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讲 透镜及其应用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 凹透镜
外形特征 中间______、边缘_____ 中间______、边缘______
对光线的作用 ________作用 ________作用
焦点、焦距
三条特殊光线
知识点二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物距 ————— ——————
成像 ————————— —————————
调节方法 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远像远像变大
前伸镜头,靠近景物,成像变大 下调镜头,远离 屏幕,成像变大 远离物体,成像变大
知识点三 实像与虚像的对比
实像 虚像
成因 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由实际光线(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
效果 光屏能呈现,底片可感光,人眼能看到 光屏不能呈现,人眼能看到
正倒 倒立 正立
位置 折射成像时,物、像处于透镜异侧 反射成像时,物、像处于镜面异侧;折射成像时,物、像处于透镜同侧
举例 小孔成像,照相机、幻灯机成像 平面镜、放大镜成像
知识点四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实验装置
安装细节 如图所示,凸透镜居中,蜡烛和光屏在凸透镜两侧;点燃蜡烛,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三者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从而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实验过程 ①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改变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记下不同情况下的物距、像距和成像情况; ②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光屏上均得不到像的原因:一是凸透镜、光屏、烛焰三者的中心_____________;二是物体在____________内或物体在________上
深入探究 ①用挡板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完整的像,但像变______; ②将蜡烛由二倍焦距外逐渐靠近凸透镜,移动光屏,观察像和像距的变化可知,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 ③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由于燃烧逐渐变短,烛焰的像会成在光屏中心的_______,为了使像移回到光屏的中心,可以适当只将凸透镜向_____移动
知识点五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 像的特点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 应用
u>2f ————————— —————— 照相机
u=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v=2f 间接测焦距
2f>u>f ————————— ——————— 投影仪、幻灯机
u=f 不成像 获得平行光
uu 放大镜
巧记规律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适用于成实像)
知识点六 眼睛和眼镜
正常眼 近视眼 远视眼
外形
正常眼 近视眼 远视眼
焦距 通过调节晶状体厚薄来调节焦距 比正常眼的焦距______ (选填“长”或“短”) 比正常眼的焦距______ (选填“长”或“短”)
对光线作用 近处、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对光线折射能力强,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_____ 对光线折射能力弱,近处物 体 的 像 成 在 视 网膜_____
矫正方法 — 佩戴_____透镜 佩戴_____透镜
知识点七 显微镜和望远镜
显微镜 望远镜
物镜 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一组透镜,它的作用是使物体成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像,其作用相当于一台______ 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一组透镜,它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_______、______的______像,其作用相当于一台___———
目镜 靠近眼睛的一组透镜,其作用相当于_________,成_______、_______的_____像
特点 物镜成倒立实像,目镜成正立虚像,所以人眼看到的是物体倒立的虚像
视角:(1)定义:由物体两端射出的两条光线在眼球内交叉而成的角叫视角.
(2)影响因素:视角与物体本身的 及物体和人眼之间的 有关.
考点突破
考点一 凸透镜和凹透镜
【例1】 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的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是( )
【例2】 (2024 广西)如图所示的眼镜片是( )
A.凸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考点二 生活中的透镜
【例3】 当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监控摄像头会拍下照片,摄像头相当于一个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监控摄像头和近视眼镜的镜片都对光有会聚作用
B.拍照时,汽车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C.当汽车远离摄像头时,影像传感器上的像变大
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例4】 (2024苏州)如图甲所示是公共场所的宣传投影灯,装在高处的投影灯照在地面上出现图案,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图案是光在地面发生了漫反射
B.该投影灯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
C.调小镜头与图片的距离图案变小
D.地面上看到的是放大的虚像
考点三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例5】 (2024武汉)实验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图甲中,点燃蜡烛后,光屏上恰能成清晰的像,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根据该成像特点制成的.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了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同学们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
方案一:仅将光屏向 移动一段距离.
方案二:仅换用焦距较 的凸透镜.
(2)某同学利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观察指纹,保持指纹到眼睛的距离为40cm不变,将凸透镜调整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看到了指纹正立放大的像,此时该同学的眼睛通过凸透镜在另一侧能成 (选填“倒立缩小”“倒立放大”或“正立放大”)的像.
【例6】 (2022武汉四调)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先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他改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乙进行实验,要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右移动
B.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
C.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均向左移动
D.保持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合适的近视眼镜
【例7】 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另一侧的光屏移动到距凸透镜10cm处时,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接着把光源换成蜡烛,调整好相关器材的高度,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央50cm刻度线处,移动蜡烛到光具座的左端并点燃,再移动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中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通过移动蜡烛及光屏的位置,下列成像情况符合实际的是( )
A.若蜡烛放置在 10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不能呈现清晰的像
B.若蜡烛放置在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缩小的像
C.若蜡烛放置在35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清晰放大的像
D.若蜡烛放置在45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清晰放大的像
考点五 凸透镜成像规律
【例8】 (2023湘潭)光刻技术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用紫外光照射镂空掩膜,调整镂空掩膜、缩图透镜的位置,恰好能在硅片上成极小的清晰的像,从而实现集成电路的“光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缩图透镜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可以用于矫正近视眼
B.镂空掩膜位于缩图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内
C.镂空掩膜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D.要减小硅片上的像,需将掩膜向下移动
【例9】 (2023武汉)用F为焦点,焦距为 f的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在实验中:
(1)发光物体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光屏未画出,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在图中 (填数字序号)区域,像的箭头方向是竖直向 的,像的大小比发光物体要 .
(2)将光屏放在凸透镜右侧,发光物体放在A处,发现无论怎样调整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都无法得到发光物体的像.撤去光屏,从凸透镜右侧向凸透镜看去,观察到发光物体的像,此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发光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考点六 眼睛和眼镜
【例10】 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为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矫正 B.乙为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C.甲为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D.甲为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矫正
考点七 显微镜和望远镜
【例11】 如图是显微镜和望远镜原理示意图,下面是关于它们的二次成像的说法:①显微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②显微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③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④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考点精练
基础巩固
1.如图所示,对光有发散作用的透镜是( )
2.以下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3.如图所示,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有几位同学对此现象展开了讨论,下列讨论正确的是( )
A.将照相机靠近两位照相的人,可以看到两位照相人的全身像
B.调整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人像变大时,应减小相机镜头和胶片之间的距离
C.要使人像更亮,必须在两位照相人的身后进行“补光”
D.现在的相机利用光学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便于观察
4.(2023菏泽)如图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观察到的一种成像情景,下列器械的工作原理与该成像方式相同的是( )
A.照相机 B.投影仪 C.潜望镜 D.放大镜
5.(2023仙桃)如图是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光路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和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
B.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像成于视网膜前
C.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D.为预防近视,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25 cm左右
6.如图,在自制照相机模型时:
(1)在取材时,胶片使用的材料是 (选填“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膜.
(2)观察时,小明应选择 (选填“亮”或“暗”)的物体做观察对象.
(3)小明用自制的照相机先拍摄远处的物体,再拍摄近处物体时,应将两筒间的距离变 ;此时薄膜上的像变 .
7.(2024包头)工匠师维护精密仪表时,在眼睛前戴一个凸透镜,便于观察仪表的细微之处,如图所示.
(1)凸透镜起到 的作用.
(2)凸透镜与仪表的距离应在凸透镜的 焦距范围之内.
(3)通过凸透镜看到的是仪表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像的位置与仪表的位置在凸透镜的 侧.
8.(2022 武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将蜡烛和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甲固定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点燃蜡烛后,位于90 cm刻度线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根据该原理工作的.
(2)保持上述实验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15 cm刻度线处,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3)改用焦距为20cm 的凸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将凸透镜乙和光屏分别固定在70cm和85 cm刻度线处,再将点燃的蜡烛从 15 cm刻度线处缓慢地向右移动到 50cm 刻度线处,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像的次数是 (选填“0”“1”“2”或“3”).
能力提升
9.(2023黄冈)如图是超市安装的一种刷脸自助储物柜.某顾客站在屏幕前50cm处,按下“存”按钮,屏幕上方的摄像头启动,出现人脸缩小的像,柜门打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该摄像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C.该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0.20m D.该摄像头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10.(2023武汉四调)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图中光屏上恰好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甲的焦距为 cm.
(2)保持凸透镜甲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 25 cm刻度线处,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这是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原理,接着仅用凸透镜乙替换凸透镜甲,只向左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这说明凸透镜乙的焦距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凸透镜甲的焦距.
11.某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蜡烛和凸透镜放置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将光屏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 的、 立的实像.
(2)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换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继续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向左移动蜡烛,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清晰的实像
②向左移动蜡烛,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放大的清晰的实像
③向右移动蜡烛,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放大的清晰的实像
④无论怎样移动蜡烛,在光屏上都得不到烛焰的清晰的像
(3)如图乙所示,F表示凸透镜的焦点,S表示烛焰,S'表示S 经凸透镜所成的像,请在图乙中画出入射光线 SA 经过凸透镜之后的光线.
第5讲 透镜及其应用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 凹透镜
外形特征 中间_厚_、边缘_薄_ 中间_薄_、边缘_厚_
对光线的作用 _会聚_作用 _发散_作用
焦点、焦距
三条特殊光线
知识点二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物距 u>2f f成像 _倒立、缩小、实像 倒立、放大、实像 正立、放大、虚像
调节方法 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远像远像变大
前伸镜头,靠近景物,成像变大 下调镜头,远离屏幕,成像变大 远离物体,成像变大
知识点三 实像与虚像的对比
实像 虚像
成因 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由实际光线(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
效果 光屏能呈现,底片可感光,人眼能看到 光屏不能呈现,人眼能看到
正倒 倒立 正立
位置 折射成像时,物、像处于透镜异侧 反射成像时,物、像处于镜面异侧;折射成像时,物、像处于透镜同侧
举例 小孔成像,照相机、幻灯机成像 平面镜、放大镜成像
知识点四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实验装置
安装细节 如图所示,凸透镜居中,蜡烛和光屏在凸透镜两侧;点燃蜡烛,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三者中心大致在_同一高度_,从而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实验过程 ①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改变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记下不同情况下的物距、像距和成像情况; ②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光屏上均得不到像的原因:一是凸透镜、光屏、烛焰三者的中心_不在同一高度_;二是物体在_一倍焦距_内或物体在_焦点_上
深入探究 ①用挡板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光屏上_能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完整的像,但像变_暗_; ②将蜡烛由二倍焦距外逐渐靠近凸透镜,移动光屏,观察像和像距的变化可知,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 ③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由于燃烧逐渐变短,烛焰的像会成在光屏中心的_上方_,为了使像移回到光屏的中心,可以适当只将凸透镜向_下_移动
知识点五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 像的特点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 应用
u>2f 倒立、缩小的实像__ fu=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v=2f 间接测焦距
2f>u>f 倒立、放大的实像__ v>2f_ 投影仪、幻灯机
u=f 不成像 获得平行光
uu 放大镜
巧记规律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适用于成实像)
知识点六 眼睛和眼镜
正常眼 近视眼 远视眼
外形
续表
正常眼 近视眼 远视眼
焦距 通过调节晶状体厚薄来调节焦距 比正常眼的焦距__短_ (选填“长”或“短”) 比正常眼的焦距__长 (选填“长”或“短”)
对光线作用 近处、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对光线折射能力强,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__前__ 对光线折射能力弱,近处物 体 的 像 成 在 视 网膜__后_
矫正方法 一 佩戴_凹_透镜 佩戴_凸_透镜
知识点七 显微镜和望远镜
显微镜 望远镜
物镜 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一组透镜,它的作用是使物体成__倒立__、__放大__的__实_像,其作用相当于一台__幻灯机__ 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一组透镜,它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_倒立_、_缩小_的__实__像,其作用相当于一台__照相机__
目镜 靠近眼睛的一组透镜,其作用相当于_放大镜_,成_正立_、_放大_的_虚_像
特点 物镜成倒立实像,目镜成正立虚像,所以人眼看到的是物体倒立的虚像
视角:(1)定义:由物体两端射出的两条光线在眼球内交叉而成的角叫视角.
(2)影响因素:视角与物体本身的 大小 及物体和人眼之间的 距离 有关.
考点突破
考点一 凸透镜和凹透镜
【例1】 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的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是( B )
【例2】 (2024 广西)如图所示的眼镜片是( C )
A.凸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考点二 生活中的透镜
【例3】 当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监控摄像头会拍下照片,摄像头相当于一个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监控摄像头和近视眼镜的镜片都对光有会聚作用
B.拍照时,汽车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C.当汽车远离摄像头时,影像传感器上的像变大
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例4】 (2024苏州)如图甲所示是公共场所的宣传投影灯,装在高处的投影灯照在地面上出现图案,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图案是光在地面发生了漫反射
B.该投影灯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
C.调小镜头与图片的距离图案变小
D.地面上看到的是放大的虚像
考点三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例5】 (2024 武汉)实验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图甲中,点燃蜡烛后,光屏上恰能成清晰的像, 照相机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根据该成像特点制成的.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了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同学们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
方案一:仅将光屏向 左 移动一段距离.
方案二:仅换用焦距较 大 的凸透镜.
(2)某同学利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观察指纹,保持指纹到眼睛的距离为4 0cm不变,将凸透镜调整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看到了指纹正立放大的像,此时该同学的眼睛通过凸透镜在另一侧能成 倒立放大 (选填“倒立缩小”“倒立放大”或“正立放大”)的像.
【例6】 (2022武汉四调)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先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他改用焦距为20cm 的凸透镜乙进行实验,要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 )
A.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右移动
B.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
C.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均向左移动
D.保持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合适的近视眼镜.
【例7】 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另一侧的光屏移动到距凸透镜10cm处时,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接着把光源换成蜡烛,调整好相关器材的高度,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央50cm刻度线处,移动蜡烛到光具座的左端并点燃,再移动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中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通过移动蜡烛及光屏的位置,下列成像情况符合实际的是( C )
A.若蜡烛放置在 10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不能呈现清晰的像
B.若蜡烛放置在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缩小的像
C.若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清晰放大的像
D.若蜡烛放置在45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清晰放大的像
考点五 凸透镜成像规律
【例8】 (2023湘潭)光刻技术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用紫外光照射镂空掩膜,调整镂空掩膜、缩图透镜的位置,恰好能在硅片上成极小的清晰的像,从而实现集成电路的“光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缩图透镜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可以用于矫正近视眼
B.镂空掩膜位于缩图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内
C.镂空掩膜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D.要减小硅片上的像,需将掩膜向下移动
【例9】 (2023武汉)用F为焦点,焦距为 f的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在实验中:
(1)发光物体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光屏未画出,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在图中 ③ (填数字序号)区域,像的箭头方向是竖直向 下 的,像的大小比发光物体要 小 .
(2)将光屏放在凸透镜右侧,发光物体放在A处,发现无论怎样调整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都无法得到发光物体的像.撤去光屏,从凸透镜右侧向凸透镜看去,观察到发光物体的像,此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大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发光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考点六 眼睛和眼镜
【例10】 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乙为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矫正 B.乙为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C.甲为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D.甲为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矫正
考点七 显微镜和望远镜
【例11】 如图是显微镜和望远镜原理示意图,下面是关于它们的二次成像的说法:①显微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②显微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③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④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C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考点精练
●基础巩固
1.如图所示,对光有发散作用的透镜是( B )
2.以下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A )
3.如图所示,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有几位同学对此现象展开了讨论,下列讨论正确的是( D )
A.将照相机靠近两位照相的人,可以看到两位照相人的全身像
B.调整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人像变大时,应减小相机镜头和胶片之间的距离
C.要使人像更亮,必须在两位照相人的身后进行“补光”
D.现在的相机利用光学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便于观察
4.(2023菏泽)如图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观察到的一种成像情景,下列器械的工作原理与该成像方式相同的是( A )
A.照相机 B.投影仪 C.潜望镜 D.放大镜
5.(2023仙桃)如图是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光路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和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
B.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像成于视网膜前
C.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D.为预防近视,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25 cm左右
6.如图,在自制照相机模型时:
(1)在取材时,胶片使用的材料是 半透明 (选填“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膜.
(2)观察时,小明应选择 亮 (选填“亮”或“暗”)的物体做观察对象.
(3)小明用自制的照相机先拍摄远处的物体,再拍摄近处物体时,应将两筒间的距离变 大 ;此时薄膜上的像变 大 .
7.(2024包头)工匠师维护精密仪表时,在眼睛前戴一个凸透镜,便于观察仪表的细微之处,如图所示.
(1)凸透镜起到 放大 的作用.
(2)凸透镜与仪表的距离应在凸透镜的 一倍 焦距范围之内.
(3)通过凸透镜看到的是仪表 正立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像的位置与仪表的位置在凸透镜的 同 侧.
8.(2022武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将蜡烛和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甲固定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点燃蜡烛后,位于90 cm刻度线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 放大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投影仪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根据该原理工作的.
(2)保持上述实验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15 cm刻度线处,应该向 左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3)改用焦距为20cm 的凸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将凸透镜乙和光屏分别固定在70cm和85 cm刻度线处,再将点燃的蜡烛从15 cm刻度线处缓慢地向右移动到 50cm 刻度线处,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像的次数是 0 (选填“0”“1”“2”或“3”).
能力提升
9.(2023黄冈)如图是超市安装的一种刷脸自助储物柜.某顾客站在屏幕前50cm处,按下“存”按钮,屏幕上方的摄像头启动,出现人脸缩小的像,柜门打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该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该摄像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C.该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0.20 m D.该摄像头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10.(2023武汉四调)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图中光屏上恰好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甲的焦距为 10.0 cm.
(2)保持凸透镜甲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25 cm刻度线处,向 右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这是 投影仪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原理,接着仅用凸透镜乙替换凸透镜甲,只向左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这说明凸透镜乙的焦距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凸透镜甲的焦距.
11.某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蜡烛和凸透镜放置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将光屏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 缩小 的、 倒立的实像.
(2)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换用焦距为20cm 的凸透镜继续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④ (填序号).
①向左移动蜡烛,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清晰的实像
②向左移动蜡烛,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放大的清晰的实像
③向右移动蜡烛,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放大的清晰的实像
④无论怎样移动蜡烛,在光屏上都得不到烛焰的清晰的像
如图乙所示,F表示凸透镜的焦点,S表示烛焰,S表示S 经凸透镜所成的像,请在图乙中画出入射光线 SA 经过凸透镜之后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