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数数、读数
教学内容 教材的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数数、读数等活动中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初步理解“10个一是1个十”,知道11-20各数的大小、顺序,并初步感知11-20各数的组成。2. 使学生经历数数和用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的过程,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发展数感。3. 使学生在认数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11-20的数数和读数。难点:初步感知11-20各数的组成。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谈话导入。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知道课堂学习要求。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1. 认识“10个一是1个十”学生独立数出10根小棒,并捆成一捆。指名学生上台演示从1数到10,并把10根小棒捆成1捆的过程。同桌互相说说10根小棒可以看做多少个一?1捆小棒是多少根,也就是几个十?全班汇报后同桌再互相说一说。2. 认识12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小棒,在桌上摆出12根小棒,要求摆得让大家一看就清楚地知道是12根。和同桌小朋友说说自己是怎样摆的。全班交流不同的摆法。学生活动,用“左边摆1捆小棒,右边摆2根小棒”的方法再摆一摆。一边摆一边说左边摆了几根,右边摆了几根,一共是几根。3. 继续认识11-20各数观察前3幅小棒图,数一数,每一幅图中各有多少根小棒。同桌交流,怎样数能很快知道小棒的根数。全班汇报。照样子摆出14根小棒、18根小棒。在18根小棒的基础上,再添加几根变成20根小棒。出示20根小棒的两种不同摆法,比较哪种摆法能更清楚地看出是20根小棒。将后面的10根小棒捆成1捆,照样子摆出20根小棒。填一填:( )个十是20。三、组织练习,完善认知。1. 基础练习:想想做做1独立玩一次,再同桌比一次,看谁数得快。2. 基础练习:想想做做2拿出直尺,从0读到20,再从20读到0。3. 专项练习:想想做做4看黑板上的图,将估计的得数写下来,然后打开书本,仔细数一数,并把数到的结果写下来。4. 专项练习:想想做做5说一说图中分别画了什么,图中标出的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生活中还在哪些地方见过11-20各数。5. 综合练习:想想做做6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完成《补充习题》的2、3、4、5。 【版块一】谈话:同学们,能说一说你认识的数吗?你是怎么认识这些数的呢?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很多的数,今天我们继续来认数。【版块二】1. 学生数小棒时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进行操作。出示小黑板:“( )个一是一个十”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学习,知道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可以表示1个十,认识了10个一是1个十,“一(个)”和“十”都是计数时常用的单位。2. 学生独立活动时,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全班交流时,教师要在黑板上展示学生的不同摆法,并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到“左边摆1捆小棒,右边摆2根小棒”,这样的摆法表示1个十和2个一,也就是12,而且最容易看出是摆了12根。3. 出示前3幅小棒图,提问:你能数出每幅图中各有多少根小棒吗?你是怎样很快数出来的?要摆十几根,可以先摆10根,再摆几根,这样摆得最清楚,你能照样子摆一摆吗?你能再添几根,使18根小棒变成20根吗?哪种摆法更容易看出这里有20根小棒?照样子捆一捆,再想一想几个十是20。小结:刚才,我们不但认识了11-20各数,还知道了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20。【版块三】1. 闭上眼睛,随意摸出一把小棒,数出有几根小棒。和同桌比赛一次,看谁先数准小棒的根数。如果让你抓一把要抓出十几根,你能做得到吗?怎样才能保证抓出来的一定是十几根?2. 同桌合作,看着尺子上的刻度,一人从0数到20,一人从20数到0。找一找,今天学习的11-20在哪里,原来学习的1-10在哪里?3. 出示草莓图,这里有一些草莓,你能估计一下草莓大概有多少个吗?数一数,看谁估计得准确。出示雨伞图,让学生独立完成。4. 书上都画了些什么?你都认识上面的哪些数,是什么意思?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数?5. 两人一起数出数学课本中10张纸,捏一捏一共有多厚,再由一人数出20张纸,互相捏一捏,比一比。【版块四】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11-20,如果给你十几根小棒,你怎样才能很快数出小棒的根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