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微专题3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实验
1.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明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如图所示.
(1)实验中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是 .
(2)小明应该尽量选用 (选填“厚”或“薄”)玻璃板.
(3)实验中使用了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与B,主要目的是 .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改变蜡烛A 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 .
2.如图甲所示,M是水平放置的小镜子,上面竖直放置一块长方形硬纸板(用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纸板是由两个大小相同的小纸板E、F连接而成的. E、F可绕接缝ON转动,ON是镜面的法线,AO表示入射光线,OB 表示反射光线.利用上述器材和量角器、激光笔等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实验小组的每一位同学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入射光AO在纸板E上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2)根据测量可以得出:∠BON ∠AON(选填“等于”或“不等于”).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纸板F绕ON 向后折,此时在纸板 F上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所示.再多次改变入射光AO与ON 的夹角,在纸板F上均看不到反射光.根据此实验现象初步得出结论: .
(4)利用这些实验器材还可以进行的实验探究有: .
3.(2023贵州)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器材有:激光笔、可折转光屏、平面镜和喷雾器.
(1)将平面镜置于水平桌面,如图甲所示.激光笔的光束射向平面镜上O点,在平面镜上方喷水雾,从前向后观察,可在镜面上方看到 条光束.
(2)将折转光屏垂直于平面镜放置,让入射光沿左半屏射到O点,如图乙所示.要呈现反射光,需将右半屏向 (选填“前”或“后”)折转.
(3)保持入射点不变,多次改变入射方向,在光屏上记录每次实验的光路 aa'、bb'和( 如图丙所示.为了研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发现左、右半屏相对应的光线关于转轴对称,可将此对称轴视为 .同时根据光屏上的信息可得结论,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 .
4.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方竖直放一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 折转的A、B两块白板组成,如图甲所示.
(1)为了完成实验,除了图中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多次改变入射角,测出对应的反射角,可得结论 .
(3)如图乙,将白板的右半部分B向后翻折是为了验证
(4)如图丙,将白板与入射光束一起以CD为轴向后倾,反射光束 (选填“在纸板后方”“在纸板上”或“在纸板前方”),此时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EO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5.(2023益阳)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请将下列实验步骤合理排序,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为 A F(填序号).
A.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B.用直线把蜡烛和它的像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并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
C.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D.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E.在纸上记下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
F.根据上述实验分析得出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2)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科学性,应补充的实验步骤是
(3)在上述实验中,如果在玻璃板背面粘贴一张不透光的白纸,将玻璃板背面完全遮挡住,还能看到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吗 答: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
微专题3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实验
1.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明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如图所示.
(1)实验中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是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
(2)小明应该尽量选用 薄 (选填“厚”或“薄”)玻璃板.
(3)实验中使用了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与B,主要目的是 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
(4)当蜡烛A 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的大小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 得到普遍性的规律 .
2.如图甲所示,M是水平放置的小镜子,上面竖直放置一块长方形硬纸板(用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纸板是由两个大小相同的小纸板E、F连接而成的. E、F可绕接缝ON转动,ON是镜面的法线,AO表示入射光线,OB 表示反射光线.利用上述器材和量角器、激光笔等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实验小组的每一位同学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入射光AO在纸板E上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漫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2)根据测量可以得出:∠BON 等于 ∠AON(选填“等于”或“不等于”).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纸板F绕ON 向后折,此时在纸板F上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所示.再多次改变入射光AO与ON 的夹角,在纸板F上均看不到反射光.根据此实验现象初步得出结论: 光在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
(4)利用这些实验器材还可以进行的实验探究有: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
3.(2023 贵州)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器材有:激光笔、可折转光屏、平面镜和喷雾器.
(1)将平面镜置于水平桌面,如图甲所示.激光笔的光束射向平面镜上O点,在平面镜上方喷水雾,从前向后观察,可在镜面上方看到 2 条光束.
(2)将折转光屏垂直于平面镜放置,让入射光沿左半屏射到O点,如图乙所示.要呈现反射光,需将右半屏向 前 (选填“前”或“后”)折转.
(3)保持入射点不变,多次改变入射方向,在光屏上记录每次实验的光路 aa'、bb'和 cc',如图丙所示.为了研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发现左、右半屏相对应的光线关于转轴对称,可将此对称轴视为 法线 .同时根据光屏上的信息可得结论,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相等 .
4.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方竖直放一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 折转的A、B两块白板组成,如图甲所示.
(1)为了完成实验,除了图中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量角器 .
(2)多次改变入射角,测出对应的反射角,可得结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3)如图乙,将白板的右半部分B向后翻折是为了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
(4)如图丙,将白板与入射光束一起以CD为轴向后倾,反射光束 在纸板前方 (选填“在纸板后方”“在纸板上”或“在纸板前方”),此时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EO 在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5.(2023 益阳)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请将下列实验步骤合理排序,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为 A DCEB F(填序号).
A.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B.用直线把蜡烛和它的像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并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
C.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D.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E.在纸上记下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
F.根据上述实验分析得出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2)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科学性,应补充的实验步骤是 移动点燃的那支蜡烛的位置,重复步骤 DCEB多次实验
(3)在上述实验中,如果在玻璃板背面粘贴一张不透光的白纸,将玻璃板背面完全遮挡住,还能看到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吗 答: 能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