香港、纽约和伦敦等地的白银和资金,合计达到了约1.69亿美元。这种白银和资金外存的做法(  )
A.避免了侵华日军的掠夺 B.支持了中国的对日抗战
C.满足了外债偿付的需求 D.赢得了英美的战时支持
(1)设问形式
(2)解题策略:
①理论分析法
②概念分析法: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根本目的、直接目的、主观目的、客观目的
(2024·山东高考·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鸦片战争”的时空之维
材料一图8为1936年《儿童杂志》刊载的《谈谈鸦片战争》的会话摘编。
(大聪——哥哥,省立中学学生)
(小敏——弟弟,育才小学学生)
小敏:哥哥,我要问“鸦片战争”是怎样一回事?
大聪:清朝的时候,鸦片运来得越来越多,现银流出也就跟着多了,好几个皇帝都下过禁烟的命令。
小敏:那么,怎么会同英国人打起来的呢?
大聪:皇帝叫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但英国商人不服从禁烟命令,不怪自己不好,反去求印度总督来救援。
小敏:林则徐就吃了败仗?
大聪:不!打了胜仗,可后来英兵攻打浙江,破定海,封镇宁波,进逼天津,清朝皇帝不中用,怪林则徐闹出乱子来,把他革职,叫琦善去和英人议和。琦善这个人不会办事,英兵就再打进吴淞,进逼南京。清朝皇帝就和他们订立了一个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小敏:……
(5)专题重难突破——充分利用高考真题进行知识突破和方法引领
(1)大聪的讲述,会让小敏对“鸦片战争”形成怎样的认识?(6分)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目标达成
学生自纠 下发答题卡和答案 指导查、纠方法 自查失误,分析错因,研究答案,自我修正 落实基础,培养自我反思能力
考情分析 展示成绩、加强对比 自我定位、 找到差距 自我评价,树立危机意识
课间讨论 指导、调控、释疑 小组讨论,解决问题;质疑释疑,落实答案 解决疑难,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正课讲解 典例剖析讲出背景 拓展纵深讲出思路 学生先讲总结规律,升华认识 归纳总结,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积累提升 出示题目,明确要求 自主解题, 定时训练 查漏补缺,深化审题解题能力
习题讲评课
2.落实教师主导:分工合作,开展集体备课,编写复习导学案;精心编制试题(高频考点滚动考、考点覆盖盖广)、收集信息题
(1)研透课标:读懂课标要求、讲清重要问题
(2)用透教材:“读熟教材”“看透教材、“用好教材”、“用活教材”
(3)讲透真题
3.落实“一标一本一题”
(二)谋定后动求突破
策略2:适当进行知识整理补充,结合热点、高频
点精选热点专题专题课
关注热点,关联课本相关知识,结合主干知识的小线索,提炼主题,精选微专题课。
初步选定热点主题:
(1)红色党史 百年逐梦
(2)制度自信 国家治理
(3)中华文化 济世兴邦
(4)大国博弈 合作共赢
策略3:利用真题汇编结合资料,设计题型方法引领课。
利用下发的历年真题汇编,结合资料第二部分高考专项,总结解题思路、方法和规范。形成不同题型的答题模板,课前印刷,供学生长时段总结整理。
初步计划:
(1)分题型突破,任务分工:(3课时)
①17、18、19、题:
a、背景、原因类(冯钰芳) 特点、特征类(肖路楠)
b、影响、意义类(钟祥智)认识、启示类(华瑞悦)
②开放题型(叶翔、曾娟)
(2)以实练进行思路引导, 以设问方式总结方法,以常用术语总结模板
策略4:加强方法指导
具体做法:借助考试分时段,有目的,有选择的考查相应题型,通过考试、试卷讲评,来提升学生对学法技能的重视和使用程度。
3月上旬侧重:客观题中反映、体现类,表明、说明类题型;
下旬侧重:因果、目的类,比较变化类题型;
4月上旬份侧重:客观题中信息类、图片类、漫画类题型,
下旬侧重:古今中外对比、归纳特点类和说明、认识类主观题。
(三)强化常规提质量
(1)抓实常规教研
1、教研安排:定时定点,专人主讲,集体交流。
2、教研主题:
周三教研:
A.本周工作任务安排
B.统一教学进度以及本周一课一研安排;
C.资料问题研讨
D.听课安排
周五教研:
A.本周教与学问题汇总
B.评课
C.高考题研究心得体会的交流。
D.讨论周练题目,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
教师常规
组编流程
2
4
6
5
3
1
小组研究
制定知识
方法清单
组编人
精选整理题目
审题人审核
合理调整
按要求
替换题目
再次讨论
审核题目
交叉校对
进资源库
(2)精心组编试题
(三)强化常规提质量
教师常规
(3)听课常态化、资源共享化
(4)关爱学生,临界生辅导,考后舒压
(三)强化常规提质量
教师常规
学生常规
(1)课前、课中、课后:
课前预习: 回归课本,提取所学阶段政、经、文的史实;
课中紧随:以复习学案为依托,思想集中紧跟老师节奏,适当补充笔记;
课后巩固:限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当天读背任务。
(三)强化常规提质量
学生常规
(三)强化常规提质量
(2)纠错本、积累本:
原则:
抓典型:有感悟的题(新知新解),不求多;
有过程:有错因、有正解、有反思;
重积累:有新知要记、有遗忘要记、有补充要记;
常回顾:随时做,考前看
①、教师准备:每周五教研定下周读背内容,任务细化到天,并打印张贴进班,专人负责。
②、集中时段午晚读要求:
教师及时进班,课代表提前写好内容,齐读后进入自由读,17分钟后检测效果。学生默写后老师简单点评。(检测材料形式灵活,根据教学内容具体安排,有高考真题再做,有阶段特现默写,有重难点的突破等。)
③、其他时间读背:
实行学生相互打卡制,学生自由选择时段读背10分钟,老师一周抽查一次,反馈结果。
(3)三读:
(三)强化常规提质量
目标意识:任务量、预想能力提升、基础补漏等
得分意识:选择题48分意识等
时间意识:选择题50秒 主观题每题10—12分钟。
考试意识:自习考试化的真正落实
心态意识:把每次考试当成高考,我定能赢!
(4)意识的培养
(三)强化常规提质量
学生常规
谢谢聆听
敬请批评指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