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第七单元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四上第七单元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24 22:0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目标:
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在阅读中体会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教学难点:
1.了解当时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2.感受新中国的繁荣和富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导入
1、在本单元一开始我们学习了这三首故事,有谁能为我们朗读一下这三首古诗吗?要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2、你们可真会读诗,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体会到了王昌龄渴望和平,让人民安居乐业的忧国忧民之情,让我感受到唐朝将士们忠勇爱国,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我还感受到李清照“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的爱国激情。
3、这三首古诗为我们讲述了古人的爱国情,那么今天我们将继续去追寻百年不变的爱国心,让我们从古代诗人笔下的爱国情走到近现代伟人身上的爱国情。
4、那么今天将认识一位伟人。请看课题,**你来读一读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5、崛在字典中有突起、兴起这两个意思。同学们认为在本文中应该是什么意思呢?
4、那请你把这个意思放在标题中来读一读。(为中华之兴起而读书)那么是谁要为了中华的崛起而读书呢?
5、看来你有认真的预习,这就是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祖国和人民的周恩来总理,不过这篇文章讲的是少年时期的周恩来。
6、今天我们就通过阅读课文来了解周恩来少年时期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一)正字音
1、在读课文之前,我们要先会读本节课的一些字词。谁能来挑战一下呢?
2、你读的非常准确,希望你可以保持课前认真预习的好习惯。
3、有一个字的书写老师要重点强调一下,“效”我们之前学的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大多数为左窄右宽,但是这个字左右基本一致,注意啦,左边最后一笔是点,可不是捺,最后一笔一定要写的舒展一点,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笔和生字本,把这个字练习三遍。
4、现在我们接着往下看,谁能把这句话的读音读准确吗?
5、那么这里有个重点词为之一振是什么意思呢?(感到震惊、惊讶)
6、魏校长到底听了什么为之一振?谁找到了原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7、此时的周恩来只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能说出这样的话,让魏校长感到震惊。
8、请你带着魏校长的震惊来读一读第七段。
9、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有没有注意到,这里有一处神态描写,也写出了魏校长的震惊与惊讶,谁找到了?(睁大眼睛)
10、魏校长睁大眼睛追问了一句。谁能读一读这句话。要读出震惊和惊讶的情绪。
10、你的理解能力可真棒。
11、师生合作朗读
(二)整体感知
1、那么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呢?到底是什么事情触动了他?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少年周恩来。
2、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根据表格提示找出关键词句进行填写。
3、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这三件事为因果关系,那么请同学们找一找,哪些事是原因,哪见事是结果呢?(第一件为结果,第二、三件事为原因。)
4、那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表格里的内容,以及三件事的因果关系来概括概括全文主要内容,谁能来试一试?(因为周恩来十二岁那年在奉天,对伯父的话感到疑惑不解,以及星期天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看到中国妇女受欺负而有所感悟,所以周恩来新学年修身课上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三、深入文本
1、少年周恩来到底听见了什么,而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呢?请自主阅读11~14自然段,找一找答案。
2、听见姑父说的话“不要随便去玩,有事也要绕着走,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
3、少年周恩来听见姑父说的话,他的反应是什么?(疑惑不解)
4、为什么会疑惑不解呢?请大家看到课下的注释,看看奉天是哪个地方?(中国辽宁沈阳)
5、是啊,奉天是中国的地方,同学们你们在自己的祖国,是想去哪儿玩就去哪儿玩。但是伯父却说了这样的话。相信同学们对伯父的话同样也有着疑问,谁能说说自己心中的疑问吗?
6、伯父为周恩来的疑问、为我们的疑问给出了一个解释,谁找到了?(中华不振)
7、那个时候中国国土被外国人占领,中国人还要受外国人欺负,连说理的地方都找不到,你的内心觉得愤怒吗?(愤怒)请大声说回答我,你内心愤怒吗?(愤怒)
8、是啊,我相信大家的内心都充满了愤怒,请大家记住这段历史,记住中华不振这个词。因为落后就要受欺负,因为落后不敢反抗。
9、当年南京大屠杀,仅仅15万侵华日军就杀害了南京30多万无辜老百姓啊。现在我们回看南京大屠杀能看见的或许只是一些文字,和触目惊心的数字,但这一切对于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不能忘记的民族之痛。
10、同学们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只能中华不振。所以周恩来才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你俩来带领同学们齐读这一部分,要注意情绪是在不断的变得激昂。
11、相信同学们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了新的认识,你们的心中也一定有了为什么而读书的答案,中国经济、科技不断发展,从曾经被欺负的弱国,到现在的强大,这都离不开我国那些为了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奋力拼搏的人,希望同学们可以努力学习,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四、课后作业
1、基础性作业:积累本文中对以后写作有用的生字词,摘抄在积累本上;
2、提高性作业:将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并说出自己的感悟。
3、拓展性作业: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读书,你将怎么回答?请用这张卡片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