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课前导学(含答案)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课前导学(含答案)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25 09:4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核心素养
1.历史解释、唯物史观:通过学习美国独立战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以及拿破仑战争,理解这些战争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理解战争在文化碰撞中的作用。
2.史料实证、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认识文化侵略的危害以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反应,认识到保存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课前预习
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
1.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
(1)背景
①独立战争前的美国文化
a.起因:在美国独立战争前,来自英国及其他欧洲国家的移民和被贩卖为奴的____________,与当地的印第安人共同生活在北美洲的土地上。
b.特征:各种文化相互融合与混合,形成了美国文化的____________。北美居民在种族、血统和宗教上具有多源性和多样性。
c.主要表现:他们使用的英语已经发展为____________,与英国本土英语不尽相同;他们的饮食文化、艺术生活也融入了印第安人和黑人的因素;地方自治、勤俭务实、重视教育和创造精神等,也成为北美殖民地文化的一部分。
d.影响:到独立战争前,“____________”已经成为北美殖民地居民的共同名称;白人对黑人、印第安人的种族歧视和文化优越感根深蒂固。
②独立战争的影响:独立战争直接推动了美利坚民族与美利坚文化的形成;1787年的____________,使北美大陆出现了第一个以启蒙思想家的理论为指导建立的联邦制共和国。
(2)主要表现:权力________原则成为美国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自由女神像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
(3)存在问题:发展种植园经济和继续实行______________,是与美利坚主流文化相违背的,是美国历史上黑暗的一面。
2.独立战争后的拉丁美洲文化
(1)背景
①西班牙和__________通过残酷的殖民战争和掠夺,在美洲建立起殖民统治。
②随着大量西、葡移民的到来,拉丁美洲的民族与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
a.欧洲白人、印第安人和黑人的种族融合现象非常普遍,形成等级分明的“____________”。
b.拉丁美洲的文化多元性:传统的印第安文化逐渐消失,西班牙、葡萄牙文化成为主体,____________成为拉丁美洲的主要宗教。拉丁舞成为拉丁美洲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但是在偏远的内陆地区,印第安人保留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③西属拉丁美洲独立后,建立了15个共和国。葡属巴西独立后建立了帝国,1889年成立______________。
(2)主要表现
①颁布了宪法,取消了奴隶贸易、奴隶制,以及印第安人的人头税和强制劳役,但对黑人与____________的种族压迫与歧视仍然存在。
②战争促成了战后____________独裁权力的形成,成为独立战争后拉丁美洲政治文化的特征之一。
二、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
1.背景:拿破仑战争传播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1)传播地区:在欧洲建立了一个从大西洋沿岸到________,从波罗的海到地中海的庞大帝国,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向这些地区传播。
(2)内容:废除封建贵族特权,推行《____________》,传播启蒙思想。
(3)结果及影响
①拿破仑压迫被征服地区,掠夺财富、摊派兵役,引起当地人的不满。在反抗法国征服的斗争中,欧洲各地出现了不断高涨的____________和民族独立要求。
②拿破仑战争后,欧洲的政治文化得以重构,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________等越来越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
2.欧洲文化的重构
(1)俄国“十二月党人”武装起义
①背景:在俄国,一些贵族青年军官参加了1812年打败拿破仑的卫国战争,他们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希望按照________的方式来改造国家。
②过程:这些贵族青年军官成立了秘密革命组织,于1825年12月发动了试图推翻________________和农奴制的武装起义,被称为“十二月党人”。
③结果及影响:起义尽管很快失败,但在俄国传播了革命的主张。
(2)波兰:1830年11月,一批贵族青年军官和学生在________发动了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进一步推动了波兰的民族解放斗争。
(3)德意志
①北方大邦普鲁士在与拿破仑的战争中战败,失去了大量土地,不得不进行并不彻底的废除____________改革。
②1848年2月和3月,奥地利和普鲁士等地发生革命,要求建立统一的独立国家、制定________。
三、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
1.目的:殖民国家通过向被殖民地区输出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及基督教,改造甚至消灭后者的文化,淡化后者的______________,达到殖民目的。
2.特征:被侵略的民族不同程度地接受了____________,但也努力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使自身文化呈现出新的多样性。
3.代表
(1)中国
①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郑观应等为代表的志士仁人,主张向西方学习以求________。他们的思想,对周边国家如日本也产生了影响。
②清政府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也使一些新技术、新思想传入中国。
(2)印度
①英国在将印度变为其殖民地的过程中,把英语和英国的法律体系、政府体制、________等移植到印度。
②受过英式教育的印度上层精英却运用欧洲的意识形态来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并提出“________的印度”口号。
③印度的传统文化顽强地保留下来,如:________和伊斯兰教还是印度的主要宗教,基督教并未能全面流行开来;种姓制度虽然被废除,但仍然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3)埃及
①背景:长期受到法国与英国的殖民统治。
②表现:独立后实行________;伊斯兰教仍然是其主要宗教;阿拉伯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得以保留。
课后练习
1.1949年,古巴作家阿莱霍·卡彭铁尔的小说《人间王国》问世,作者运用“神奇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描写了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法国统治下的海地,黑奴传播非洲迷信故事、土著和黑人皈依天主教、西班牙教堂里的巫术气息等现象。据此可知,该作品( )
A.反映了拉美不同种族文化的交融 B.具有深刻的种族歧视倾向
C.真实再现了法国殖民扩张的史实 D.表达了人民对和平的珍惜
2.欧洲文化能整个地迁移到南北美洲,是因为原住民或者被消灭,或者已被撵走。但印第安文化的影响依旧存在,例如披在肩上的塞拉普毛毯起源于印第安部落。日常菜肴中的玉米粽子、玉米粉圆饼和各种辣菜都是以印第安两大名产蚕豆和玉米为基本原料。据此可知美洲文化( )
A.融合多种文化具有多元性 B.完全来自欧洲文化的迁移
C.依旧是印第安文化占主导 D.不受干扰自成体系的发展
3.在当今拉丁美洲,信仰天主教占整个信教人口的83%,新教占7%,此外印第安人在偏远内陆地区还保留原始宗教,对该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拉丁美洲深受美国文化的影响
B.欧洲殖民者完全清除了印第安文化
C.民主化进程受阻,独裁统治依然存在
D.西班牙和葡萄牙文化是拉美文化的主体
4.“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材料反映出拿破仑对外战争( )
A.动摇了欧洲封建制度 B.得到被征服地区人民的拥护
C.自始至终是正义战争 D.在法国最终建立起共和制度
5.还是志愿兵,上至将军下至普通村民,在对法军事准备和战争中几乎每个人都恪尽职守,逐步走出自我,认同国家命运。这从侧面体现出拿破仑战争( )
A.迫使殖民地呈现出多元文化 B.推动欧洲政治文化重构
C.激发被征服地区的反抗斗争 D.利于实现欧洲市场统一
6.“一是他首次为印度各地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共同的语言和一种共同的文化背景,二是不可避免的使印度产生政治上的自觉性和自治要求一批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利用欧洲的思想意识攻击英国的统治,并组织了一个民族主义运动”。该论述的主题是英国殖民侵略( )
A.客观上促进文化重构 B.建设性远大于破坏性
C.有利于民族独立运动 D.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
7.20世纪20年代后期,桑地诺明确提出:“扬基帝国主义(美国)是威胁我们的最残酷的敌人,是唯一想通过征服的办法来摧毁我们(拉丁美洲)种族的尊严和人民自由的敌人”。这主要源于美国( )
A.在拉美推行“门罗主义” B.迫害拉美的印第安族群
C.发展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D.干涉拉丁美洲独立战争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东侵到公元前30年罗马帝国最后吞并埃及,这300多年在地中海东部地区的历史上被称之为“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的文化是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相互交流融会的结晶。虽然它承袭希腊的传统,但与古典时期的希腊文化不同。如果说希腊古典文化是一种城邦文化,那么希腊化文化则是一种走向帝国的、多民族的文化。其基本特征是希腊一体化和地方多元性相结合,文化中心也从雅典移到了埃及的亚历山大。
——齐涛《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
材料二
1806年7月,西德、南德16个邦国的代表在巴黎签署了议定书,承认拿破仑为其保护人。作为“保护人”,拿破仑直接废除了这些占领区的封建领主制度,取缔了农民的代役租、徭役和各种封建贡赋;在法律上领主丧失了对他们的农民的一切合法管辖权,农民变成了国家属下的人民,获得活动、迁移和结婚的自由;这些地区采用法国的度量衡,实行贸易自由。拿破仑对他的统治威斯特伐利亚王国的兄弟哲罗姆说:“人民一旦尝到了一个明智而开明政府的好处后,谁还会希望恢复普鲁士的专制制度呢?”1804年后,随着《拿破仑法典》的全面推广,这里成为法国革命原则渗透的地区,一些新的司法概念,如陪审制度、公开审讯等也开始进入当地居民的新生活。
——据《拿破仑战争对德意志的影响研究综述》整理
(1)根据材料并所学知识,概括“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拿破仑战争对德意志占领区的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谈一谈你的认识。
答案以及解析
【课前预习】
一、非洲黑人、多元特征、美式英语、美利坚人、联邦宪法、制衡、奴隶制、葡萄牙、混血社会、天主教、巴西合众国、印第安人、考迪罗
二、波兰、拿破仑法典、民主意识、法治、西欧、沙皇专制制度、华沙、农奴制、宪法
三、民族意识、外来文化、自强、文官制度、印度人、印度教、君主立宪制
【课后练习】
1.答案:A
解析:据材料“描写了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法国统治下的海地,黑奴传播非洲迷信故事、土著和黑人皈依天主教、西班牙教堂里的巫术气息等现象”可知,古巴作家的作品涵盖了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宗教和文化,说明其反映了不同文化的交流,故选A项。
2.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美洲文化融合了欧洲文化和印第安文化,具有多元性,故A项正确。B、C、D三项不符合史实,故均排除。
3.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信仰天主教占整个信教人口的83%”可知,在拉丁美洲信仰天主教的人数占据绝大多数。结合所学可知,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扩张,将基督教与西班牙和葡萄牙文化带入拉丁美洲,成为拉美文化的主体,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美国文化,排除A项;依据材料“印第安人在偏远内陆地区还保留原始宗教”可知,拉美地区仍然存在印第安文化,因此“完全清除了”说法绝对化,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当今拉丁美洲的宗教和文化,没有涉及民主化和政治特点,排除C项。故选D项。
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可知,拿破仑对所征服地区废除落后的封建制度,传播资本主义思想,说明拿破仑对外战争动摇了欧洲封建制度,A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带有侵略性,引起被征服地区人民反抗,并且材料内容没有体现被征服地区人民的拥护,B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带有侵略性,而不是正义战争,C项错误;拿破仑建立了资产阶级军事独裁政权,而不是建立共和制度,D项错误。
5.答案:B
解析:材料中提到,在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从将军到普通村民都恪尽职守,逐步走出自我、认同国家命运。这种全民动员和强烈的国家认同感,无疑对当时的欧洲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其重构,B项正确;材料主要讲述的是英国国内在拿破仑战争期间的大动员和国民对国家的认同,并未提及殖民地或多元文化的变化,A项不正确,材料描述的是英国国内的情况,并未提及被征服地区或反抗斗争,C项不正确,材料主要讲述的是英国国内的大动员和国家认同,并未涉及欧洲市场的统一,D项不正确。
6.答案:A
解析:本题是最佳选择题。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材料可知,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促进了印度统一文化的发现及客观上促进了印度文化的重构。A项反映了材料的主题,A项最佳;印度产生政治上的自觉性和自治要求,攻击英国的统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民族独立运动的开展,但这只是材料一个层次的意思,不是材料主旨,材料强调了印度文化的发展,C项次佳;材料强调英国殖民侵略对印度的影响,客观上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但材料主要论述的是印度文化的发展变化及其产生的影响。D项次佳;材料强调英国殖民侵略对印度文化的积极作用,并未提到其破坏性,排除B项。故答案为:A。
7.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20年代后期(美洲)。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拉丁美洲独立后,美国推行“门罗主义”,将拉美视为自家“后院”,干涉拉美内政,扶植反动独裁政权,因此桑地诺认为美国是威胁其独立的敌人,A项正确;拉丁美洲独立后美国通过政治和经济手段干涉其内政,迫害拉美的印第安族群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美国通过对外贸易、资本输出,利用当地丰富的原料和廉价的劳动力,修筑铁路、开办工厂、经营采矿剥削拉美人民,并不是发展奴隶制种植园经济,排除C项: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相继独立,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A项。
8.答案:(1)特点:①以希腊文化为主体,融合东方文化。②希腊一体化和地方多元性相结合(希腊化文化则是一种走向帝国的、多民族的文化取其中一个即可)③文化融合是军事征服的结果(只要写出文化与军事的关系亦可)④文化中心逐渐东移⑤文化交往的趋势是融合型的文化取代纯粹的东方文化和希腊文化(任写三点即可)
(2)影响:打击了封建势力,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传播了民主与自由思想(或有利于德国文化的重构或推广了法国大革命原则)有利于资产阶级法律体系的建立。引起当地人不满,民主意识和民族独立要求高涨。(答出2点既可)
(3)认识:①战争是文化传播的一种客观方式②在文化竞争中落后文化容易被先进文化淘汰③文化的交流互鉴是文化发展的动力(任写两点,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