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讲 质量与密度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 6 讲 质量与密度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6.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3-25 11:0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 6 讲 质量与密度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质量
定义 物体所含_____________叫质量,用字母_____表示
属性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改变而改变
单位 基本单位为_______(符号为_____);常用单位为吨(t)、克(g)、毫克(mg); 换算关系:1mg=_______ kg,1g=_______ kg,1t=______ kg
几种常见的质量值 ①成年人的质量约是60____;②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是6×10 ____; ③一个苹果的质量约是150____;④一个鸡蛋的质量约是50____
测量工具 生活中常用案秤、台秤、杆秤等;实验室常用_______
知识点二 天平的使用
天平的使用 ①看,观察天平的______和________;②放,把天平放在______台面上,将游 码拨到标尺左端的__________处;③调,调节横梁两端的__________,使指针 指在分度盘中央;④测,把______放在左盘,______放在右盘,用______向右 盘加减砝码,最后调节______使横梁重新平衡;⑤读,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
使用注意事项 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不能超出天平的_______,也不能小于天平的分度值;②向盘中加减砝码和拨动游码时要用_______,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脏、弄湿,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③潮湿物品和化学药品_______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知识点三密度
定义 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_______与它的_______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____表示
公式 ρ=_____,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单位 国际单位为_____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常用单位还有________;换算关系为1g/cm =_________ kg/m
基本性质 ①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__,其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不同物质的密度_____; ②可变性:同一种物质的密度会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的改变而改变
知识点四 密度与社会生活
密度与温度 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体积),常见物质受温度影响的规律是____________,一般气体受温度影响最大,而固体和液体受温度影响较小
水的 反常膨胀 事实表明,4℃时水的密度________.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 密度越来越小;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也越来越小.水凝 固成冰时体积________,密度________.水的这个特性叫作水的反常膨胀
密度的应用 ①鉴别物质;②求质量;③求体积
知识点五 测量物体的体积和密度
质量测量工具 ————
体积测量工具 规则固体 不规则的固体或液体
———— ———————
测量物体的密度
测量原理 ————
测固体密度 测液体密度
器材 天平、量筒、水、细针(适用于密度小于水的固体) 天平、烧杯、量筒、被测液体
方法 ①用天平测得物体质量 m; ②把适量水倒入量筒,记下水的体积V ; ③放入物体(不吸水),使物体浸没在水中(对密度小于水的物体,用细针将其压入水中),记下水和物体的总体积V ,得物体V=__________; ④固体密度ρ=________ 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 m ; ②把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 ③称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 m ; ④液体密度ρ=________
实验步骤与误差分析 实验步骤按照②③①的顺序测量固体的密度,会导致物体质量测量值偏______,密度测量值偏______ 实验步骤如果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 ,再测烧杯和液体总质量m ,最后将所有液体倒入量筒测体积,会导致液体体积测量值偏_____,液体密度测量值偏______
考点突破
考点一 质量
【例1】 决定一个物体质量大小的因素是( )
A.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B.物体的形状
C.物质的状态 D.物体所在的空间位置
考点二 天平的使用
【例2】 根据托盘天平使用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归零后,若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
(2)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两侧摆动的 ,也能判断天平已经平衡.
(3)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应该注意:
①向托盘中加砝码时,应由 到 选用砝码;
②当天平被移动后,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重新调节横梁平衡;
③游码的示数以游码 (选填“左”或“右”)边缘对应的刻度为准;
④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往 (选填“左”或“右”)盘中 砝码;
⑤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总质量与 的质量之和.
考点三 密度
【例3】 密度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球升空后,随着海拔升高,球内的氢气密度将会变小
B.氧气瓶中的氧气被用去一半,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C.能装下1kg水的瓶子一定也能装得下1kg的煤油(已知煤油的密度比水小)
D.由于铁的密度大于水,因此铁制的物体在水中一定会下沉
【例4】 (2023自贡)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ρ甲、ρ乙、ρ丙、ρ水分别代表甲、乙、丙和水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水=1.0×10 kg/m )( )
A.ρ丙>ρz>ρ甲.且ρ甲>ρ水 B.ρ甲>ρz>ρ丙.且ρ丙>ρ水
C.ρ甲>ρz>ρ丙.且ρ乙=ρ水 D.ρz>ρ丙>ρ甲.且ρ甲<ρ水
考点四 密度与社会生活
【例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气体受热膨胀,密度变小,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
B.农民常用一定密度的盐水进行选种
C.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大、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
D.拍摄房屋倒塌伤人的特技镜头时,房屋构件的道具一般用泡沫塑料制作,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泡沫塑料的密度较小
【例6】 图甲为水的密度在0~10℃内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像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温度等于 4 ℃时,水的密度最大
B.在0~4℃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3℃、2℃、1℃、0℃
D.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
考点五 测量物体的体积和密度
【例7】 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杯质量为40g B.40 cm 的该液体质量为40 g
C.该液体密度为 1.25g/cm D.该液体密度为 2g /cm
【例8】 (2023日照)小明利用托盘天平、量筒、足量的水和细线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将水倒入量筒,水面如图乙,再把金属块完全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水面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
A.金属块的质量为35g B.金属块的体积为 30 cm
C.金属块的密度为 D.此金属块放入水银中会下沉
【例9】 (2023湖北)如图是小赵测量自制果汁密度的实验:
(1)他用已调好的天平测量空烧杯质量时,添加最小砝码后,天平的指针仍略左偏,于是他进行了如图甲的操作,他的错误是: .
(2)纠正错误后,完成了下列实验步骤:
①测得空烧杯的质量是49.4g;
②取适量的果汁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果汁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③将烧杯中的果汁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
④计算果汁的密度为 g/cm .
小组内交流发现:将上述实验步骤①②③④顺序调整为 ,可以减小误差.
考点精练
基础巩固
1.如图,在室温下,用绷紧的橡皮膜把一个空锥形瓶的瓶口封上,然后把瓶子放入热水中,橡皮膜会凸起来,此时瓶内气体对应的物理量不发生变化的是( )
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温度
2.关于质量、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随着温度降低,密度会增大
B.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C.固体的密度一定大于液体、气体的密度
D.物体的质量随着它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3.密度公式 因能被写成如图所示的样式而被称为“物理最美公式”.关于该公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不同种类的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定不同
B.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是密度的定义式,实际上密度与物体质量、体积无关
4.有些商店还在使用一种案秤,如图所示,它的工作原理与天平相同,不过它的两臂长度不等.下列有关案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前,将案秤放在水平面上,游码置于零刻度线处
B.调节调零螺丝使秤杆水平平衡,哪端上翘就向哪端移动调零螺丝
C.砝码盘上有一个砝码标有 2k g,表明这个砝码的质量是2kg
D.某次称量情况如图所示,则被称货物的质量是2.2k g
5.(2023青海)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为了粗测湖水密度,某兴趣小组取体积为200 cm 的湖水,测得其质量为206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与体积有关 B.密度与质量有关
C.湖水密度为 D.湖水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6.某医院急诊室的一氧气钢瓶中装有密度为5kg/m 的氧气,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kg/m ;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水全部变成冰后的体积为 ( c m^{3}.(\rho_{i} = 0 . 9 \times 1 0^{3}k g / m^{3})
7.某分子材料科研小组宣布,已研发出硬度相当于钢铁2~5倍的聚丙烯塑料.某汽车使用的是质量高达237 kg的钢质外壳,体积为 m .若将其替换成等体积的聚丙烯塑料材质,除增强车壳强度之外,还可减少的质量是 kg.(钢的密度 聚丙烯塑料的密度
能力提升
8.如图所示,点燃的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 (选填“变大”或“变小”),所以热空气 (选填“上升”或“下降”).周围冷空气过来补充,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所以在冬天,为了使室温很快地升高,应将空调出风口的叶片 (选填“向上”“向下”或“向水平方向”)拨.
9.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在下表中.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求出液体的密度是 g/cm ,容器的质量是 g.
实验次数 1 2 3 4
液体体积V/cm 15 22 50 80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g 67 72.6 95 119
10.把一枚鸡蛋放入水中,鸡蛋沉入水底.这枚鸡蛋的密度究竟是多大呢 为此,小利同学进行了实验.
(1)以下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应为 .
①将鸡蛋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用小烧杯接住溢出来的水;
②往量筒中放鸡蛋,发现量筒口径小,放不进去;
③用托盘天平测得鸡蛋的质量为54g;
④将小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如图).
(2)实验中,托盘天平应放在 桌面上.
(3)测得鸡蛋的密度为 g/cm .
(4)从理论上分析,实验中,由于小烧杯中的水不能倒干净,会导致测量结果偏 .
11.小明同学在“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实验中:
(1)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游码移到 后,发现天平指针的偏转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他应将横梁右边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
(2)调节好天平平衡后称量质量,所用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
(3)在测量体积时,小明发现小石块放不进量筒,改用如图丙所示的方法测小石块的体积;
①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使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然后取出小石块;
②先往量筒装入40 mL的水,然后将量筒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筒里剩余水的体积如图丁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为 cm .
(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g/cm .
(5)根据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明同学测出的小石块密度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第6讲 质量与密度答案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质量
定义 物体所含_物质的多少_叫质量,用字母_m_表示
属性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_形状_、_状态__、_位置_、_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单位 基本单位为_千克_(符号为_ kg_);常用单位为吨(t)、克(g)、毫克(mg); 换算关系:1mg=_10 6__ kg,1g=_10 __ kg,1 t=_10 __ kg
几种常见的质量值 ①成年人的质量约是60_kg_;②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是6×10 _ kg _; ③一个苹果的质量约是150_g_;④一个鸡蛋的质量约是50_g_
测量工具 生活中常用案秤、台秤、杆秤等;实验室常用_天平__
知识点二天平的使用
天平的使用 ①看,观察天平的_量程_和_分度值_;②放,把天平放在_水平_台面上,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_零刻度线_处;③调,调节横梁两端的_平衡螺母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④测,把_物体_放在左盘,_砝码_放在右盘,用_镊子_向右盘加减砝码,最后调节_游码_使横梁重新平衡;⑤读,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上_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_,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
使用注意事项 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不能超出天平的_量程_,也不能小于天平的分度值;②向盘中加减砝码和拨动游码时要用_镊子_,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脏、弄湿,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③潮湿物品和化学药品_不能_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知识点三密度
定义 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_质量__与它的__体积__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_ρ_表示
公式 ρ=_V_,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单位 国际单位为_千克每立方米__,符号是__kg/m __,常用单位还有_g/cm __;换算关系为1g/cm =__1×10 __ kg/m
基本性质 ①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特性_,其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不同物质的密度_一般不同_; ②可变性:同一种物质的密度会随物体的_温度__、_状态_的改变而改变
知识点四 密度与社会生活
密度与温度 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体积),常见物质受温度影响的规律是_热胀冷缩_,一般气体受温度影响最大,而固体和液体受温度影响较小
水的 反常膨胀 事实表明,4℃时水的密度__最大__.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也越来越小.水凝固成冰时体积__变大__,密度_变小_.水的这个特性叫作水的反常膨胀
密度的应用 ①鉴别物质;②求质量;③求体积
知识点五 测量物体的体积和密度
质量测量工具 __天平__
体积测量工具 规则固体 不规则的固体或液体
__刻度尺__ 量筒或量杯
测量物体的密度
测量原理 ρ=V
测固体密度 测液体密度
器材 天平、量筒、水、细针(适用于密度小于水的固体) 天平、烧杯、量筒、被测液体
方法 ①用天平测得物体质量m; ②把适量水倒入量筒,记下水的体积V ; ③放入物体(不吸水),使物体浸没在水中(对密度小于水的物体,用细针将其压入水中),记下水和物体的总体积V ,得物体V=__V -V __; ④固体密度p=__V , "-V __ 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 m ; ②把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 ③称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 m ; ④液体密度ρ=_V ,__V
实验步骤与误差分析 实验步骤按照②③①的顺序测量固体的密度,会导致物体质量测量值偏__大__,密度测量值偏__大__ 实验步骤如果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 ,再测烧杯和液体总质量m ,最后将所有液体倒入量筒测体积,会导致液体体积测量值偏__小_,液体密度测量值偏__大__
考点突破
考点一 质量
【例1】 决定一个物体质量大小的因素是( A )
A.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B.物体的形状
C.物质的状态 D.物体所在的空间位置
考点二 天平的使用
【例2】 根据托盘天平使用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归零后,若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
(2)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两侧摆动的 幅度相同 ,也能判断天平已经平衡.
(3)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应该注意:
①向托盘中加砝码时,应由 大 到 小 选用砝码;
②当天平被移动后, 需要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重新调节横梁平衡;
③游码的示数以游码 左 (选填“左”或“右”)边缘对应的刻度为准;
④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往右(选填“左”或“右”)盘中 加 砝码;
⑤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总质量与 游码所对应 的质量之和.
考点三 密度
【例3】 密度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氢气球升空后,随着海拔升高,球内的氢气密度将会变小
B.氧气瓶中的氧气被用去一半,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C.能装下1 kg水的瓶子一定也能装得下1 kg的煤油(已知煤油的密度比水小)
D.由于铁的密度大于水,因此铁制的物体在水中一定会下沉
【例4】 (2023自贡)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ρ甲、ρ乙、ρ丙、ρ水分别代表甲、乙、丙和水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水=1.0×10 kg/m )( C )
A.ρ丙>ρz>ρ甲-且ρ甲>ρ水 B.ρ甲>ρz>ρ丙且ρ丙>ρ水
C.ρ甲>ρz>ρ丙」且ρz=ρ水 D.ρz>ρ丙>ρ甲.且ρ甲<ρ水
考点四 密度与社会生活
【例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气体受热膨胀,密度变小,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
B.农民常用一定密度的盐水进行选种
C.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大、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
D.拍摄房屋倒塌伤人的特技镜头时,房屋构件的道具一般用泡沫塑料制作,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泡沫塑料的密度较小
【例6】 图甲为水的密度在0~10℃内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像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C )
A.温度等于4 ℃时,水的密度最大
B.在0~4℃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 ℃、3℃、2℃、1℃、0℃
D.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
考点五 测量物体的体积和密度
【例7】 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量杯质量为40g B.40 cm 的该液体质量为40 g
C.该液体密度为 1.25 g/cm . D.该液体密度为 2g/cm
【例8】 (2023日照)小明利用托盘天平、量筒、足量的水和细线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将水倒入量筒,水面如图乙,再把金属块完全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水面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
A.金属块的质量为35g B.金属块的体积为30 cm
C.金属块的密度为 D.此金属块放入水银中会下沉
【例9】 (2023湖北)如图是小赵测量自制果汁密度的实验:
(1)他用已调好的天平测量空烧杯质量时,添加最小砝码后,天平的指针仍略左偏,于是他进行了如图甲的操作,他的错误是: 在测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
(2)纠正错误后,完成了下列实验步骤:
①测得空烧杯的质量是49.4g;
②取适量的果汁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果汁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③将烧杯中的果汁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
④计算果汁的密度为 1.2 g/cm .
(3)小组内交流发现:将上述实验步骤①②③④顺序调整为 ②③①④ ,可以减小误差.
考点精练
基础巩固
1.如图,在室温下,用绷紧的橡皮膜把一个空锥形瓶的瓶口封上,然后把瓶子放入热水中,橡皮膜会凸起来,此时瓶内气体对应的物理量不发生变化的是( B )
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温度
2.关于质量、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同种物质随着温度降低,密度会增大
B.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C.固体的密度一定大于液体、气体的密度
D.物体的质量随着它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3.密度公式 因能被写成如图所示的样式而被称为“物理最美公式”.关于该公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由不同种类的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定不同
B.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是密度的定义式,实际上密度与物体质量、体积无关
4.有些商店还在使用一种案秤,如图所示,它的工作原理与天平相同,不过它的两臂长度不等.下列有关案秤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使用前,将案秤放在水平面上,游码置于零刻度线处
B.调节调零螺丝使秤杆水平平衡,哪端上翘就向哪端移动调零螺丝
C.砝码盘上有一个砝码标有 2k g,表明这个砝码的质量是2kg
D.某次称量情况如图所示,则被称货物的质量是2.2kg
5.(2023青海)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为了粗测湖水密度,某兴趣小组取体积为 200 cm 的湖水,测得其质量为206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密度与体积有关 B.密度与质量有关
C.湖水密度为 D.湖水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6.某医院急诊室的一氧气钢瓶中装有密度为5kg /m 的氧气,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2.5 kg/m ;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水全部变成冰后的体积为 500 cm .(ρ水=0.9×10 kg/m )
7.某分子材料科研小组宣布,已研发出硬度相当于钢铁2~5倍的聚丙烯塑料.某汽车使用的是质量高达237 kg的钢质外壳,体积为 0.03 m .若将其替换成等体积的聚丙烯塑料材质,除增强车壳强度之外,还可减少的质量是 204 kg.(钢的密度聚丙烯塑料的密度
●能力提升
8.如图所示,点燃的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小 (选填“变大”或“变小”),所以热空气 上升 (选填“上升”或“下降”).周围冷空气过来补充,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所以在冬天,为了使室温很快地升高,应将空调出风口的叶片 向下 (选填“向上”“向下”或“向水平方向”)拨.
9.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在下表中.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求出液体的密度是 0.8 g/cm ,容器的质量是 55 g.
实验次数 1 2 3 4
液体体积V/cm 15 22 50 80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g 67 72.6 95 119
10.把一枚鸡蛋放入水中,鸡蛋沉入水底.这枚鸡蛋的密度究竟是多大呢 为此,小利同学进行了实验.
(1)以下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应为 ③②①④ .
①将鸡蛋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用小烧杯接住溢出来的水;
②往量筒中放鸡蛋,发现量筒口径小,放不进去;
③用托盘天平测得鸡蛋的质量为54g;
④将小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如图).
(2)实验中,托盘天平应放在 水平 桌面上.
(3)测得鸡蛋的密度为 1.08 g/cm .
(4)从理论上分析,实验中,由于小烧杯中的水不能倒干净,会导致测量结果偏 大 .
11.小明同学在“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实验中:
(1)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游码移到 零刻度线 后,发现天平指针的偏转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他应将横梁右边的平衡螺母向 左 (选填“左”或“右”)调.
(2)调节好天平平衡后称量质量,所用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31.8 g.
(3)在测量体积时,小明发现小石块放不进量筒,改用如图丙所示的方法测小石块的体积;
①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使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然后取出小石块;
②先往量筒装入40mL的水,然后将量筒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筒里剩余水的体积如图丁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为 10 cm .
(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3.18 g/cm .
(5)根据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明同学测出的小石块密度值 偏小 (选填“偏大”或“偏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