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6 质量与密度、平均速度实验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微专题6 质量与密度、平均速度实验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3-25 11:0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微专题6 质量与密度、平均速度实验
1.测量物体平均速度的正确方法是( )
A.测量全部运动时间和某一段路程 B.测量运动的全部路程和所用的全部时间
C.测出各段路程中的速度再取平均值 D.测出每1s内通过的路程
2.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订了实验计划:①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②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③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④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⑤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
A.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⑥ C.②③⑤④①⑥ D.①②③⑤④⑥
3.频闪拍摄是研究物体运动的方式之一.某科创小组用频闪拍摄的方法来“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他们用相机每隔 0.5s曝光一次,拍摄了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频闪照片.请根据照片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所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
(2)实验时要使斜面的坡度尽量 (选填“小”或“大”)一些,目的是 .
(3)小车从A 点到C点的路程. 从A点运动到C点所用时间 小车在 AC段的平均速度
(4)根据照片信息可判断小车做 (选填“减速”或“加速”)运动.
4.(2023新疆)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常用的实验手段.在暗室中,照相机的快门处于常开状态,频闪仪每隔一定时间闪光一次,照亮运动的物体,于是胶片上记录了物体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图甲是完全相同的 A、B两球从空中同一高度先后由静止开始竖直下落的频闪照片示意图.已知频闪仪每隔0.1 s闪光一次,照片上1 cm代表空中实际距离10 cm.
(1)由图甲可知:先由静止开始下落的是 (选填“A”或“B”)球.
(2)用刻度尺分别测得照片上A、B两球相邻位置之间的各段距离,A、B两球相对应的s 、s 、s 、s 的测量结果如表所示.测量照片上B球相邻位置之间的距离s 时,刻度尺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 .设A球在空中下落时,通过s 、s 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v ,则
s / mm s / mm S / mm s / mm
A球(sA) 4.9 14.7 24.5 34.3
B 球(sB) 1.2 9.8 19.6 29.4
SA—SB 3.7 4.9 4.9 4.9
(3)A、B两球均运动的过程中,若以B球为参照物,A球在竖直方向上做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
5.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小明设计了如下步骤:
①天平调节平衡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
③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
④计算出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 g,酱油的密度为 kg/m .
(2)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将 (选填“偏大”或“偏小”),要想避免这一问题,应按照 (重新排列①②③④)的顺序进行测量.
(3)小华认为不用量筒也能测出酱油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 ;②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 ;③把烧杯中的水倒干净,再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 .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为ρ= (水的密度为ρ水).
6.小明在实验室完成测量密度的实验.
(1)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0”刻度线处,当横梁静止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2)将适量牛奶倒入空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 将烧杯中的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牛奶的体积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m ,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 根据实验数据,可计算出牛奶的密度.
(3)在“将烧杯中的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时,有少量的牛奶附着在量筒液面上方的内壁上,则测得的牛奶密度比真实值偏 .
(4)小明又想测量一块石头的密度,他设计了如下方案:①用天平测出石头的质量m ;②把石头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的水全部流入空烧杯,如图丁;③测得烧杯和溢出水的总质量为m ;④将烧杯中的水倒掉,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 m ;⑤石头密度的表达式ρ= (用m 、m 、m 、ρ水表示).
(5)对(4)中测量方案,请你说出一条减小测量误差的措施:
微专题 6 质量与密度、平均速度实验答案
1.测量物体平均速度的正确方法是( B )
A.测量全部运动时间和某一段路程 B.测量运动的全部路程和所用的全部时间
C.测出各段路程中的速度再取平均值 D.测出每1 s内通过的路程
2.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订了实验计划:①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②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③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④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⑤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 )
A.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⑥ C.②③⑤④①⑥ D.①②③⑤④⑥
3.频闪拍摄是研究物体运动的方式之一.某科创小组用频闪拍摄的方法来“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他们用相机每隔0.5s曝光一次,拍摄了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频闪照片.请根据照片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所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刻度尺 .
(2)实验时要使斜面的坡度尽量 小 (选填“小”或“大”)一些,目的是 便于测量时间 .
(3)小车从A 点到C 点的路程SAC= 40.0 cm,从A 点运动到C点所用时间 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 vAC= 40.0 cm/s.
(4)根据照片信息可判断小车做 加速 (选填“减速”或“加速”)运动.
4.(2023 新疆)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常用的实验手段.在暗室中,照相机的快门处于常开状态,频闪仪每隔一定时间闪光一次,照亮运动的物体,于是胶片上记录了物体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图甲是完全相同的 A、B两球从空中同一高度先后由静止开始竖直下落的频闪照片示意图.已知频闪仪每隔0.1 s闪光一次,照片上 1 cm代表空中实际距离10 cm.
(1)由图甲可知:先由静止开始下落的是 A (选填“A”或“B”)球.
(2)用刻度尺分别测得照片上A、B两球相邻位置之间的各段距离,A、B两球相对应的s 、S 、S 、s 的测量结果如表所示.测量照片上B球相邻位置之间的距离s 时,刻度尺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 设A球在空中下落时,通过s 、s 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v 、v ,则·
s / mm s / mm S / mm s / mm
A 球(sA) 4.9 14.7 24.5 34.3
B 球(SB) 1.2 9.8 19.6 29.4
SA—SB 3.7 4.9 4.9 4.9
A、B两球均运动的过程中,若以B球为参照物,A球在竖直方向上做匀速(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
5.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小明设计了如下步骤:
①天平调节平衡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
③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
④计算出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 45 g,酱油的密度为
(2)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将 偏大 (选填“偏大”或“偏小”),要想避免这一问题,应按照②③①④(重新排列①②③④)的顺序进行测量.
(3)小华认为不用量筒也能测出酱油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 ;②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 ;③把烧杯中的水倒干净,再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 m .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为 0水 (水的密度为ρ水).
6.小明在实验室完成测量密度的实验.
(1)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0”刻度线处,当横梁静止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调节,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2)将适量牛奶倒入空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 ;将烧杯中的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牛奶的体积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m ,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 根据实验数据,可计算出牛奶的密度.
(3)在“将烧杯中的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时,有少量的牛奶附着在量筒液面上方的内壁上,则测得的牛奶密度比真实值偏 大 .
(4)小明又想测量一块石头的密度,他设计了如下方案:①用天平测出石头的质量m ;②把石头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的水全部流入空烧杯,如图丁;③测得烧杯和溢出水的总质量为m ;④将烧杯中的水倒掉,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 m ;⑤石头密度的表达式 (用m 、m 、ρ水表示).
(5)对(4)中测量方案,请你说出一条减小测量误差的措施: 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再测烧杯和溢出水的总质量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