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博白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玉林市博白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18 10:4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6年春季期七年级期中质检
语 文 试 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请将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选项标号涂黑。
3.非选择题用直径O.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7小题,1—6题每题3分,7小题8分,共26分)
1、下列注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忍俊不禁(jìn) 憩息(qì) 引吭(háng) 络绎不绝(yì)
B、恫吓(hè) 怒不可遏(è) 怡然自得(yí) 二千石(shí)
C、以遗权贵(yí)鲜有人知(xiǎn) 案牍(dú)蛰伏(zhé)
D、贻误战机(yí)铃听(líng)高瞻远瞩(zhú)无计于事(jì)
2、下列成语书写无误的一项( )3分
A、招摇过市 手出一指 小巧玲珑 因地制宜
B 、我行我素 家喻户晓 乐不可支 津津有味
C、别具匠心 水泄不通 爱不湿手 如醉如痴
D、 豁然开朗 言归于好 相提并论 刻勤克俭
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融融泄泄(快乐的样子)窥伺(暗中观察)引经据典(引用)
B不胜其烦(能够承受)束手无策(捆绑)驯服(服从)
C家喻户晓(比喻)贻误战机(耽误)先发制人(制服)
D相提并论(一起) 栖息(停留) 鞭长莫及(达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在现代社会里,一个人是否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将会影响将来事业的发展。
B抗洪抢险期间,驻扎在我校的解放军,时刻严阵以待,基本全部都没有休息。
C蚂蚁是一种过集体生活的昆虫,内部有严格的分工。
D他主动要求参加保护野生动物,打击乱砍滥伐,监督环境安全。
5.读完下列文段,括号中应填入的内容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爱心是( ),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 ),使人濒( )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 ),使人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安慰。
A 、a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b一片冬日的阳光 c . bīn d.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
B 、a一片冬日的阳光 b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c bīn d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
C 、a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 b 一片冬日的阳光 c bīn d 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D 、a 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b 一片冬日的阳光 c pín d 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
6.下列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C、第三句点题,以半夜说明世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7、根据提示填空。(共8分)
(1)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无案牍之劳形。
(3)《雁门太守行》中,描写两军对峙的句子是___________。
(4)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又赋有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5)古代诗歌中有很多抒发思乡之情的名句,请你写出完整的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天净沙·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句,是全词的中心句。
二.语文综合运用( 8分)
8、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过母亲节,泰国是8月12日,法国是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多数国家都是把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当作母亲节。有人提议,我国也应该设立自己的母亲节,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报达母亲的养育之恩。
(1)、你觉得该不该设立我国自己的母亲节,如果设立定在什么时间好,为什么?(4分 )
(2)假如你在母亲节这一天,给妈妈洗一洗脚,请你写出你给母亲洗脚前最想说的话。(4分)
三、阅读理解(46分)
(一)文言文阅读 (12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4分)
可爱者甚蕃( ) 濯清涟而不妖( )
不蔓不枝 ( ) 香远益清 ( )
10、翻译文言语句。(2分)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理解填空。(5分)
①第一段中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___________ ”,这一结句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2、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现代文阅读 20分
(一)渴望牧鸡
电视台一档教育节目正播放着山区失学儿童的纪实片,镜头前是一个八九岁的孩子,身上是破旧的衣服,因贫困失学在家,终日只能在空旷的山坡上与羊相伴,记者问他:“想上学吗?”孩子小声地说:“想,我家没有钱,要放羊。”
看到这里,觉得对孩子是一个绝好的教育机会,忙喊来在书房写作业的儿子和外甥女:“你们看,这孩子和你们差不多大,却没有机会读书,还要放羊帮家里干活挣钱,多不容易啊,那像你们吃穿不愁,天天只要搞好学习就行了,和他比比,你们多幸福啊!”
8岁多的儿子和7岁多的外甥女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两双眼里露出无比专注的神情,我心里一阵窃喜:“有效果,幸福就是比出来的,看下回学习遇到困难时还抱怨不,再抱怨,再抱怨就送他俩去放羊!”
我正得意,儿子开口了:“妈妈,他天天都自己一个人上山坡放羊吗?”“是啊,是啊。”我毫不犹豫地回答道,“不用放学后写作业写到十点?不用星期六、星期天补课?”儿子怀疑地问,“是的。”我的回答明显慢了一拍,“不用上奥数补习班?不用上课外英语练习班?不用为了写作文才上公园?”儿子继续追问着。“是的。”我迟疑了一下,答道。“不用考试排名次?寒假、暑假都不用补课?也不用天天练琴?”外甥女激动得小脸通红,看着这两个兴奋无比的小家伙,我突然住了口。“啊,多美好的草地呀,多美丽的花呀,我可以编个花环戴在头上。”外甥女沉醉地说,“有小鸟,我可以用弹弓。”儿子也跃跃欲试。
我痛心疾首地喊:“你们两孩子,想什么啦!”孩子交换了一下眼神,外甥女小心翼翼地问我:“大阿姨,从明天开始,我可以和哥哥一起放你今天才买的那两只鸡吗?”
1、读完全文你有怎样的感受?渴望像文中外甥女一样牧鸡吗?说明理由(2分)
2、文中我最初喊儿子和外甥女看纪实片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2分)
3、我的心理感受经历了哪些变化?(2分)
4、8岁多的儿子和7岁多的外甥女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两双眼里露出无比专注的神情一句的描写方法是什么?表现了人物当时什么样的心理状态?(2分)
5、外甥女沉醉和儿子跃跃欲试的原因是什么?表达了他们什么样的感情?(2分)
(二)生活如椅子
王清铭
梭罗说过这样几句话:我的屋子里有三张凳子,独坐时用一张,交友时用两张,社交时用三张。
“人只有一个半朋友”,一个肝胆相照的,半个能为朋友牺牲自己利益的。所以交友只需两张凳子,一张给朋友,一张给自己。社交需要三张椅子,留一张自己坐,一张给增长的知识,一张给促膝而谈的乐趣。如果还有其它的椅子,就显得多余了。有四张,想凑一个麻将桌或牌桌;如果是五张,其中一张必是“名”正襟危坐的座位,“利”也大摇大摆地走进来,跻身其间,旁若无人地坐下,跷起二郎腿。对过着纯粹的内心生活的梭罗来说,这是无法忍受的。他是一个从社会结构中分离出来的原子,五张椅子会让他回到他原有的生活状态。三张椅子——梭罗的需要,就那么简单。
有趣的是,我的目光穿过历史,又在居里夫人的客厅里看到一张简单的餐桌和两把简朴的椅子。居里的父亲曾经要送他们一套豪华的家具,他们拒绝了,原因很简单:有了沙发和软椅,就需要人去打扫,在这方面花费时间未免太可惜了。为了不让闲谈的客人坐下来,他们没有添置第三把椅子。
居里夫人说:“我在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两张椅子,让他们有了事业上携手共进的伴侣;没有多余的椅子,使他们远离了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渲染,终于攀上科学的顶峰,阅尽另一种瑰丽的人生景观。
梭罗纯粹,居里夫人高尚,在生命的质量上都是常人无可企及的。他们都没有多余的椅子。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简化,比如减掉多余的椅子,不让“身外之物”有落座的机会。椅子以舒适为标准,过于豪华,就变成一种装潢了,结果不是人坐椅子,而是椅子成为盘踞你生活的一中累赘了。
生活如椅子,删繁就简,撤掉多余的部分,你的生活就简朴、简洁、简练,而且丰富深邃了。坐上庸俗和卑劣,就坐不下伟大和崇高;坐上虚伪和暴戾,纯真和善良就无处坐落;坐上自私和冷酷,爱心和热情就无法容纳…………有了多余的椅子你就回想到与之协调的华丽房子,想到许多人苦心钻营的位子,想到那轻飘飘而又沉甸甸的票子……于是你忙忙碌碌,心情也沉甸甸的,没有了坐下来的轻松和欢乐。
泰戈尔说,翅膀下挂着沉甸甸的金钱是飞不高远的。同样,有了多余的椅子,你不但不能飞翔,连静坐沉思的乐趣也消失了。
有时候我们的生活简单得只需一把椅子,供心灵坐坐。
(选自《中华散文》 2005年第3期,文字略有删改)
1、下面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在本文中阐述的观点是:“生活如椅子,删繁就简,撤掉多余的部分,你的生活就简朴、简洁、简练,而且丰富深邃了”。
B.文章开头即表明作者的观点,然后引用名人事例进行阐述。
C.文章中所提到的椅子都是指实物。
D.全文共选了梭罗、居里夫人、和泰戈尔三位名人的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
2、你认为文中“多余的椅子”指的是什么?(2分)
答:
3、文中所说的“梭罗纯粹”、“居里夫人高尚”具体表现在哪里?请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或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3分)
答:
4、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试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
五、写作(共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人心灵成长和心智成熟,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其间,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生活的风风雨雨,或者曾经的迷茫、沮丧与顿悟等,无不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或深或浅的印痕,让我们从懵懂慢慢走向成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就这样慢慢长大”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个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④书写要工整、规范、美观
2016年春季期七年级期中质检
语文参考答案
一1 B 2 B 3 C 4 C 5 B 6 C 7-12题(略)
四、(一)
1、读完全文“儿子”和“外甥女”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对话让我深深的触动了,学习的压力,父母的期盼像一个牢笼压得他们渴望自由,渴望牧鸡。如果是我就不会渴望牧鸡,学习的压力、父母的期盼是我前进的动力,我希望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2、目的是让孩子们了解自己是多们幸福吃穿不愁,天天只要搞好学习就行。结果孩子们一点也没觉得自己幸福,反而向往牧羊少年自由惬意的生活。
3、“我”原本是同情牧羊少年因为家庭穷困缀学的生活,“儿子”和“外甥女”的生活很幸福。孩子们的对话让“我”觉得重压下的孩子失去了牧羊少年快乐、自由的生活,他们并非如自己想的那般幸福。
4、是神态描写,表现他们渴望和牧羊少年一样没有学业的负担,能够快乐、自由的生活的心理状态。
5、外甥女沉醉和儿子跃跃欲试的原因没有课业的生活是他们重没尝试过的,表达他们渴望快乐、自由、惬意的生活。
(二)1、A
2、答:“多余的椅子“是指安逸的生活和世俗的名利。 评分标准:提到两方面内容的给2分,答得不完满的酌情扣分。
3、答:梭罗的纯粹表现在喜欢简单生活,厌恶追名逐利。 居里夫人的高尚表现在“远离了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渲染,终于攀上科学的顶峰”。
评分标准:能抓住要点回答的,每点1.5分,共3分。答得不完满的酌情扣分。
4、开放题。例一。同意。我们中学生有着远大的理想,要实现理想,必须要专注于学习,如果过早地考虑名利等身外之物,有了这些“多余的椅子”,势比就如泰戈尔说的“是飞不高远的”。所以,作为中学生来说,也应去掉“多余的椅子”。
例二:不同意。人们追求正当的名和利无可厚非,如果满足现状,无所追求,就会丧失前进的动力,所以生活中各种“椅子”可以激励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
评分标准:有观点,有材料,材料能支撑观点的给3分,材料不能证明观点的,语言不通顺的酌情扣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