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五第4单元第13课洞穴艺术同步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五第4单元第13课洞穴艺术同步练习题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9.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19 16:4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岳麓版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五第4单元
第13课洞穴艺术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
1.阿尔塔米拉野牛图的发现者是( )
A.索图奥拉 B.玛丽娅 C.谢里曼 D.伊文思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观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考生做这道题也可以根据已学知识用排除的方法排除特洛伊——迈锡尼遗址的挖掘者谢里曼和克里特文明的发现者伊文思。玛丽娅因为跟随其父索图奥拉才发现了阿尔塔米拉野牛图,因此又排除了索图奥拉。
2.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法国发现了很多洞穴艺术,下列在二战中发现的洞穴艺术是( )
A.拉穆特洞穴 B.莱斯弗雷勒斯洞穴
C.拉斯科洞穴 D.尼阿克斯洞穴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学生根据自己已学知识可知拉斯科洞穴是在 1940年发现的,二战全面爆发是在1939年,结束是在1945年。恰好在二战期间发现的。
3.下列哪一洞穴中保存着旧石器时代最大的美术作品( )
A.阿尔塔米拉洞穴 B.蒙特斯潘洞穴 C.拉穆特洞穴 D.拉斯科洞穴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再认再现能力。根据已学的知识,我们应知道拉斯科洞穴中的长达4米的巨型野牛图像是目前所知尺寸最大的旧石器时代的美术作品。
4.下列哪一动物是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的主要题材( )
A.野马 B.野鹿 C.野牛 D.野羊
答案:C
解析:
分析: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主要题材是野牛,拉斯科壁画以野牛、野马,野鹿等为题材。
5. 阿尔塔米拉的彩绘野牛由下列哪些颜色表现出来的( )
①赭红色 ②黑色 ③黄色 ④暗紫色
A.①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阿尔塔米拉的彩绘野牛主色是赭红与黑色,辅色是黄色与暗紫色。
6.下列哪一洞穴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史前时代洞穴艺术中最为壮观的一个( )
A.阿尔塔米拉洞穴 B.拉穆特洞穴 C. 蒙特斯潘洞穴 D.拉斯科洞穴
答案:D
解析:
分析:拉斯科洞穴是迄今所发现的史前时代洞穴艺术中最为状观的一个。
7.判断史前洞穴艺术存在年代的依据是( )
A.史料记载 B.神话传说
C.放射性碳素的断代测试 D.化石鉴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史前洞穴艺术主要依据是放射性碳素的断代测试出来的。
8.被称为“史前史教皇”的人物是( )
A.玛丽娅 B.索图奥拉 C.伊文思 D.亨利·步日耶
答案:D
解析:
分析:步日耶由于认真扎实的治学态度和丰硕的研究成果.成为20世纪上半叶欧洲史前艺术领域的灯塔式人物,被誉为“史前史教皇”。
9.关于拉斯科壁画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绘画技法一般比较幼稚 ②大部分图像线条呆板,比例失当③ 绘画形象准确,线条生动 ④巧妙地将雕刻和绘画相结合,使画面具有良好的立体效果。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③④是拉斯特壁画和大部分原始壁画相比不同的特征所在。
10.属于阿尔塔米拉和拉斯特壁画相同点的是( )
①都属于旧石器时代的洞穴艺术 ②都有野牛这种题材 ③都发现于今天的西班牙④造型独特,动物形象栩栩如生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拉斯特壁画是在法国,其他都是相同点。
11.下列符合拉斯科洞穴艺术的是( )
①出现在旧石器时代 ②题材以野牛为主 ③存在时间约14000~12000年 ④存在的时间约17000~15000年 ⑤题材包括野牛、野马、野鹿等⑥位于法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④⑤⑥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可以用直接或排除的方法选择正确的选项。存在时间约14000~12000年的阿尔塔米拉洞穴艺术以野牛为主要题材。所以可以排除题干中的②和③。
12.洞穴艺术是旧石器时代人类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下列关于洞穴艺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阿尔塔米拉壁画创作年代确定
B.史前艺术家具有高超的艺术才能原因确定
C.史前艺术家在岩洞创作的目的确定 ‘
D.史前艺术家如何克服洞顶创作的高度问题确定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通过放射性碳素的断代测试可以断定阿尔塔米拉壁画创作年代约为14000~12000年前。其他选项至今仍然存在着疑问。
13.某同学在图书馆借了一本书,书中有很多神话和历史传说,它是欧洲最著名的长篇史诗作品之一。该书应该是(  )
A.《吉尔伽美什》        B.《荷马史诗》
C.《罗摩衍那》 D.《摩诃婆罗多》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采用直选法,《荷马史诗》里有很多神话和历史传说,它是欧洲最著名的长篇史诗作品之一,所记述的关于克里特文明的相关内容在考古发掘中相继被证实。正确答案为B项。
14.2011年10月27日新华网消息:贾庆林会见克里特省省长,该省拥有世界著名的“克里特文明”,它四个阶段的先后顺序是(  )
贾庆林会见克里特省省长
①前王宫时期 ②古王宫时期 ③后王宫时期 ④新王宫时期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为典型的排序类选择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①前王宫时期:公元前3000~前2000年:②古王宫时期:公元前2000~前1700年,③后王宫时期:公元前1450或1380~前1100年,④新王宫时期:公元前1700~前1450或1380年,故正确答案为C项。
点评:考查克里特文明的发展历程
15.3DS游戏《迷宫的彼方》在2011年12月22日发售。在传说中克里特岛上也有一个被称作“迷宫”的宫殿是(  )
A.前王宫宫殿 B.古王宫宫殿
C.米诺斯宫殿 D.克诺索斯宫殿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传说中克里特岛上的克诺索斯城里有个米诺斯宫殿,结构复杂,千门百室,故称“迷宫”,正确答案为C项。
点评:考查米诺斯宫殿
16.下列各项属于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相同点的是( )
A.都产生于公元前16世纪
B.都有泥版文书的出现
C.都被古希腊人摧毁
D.都以迈锡尼为中心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比较能力。克里特文明于公元前1400年被古希腊人的一支灭亡,迈锡尼文明于公元前12世纪被古希腊人的另一支灭亡,故选C。
点评:考查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相同点
17.爱琴文明包括
A.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B.克里特文明和希腊文明
C.迈锡尼文明和希腊文明      D.希腊文明和西方文明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爱琴文明相关内容的认识,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00年左右,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后来文明中心移至希腊半岛,出现迈锡尼文明。克里特岛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合称爱琴文明,历史约800年,它是古希腊文明的开端。故选A。
点评:考查爱琴文明
18.克里特文明的特点不包括:
A.兴起一系列新的君主国 B.出现象形文字
C.出现皇宫建筑群 D.充满好战尚武气息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爱琴文明孕育了希腊文明,而希腊文明又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点评:考查克里特文明的特点
19.古希腊最大的城邦是
A 斯巴达和雅典 B 克里特和迈锡尼
C 斯巴达和迈锡尼 D 特洛伊和雅典
答案:A
解析:
分析:古希腊城邦分布图在公元前8—前6世纪,古希腊城邦逐渐形成。城邦是指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它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边的村社构成。城邦居民的主体是拥有政治参与权的男性公民集体。其中最大的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斯巴达面积达8400平方千米,大约是北京市的一半,人口约40万。雅典领土约2550平方千米,大约是北京市的七分之一,人口20—30万。所以选A。
点评:考查希腊最大的城邦
20.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渊源,它的中心最早在(  )
A.克里特岛 B.阿提卡半岛
C.迈锡尼城 D.萨拉米斯岛
答案:A
解析:
分析:爱琴文明最早的中心在爱琴海上的克里特岛,后转移到希腊半岛南部的迈锡尼城。
点评:考查克里特文明
二、材料解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根据传说,米诺斯是第一个组织海军的人,他控制现在希腊海的大部分。”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2:克诺索斯宫殿复原图
(1)你对材料1中修昔底德的观点有何看法?
答案:在修昔底德看来,克里特传说具有某种确切的成分。
(2)材料2和材料1有何关系?
答案:材料2是在考古发现的基础上复原的,证实修昔底德的观点是正确的。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对图文结合的理解和辨析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1并结合自己的看法进行概括;第(2)问从考古发现对历史文献的印证角度进行分析回答。
点评:考查克诺索斯传说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个地方叫克里特,在深绿色的海中央。那里美丽又富裕,四面是汪洋。那里居民稠密,有数不清的数量。九十个城市林立在岛上。
——《荷马史诗》
材料二:古代的传说,如果用现代严密的科学方法去检验,大多平凡地消失了。但是奇怪的是:这种梦一样的传说,往往是一个半醒半睡的梦,预示着真实。
——英国学者赫胥黎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的那个美丽的传说是真的吗 请结合考古发掘加以说明。
答案:考古发掘印证了传说的真实性(举例略)。
(2)试探究克里特文明衰落的原因。
答案:外在因素:地震或瘟疫使克里特受到重创;异族乘势入侵。内在因素:处于繁盛时期的克里特上流社会生活奢华,凭恃海军的强大,岛内不设防,存在着安全隐患,这种情形也为异族成功入侵提供了条件。
(3)结合材料一和二,谈谈你的想法。
答案:言之成理皆可给分。
解析:
分析:(1) 需要根据所学知识对传说进行印证。(2) 分析原因从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上分析。(3) 注意回答时不能脱离材料。
点评:考查洞穴艺术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说玛丽娅因对父亲的工作不感兴趣而独自爬进了一个小洞口,因为洞内黑暗,她点亮了一支蜡烛。这时候,她突然看见一头公牛,眼睛直瞪瞪地望着她,她顿时被吓得大哭起来。索图奥拉爬进去看时,只见洞壁上的公牛和其他动物栩栩如生,不禁惊异万分。
材料二 据玛丽娅后来写道,当她父亲正在岩洞地面上挖掘的时候,自己“在洞穴里跑来跑去,四处玩耍……突然间,我辨认出洞顶上的形状和图像”。她惊叫道:“快看!爸爸,公牛!”
材料三 英国洞穴艺术研究学者巴恩认为,考古学带有“文学的偏颇”,它往往和生动的故事结合在一起。因此,当小玛丽娅发现大型野牛图时,她并没有叫喊:“公牛!公牛!”假如她说了什么的话.她也会喊:“爸爸,你看,牛!”
请回答:
(1)玛丽娅发现了什么 属于哪一洞穴艺术 位于哪一国家
答案:阿尔塔米拉野牛图,阿尔塔米拉洞穴,位于西班牙。
(2)为什么关于玛丽娅发现野牛图这一事实在后来会产生不同描述
答案:因为当时玛丽娅只有4岁,她当时的心理只能通过揣测表述出来。不同的职业和年龄的人,揣测出来的东西可能就不一样。
(3)如何理解材料三所说的考古学带有“文学的偏颇”的观点
答案:因为考古学研究的是遗存。遗存一般又不完整,确定遗存的时空也有其很大的不准确性,所以说考古学带有“文学的偏颇”。
24.克里特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源头,其中存在着许多未解之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斯及其同事对克里特宫殿进行考古,有了重大发现,并发掘出大量刻有字符的陶片。神话传说得到证实。可惜的是,克里特的象形文字和线形文字A还没有被破解。线形文字B于20世纪50年代被英国建筑师温特里斯和史学家柴德威克所破译。最新的科学测定年代的方法,确定了火山爆发的准确年代,这可以使人们重新考虑一些历史论断。
——摘编自纳吉《对称、非对称和迷宫》
材料二 根据我们目前对线形文字A的了解,当时人们用它在清单表格中做各种记载:记录收到的物品以及支出的物品,记录库存物品、家畜数量、土地拥有量以及人口数。王宫储藏室的支出记录包括:用于祭神仪式上的供品,分发给居民的口粮,手工艺品制作所需原材料的数量。但没有一块泥板记载了不同种类物品的兑换率,透露当时人们是否以金银作为货币进行物品交换。小集市上的交易量远远无法与王宫再分配经济制度的规模相匹敌。
——摘编自马丁《古希腊简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破解克里特文明之谜所涉及到的学科。
答案:学科:考古学;神话学;古文字学;经济学(统计学)。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克里特文明的社会经济特征。
答案:特征:农牧业相结合;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实行财产的重新分配;王室垄断经济。
(3)据上述材料,说明进一步探索克里特文明之谜所需的条件。
答案:条件:新资料的发现;新技术的应用。
解析:
分析:第(1)题旨在考查学生在相应的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答题的能力。由材料一中的信息“对克里特宫殿进行考古”即可得出“考古学”的结论;由材料一中的信息“神话传说得到证实”即可得出“神话学”的结论;由材料二中的信息“对线性文字A的了解”即可得出“古文字学”的结论;由材料二中的信息“当时人们用它在清单表格中做各种记载”即可得出“经济学”的结论。
第(2)题旨在考查学生在相应的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答题的能力。由材料二中的信息“记录库存物品、家畜数量、土地拥有量”即可得出“农牧业相结合”的结论;由材料二中的信息“小集市上的交易量远远无法与王宫再分配经济制度的规模相匹敌”即可得出“实行财产的重新分配制度以及王室垄断经济”的结论。
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历史理论的认识。属于开放型的探究题,依据材料一中“最新的科学测定年代的方法,确定……准确年代”可以概括出“新技术的应用”,依据材料二“根据我们目前对线形文字A的了解”、“没有一块泥板记载了不同种类物品的兑换率”得出新资料的发现,结合所学,从史料研究、技术运用等角度回答。
点评:考查克里特文明
25.阅读下列材料
野蛮时代高级阶段的全盛时期,我们在荷马的诗中,特别是在《伊利亚特》中可以看到。发达的铁制工具、风箱、手磨、陶工的辘轳、榨油和酿酒、成为手工艺的发达的金属加工、货车和战车、用方木和木板造船、作为艺术的建筑术的萌芽、由设塔楼和雉堞的城墙围绕起来的城市、荷马的史诗以及全部神话——这就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请回答:
恩格斯的这段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有关克里特文明的神话吗?
答案:⑴有帮助。⑵说明有关克里特文明的神话传说是有事实依据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8 页 (共 9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