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五第3单元第10课三星堆奇观同步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五第3单元第10课三星堆奇观同步练习题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31.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19 16:1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岳麓版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五第3单元
第10课三星堆奇观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
1.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始于( )
A.1930年 B.1929年
C.1928年 D.1927年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的再认再现能力1929年春,当地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挖水沟时,发现了一坑精美的玉器,由此拉开三星堆文明的研究序幕。
点评:考查三星堆遗址发掘的时间
2.三星堆两个大型器物坑是哪一年发现的( )
A.1980年 B.1983年
C.1986年 D.1989年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的再认再现能力1986年夏,在三星堆遗址意外发现了两个器物坑,从中出土了数以千计的稀世之宝。
点评:考查三星堆遗址发掘的时间
3. 三星堆文明被誉为( )
A.青铜艺术和玉石艺术的杰作
B.青铜艺术和雕刻艺术的杰作
C.玉石艺术和绘画艺术的杰作
D.象牙雕刻和玉石艺术的杰作
答案:A
解析:
分析:星堆遗址出土了数以下计的青铡器和玉石器轰动世界,它们造型精美奇特。被誉为“青铜艺术和玉石艺术的杰作”。
点评:考查三星堆遗址地位
4.考古研究表明,三星堆文化时期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社会权力和等级划分。这些现象的出现是( )
A.从中原王朝学来的 B.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C.文化灿烂的原因 D.社会倒退的表现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人类进入阶级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点评:考查三星堆遗址
5.下面两幅图片中,图一是在安徽阜南出土的商代龙虎铜尊,图二是三星堆出土的龙虎铜尊。对比这两幅图能得出的结论是( )
HYPERLINK "http://image./i 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2%F3%C9%CC%C7%E0%CD%AD%C6%F7&in=19657&cl=2&cm=1&sc=0&lm=-1&pn=22&rn=1&di=669209972&ln=30&fr=" \t "_blank" INCLUDEPICTURE "http://t1./it/u=1072497374,376251706&fm=0&gp=22.jpg" \* MERGEFORMAT
图一 图二
①三星堆的青铜礼器明显受殷商礼器影响 ②古蜀文日月中包含有中原地区文化因素 ③这两个铜尊产地相同④龙虎是三星堆和中原地区的图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和知识迁移能力。从这两个礼器形态看,三星堆礼器明显受殷商影响,自然得出结论古蜀文明中包含有中原地区文化因素。至于它的产地是看不出来的,也不能证明龙虎是三星堆和中原地区的图腾。
点评:考查三星堆遗址
6.对于三星堆遗址居民的族属,目前学术界的不同看法主要有( )
①氐羌说 ②濮人说③ 巴人说④ 东夷人说 ⑤越人说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⑨④ D.①②③④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考古动态的了解。三星堆考古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其中,与之相关的假说也是时有出现。
点评:考查三星堆遗址的族属
7.在三星堆遗址中出土了大批海贝,如图,这说明( )
A.它们来自东南沿海
B.这是中国第一次发现海贝,填补考古空白
C.三星堆地区可能与印度有闻接的交经
D.这些贝壳应主要用于房屋装饰
答案:C
解析:
分析:海贝当然来自海洋,但不能必然说明来自东南沿海。但在三星堆遗址中发现了印度洋才有的齿贝,可以证明该地区当时可能与印度有间接的交往。
点评:考查三星堆遗址
8.古蜀时期,城都平原存在一个由中心城市、一般村落组成的复杂社会,下面能说这一观点的是 ( )
①精美礼器的出土 ②庞大古城遗址的发掘
③ 周围同时期中小型遗址的发掘 ④ 大量海贝的出土
A. ①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三星对发现了大量精美礼器和庞大的古城遗址,同时,在三星堆遗址周围的广汉、新都、彭县还发现了数十座同时期的中小型遗址,由此可推断:古蜀时期,城都平原存在一个由中心城市,一般村落组成的复杂社会。
点评:考查三星堆遗址
9.古蜀文明考古仍在继续并取得了重大成果。右图是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中间图案采用的是金沙遗址发掘出的太阳神鸟金箔,请问该遗址发现于( )
A.1995年 B.1996年 C. 1999年 D.2001年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弃认再现历史事物的能力,要求学生关注三星堆最新考古动态。太阳神鸣金箔出土于金沙遗址,为了解古蜀文化和黄金加工制作工艺提供实物凭证。
点评:考查三星堆遗址发掘的时间
10.金沙遗址相当于( )
A.夏商时期 B.商末及西周时期
C.西周及春秋时期 D.东周时勘
答案:B
解析:
分析:金沙遗址的主题文化遗存的年代为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恰好是在三星对古城飞起之后。
点评:考查金沙遗址
11.遗址的发现可以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三星堆古城墙的发现,反映当时人们( )
A.已经掌握了建筑粉刷技术
B.已经掌握了夯土技术
C.已经有了市与坊的区分
D.已经有了贵贱等级之分
答案:B
解析:
分析:三星堆古城墙遗址的发现证明当时人们已掌握了筑墙的夯土技术。却不能反映市与坊的区分和贵贱等级之分。
点评:考查三星堆遗址
12.下列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与中原地区同类相比差别最大的是( )
A.礼器 B.漆器 C.青铜器 D.货币
答案:C
解析:
分析:中原地区基本没有发现商周时期的青铜人物造像,而三呈堆却很普遍,且有与中原明显不同的风格。三星堆的礼器多为祭祀用途明显受中原的影响!形制与中原大体类似。商周时期中原和三星堆地区的货币大多是贝壳。
点评:考查三星堆遗址的发掘
13. 在某次青铜器文物展览会上,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赢得了参观者的一片赞美
之辞。如果外国参观者向你咨询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在何时进入繁荣时期,你应该回答( )
A.新石器时代晚期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
答案:B
解析:
分析:夏、商、周三代被成为中国的青铜时代,但是商、周是我国青铜技术的鼎盛、繁荣时期。
点评:考查三星堆遗址
14.故宫博物院举办三星堆文物展,在展出的古文物里,最受瞩目的是过去未曾出土、造型特殊的青铜铸造面具与人头像,提供我们对古代青铜文明的深入认识。以下有关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叙述,何者适当?
A.先秦诸文明普遍使用青铜器,可以推断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是单一文明中心向外扩张的过程
B.孔子说:「在礼,不在鼎。」说明青铜器是实用的工具,而且是不分阶层、普遍使用的器具
C.由于华北未曾出现青铜面具与人像,可以推论三星堆文明与黄河古文明间,属于多元发展关系
D.殷商时期,青铜器已经取代木制、石制器具,大量使用在农业的生产上
答案:C
解析:
分析:A项中国古代文明是多元发展;B不是实用工具,是珍贵的器具;D商代的青铜器仍是珍贵的器具,以礼器为多,没有用在农业。
点评:考查三星堆遗址
15.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器风格虽异于中原,但其工艺可媲美于中原青铜器最鼎盛的( )
A.夏商时期 B.商周时期
C.周秦时期 D.秦汉时期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以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为题引,实际上的考点在于考查学生对中原青铜器鼎盛时间的掌握,中国古代青铜器鼎盛时期是在商周,商周被称为青铜器时代。故选择 B 。
点评:考查三星堆遗址
16.下列古代文物哪些反映了商朝时期的历史
①妇好墓出土的玉凤 ②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鱼钩
③虢国出土的车马和青铜礼器 ④三星堆出土的大型青铜铸像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①妇好商王武丁之妻,④三星对文化是商朝时期巴蜀文化的代表,故D正确。②二里头遗址相当于夏朝时期,③虢国为春秋时期的诸侯国,所以不符合题意。
点评:考查三星堆遗址
17.四川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器工艺可媲美中原青铜器最鼎盛的( )
A. 夏商时期 B. 商周时期 C. 周秦时期 D. 秦汉时期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以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为题引,实际上在考查学生对中原青铜器鼎盛时期的掌握。中国古代青铜器鼎盛时期在商周时期,商周被称为青铜时代。所以本题选B。
点评:考查三星堆遗址
18.下图是四川广汉三星堆青铜时代遗址的铜立人着装不同侧面示意图,作为历史材料( )
A.从侧面反映了巴蜀服饰文化的多样性
B.进一步印证了中华文明源流的多元性
C.此图可作为研究巴蜀文化第一手史料
D.解决了史学界对巴蜀文化的诸多质疑
答案:B
解析:
分析:依据单一的三星堆铜立人着装,不能反映巴蜀服饰文化的多样性,故A项错误;三星堆铜立人着装不同侧面示意图,能够证明先秦时期不同于中原文明的巴蜀文明的存在,说明中华文明源流的多元性,故B项正确;仅仅根据着装作为研究巴蜀文化的第一手资料不具有说服力,故C项错误;依据铜人着装不能完全解决巴蜀文化的史学质疑,故D项错误。
点评:考查三星堆遗址的发掘
19.以下关于商周冶铸业、唐宋制瓷业、汉唐丝织业发展主要表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商周时代,青铜铸造业进入了繁荣时期,代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
②唐朝时出现五大名窑;宋朝已经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③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
④汉唐的丝织技术都很高,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试题分析: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本题主要考察的是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状况。根据所学知识,唐朝经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朝出现五大名窑;唐朝丝织技术高,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了波斯 的织法和图案风格。所以答案选B。
点评:考查古代手工业
20.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器风格虽迥异于中原,但其工艺可媲美于中原青铜器最鼎盛的(  )
A.夏商时期 B.商周时期 C.周秦时期 D.秦汉时期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冶铜技术的发展,商周时期被称之为青铜时代,是治铜技术顶峰时期,由此可知,正确选项为B项。
点评:考查
二、材料分析题
21.材料一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头像(下图)
INCLUDEPICTURE "E:\\..\\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期末大联考\\终稿\\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documents and settings\\在水一方\\application data\\360se6\\User Data\\temp\\23147112.jpg"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期末大联考/终稿/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documents%20and%20settings/在水一方/application%20data/360se6/User%20Data/temp/23147112.jpg" \* MERGEFORMAT
材料二 三星堆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成都平原。1980年起发掘。在遗址中发现城址1座,据认为,其建造年代至迟为商代早期。已知东城墙长1100米,南墙180米,西墙600米,为人工夯筑而成。清理出房屋基址、灰坑、墓葬、祭祀坑等。房基有圆形、方形、长方形3种,多为地面木构建筑。自1931年以后在这里曾多次发现祭祀坑,坑内大多埋放玉石器和青铜器。祭祀坑的年代约当商末周初,被认为是蜀人祭祀天地山川诸自然神祇的遗迹。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怎样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星堆文化遗址还有哪些方面成就?
答案:信息:青铜器文化;
作用:墓葬、祭祀、服饰以及生活起居等。
(2)依据材料二说明三星堆遗址主要考古成就,并说明研究三星堆遗址主要作用。
答案:成就:遗址城、屋基址、灰坑、墓葬、祭祀坑以及玉石器和青铜等;
作用:研究汉代生活起居、巴蜀文化、青铜器等具有重要作用。
(3)如果你从事三星堆考古挖掘,除材料中提及的考古研究,你认为还应该从哪些方面突破?
答案:方面:三星堆来源、三星堆消失之谜等。
解析:
分析:第(1)题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中图片以及材料二中“三星堆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不难判断出是青铜器;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墓葬、祭祀、服饰以及生活起居等”来概括作答。
第(2)问依据材料二中信息从“清理出房屋基址、灰坑、墓葬、祭祀坑等。房基有圆形、方形、长方形3种,多为地面木构建筑。自1931年以后在这里曾多次发现祭祀坑,坑内大多埋放玉石器和青铜器。”的信息来概括作答;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巴蜀文化、青铜文化的研究等角度思考作答。
第(3)问属于开放试题,解答本类型试题可以依据自己所掌握的现有知识从考古学以及历史学角度思考回答,本题中三星堆考古挖掘完全可以依据三星堆文化遗址的具体来源或者从考古挖掘中的有意义的猜想去回答即可。
点评:考查三星堆遗址
22.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众多文物中,青铜器物引人注目。有论者认为,云南楚雄高峰乡彝族延续和发展了三星堆文化;他们的傩祭仪式为解读三星堆青铜器物的意义提供了某种启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件青铜立人像象征当时蜀人的群巫之长,也可能就是某一代蜀王的形象。
——沈仲常《三星堆二号祭祀坑青铜主人像初记》
材料二 人们常将考古材料、文献材料、民族学的材料相结合,相对比进行研究来探索古代文化的奥秘。……从现存少数民族各种祭祀活动中看,其主持者多为巫师,也有的是长老。他们在主持祭仪时大都要穿法衣,戴法帽,手持法器,在氏族部落时期则为巫师兼酋长。高峰乡火把节傩仪主持人即(是)。……(青铜立人像)的性质确定了,其余小铜人、金面具、青铜面具便不难从高峰彝乡火把节傩仪中找到他们应有的位置,他们都是随同傩神出现的神兵神将。
——唐楚臣《广汉三星堆文化探秘》
材料三 不同学科的交互影响……产生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理论争鸣,而这些又丰富了整个的考古学讨论。
——[英]约翰逊《考古学理论导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青铜立人和一般小铜人的身份,并说明青铜树的象征意义。
答案:青铜立人:巫师;蜀王(或国王、酋长、群族之长)。
小铜人:神兵神将(或地位低微的人,如俘虏、罪犯、仆役)。
青铜树:具有复合特征的神树;扶桑是生长于日出地方的神树;若木是生长于日落之处的神树;建木是通天神树。(或图腾树;擎天树即天梯;敬天神、求吉祥的神树)
(2)材料一、二分别属于何种学科的资料?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多学科材料的综合运用对于破解三星堆历史之谜带来的积极影响。
答案:资料:材料一:考古材料;材料二:民族学(或民俗学、人类学)材料。
影响:丰富了历史信息;产生了新的研究思路。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问中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青铜立人像象征当时蜀人的群巫之长,也可能就是某一代蜀王的形象”来概括“青铜立人”的身份;依据材料二中“是随同傩神出现的神兵神将。”信息概括“小铜人”的身份;第二小问从青铜树具有复合特征的神树等角度分析作答,可联系到扶桑、若木、建木以及图腾树等并分析象征意义。
第(2)中属于史料判断题目,史料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材料一是考古挖掘显然是第一手史料,而材料二是从民族学角度研究历史属于二手史料;第二小问史料影响可以从研究历史的价值和视角以及对历史信息丰富等角度思考作答。
点评:考查三星堆文化的丰富内涵
23.文物作为人类活动的遗存,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三星堆共出土了1720件珍贵文物。按其功能分类,我们可将它们分为:祭祀品,共105件,主要是青铜器,其中较大型的樽和罍,其功能可能有两个方面,主要用于祭祀天神、地神和祖先,同时也可当作生活用品,比如装酒、粮食等;生产工具,共124件,主要是石器和玉石,其中有斧、凿、錾、刀等;兵器,共127件,主要是青铜器,还有石器和玉器,其中有青铜戈、玉戈、玉刀;生活与装饰,这方面数量最多,共1364件,其中有青铜器、金器、玉器、石器、陶器、骨器、象牙器,以玉器为主,占615件。除上述四种类型外,还有80根大象牙,……另外,还有当时的货币——铜贝4662枚。还有数以吨计的陶片未计算在内。
——摘自冯学敏等《点击三星堆》
材料二 举世瞩目的三星堆考古发现,向我们揭示了三千多年前古蜀王国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情形,展现了一个湮没的内陆农业文明的辉煌。……三星堆考古发现提供的不仅仅是珍贵的资料,更重要的是将使学术界重新审视中华文明,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将因之而谱写新的灿烂篇章。
——黄剑华《古蜀的辉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释读三星堆文物所蕴含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信息。
答案:信息:政治:神权政治(或神权王权一体);阶级分化(或贫富分化);经济:农业和手工业较发达;军事:有部落战争;文化:精神生活丰富(或有审美要求)。
(2)推测是一种对未知现象作尝试性、合理性解释的思维方法。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古蜀国部落为什么会有大量“象牙”、“铜贝”和“数以吨计的陶片”?
答案:推测:大量“象牙”说明古蜀国自然生态适合大象生存(或可能与远处部落有象牙交易等);“铜贝”说明有了一定程度的商品经济(或有一定水平的制币工艺等);“数以吨计的陶片”说明居住在该地的部落人口较多(或部落存在时间较长等)。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三星堆考古发掘的意义。
答案:意义:反映了古蜀王国的社会生活(或揭开了古蜀王国的历史之谜);三星堆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解析:
分析:第(1)题的“政治信息”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祭祀天神、地神”作答;“经济信息”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生产工具”“青铜器……石器和玉器”作答;“军事信息”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兵器”作答;“文化信息”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玉器为主”“大象牙”作答。第(2)题可从大象牙的来源、货币的功能和陶片的作用等角度作答。第(3)题为基础知识再现题,可根据设问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点评:考查三星堆遗址
24.三星堆遗址的惊人发现证实了青铜时代古蜀文明的辉煌,同时也给研究者不断探寻历史的真相提出了新的课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INCLUDEPICTURE "http://www./admin/uploadpic/201406/20140618120454979.jpg"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http://www./admin/uploadpic/201406/20140618120454979.jpg" \* MERGEFORMATINET
——摘自百度文库《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发掘》
材料二 今天开始发掘,但两个方的发掘并不是同时进行,首先对T940进行发掘,下午开始T939的发掘。第一层为黑色农耕土,厚9~14厘米,第二层为褐色土, 土质较湿松,内含有少量的褐色土粒,厚5~15厘米,在二层下发现灰坑1个。编号H1。灰坑开口于二层下,呈不规则状,坑壁较直,壁被火烧过,坑底的呈环 形,坑内填土为黄褐色土,内含大量的红陶土块,在接近坑底的地方有一层厚约10厘米的木碳层,坑内出土陶片10片,其中泥质灰陶七片、夹砂褐陶3片。
——陈显丹《纪念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发现二十周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二,概括二号坑出土遗物的主要特点。这对考古挖掘工作带来怎样的影响。
答案:特点:遗物种类丰富;投放凌乱没有一定顺序;有人为破坏火烧的痕迹。影响:考古判断难度增大。
(2)据材料二,考古人员推断祭祀坑年代的基本依据有哪些?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在探寻历史奥秘的过程中应有的研究方式。
答案:依据:根据地层分布;土层颜色比较;火烧痕迹。
方式:以考古发现为依据,进行合理的推测。
解析:
分析:(1)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一,图片中照片呈现凌乱的痕迹以及材料二中“灰坑开口于二层下,呈不规则状,坑壁较直,壁被火烧过,”可知判断出“遗物种类丰富;投放凌乱没有一定顺序;有人为破坏火烧的痕迹”的答案;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中考古问题严重性从难度角度分析回答。(2)第一小问依据,据材料二“一层为黑色农耕土,厚9~14厘米,第二层为褐色土, 土质较湿松,内含有少量的褐色土粒,厚5~15厘米,在二层下发现灰坑1个。”这是从地层分布来分析;“呈不规则状,坑壁较直,壁被火烧过,坑底的呈环 形,坑内填土为黄褐色土,内含大量的红陶土块,”,这是从火烧痕迹比较得出结论;第二小问研究方法结合所学直接从以考古发现为依据,进行合理的推测角度回答即可。
点评:考查三星堆遗址
25.雄踞西南的古蜀国是中国古代中原周边地区颇具典型意义的“古国”之一,但史籍却鲜见蜀史之详载。三星堆遗址和金沙村遗址的重大考古发现则在很大程度上廓清了历史迷雾,揭示出古蜀国实具悠久历史,古蜀文化是独特的文化模式和文化类型,它在中国古代区系文化中具有显著地域政治特征和鲜明文化特色。
三星堆和金沙是相亲缘的两个文化遗址,在历史上三星堆在前,金沙紧随其后,它们都是古蜀国蚕丛、鱼凫的遗迹。三星堆是中国西南地区分布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距今约三千三百年,它因一九八六年两座祭祀坑的发掘而闻名于世,当时出土文物以前八百余件,被评为二十世纪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金沙村,被誉为二十一世纪中国第一个考古重大发现,当时出土文物五千多件,它的发现,为破解三星堆文明突然消亡之谜找到了证据。
2009年4月28日“神秘的古蜀王国——三星堆、金沙出土文物珍宝展”,在深圳博物馆新馆展出,展出文物一百五十六件。本次展览集结三星堆、金沙文物菁华,以青铜器(青铜制品)、玉石器为主,兼及金器、陶器、象牙,种类包括人物与动物造型、眼睛形器、礼器、兵器、酒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工具、装饰品等。这些文物不仅彰显出古蜀文化特色,也是古蜀国原始宗教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的折射。
请你结合三星堆以及金沙遗址考古发掘,简要描述一下古蜀王国的社会面貌。
答案:(1)居民点已经相当密集、房屋和城墙建筑具有一定水平;(2)服装多样,戴有形色不同的饰件; (3)既有农业耕作,又有高超的手工作坊,同时狩猎、畜养动物;(4)饮酒之风盛行;(5)每年有大型的祭祀和娱乐活动,歌舞有乐器伴奏。
解析:
分析:此题需要根据所学并结合材料来进行回答。根据考古资料可以知道,古蜀王国社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居民定居下来,房屋建筑等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懂得了农耕技术,家畜饲养业也发展起来,从大量的出土的酒器中可以看出当时饮酒之风盛行并有大量的祭祀活动。
点评:考查三星堆遗址和金沙村遗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1 页 (共 1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