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第19课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第19课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0.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19 15:4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杰出的科学家
第19课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推动中国首批幼童赴美留学的直接原因是(  )
A.清政府为巩固统治   B.洋务运动的需要
C.幼童在中国无法学习 D.人民的强烈需要
答案:B
解析:
分析:注意题目关键词:直接原因。洋务运动时期,为了培养洋务人才的需要,清政府派遣幼童出国留学。故选B。
点评:考查幼童赴美留学的直接原因
2、在京张铁路的修建过程中,为了确保行车安全,詹天佑设计出了(  )
A.“人”字形路轨 B.“井”字形路轨
C.“十”字形路轨 D.“八”字形路轨
答案:A
解析:
分析:在京张铁路的修建过程中,詹天佑设计了“人”字形路线,延长了坡面,减少坡度,使列车顺利地驶抵山顶,确保了行车安全。故选A。
点评:考查京张铁路的设计
3、詹天佑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受政府派遣出国留学的成员。在美国学习期间,他(  )
①目睹了铁路在近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②立志要在中国建立美国式的政治制度 ③感受到了中西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 ④发愤学习,立志报祖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干,考查詹天佑在美国学习期间的表现,联系教材可知,看到铁路在美国的重要作用,①对。留美幼童收到了西方政治经济各方面的熏陶,但詹天佑的精力主要放在了学习西方技术尤其是铁路技术上,②不符合史实,通过在美国的亲身感受,他清楚的看到了中西之间的差距,立志发奋图强,所以③④都正确,故选C
点评:考查詹天佑在美国的学习活动
4、下列关于詹天佑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京张铁路的总设计师 ②曾经留学美国 ③曾经参加保路运动,组织保路同志会  ④曾经试制成功中国第一艘铁壳轮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詹天佑并未参与到组织保路同志会中,也没参与试制中国第一艘铁壳轮船,故③④错误;①②符合史实。故选A。
点评:考查詹天佑的活动
5、李时珍和詹天佑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
A.都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贡献 B.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C.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科技成就 D.都为中国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答案:D
解析:
分析:李时珍的医学成就代表的是中国的传统科技,而詹天佑修建铁路则是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故选D。
点评:考查李时珍和詹天佑的相似之处
6、詹天佑虽然为中国的铁路事业,一生劳苦,呕心沥血,但终未实现其初建路网的梦想,以致抱恨终天。究其原因,根本在于(  )
A.时间紧迫,身体不佳 B.帝国主义的刁难
C.政府的万般阻挠 D.身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原因的区分把握能力。A、B、D三项都是詹天佑梦想不能实现的原因,而根本原因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京张铁路修建的史实看,C项的说法不正确。故选D。
点评:考查詹天佑的梦想未实现的原因
7、京张铁路为中国铁路事业开创了新的方向。“新方向”是指 (  )。
A.引进外资 B.大力发展主干铁路
C.独立自主发展 D.只任用中国工程师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要理解“新方向”的含义,必须结合京张铁路作为中国人首次自主修筑铁路取得的巨大影响或意义分析,可知其体现了中国铁路修筑的独立自主性。故选C。
点评:考查京张铁路的影响
8、关于詹天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①京张铁路的总设计师 ②曾经留学美国 ③曾经参加保路运动、组织保路同志会 ④曾经试制成功中国第一艘铁壳轮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解题时要了解民国前期中国的科技文化发展状况,本题着重点在于考查詹天佑。詹天佑是洋务运动时期中国最早的留学生之一,在美国留学期间,主攻铁路工程科,回国后,参加了中国的主要铁路建设,并于1909年建成了京张铁路,并独创了“人”字型铁路。这是中国铁路史上的创举。在1911年“保路运动”兴起后,曾经支持保路运动,但自身并没有直接参加,更没有组织保路同志会,而中国最早的铁壳轮船的设计者是华衡芳和徐寿,而非詹天佑。故选C。
点评:考查詹天佑的活动
9、1905~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这说明 (  )。
A.中国铁路建筑技术领先于世界 B.收回利权运动取得巨大成就
C.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有良好的社会环境 D.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缓慢发展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题干并没有揭示出明确的考查意图,关键在于对选项的分析,可用排除法。A、B、C显然和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不符,只有D是符合的。1905~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修建铁路的成就,之所以说是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缓慢发展主要是对比国外水平来说的。故选D。
点评:考查
10、京张铁路修筑时,詹天佑面临着哪些困难(  )。
①清廷拨款有限,资金不足 ②时间紧迫 ③沿线重峦叠障,修路工具简陋 
④外国人的嘲笑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题干中四个选项分别从资金、技术、时间和外国人的刁难等方面说明了京张铁路修筑时詹天佑所面临的困难。故选B。
点评:考查修建京张铁路的困难
11、京张铁路的建成,一度使外国人折服,其原因是(  )。
①中国人独立自主地完成了外国工程师不敢接手的工程②京张铁路提前完成了建设 ③京张铁路造价低廉,达到了“花钱少,质量好”的目标 ④京张铁路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④是京张铁路建成的意义,与题干要求不符,可排除含④的选项。故选C。
点评:考查京张铁路使外国人折服的原因
12、京张铁路的建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主要是因为(  )。
A.由依靠列强修筑铁路时代到走向中国自主修筑铁路时代
B.中国科技开始领先世界
C.增强了中国人的爱国热情
D.打击了帝国主义
答案:A
解析:
分析:紧扣“划时代”分析,结合中国铁路建设和京张铁路建设分析可知,中国人独立自主修筑铁路的时代到来。故选A。
点评:考查京张铁路建成的意义
13、1919年,詹天佑在担任协约国“联合监管远东铁路委员会”技术委员时为争取国家利权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这主要表现在(  )
A.取消了协约国对中东铁路的共管权 B.收回了对中东铁路的管理权
C.阻止了日本独享中东铁路利权的企图 D.中国工程师可以被中东铁路聘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此期间,詹天佑多次要求收回中国在中东路的驻兵权和管理权,中东路应由中国管理,不许他国插手,也无需协约国共管,但由于国家的软弱和政府的腐败,最终只争到中国工程师可以被中东铁路聘用这一微小权利,所以此题答案为D。
点评:考查詹天佑为争取国家利权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14、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近代社会景象是(  )。
A.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B.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C.追求自由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答案:B
解析:
分析:从诗歌内容看,作者一再提到“轮”、“车舟”等交通工具,再结合题干关键词“近代”可知,此诗反映了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生活的史实,故本题选B。
点评:考查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15、1911年,中国各省掀起了规模浩大的保路运动,其目的是(  )
A.反对帝国主义觊觎中国路权 B.反对清政府的“铁路国有”政策
C.要求废除《湖广铁路借款合同》 D.要求收回被清政府出卖的铁路权利
答案:D
解析:
分析:京张铁路的修建成功,大大鼓舞了中国人的志气,在清政府资金缺乏的情况下,部分地区自筹股银修筑铁路。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后,又与外国银行团签订了借款合同,实际上是将铁路修筑权出卖给帝国主义,这不仅损害了股东的利益,也损害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选D。
点评:考查保路运动的目的
16、詹天佑在美国专门学了四年的铁路工程,回国后却被差遣到福州水师学堂学习驾驶海船,原因是(  )
A.詹天佑在美国没有获得学位 B.清政府的腐败
C.清政府正在备战中法战争 D.詹天佑参加的保路运动成为武昌起义爆发的导火线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干,给出了关于詹天佑在回国后在福州船政学堂7年学非所用的经历这一现实,联系史实,詹天佑勤奋好学,成绩优异,第三年就获得了学士学位,A不对。D项也于史实不符,而中法战争首先发生在中国境外,法军偷袭马尾军港后,清朝才被迫宣战,提前并没有备战,实际上题干给出的是詹天佑所学非所用的现象,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是清朝官僚腐败的结果,所以答案为B。
点评:考查清政府的腐败
17、1875年,吴淞铁路——中国第一条铁路通车,中国人第一次听见了火车的汽笛声,但比英国足足晚了半个世纪。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①工业革命成果未传入中国
②清政府腐朽落后
③人们思想观念封闭落后、愚昧
④中国一直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隔断了与世界的联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干给出了关于中国第一次铁路通车的情境,考查比英国晚半个世纪的原因,①小项不符合史实,早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随着《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的国门被打开,西方工业革命成果开始传入中国,④小项不符合史实,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所以中国落后的原因是②③所述情况,答案为D。
点评:考查近代中国交通的现状
18、在自强不息的中国人中,不论是古代的屈原、戚继光,还是近代的詹天佑、林则徐,他们这些自强者的共同特点是(  )
A.取得社会的支持 B.为人生的理想执著地追求
C.认识自己的长处 D.避开自己的短处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干,给出了古代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的优秀代表,分析选项,C和D与题干主旨不符合,题干主旨是这些中国人都是自强者,而CD两项叙述显然只是强调了他们性格上和题干主旨没有直接关系的一方面,予以排除,A项不符史实,例如屈原就没有取得当时楚国主流统治阶级的支持,所以答案为B。
点评:考查自强者的精神
19、1961年,我国大陆地区发行詹天佑诞辰百年两枚纪念邮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纪念他使中国铁路建设领先于世界水平
②左图西服领带反映他接受西方文明推动近代化
③右图八达岭和京张铁路代表他卓越的贡献
④是纪念他在中西交往和近代化方面的成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干,此题以詹天佑诞辰百年纪念邮票为题引,实际考查的是对詹天佑的综合评价,联系教材可知,詹天佑是第一批赴美幼童之一,在美国接受了西方教育,主要学习铁路建筑技术,成绩优异,回国后,致力于中国的铁路建设,重要成就有关东铁路滦河大桥,尤其是京张铁路的修建,是他最卓越的贡献,铁路是近代化的标志之一,所以②③④都对,而当时中国铁路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①的描述不符合史实,答案为B。
点评:考查对詹天佑的综合评价
20、1894年,詹天佑入选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并成为会员,成为第一个进入该学会的中国籍会员,主要是因为他(  )
A.曾留学美国并取得优异学习成绩 B.受到清政府重视并发挥重大作用
C.与在华英国工程师合作关系良好 D.铁路建设成绩突出并已崭露头角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干叙述了一个事实,即1894年詹天佑作为第一个中国籍会员入选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仔细分析,这一科学技术性质的学会不会因为是否受到政府重视和与其他人合作关系是否良好来确定哪个人入选会员,所以BC都不对。学习成绩优异只是书面知识,排除 A,联系教材史实,詹天佑铁路建设成就突出,尤其是滦河大桥铁路的修建,英、日、德三国工程师都无法解决,詹天佑克服技术难题,成功建成滦河大桥,树立了自身在当时工程界的地位,并于同年被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为会员,所以答案为D。
点评:考查詹天佑的影响
2、材料分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詹天佑回国前,曾有美国同学劝他留下,对他说:“贵国贫穷,既无筑铁路之器材,亦无筑路之人才,以君之学识,如应聘美、英,当可宏图大展,阁下之生活亦可丰裕。”詹天佑谢绝了,回答道:西方国家虽富,那是外国,我要学习其先进的科学知识,却不能眷恋其物质生活享受;中国虽贫虽弱,她却是生我养我的祖国,现在正需要我回去贡献所学,把她建设得富强起来。如不以所学报国,何以对祖国人民与家乡人民?
材料二 京张铁路全长200多千米,沿途大部分是高山峻岭,“石工最多,又有7 000余尺桥梁,路险工艰为他处所未有”。中国人修建京张铁路的消息传开后,一些西方人讽刺说:“中国人能够修这条铁路的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他们甚至攻击詹天佑“狂妄自大”“不自量力”。詹天佑顶着压力,表示:“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我以为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詹天佑为什么会留学美国?
答案:1871年,清朝为推进洋务事业,宣布招收幼童赴美留学,培养洋务人才。詹天佑赴香港考试通过,1872年,随其余29名幼童作为第一批留美学生踏上赴美航船。
(2)材料一中的这段话反映了詹天佑怎样的爱国情感?
答案:面对外国丰厚和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詹天佑不为所动,他从小立志报国,赴美学习的目的是更好地研究和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以期学成归来报效祖国。詹天佑一直以救国救民为己任,有着深刻的责任感和爱国心,值得我们永远尊敬。
(3)据材料二,詹天佑面对西方人的讽刺,表现了中国人怎样的精神?
答案:詹天佑不畏艰难与压力,不顾讥讽和嘲笑,毅然接受了京张铁路这一背负祖国荣辱的历史使命,他要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挑战这一艰巨任务,用实际行动和结果来回击西方人的嘲笑,在他身上体现了中国人捍卫祖国尊严、自立自强的爱国主义精神。
解析:
分析:第(1)问,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分析即可;第(2)问,要从詹天佑的话中来体会其不为物质诱惑、一心为国的爱国情感;第(3)问,从中国人精神这一角度出发。
点评:考查留美的背景和詹天佑的精神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后,列强在中国疯狂抢夺铁路修筑权。到1911年,中国共有铁路9 600多千米,其中由帝国主义直接或间接投资经营的竟达8 900多千米,中国自主的铁路只有600多千米。
材料二 京张铁路
材料三 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近代化进程。
材料四 据袁昶估计,庚子(1900年)前后,仅顺天府(注:清朝时北京称京师顺天府)属州县的穷民之中,“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即在万余人以上。
(1)依据材料一分析说明中国近代兴建铁路的特点及其后果。
答案:特点: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修筑的铁路长度远远超过中国人自建的铁路。
后果: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修筑铁路,增加资本输出,榨取巨额利润。帝国主义利用修筑铁路,直接控制中国铁路交通大动脉,便于从军事上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从经济上掠夺中国的财富,同时还可以控制铁路沿线的地方,把它们的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2)从材料二中你获得了什么历史信息。
答案: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创造性地设计出“人”字形线路。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近代中国兴建铁路的影响。
答案:影响:铁路的兴建一方面对中国传统社会冲击极大,瓦解了原有经济结构,冲击了传统的交通运输业及其从业人员的生活;另一方面活跃了闭塞地区的经济,推动了商业城镇的发展;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现代化进程。
解析:
分析:本题围绕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的发展历程,考查学生提炼概括有效信息和历史阐释能力。第(1)问,从材料中的数字不难得出中国修建铁路的特点;关于后果应该从列强增加资本输出,榨取巨额利润,控制中国铁路交通,便利了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等方面考虑;第(2)问,要注意图片的注释是京张铁路,然后结合其地位回答;第(3)问,从材料三、四概括回答。
点评:考查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詹天佑回国前,曾有美国同学劝他留下,对他说:“贵国贫穷,既无筑铁路之器材,亦无筑路之人才,以君之学识,如应聘美、英,当可宏图大展,阁下生活亦可丰裕。”詹天佑谢绝了,回答道:西方国家虽富,那是外国,我要学习其先进的科学知识,却不能眷恋其物质生活享受;中国虽贫虽弱,她却是生我养我的祖国,现在正需要我回去贡献所学,把她建设得富强起来。如不以所学报国,何以对祖国人民与家乡人民?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岳麓版)
材料二 此路早成一日,公家即早获一日之利益,商旅亦早享一日之便利,外人亦可早杜一日之觊觎。
——詹天佑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你可以获得哪些关于詹天佑的信息?(至少写出四点)
答案:信息:留学美国,学业成绩优秀;对中国与西方的差距有着清醒认识;重视学习外国先进科学知识,不看重物质生活享受;对祖国、家乡和人民怀有深厚感情,希望早日报效国家。
(2)材料二中的“此路”是指什么?詹天佑认为它的修筑有何积极意义?(不得照抄原文)为早日修成“此路”,詹天佑做了哪些努力?成效如何?
答案:)京张铁路。意义:可以增加政府收入,便利商业交通往来,维护国家权益。努力:通过实地考察和科学测算,选定了最为合适的施工路线;发挥聪明才智,设计出“之”字形线路及双头列车,解决了施工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难题;提出“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的要求,与筑路工人共同奋斗。成效:1909年京张铁路比原定计划提前两年全线通车,建造时间短,质量优异,造价低廉,成为中国第一条完全由本国工程技术人员独立设计施工建成的铁路。
解析:
分析:本题通过设置情景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事件的能力和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1)问较为简单,可从材料中直接获取答案;第(2)问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概括即可。
点评:考查京张铁路修建及其意义
24、阅读下列材料:
1896年,沙俄诱使中国政府与之签订《中俄密约》,迫使中国政府同意,让俄国的远东铁路从满洲里进入中国境内,再从绥芬河入俄境。这段在中国境内的铁路干线称中东路……沙俄政府被推翻后,美国为阻止日本乘机独享中东路利权,与法、英、日、意及中国联合共管远东铁路,包括中国境内的中东部。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答案:材料反映了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侵略中国的经济权益,在争夺中国筑路权方面,它们斗争激烈,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也体现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及清政府与北洋政府的腐败。
(2)詹天佑为维护中国路权做出怎样的努力?
答案:面对中国权益的受损,詹天佑多次发言要求收回中国在中东铁路的驻兵权与管理权,义正辞严地指出,中东路理应由中国人全权管理,不许他国插手,也无需协约国共管,但由于北洋政府软弱无能,他几经努力,仅争回了中国工程师可以被中东路聘用等微小权利,为此,他心力交瘁,临终前都念念不忘收回中国的铁路主权。
解析:
分析:问题一:此问主要从材料中得出答案,分析材料,沙俄、美国、法美日意等国对中国路权的激烈争夺,和中国铁路主权被外国帝国主义侵略霸占的历史现象。问题二:分析题干,此题主要考查相关史实,要求学生概括回答,联系教材可知,对于中国收回中东铁路路权,詹天佑做了一系列努力,如在其担任协约国“联合监管远东铁路委员会”技术委员时,多次发言要求收回关东路权,并尽其所能,努力争取了中国工程师可以被中东路聘用等权利。考点: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点评:考查詹天佑为维护中国路权做出的努力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908年,广东商办粤汉铁路公司总工程师邝景阳因人事纠纷准备辞职,而邝一离任,此职必将由日本人担任。詹天佑得知后致信邝景阳,进行规劝:我闻知后感到非常遗憾,我料想他们是决心将你挤走,但是,为了铁路事业,望你坚持下去,只要你一离开,此路恐将落入日本人手中。
材料2:
请回答:
(1)材料1体现了詹天佑怎样的心情?反映了他的什么精神?
答案:詹天佑在得知邝景阳辞职的消息后,心情急切地对他进行规劝,因为他意识到,一旦邝景阳辞职,就意味着粤汉铁路的主权将落入日本人手中,他从民族利益出发,为维护中国筑路权,奉献着自己的赤诚忠心,反映了他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感。
(2)后人为什么在青龙桥附近为詹天佑竖立铜像?
答案:人们之所以在青龙桥附近为詹天佑竖立铜像,跟詹天佑设计京张铁路的路线有关。在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为了让火车能爬上陡坡,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铁路,使火车上山就容易多了。这种设计,体现出詹天佑过人的智慧和为国家不辞辛劳的精神,值得人民永远怀念。
解析:问题一:分析材料1所给事件,詹天佑希望邝景阳为了铁路事业,坚持下去,不要辞职,以防粤汉铁路路权落入日本人之手,这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问题二:分析题意,解答此题首先要知道青龙桥的地理位置,和詹天佑有什么关系,联系史实,京张铁路最险要的一段叫关沟,包括东园、居庸关、青龙桥、八达岭等地点,詹天佑克服坡度大的技术难题,智慧地提出“人”字形施工方案,铸就了“不可能的奇迹”,所以在此为其设立铜像。
分析:
点评:考查詹天佑为中国铁路事业所做的重大贡献和他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2 页 (共 1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