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岳麓版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五第4单元
第14课特洛伊与金色的迈锡尼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
1.下列对《荷马史诗》和历史活动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荷马史诗》的某些神话传说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活动,历史活动决定了《荷马史诗》的 某些传说的产生
B.《荷马史诗》的神话决定当时历史活动的内容,历史活动说明了《荷马史诗》的真实性
C.《荷马史诗》的神话决定了当时历史活动,历史活动反映于《荷马史诗》
D.《荷马史诗》的神话反映了当时历史活动,历史活动决定于《荷马史诗》的神话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运用能力,从哲学的观点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荷马史诗》是社会意识,历史活动是社会存在,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点评:考查《荷马史诗》
2.下列不属于《荷马史诗》是一部社会发展的历史的原因是( )
A.其中神话传说反映了当时生产力和认识能力低下
B.其中神话传说反映了当时的思维方法
C.其中历史传说反映了希腊前11世纪~前9世纪的社会情况
D.因其用诗的形式记载了完全真实的历史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同样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运用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的原理,就能分析出《荷马史诗》是社会意识,而答案A、B、C三项从不同方面表述了当时的社会存在。由此可以排除答案A、B、C三项。
点评:考查《荷马史诗》
3.为荷马考古奠定基础并取得惊人成就的是( )
A.索图奥拉 B.亨利·步日耶 C.谢里曼 D.布列根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A 、B是对欧洲史前艺术的发现与研究,谢里曼为荷马考古奠定基础并取得惊人成就,布列根是在谢里曼考古基础之上取得成就的。
点评:考查谢里曼的考古成就
4.特洛伊宝藏被发现于( )
A.十七世纪 B.十八世纪后期
C.十九世纪前期 D.十九世纪后期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特洛伊宝藏被发现于1873年,即D。
点评:考查特洛伊的考古发现
5.19世纪70年代,在南希腊的考古发掘取得辉煌成就,其中属于二十世纪发现的遗址是( )
A.特洛伊 B.迈锅尼 C.提林斯 D.派罗斯的涅斯托尼宫
答案:D
解析:
分析:A、B、C是谢里曼在19世纪70至80年代取得的考古成就,派罗斯的涅斯托尼宫是布列根在1939年后取得的,所以选D。
点评:考查谢里曼的考古发现
6.谢里曼成功的因素不包括哪一项( )
A.谢里曼受到过良好的大学教育
B.谢里曼对“荷马史诗”的虔诚信仰
C.谢里曼具有无人匹敌的恒心和毅力
D.谢里曼的语言天赋和自信心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谢里曼从小家境贫寒,14岁辍学,没有受到过良好的大学教育。
点评:考查谢里曼的考古发现
7.根据考古发掘,迈锡尼文明应该属于( )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铁器时代
答案:C
解析:
分析: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属于原始社会,而迈锡尼文明是奴隶社会,从生产力的角度属于青铜时代。
点评:考查迈锡尼文明
8.能够证明迈锡尼文明具有好战尚武气息的是( )
①迈锡尼“狮门”上的石雕 ②“8”字形大盾牌 ③青铜武器 ④线形文字B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是什么样的文字并不代表是好战还是和平,所以不能选④。
点评:考查迈锡尼文明
9. 下图是阿伽门农黄金面具,它发现于哪个遗址( )
A.特洛伊 B.迈锡尼 C.提林斯 D.派罗斯
答案:B
解析:
分析:1876年,谢里曼在迈锡尼遗址的墓穴里发现的。
点评:考查迈锡尼文明
10.下列遗址发现最晚的是( )
A.阿尔塔米拉洞穴 B.特洛伊 C.提林斯 D.派罗斯的涅斯托尔宫
答案:D
解析:
分析:A是1875年,B是1873年,C是1884年,D是1939年后。
点评:考查迈锡尼的考古发现
11.关于迈锡尼文明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爱琴文明的组成部分
B.墓葬中精美的艺术制品,说明它是高度发展的文明社会
C.它的发现,使希腊远古历史推前了几百年
D.它是迄今欧洲发现的最古老的文明
答案:D
解析:
分析:迄今欧洲发现的最古老的文明是克里特文明,之后是迈锡尼文明,所以答案选D。
点评:考查迈锡尼文明
12.下列文明(存在)出现的时间顺序是( )
①古埃及文明 ②苏美尔文明 ③古中国文明 ④迈锡尼文明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④③ D.②③①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统一了上下埃及,建立埃及历史上的“第一王朝”;公元前2400年前后,苏美尔人建立阿卡德帝国;公元前2070年,中国夏朝建立;公元前1400年左右迈锡尼文明形成。
点评:考查迈锡尼文明
13.下列不属于谢里曼考古发掘的遗址是( )
A.特洛伊 B.迈锡尼 C.提林斯 D.派罗斯宫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观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派罗斯宫是布列根的发掘成就。
点评:考查谢里曼的考古发现
14.伊文思和谢里曼在考古学方面都取得了成功,下列属于他们成功的共同原因是( )
①对历史的痴迷 ②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 ③具有敏锐的直觉④具有顽强的意志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考古发掘是一项需要智慧和艰辛劳动的工作,对历史的痴迷是积累丰富历史知识的重要条件,而丰富的历史知识的积累是敏锐直觉产生的前提条件。
点评:考查谢里曼的考古发现
15.下列属于伊文思发现古文明的主观原因是( )
A.《荷马史诗》引导 B.谢里曼考古发掘的基础
C.伊文思的努力 D.伊文思父亲的熏陶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一个人成功的主观原因应是自身的原因,而自身努力之外导致成功的原因应属客观原因。
点评:考查尹文思的考古发现
16.伊文思良好的修养主要表现在( )
①善于培养自己的考古兴趣 ②努力打好自己的文化知识基础 ③在考古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④认真而执着地进行工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为最佳选择题,据所学知识可知,所给的四个选项均符合伊文思良好修养的表现,只有D项概述最为全面,为最佳答案。
点评:考查伊文思的个人素质
17.发现米诺斯文明的是( )
A.谢里曼 B.亚瑟·本诺尼·伊文思
C.亚瑟·伊文思 D.约翰·伊文思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对伊文思的名字及其成就的识记和辨析能力,发现米诺斯文明的是亚瑟·伊文思,B是其祖父,D是其父,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点评:考查米诺斯文明的发现
18.1883年,伊文思夫妇到希腊旅游,发现了古文明线索,这一发现是( )
A.石膏作品 B.雕石制成的印章
C.泥板 D.建筑物的墙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石膏作品、泥板、建筑物的墙是发掘后出土的文物,1883年,伊文思夫妇拜访谢里曼时发现了许多环状或块状雕石制成的印章。由此发现古文明线索。故B项正确。
点评:考查米诺斯文明的发现
19.下列关于伊文思对古文明初步发掘情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1900年3月23日,开始了他的考古发掘
B.第一天挖到建筑物的墙
C.第二天发现一堵有壁画的墙和画有图案的石膏作品
D.第五天发现多片堆满石器的遗址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考查关于伊文思对古文明初步发掘情况的了解和掌握,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五天发现的是一片堆满石器的遗址,而非多片,故D项不符合史实。
点评:考查米诺斯文明的发现
20.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希腊文化部日前表示,将向广告公司或其他商业机构出租部分古代遗迹。我们要研究希腊古代遗迹米诺斯文明,必看的一本书是( )
A.《荷马史诗》 B.《奥德赛》
C.《米诺斯宫的北入口》 D.《克诺索斯的米诺斯王宫》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克诺索斯的米诺斯王宫》一至四卷中的一些基本观点成为后人研究米诺斯文明的基础,故正确答案为D项。
点评:考查米诺斯文明的发现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伊文思生平大事年表》
1851年出生于英国
1868年(18岁)进入牛津大学
1883年(33岁)①
1884年(34岁)~1909年(59岁)担任牛津大学阿西莫林博物馆馆长
1894年(44岁)②
1900年(50岁)~1931年(81岁)③
1902年(52岁)开始撰写《克诺索斯的米诺斯王宫》
1921年(71岁)《克诺索斯的米诺斯王宫》第一卷出版
1935年(85岁)《克诺索斯的米诺斯王宫》第四卷出版
1941年(91岁)逝世
(1)材料中①、②、③处分别是什么生平大事?
答案:①游历希腊,开始收集古印章;②第一次登上克里特岛,实地考察米诺斯文明;③发掘克诺索斯遗址,并进行研究。
(2)在其出版的《克诺索斯的米诺斯王宫》中主要有哪些观点?
答案:①爱琴文明始于克里特文明。②米诺斯王是第一个建立地中海霸权的君主;其主要依据是在出土的墙壁、柱子和印章上发现了象征着海上霸权的三叉戟。③“迷宫”功能:主要是宫殿。④“王权”的性质:伊文思用“祭司王”来解释。⑤米诺斯民族的特征,伊文思认为这是一个热爱自然、有文化教养、热爱和平的民族。发掘出来的大量艺术品也显示出这些特点。
(3)从该则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启示:伊文思的“惊人发现”背后是他所作出的惊人努力,他几乎就是为克里特文明而降生、而度过一生的。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对伊文思生平大事的了解和辨析能力。第(1)、(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3)问在前两问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
点评:考查《克诺索斯的米诺斯王宫》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米诺牛的希腊神话向人们展示了克里特岛有一座迷宫的传说。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在距克里特岛首府不远处的克诺索斯遗址出现在人们面前,为研究希腊历史提供了有力的材料。后来他雇用能工巧匠加以修复,今天游人看到的便是装修过的宫殿。但某历史学家认为,伊文思重现的米诺斯宫已不是它的原样,而是直接出自伊文思的相像,不值得肯定。
材料二 某同学陈列了他收集的研究米诺斯宫殿和克里特岛文明的资料: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奥德赛》,伊文思撰写的考古著作《米诺斯王宫》,克里特人创制的线形文字A,当然还有以下图片。
( http: / / image. / i 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F%A3%C0%B0%CC%D5%C6%F7%BB%A8%C6%BF&in=31104&cl=2&cm=1&sc=0&lm=-1&pn=0&rn=1&di=4801861305&ln=2000&fr=&ic=0&s=0&se=1" \t "_blank )
注:图一为克诺索斯王宫出土的牛头型酒具,图二为描绘忒修斯杀死米诺牛故事的希腊陶器花瓶图案。
回答:
(1) 两则有关米诺斯宫殿和克里特文明的材料中,哪些是文献资料,哪些是实物资料,哪些是口述资料?
答案:文献资料:伊文思《米诺斯王宫》;实物资料:图片所示的酒具和花瓶、米诺斯宫殿遗址、“线形文字A”;口述资料:《荷马史诗.奥德赛》。
(1) 材料一中某历史学家向你传递了哪两层信息?关于伊文思的做法,你持何观点?说明理由。
答案:米诺斯宫殿是直接出自伊文思的相像;伊文思的做法不值得肯定。
第一种观点:同意。伊文思在发掘米诺斯宫殿遗址的过程中,破坏了原址的原貌,弊大于利。
第二种观点:不同意。伊文思利用自己的才能和财产,发掘出宫殿遗址,利大于弊。
第三种观点:既肯定伊文思的考古贡献,又指出伊文思的做法对遗址的破坏。
(1) 写出你所知道的克里特文明探索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答案:米诺斯文明为什么被毁灭?怎样解读线形文字A。(任答一点即可)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充分阅读材料,体会图片所反映出的信息。至于观点问题,仍然要注意自圆其说。
点评:考查米诺斯文明的发现
23.迈锡尼文明有哪些特点?
答案:迈锡尼文明是高度发展的文明社会,属于青铜时代,建立了强大的王朝,王宫建筑群,具有好战尚武精神,创造了自己的文字—线性文字B,墓葬以圆顶墓竖穴墓为主。
解析:
分析:此题是简答题,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根据考古资料可以知道,迈锡尼文明时期是进入了青铜时代的时期,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有王宫建筑群,壁画明显的呈现出尚武好斗的精神特点,有了线形文字B,私有财产分化明显,明显的进入了阶级社会。
点评:考查迈锡尼文明
24.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迈锡尼城堡遗址
请回答:
(1)迈锡尼是怎么被发现的?
答案:根据《荷马史诗》,谢里曼于1876年在南希腊迈锡尼遗址的狮子们内侧展开发掘中发现的。
(2)迈锡尼城发现有什么历史意义?
答案:意义:①把希腊远古历史推前了几百年,并证明《荷马史诗》并非纯属虚构;②激发了考古工作者的热情,推动了考古学和历史学的发展。
解析:
分析:(1)迈锡尼文明因为未知的原因覆亡,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文献资料,除了《荷马史诗》,这种神话色彩的巨著一般并不被人作为石料史料来进行考证,但是谢里曼对此深信不疑,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终于使得迈锡尼文明重见天日。(2)迈锡尼的发现验证了《荷马史诗》的科学性,从而推动了考古学和历史学的发展,西方文明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
点评:考查迈锡尼文明的发现
25.下图古克里特城遗址中的一部分设施。
请回答:
(1)上图反映了克里特人的什么成就
答案:排水系统。
(2)该成就具有哪些优点
答案:①复杂先进;②自净功能;③便于修缮。
(3)该成就在世界历史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
答案:到近代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人能超过他们(或到近代为止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排水系统)
解析:
分析:(1)根据图片可知,这是体现的克里特文明吗的发达的排水系统。(2)这种发达的排水系统超过了近代前夕西方的排水系统,复杂先进,功能全,便于维修。(3)这种排水系统在近代还是最先进的排水系统,显示了当时人们的聪明才智。
点评:考查克里特考古发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9 页 (共 9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